查看原文
其他

【以友辅仁】九月二十《近思錄》讀書會實錄

2015-11-12 钦明书院

卷二第十八條至第廿八條

時間:乙未九月二十(西元2015年11月1日)

地點:四川大學望江校區文科樓中國哲學教研室

成員:羅金,張宇琛,林小芳,吳高秀,張小雨,孟璞,遊森

主講:張小雨,孟璞,張宇琛

主持:吳高秀


18、孟子才高,學之無可依據。學者當學顔子,入聖人爲近,有用力之處。又曰:學者要學得不錯,須是學顔子。(有准的。)(張小雨)


【字義】

  見注釋一


  卷二條三說“學顏子之所學”,顏子之學就務實切己處下功夫,所以學者容易達到。就如張紹價所說:顏子博文約禮,知行並進,當下便有用力處,入聖人為近。


【義理】

  本條講學有次序,學者需從切近之處入手。孟子才高,講理“說得粗”就如養浩然之氣,學者剛開始學習就去體會浩然之氣的話,恐怕很難理解。而卷二條三所謂“顏子之所學”,乃學至聖賢,既是所謂“必先明諸心,知所養,然後力行以求至,所謂自明而誠也。”按顏子之學,就務實切己處下功夫,力行不止,次序而升,最終就能學而至聖。如果一開始就學孟子,恐怕無跡可尋,最終迷失而無所得。


【討論】

張小雨:如孟子講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浩然之氣難言。講得粗而大,若一來就入手,難免難學,所以要學顏子,當下就有用力處。此條講為學次序,從切近之處入手方才是。

孟璞:才高就是指浩然之氣嗎?

張小雨:不一定,只是舉個例子。

吳高秀:孟子講的就是比較粗的嗎?孟子也應該是從小處著手開始講。

羅金:粗不是說不從小的開始,而是說孟子他見識很高,一般人很難從這裏進去。

吳高秀:講大丈夫威武不能屈。。。那一段,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切近的啊。

張小雨:是的,但是他說的是人要養成這樣的品德,但中間怎樣去做沒有具體說。

張宇琛:孟子才高,凡理論行事都是說到最頂上,如言不動心,仁義等都磊磊落落,規模正大,而貼實功夫少言即。

遊森:其實就是說顏子的“行”已經展開了。但是孟子是怎麼行的並沒有細講。對於我們普通學者來說學顏子更切己,更有下手處。


19、明道先生曰:且省外事,但明乎善,惟進誠心。其文章雖不中,不遠矣。所守不約,泛濫無功。(張小雨)


【字義】

省,簡省。

文章,即為所謂外事。


【注釋】

外事,如禮文制度之事。

明,乃自明誠之明。

價解:“明善進誠心,守約之功也。所守不約,馳心外事,自治必疏,故氾濫而無功。“


【義理】

  橫渠先生弟子多注重於禮文制度一類事情,呂大臨見程子時程子告訴他此話,目的就在於勸解他節省這一類外在的事情,更加注重本心,從本心入手,自明而誠,而“有德者必有言”,所以其文章必是從內心之德發出,雖不中,也不遠了。相反,如果內心還無操守就貿然進行文章之事,就使得人心馳外事,而無所得。


  故本條講學有輕重,“外事”並非不重要,而是初學者以內學為重,應該優先“明善者致知之事,進誠心者通道篤。”然後才能行。內學學得好,外事做起來也就是觸類旁通,不失大本大道。


【討論】

張小雨:外事指禮文制度之事,減少這些外事,以進誠心。省即節省。明就是自明誠之明,講的也是一個從內到外之學,即自明而誠的一個過程。禮文制度並非不重要,只是告訴呂此話在於告誡他節省外事,內學為重。惟進誠心,雖然不中,也不遠了。這裏有“守”和“約”的問題,可以解釋誠明乎善,惟進誠心,氾濫無功,有一個馳心外事的過程,守和約是就內而言,氾濫無功是就外而言。

張宇琛:可以看此條的背景,是呂玉叔來見程子,可能程子看呂覺得他存在注重外在禮文之事過多,所以以此話告誡他。

張小雨:這可能也是學子們存在的普遍現象。

張宇琛:那所守不約的約字是什麼意思呢?

遊森:約可以解成正、規,義理所要求的東西。所守如果不正規於義理,內心不誠則氾濫無功。

羅金:這個約可以和博來對比,如“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就是以什麼為主,以什麼為輔。就可以解為“少而要”或“少而精”。

遊森:義理沒有問題的話,這個約可以先存疑,我下去在詳查一下,下次再給大家確定的解釋。

張宇琛:我還有一個問題,“省外事”怎麼區分呢?哪些省,哪些不省?

遊森:明乎善便知道哪些省,哪些不省。

吳高秀:要先明乎善,才能確切省嗎?

羅金:舉個具體的例子,如鞠躬,我們要有恭敬心。鞠躬就是外事了,恭敬心就是明乎善。如你可以鞠三次躬,也可以鞠一次,次數是可以省的,但恭敬心便不可省。


20、學者識得仁體,實有諸己,只要義理栽培。如求經義,皆栽培之意。(張小雨)


【字義】

識得是知之;實有是得之。


【注釋】

見葉解。

見茅注。


【句意】

  學者需要知道仁之全體,並且把這種仁之全體是內化到自己心中,只要用道理來培養它。就如同讀書求經義,都是在做培養它的事情。


【義理】

  此句講識得仁體、實有仁體,實際是兩會事情。一方面,仁是天地間萬物生理,人之心之全德,所以人心之中固有仁,而學者要觀仁之全體,就需要“識之”就是“知之”乃知有此物。而僅僅知道還不夠,學者需“實有”之於一己之身心,就是“得之”乃將仁之全體作為自己之物。仁本已聚在人心,何來識得、實有?蓋仁與仁體略有不同。茅注“至公無私之謂仁,而其體則天地萬物,周流無間。”義理栽培等事,是識得仁體、實有仁體的入手之處。


【討論】

張小雨:“識得仁體和實有諸己是一件事的兩個方面”,識得是從知的角度來看,實有是從得的角度來看,得離不開力行。比較難解的是“仁體”,和“義理栽培”。學者需要知道仁之全體,用義理來培養。識得和實有是兩種境界,識得之後還要實有。仁本來具在人心,又如何去識得仁體。實際上仁和仁體有一些區別,仁本來有,但如何闡發出來。就要義理栽培,求經義,就是由經如其門而求道,達到至公無私的境界。

遊森:就是說為學的下手處嘛?

張小雨:是勸你更進一步的告誡。仁既然內在人的話,識得仁並不難,難的是實有仁體,既實有諸己。要做到便要義理栽培。

遊森:識是還沒有化為己有,實有才是得,從外到內,從知道到做到。

21.昔受學於周茂叔,每令尋顔子仲尼樂處,所樂何事。(孟璞)


【字義】

略。


【義理】

  何謂“顏子仲尼樂處”?周子與程子終不言,楊注曰“孔子之樂在於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夫子何為而樂哉?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夫子之樂意者其在此也。”而顏子之樂在於“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子何為而樂哉?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顏子之樂者,其在此也。”程子之意,乃引而不發,欲使學者深思而明為學之道。事之以博文約禮之誨,則真知力行循循漸進,博學而篤行之,使仁體實有諸己,即能樂孔顏之樂。


【討論】

孟璞:這條言孔顏樂處,但朱子與程子都沒有言明樂的究竟是什麼,孔子之樂在於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夫子何為而樂哉?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夫子之樂意者其在此也。而顏子之樂在於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子何為而樂哉?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顏子之樂者,其在此也。引而不發,要學者自己去體會。

張宇琛:這一條確實只能體會,聖人我們暫且不能企及,只有慢慢去學,慢慢去領會。


22.所見所期,不可不遠且大,然行之亦須量力有漸。志大心勞,力小任重,恐終敗事。(孟璞)


【字義】

期:待也,盼望,希望。


【義理】

  學者志識,需要有所嚮往,因而志向不可不遠且大。士不可以不弘毅。然而,由於人的才質各有不同,因此需要量力而行。只有循序漸進,方可有所得。若好高騖遠,慕大略細,無漸次之序,非不能自達,是徒害無益也,學者須予以警之。遠大自期的同時,須腳踏實地將的學問修養工夫落在實處。


【討論】

孟璞:這一條的意思很明白,一個人志向應該立得遠大一些,但是做的時候卻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來。若好高騖遠,無漸次之序,非不能自達,是徒害無益也,學者須予以警之。人的才質又不同,要量力而行。

林小芳:量力而行說起來簡單,我到底有多大能力,有如何去辨別,怎樣做才沒有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

張宇琛:能力多大到無所謂,主要是邁出去,一步一步的做,你就會知道自己的限在哪里,就能有的放矢。


23.朋友講習,更莫如“相觀而善”工夫多。(孟璞)


【字義】

略。


【義理】

  朋友相處,講習與相觀,皆可輔仁,二者均可取友之益。然而,若將二者比較。朋友講辯固然可以增長學問,但卻不如朋友之間相互觀摩言行,如此日熏月染,可以涵養德性。變化氣質,相觀而善,獲益良多。但由於學者往往知取友以資講習,而對於相觀而善之意不加領會。故程子在此特別指以示人,用心深矣。


【討論】

孟璞:朋友講習,更莫如“相觀而善”工夫多。朋友相處,講習與相觀,皆可輔仁,二者均可取友之益。學者往往知取友以資講習,而對於相觀而善之意不加領會。故程子在此特別指以示人,但卻不如朋友之間相互觀摩言行,如此日熏月染,可以涵養德性。變化氣質,相觀而善,獲益良多。

羅金:相觀而善事什麼意思啊?

林小芳:就是“取長”。

張小雨:在於變化氣質。

張宇琛:我覺得這點確實是對變化氣質很有輔助,你看如果我們是討論,容易嘴上說事。

吳高秀:講習就是講習還是說“講”和“習”要分開講?

羅金:這個講習和我們現在的講習確實不一樣的,他們的講習就是相互切磋,就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吳高秀:可不可以理解成講就是說,而習就是做呢?就是知和行。朋友相互探討的,朋友的言行,我們都要擇善而從。

孟璞:不管是講習討論還是相觀而善,都要取其長以學之。比如亂人垃圾一事,別人給你說不要扔,你只是知道,但是如果別人就直接是撿起別人扔的垃圾,言傳身教更有感染力。


24.須是大其心使開闊。譬如為九層之臺,須大做腳須得。(孟璞)


【字義】

略。


【義理】

  朱子曰:心只是放寬平便大,不要先有一私意隔礙,便大。人心具萬物之理而應萬物之事,本即大也。君子處世莫若心中廓然大公,物來而順應之理。人心開闊,則不拘泥於狹隘安於小成,持守固滯而惰於進善。心大則自然不急迫,如有禍患之來,亦未須驚恐。亦有所獲,亦未有便歡喜。


【討論】

孟璞:這一條講人心之大與闊,人心開闊,則不拘泥於狹隘安於小成,持守固滯而惰於進善。心大則自然不急迫,如有禍患之來,亦未須驚恐。亦有所獲,亦未有便歡喜。人心具萬物之理而應萬物之事,本即大也。君子處世莫若心中廓然大公,物來而順應之理。

羅金:心大亦需量力而行。

張宇琛:怎麼拓開心胸?

孟璞:君子坦蕩蕩,心胸自然開闊。

羅金:要立志,所見所期不可不遠而大。

25.明道先生曰:自“舜發於畎畝之中”,至“孫叔敖舉於海”。若要熟,也須從這裏過。(張宇琛)


【義理】

  讀書自是工夫體現處,但是生活境遇也更能就著個人稟賦資質進行一種實際的成全。人心之初未必沒有落實處,但多是心意上的體認,一旦極端境況來臨,便立即、分明的見個人真正心思的展現與落實。從心志上說,從所遇境地見當下已有之心、知當有之心、知更要努力做。從工夫上,事是最切實處,將心思一一付以落實與驗證,達成心與事的一致。


  況且這裏就是強調艱難困苦之境,若是平常,可能會不經意錯過了,即使沒有,有些事上因為過程的平坦和結果的顯現也未必能察覺出道理上的不周全,特殊境況直接衝擊著人的觀感思慮與認知,也更要求考量一種應對與處置。舉手投足不輕意,心思的發用、心意的磨礪與事情的經營也更為深重。這種應對看似不常有,究其所以能如此實際又從日常中來。


  所以程子說“若要熟”。如何熟,一事有一事心思,一事有一事工夫,人生在世自是事不斷,不可懈怠隨便,輕意放過。


【討論】

張宇琛:“明道先生曰:自“舜發於畎畝之中”,至“孫叔敖舉於海”。若要熟,也須從這裏過。”這一條是明道先生在解孟子,關於“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條。強調個人的處境對於自身的心志還有個人遇事的切實體悟與收穫。現實生活中縱使我們明白某些道理,但是沒有遇事,終究無法檢驗你是否是真的知道,縱使是真的知道,也不確定你就能講道理運用到具體事情中。特別是當一個人陷入困境或突發情況,是否能處變不驚。平時點滴中不能懈怠,要時刻警醒自己。

吳高秀:到底什麼事“熟”啊?

張宇琛:就是熟悉道理吧,全身心對道理的體察。親歷過才知許多險阻處。

孟璞:這一條是不是說不論要成就什麼事業,都要從艱難困苦中磨練出來。對突發情況的處理是不是這個?

張宇琛:這個事我聯繫自己的一些實際遇到的情況和想法來說的。

26.參也,竟以魯得之。(張宇琛)

【字義】

竟:終究,到底。 參字音義。


【義理】

  曾子以魯終得傳聖門之道,於學者恐怕勸勉警戒意味最重。曾子之學,持道日久,用力不放。有不解處,則所用力道深,體悟功夫下得多。像持刀切物,用力綿長深厚,一旦破開,就必定是向深處去,即對道理體悟的切實透底,曾子心地篤實醇厚,所以必不自欺,所以必不懈怠。朱子說“魯是上好底病”,並非魯這一資質反而使他在學問道路上有了某種優勢,只是他就著自身的資質,就在當下,以自己現時的、全部的擁有去進學、體道。


【討論】

張宇琛:曾參字子輿,這個參字原是驂。古人的字和名通常相關,驂和輿都和古時的馬車有關系,所以覺得參應讀“can”。最開始我想到的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資稟,去成就自己。曾子魯鈍難曉,但是聰明人老是明白得快,也可能過得快。曾子不明白不放過。就如拿刀切東西,怎樣切得又准又穩,力度如何把握。勉勵我們所有人篤實去做。

張小雨:聰明人領會雖易,持守不易,而曾子領會不易,但持守固,不肯放過。

張宇琛:不是都要魯,魯始終只是個人的資質,還是要誠篤。

遊森:就是講人的學習態度嘛。

羅金:參到底是讀“can”還是“shen”?

孟璞:這個字的讀音自來有兩派不同的看法。

遊森:下來再找專業書查一下。


27. 明道先生以記誦博識為“玩物喪志”。(張宇琛)


【字義】

志,心之所之。


【義理】

  誦讀自有陶冶性情的功用,背記的功夫自然也是希望日常能為體道所用。書本以明理為用,自有道理為記誦之類的功夫立意。如此是以人心為歸屬與著重點,求一種內向的浸潤和落實。若以“博聞強記”為期,多一分旁騖拉扯則少一分心思用在正途上,志向的偏移也不是著意於數量上的增減,務必要防微杜漸,一旦有一絲疏忽或放縱任意,是漸漸將人的全副身心牽引出去乃至全部耽溺於文章辭句中,如此則不僅是心意上的偏頗,更是對自我靈明的泯滅與辜負。


【討論】

張宇琛:這話說來是有背景的,講人專以記誦博識為業。背誦自有它的用處,關鍵是用心不能偏。說到玩物喪志,警醒我們背誦要往內心去,而不是一味向外牽。重在防微杜漸,記誦當然是可以的,但主要體道不可懈怠不可偏斜。

林小芳:我日常生活中,對於博聞強識這點的體會是對於像詩詞歌賦一類的文章,流利的背誦下來,對於陶冶情操是有潛移默化的作用的,但是對於四書五經之類的需要我們深刻明白這背後的道理的,如果你在不知曉的情況下死記硬背,其實並沒有什麼用。當然也不是說不記不背了,而是要我們懂了才去記誦,而不是一味的就這樣背。

張宇琛:但是有的時候是邊背邊懂。

孟璞:對啊,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張小雨:不以博聞強識為期,記誦便是益處的。

28、禮樂只在進反之間,便得性情之正。(張小雨)


【字義】

①此處禮樂分開來講,指禮與樂。

②見注釋一朱子曰。

③價解:“一進一反,無過無不及,故得其性情之正。”朱子《語類》:“禮減而卻前進去,樂盈而卻反退來,便是得清性之正。”


【義理】

  禮與人欲有違,故禮並非人之所樂,所以更需要以“進”對待,闊步向前作去;樂是人喜聞樂見的,但是如果不加節制,就會氾濫而害人之心,所以要以“反”,朱子所謂“收拾向裏”。一進一反,使得人情做事得乎中節,便是“得性情之正”。

  禮樂看似是外在之事,然而禮樂之進退關乎性情之正否,故不得不慎。性情之正發出便是“禮進”、“樂反”;同時外在之“禮進”、“樂反”也能幫助性情得其正。此乃內外發明互助之功,學者先內而絕不是就停留在內學之中,內外發微,無將迎、無內外才能擴然大公。


【討論】

張小雨:這裏還是要作兩句看,禮要進而樂要反。因為禮往往是做一些約束人的事情,與人之欲有違,因此需要進,需要闊步向前的去做。而樂是人喜聞樂見的,如果不節制,就會氾濫而害人心,需收拾向裏。禮樂之進退關乎性情之正否。禮進樂反內外兩方面都進行收拾,相互發明以致中。

羅金:意思其實是人的欲望容易氾濫,所以要用禮樂來約束。禮是約束人的,是讓人不痛快的,然而又說要進,感覺好像不太對。

張宇琛:朱子說禮之體本如此,就是要收斂嘛,但不是人所樂,所以需要進步向前,著力去做,怎麼做?

張小雨:就是不能退。如機封之不能用。

林小芳:再舉一例,比如說人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而我們都知道隨意舒展擺放要舒服些,如果你隨舒服而去歪斜亂擺放身體,於禮上便是退。而進就是約束自己以達到禮的要求。


本文由钦明书院问津堂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