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3#酷茶回顾】赛后交流之竞赛组织方:香蜜公园“开门问计”

2014-10-08 SCD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主讲嘉宾:梁秀枝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我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我会把中心在整个项目的策划情况跟大家分享一下。


香蜜公园其实是原来的农科中心农业科研用地,整个地块呈南北长条形,北面侨香路,东面香蜜湖路,现在改名为香蜜公园。这个地块非常珍贵,是中心区唯一的一块绿地,我们希望把竞赛做好,因此策划了系列“开门问计”的公众咨询活动,这个项目是由政府投资建设,投资额是3亿元人民币,预计今年年底就会开工。


首先我们看一下这个项目,从规划图纸上看1986到2000年的规划(图纸比较旧,所以不是很清晰),这块地是政府的储备用地。1996年到2010年的规划,有一些路网已经进去了,这块地从政府团体和社区用地变成一个发展的备用地。2010年到2020年的规划,这块地已经由农科集团接管,慢慢的会做一些商业、住宅用途,还有一些服务设施用途。



我们(指城市设计促进中心,下同)觉得这块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心区绿地,所以我们策划了一系列的“开门问计”的活动,希望通过开放的设计方法,邀请社会各地和周围的居民参与讨论,然后发表他们各自的建议来推动整个设计的发展。


从4月份开始,我们就做了第一次调研,请了一些人大代表和花商和周围居民代表,他们从各自的立场上发表了对公园建设的意见。比如人大代表希望可以加快建设,毕竟这个项目已经拖了近10年,合理保留花卉市场和科普教育功能;老人家希望多一点的公共空间,可以增建门球场;市民反对保留菜地,因为有异味;花商希望保留花卉市场的功能,因为年月下来这里已经成为花卉盆栽的集散地……等等。通过这些调查,通过他们口述可以知道这块地原来是什么样的面貌,部分还原了这个地区的一些城市记忆。大家可能从媒体上已经知道这块地已经等了十年一直没有开发成为一个市政公园,今年福田区城管局接手以后希望真的把这个建设做开。



第二次,我们组织了一些业内专家和设计师针对这个公园的定位做了一个工作坊。他们都从公园的现状和城市记忆,还有对现有建筑的构筑物的保留情况说出了他们的一些意见。


在两次社会调研的基础之上,我们内部又组织了一次工作坊,理出了第一阶段的设计任务书。我们的设计原则首先是保持它原有绿化和生态比例,低冲击开发;其次是延续性,就是延续公园基地的历史性和整体性;第三,必须保证园内的建设实现“零排放、循环再利用”的原则,这也是区政府的一些要求;第四,绿色交通,公园跟绿道、公共交通可以接驳的非常好。这四个原则都是基于前两次的“开门问计”活动总结出来的。


之后,我们进行了第一阶段的设计竞赛,通过专家评审,第一阶段排名出了十个设计单位,其中前五名直接进入第二阶段的设计竞赛。第一阶段主要是针对公园的定位,我们想要做什么样的公园。这是他们方案的一些截图,这些资料在我们网站上(www.szdesigncenter.org)都有公布,这里只展示前5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第五名


第二轮竞赛,我们再一次召集前五名参赛单位开了一个设计工作坊,把每家设计的优点和缺点都综合起来。大家开诚布公地讨论这片地如何发展,业主也参与进来。第二阶段的设计任务是在第一阶段定位的基础上再明确公园的整体规划及四个单体建筑的方案。


通过两次竞赛,公园的定位清晰,设计师对基地的状况、条件非常清楚,所以这个竞赛取得的成果是成功的,业主也是非常满意。政府的一些领导也对这个项目非常重视,也参观和了解了建设情况。还有一些小朋友也想了解公园的建设,他们未来想这个公园建成什么样子都有画出来。


第二阶段的评委,我们延续了第一阶段的专家评审。因为评审专家在第一阶段对项目情况已经有了解了,第二阶段对参赛单位的要求也会更有目的性。



除了总体规划以外,公园里面有四个建筑:


第一个是游客服务中心,就是原来的青藤茶社,去过香蜜公园的人就知道原来那里有一个茶社,主要是服务于大众开的一个普通的茶社。我们去现场发现这个建筑保留的很好,整个植被覆盖状况也很好,竞赛出题就是让建筑师在这基础上改造成一个游客服务中心。


评审专家对几个建筑方案都不太满意,所以没有评出第一名。我们邀请了三家单位继续做方案修改,做了第二次方案评审,最后得第一名的是MLA和建科院做的一个方案。



第二个建筑是婚礼堂,福田区民政局希望在公园里有一个婚礼堂,第一名是迈丘和南沙原创联合一个方案。



第三个是图书馆,我们把它定位成一个自然科普图书馆,也是延续了公园科普的功能。在这片林子里想要一个图书馆,这是一个中标的方案。



第四个是资源循环中心,作为业主希望有一个实现垃圾分类,还有园区内的垃圾不外运的一个功能。业主出的题目是希望这个建筑或者资源循环中心是一个示范工程,利用国外一些非常先进的设备,在园区里面的垃圾可以进行自行的消化或者通过一些机器可以实现它的再生利用的功能。



从4月份到现在9月份,我们用了大半年时间在做这个项目,希望通过大范围的公众咨询和设计师工作坊的方式,把我们每次的任务书和竞赛情况公布出来,让公众也可以参与这个项目的建设。


我就简单介绍到这里,所有方案都会在官网公布,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今天也是开门问计的其中一环,希望大家在后续听了设计单位的方案后,也把您的建议通过微信平台、网站评论提给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