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人权日:我们去往何方?

2016-12-10 Aw SYSU彩虹小组


想要写人权日的文案时,却发现不知如何下手。曾经写过的一些节日文案,都是为了提升某些议题的可见度——欺凌、农村妇女、艾滋病——可是人权日?人权?多么大而虚幻的一个概念,人人听说过人人看得见,可是它是什么?会不会有人不齿:通过这样一个大而虚幻的概念,你们可以做些什么?你们又能改变什么?

这个问题是多么似曾相识。从小到大都听到这些声音,在告诉那些“不安分”的人“省省吧”:




"我不反对同性恋,但是你们能不能不要那么张扬啊?"

"你们整天喊着女权女权,没有发现现在女人都骑到男人头上了吗?"

"平什么权啊,人家没你们想的那么惨。"

不少人认为,那些我们在关注的群体其实“过得挺好”、这个社会已经“足够包容”,而这些群体却要“得寸进尺”骑到他们头上。

而这些群体本身的某些人,大概是受到中国传统中庸思想的影响,一生只想做一个噤声又本分的人,也不由得埋怨“忍一忍不就好了吗?为什么要搞事情呢?”



·曾经尝试自杀的LGBTQ青少年的比例是其他青少年的两到三倍

·如果他们的家庭不接受他们,他们采取自杀行为的比例则是其他青少年的八倍

·由于性别身份的自杀行为中,有1/3确实导致了死亡

·LGBTQ青少年在学校遭受欺凌的比例是其他学生的五倍

·28%的LGBTQ青少年因为遭受欺凌而不再上学

·56.7%的LGBTQ学生没有反映受到欺凌的经历,因为他们觉得这没有用

·61.6%的LGBTQ学生表示向学校反映过相关情况却没有收到任何回应

(来源于https://nobullying.com/lgbt-bullying-statistics/)


 

我不知道有自杀倾向的同性恋青少年比直人多出两倍,是否能称为“过得挺好”?我不知道性少数人群每一天在潜在或显在的歧视中战战兢兢的生活是否能被称为“过得挺好”?我也不知道女性在职场里的时候面临着严重的性别歧视以及“玻璃天花板效应”,在这些人眼中是否足够“好”?甚至,在一些地区,女孩要被割除一部分性器官来确保“忠贞”,在非洲,380万的少女的要被母亲用炙热的铲子熨平胸部以避免性侵害,这样的境况,又是否足够“好”呢?


料想这些觉得“过得挺好”的人,大概潜台词是“不被绑到十字架上烧死就不错了你们还有什么不知足的”,而除此之外的更多权利在他们眼中都是无病呻吟、得寸进尺。也许在他们眼中就有一些人应该比另一些人享有更少的权利,就是有一些人不应享有人权的全部,社会只要允许他们存在就已是最大的施舍。

所以你看,在“活得挺好”背后的也许连言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内隐态度,恰恰体现出现状的严峻险恶。


(一份调查显示,57%的中国人认为社会不应该接纳同性恋)


当然也有可能是一无所知。

也许在他们眼中,同性恋只不过是一个调侃娱乐的词汇,女性不过是在偶像剧里随随便便就能嫁入豪门的无忧无虑傻白甜,而难民、童工更是遥远得犹如天方夜谭。——“欢迎来到‘绝对娱乐世界’。”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如是说。

我从龙应台的笔下看到这个名字“草莓族”,此时竟觉得如此贴切——像草莓一样软绵绵地生活,轻飘飘地过日子。生活里没有任何压迫,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遮住双眼总是轻而易举的。又或者他们是被剥夺者,而压迫早已被习惯。

 

毕竟,人真的是适应性很强的动物,习以为常往往不过是几代人的事情。我相信在几千年的男权文化之下,一定有依赖于此并为此辩护的女性,被施行了割礼的女性,也会认同这种规范并为她的女儿施行割礼。既得利益者继续享受着利益,被剥夺者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你情我愿、皆大欢喜,是吧?



所以为什么还要发声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倘若不争平等,歧视终会成为不争的事实。

——《数据说话:中国女性面临着怎样的不平等》


因为我们不愿相信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终点。剥夺者心安理得,被剥夺者心甘情愿——这个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

(奥兰多事件受害者纪念活动)


犹记得社会学老师告诉我:女权主义者关心的不是“开不开心”、“快不快乐”的事情,而是实际的利益分配是否公平。以及为什么在不公的情况下,你仍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生活在“霸权”下的人是不会觉得不妥的,因为这就是霸权的含义——无须强迫就能让你自愿接受,于是我们自愿接受了作为性少数群体就应该噤声躲在角落里,就应该在别人的玩笑和侮辱中默默忍受的设定;接受了作为女性就应该在无休止的性侵害性骚扰中胆战心惊,就应该在玻璃天花板下蜷缩自己的设定——由于霸权我们自愿接受了这个社会教给我们的一切规范,包括人生来就是有三六九等的。

 

大概这就是一直在抗争的人,和另一些认为“世界很好”的人最本质的区别。前者在质疑规范,后者在习惯规范。固然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做后一种人,为了习惯规范他们需要让自己觉得“世界很好”。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发现越是社会阶级低的人对社会的公平性的评价越高,因为这样最简单,也最轻松。但是我们更需要的是前一种人,是不断地质问现实“凭什么是这样”的人。

或许这种人是看起来很讨人厌也很扫人兴的。这种人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屋外在着火,屋里的人在熟睡,明知道逃不出去却要叫醒别人的人,大概确实很“讨厌”,尤其对于装睡的大多数人来说。



只是,真的逃不出去吗?多一个人质问规范“凭什么是这样”,规范会不会就松动一点呢?



感到无力吗?可是在本来也没付出过什么努力的情况下,感到无力不是很正常吗?感到绝望吗?可我们今天面对的世界,不会比一百年前种族平权运动先驱、性别解放人士、工会组织者、殖民地独立运动所面对的世界更糟糕。如果他们都没有绝望的话,我们不应该更乐观一些吗?

 

历史不容许我们躲回到个人的小日子,我们只能义无反顾地拥抱大时代。旧的世界正在崩溃,而我们失去的,只有幻觉。

——《致不愿接受特朗普的你:What is to be done?》



(2015年6月13日,埃菲尔铁塔亮起了彩虹色的灯光)

诚然我承认我还有很多疑惑。关于出口在哪里,关于去往何方。

平等,公平,正义,怎么样才是对的?本来就是人类纠结至今的问题。

但是首先,我们要去关心,去思考,要努力去逼近。

但是首先首先,比现状不好更可怕的,是觉得现状没什么不好。

所以你若问我人权日我们能做什么,我想,至少先从关注、以及引起人们关注当下社会的不妥开始吧。至少先决定做一个质疑规范,而非适应规范的人。

 

每个时代若和过去相比,都是文明的,若和未来相比,却往往显得野蛮。而如果有人眼中看到的是不平等,如果有人在大家安之若素时仍要呐喊要抗争,即使迷茫仍要努力拨开云雾,大概只是因为在他们心中,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值得期许。

所以你若问我人权日的设立为何,我想,是为了提醒我们人类自己,那个更好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吧。因为这是走向那个未来的第一步。



文案 | Aw      

编辑 | 二丁目





欢迎下拉至页面末端或扫描二维码



为作者与彩虹小组打赏

微信号:SYSU_rainbow倡导性别多元
拥抱彩虹校园支持中山大学彩虹小组支付宝捐助:chsysu@163.com微信捐助:长按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