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野 | 我们需要怎样的同志电影?

2016-02-19 彩虹小组 SYSU彩虹小组
在情人节当天上映的爱情电影《奔爱》,因为电影上映前涉嫌虚假宣传佟丽娅、周冬雨两人的百合恋情,大批影迷大呼上当,带着期待的心情来到了电影院,却发现所谓的“百合恋情”,不过是一个正室和小三争夺男人的“狗血”故事,而所谓“大尺度百合床戏”的宣传噱头,也不过是由两个女演员和男性的床戏剪辑而成。于是,微博当天的热门话题之一便是“万名女同志抵制《奔爱》”。



中国的LGBT影迷实在焦灼。回望过去一年的电影,直接谈及LGBT群体的实在是少之又少。《烈日灼心》中辛小丰勉强来了一场同志激情戏(已被剪剩几秒),《闯入者》、《唐人街探案》等则只打了个擦边球。讲述同志故事的文艺片《寻找罗麦》传闻已获得龙标,却迟迟未定档。在中国这种LGBT群体在荧幕上几乎不可见的状态下,人们对《奔爱》的“纯情百合”故事期待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心花路放》中的女同性恋情节


《烈日灼心》中的同性激吻


电影是世界第七艺术。导演在荧幕上叙说着各种光陆怪离、或真或假的故事的同时,也在塑造着某些群体的形象。这些叙说影响着观众对世界、对他者、对其他所有生活中无法轻易碰见的事和人的看法。


在过去,中国电影对LGBT群体的呈现方式多是陈旧和单一的。《蓝宇》、《东宫西宫》等电影从一开场就笼罩在阴暗昏黄的灯光之下,而中国观众熟知的《断背山》也以悲剧收场。难怪有主流的影迷会认为,同志电影多是悲剧,预示着现实的同志也只能躲在黑暗的角落中。最近几年,一些主流电影对LGBT群体则带着猎奇或调侃的心态,用以为剧情做点无关紧要的笑料点缀,包括《非诚勿扰》、《心花路放》、《唐人街探案》、《夏洛特烦恼》等等。(在《唐人街探案》中,冒牌的大侦探宝宝(づ。◕‿‿◕。)づ说“房间整洁没异味,不是伪娘就是GAY”,我也是醉了。)




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近年来主流荧幕上LGBT群体的可见度在缓慢提高,然而这些关注却与过去暴露出相似的问题。它们对LGBT群体的关注更多的是片面的、不严肃的、逃避问题本质的、被简化以及被凭空想象的,距离真正有人文关怀的艺术呈现还十分遥远。


除了独立电影《东宫西宫》外,没有一部大陆的电影直接涉及LGBT群体的自我认同和身份政治的问题,没有片段直接描绘和表现性少数群体的心路历程。性少数群体都是作为他者出现在电影中,人们只能按照导演的镜头语言去推测、去分析这位古怪的、另类的甚至喧哗取众的性少数究竟在想什么,而他们得出的结论可能不过是跟《闯入者》中的老太太一样:“我老了,不知道年轻人在想什么”。


《东宫西宫》是张元执导,胡军、赵薇等人主演的剧情片,以1991年北京一次假借“健康调查”清算市内同性恋人士的事件为蓝本,讲述了一段同性之恋的故事。


即便是曾轰动整个华语电影界的《蓝宇》,影片虽然直接描绘了两位男性之间的爱情,但是导演在有意无意间选择了忽视两位同性在相爱时内部的相处模式和可能遭遇的外部问题,简单地将矛盾转嫁为阶级差距,使故事最后成了一个煽情的“霸道总裁”爱上“穷小子”的悲剧故事。


此外,在荧幕上出现的为数不多的性少数形象中,我们也能分出差距。Gay(男同志)角色的出现频率是最高的,而L(女同志)、B(双性恋)、T(跨性别)形象都极少。


《蓝宇》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由关锦鹏执导,胡军、刘烨主演,以中国大陆十几年的发展为背景,讲述游戏情场的公子哥捍东与贫困学生蓝宇之间无可抗拒的真情冲破一切束缚与压力之后,却无可避免悲剧结局的故事。


面对如此困境,许多人都愤怒了。有些同志维权者主张,性少数必须在主流电影圈获得自主创作的权力,增加荧幕上可见的、正面的性少数形象。他们认为,通过剧情(也许是为数不多的)正确表达性少数群体的诉求,就是争取性少数人群的话语权。部分影迷进而希望中国导演们能表达同志人群对美好爱情的渴望、能展现性少数人群和普通人无差的积极生活。


这是非常美好的愿景。尤其在当今这个人们对性少数的印象停留在“肮脏”或“怪异”的时代,一部真实反映性少数生活的电影是非常必要的。



但在笔者看来,

我们更需要表现“多样性”的同志电影。


向主流社会推出一个“正面的”的同志形象固然必要,但这背后的逻辑难道不是——因为主流社会认为同志群体很古怪、很“乱”、很“底层”,于是我们就必须让大家知道同志群体也能很正面、很积极地生活,就跟异性恋无异?


美国在70、80年代同性恋者争取同性恋权益的时候,试图塑造同性恋的正面形象,将同性恋者塑造为中产阶级白人男性,工作稳定且受到尊敬,性别角色分明,才华横溢,乐于助人,以试图迎合异性恋主流价值观的期许。但是这样的建构模式受到了指责,被认为忽视了女同性恋者、双性恋和跨性别、少数族裔、下层阶级,还有那些不愿意遵循主流性与性别观念的同性恋者。总的说来,就是抹杀了LGBT群体的多元性别、多元性实践的存在及其合法性。


讨论至此,笔者不免想到了中国同志维权当今的危机……从电影的角度谈,若是要塑造可以被主流观众认可的性少数形象,那这个形象该是如何的?一个正面的、积极的形象能否代表全体的、多元的LGBT群体?



我们应该清晰地意识到,

当今的主流社会对性少数的接纳度

并没有那么高。


有许多同志因为家庭的专制、同学的欺凌,至今未能很好地自我认同,更别说“proud to be gay”了;有许多贫困的同志,他们连生活都成问题,达成欲望更是奢侈。要知道,现在还有许多老一辈的同志仍只能隐藏着自己,在晚上才能偷偷溜出来“渔场”,在厕所或者草堆中偷鸡摸狗地做一次。对他们来说,“热闹只是别人的”。更有许多跨性别者在术前或术后都饱受了歧视和白眼,在工作选择时也遭遇困难……在这样的现实大环境中,在电影中“高呼异性恋和同性恋都一样,大家的爱都很伟大”,也只能是极少数人了。


我们应该清晰地意识到,当今的主流社会对性少数的接纳度并没有那么高。


再者,我们为何一定要在电影里塑造一个受到广大异性恋认可的正面的、积极的同性恋形象?笔者理解,这首先是出于现实的考虑。在性少数几近绝迹于荧幕的情况下,哪怕一个只出场三分钟的性少数形象也能影响着人们对性少数的看法和态度。在这样的情况也就别谈所谓“多元”不“多元”了。但是我们也必须谨慎提防——


实际上任何角色都不能代表性少数群体,

也不要试图塑造

一个必须代表全体的性少数形象。


在笔者看来,性少数并不需要成为正面的积极的性少数群像,才能获得主流社会的尊重。LGBT运动本质上是一场性解放运动,性少数群体与异性恋者的最大不同在于性别认同和性取向。LGBT群体的性实践和越轨的性愉悦一直被主流社会认为是“逾越了的”,而在这片逾越了主流规范的想象空间中,人们有着更为平等的、多元的、甚至酷儿的对性、对爱甚至生活方式的想象和实践。


如果荧幕上的性少数群体必须“教会”主流观众一些什么东西,那就应该是——


学会去理解、

去拥抱自身独特的、

超出主流社会接纳范畴的

生命想象和生命故事。


尊重性少数群体,

实际上也是在尊重自己。



回到我们的主题,“我们需要怎么样的同志电影?”,


在笔者看来,与其去深究塑造怎样的同志形象,不如拍摄直接探讨性少数群体自我认同和其所处的真实复杂环境的同志电影,让观众能够共情。要知道,性少数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TA对自我的判断部分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再者,(性别认同和性取向只是众多自我认同中的一种,)性少数群体不可能只面对着这一重的身份。这位性少数可能由于自身情况的独特性,由于周遭环境的不同,由于受教育程度的有限,面对生活的艰辛有着不同的抉择,而这个选择是可以被理解的。再加上这位性少数自身多重身份的制约,TA面临的困惑也是所有人的困惑。


笔者知道在当今意识形态不断收紧的中国,要拍摄一部纯粹同志电影是十分困难的。而电影制作公司也需要从中赚取利润,能够在主流电影中有一个性少数配角已属不易。


笔者只希望——

中国编剧在撰写角色时,把性少数人群当作是“普通人”来写。


他们可以是积极的,可以是贫困的,可以是热衷夜生活的,可以是奇葩的……


他们不仅是“基佬”,而且有着鲜明的性格和趣味,他们的动机有迹可循,他们的心路历程也可被理解。而不要将“性少数”、“同性恋”的身份当作解释他们一切古怪行为的万金油。


也许应就此罢笔。




作者:小喜子

 责编:momo



征稿启事这里是一个公开、自由的平台,长期向大家征稿,欢迎在这里分享你的故事、见闻、思考甚至吐槽哦!稿件题材、体裁、字数不限,欢迎将你的文字发送至:chsysu@163.com



欢迎下拉至页面末端或扫描二维码为彩虹小组打赏,

让我们有更多的动力和资源继续创作好文章。

您的捐款,将会直接用于中山大学彩虹小组举办的倡导性别多元平等的活动中。


微信号:SYSU_rainbow
从理论探讨与社会行动出发,
推动校园多元性别平等教育。

支持中山大学彩虹小组

支付宝捐助:397024298@qq.com

微信捐助:长按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