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国家反抗者弗里茨·鲍尔》:个人身份与国家选择困境,看德国电影怎么拍?
具体排片与购票信息请参见文末。
丹尼尔•凯森特(Daniel Carsenty)自编自导的作品《春去秋来》(After Spring Comes Fall, 2015)围绕一个在柏林避难的库尔德女人明娜(Minna)展开。片中的故事契合了目前困扰欧洲和中东的难民问题:明娜就是在叙利亚家中遭袭击、丈夫受伤后独自偷渡到柏林打工。不巧,给家中汇款的记录暴露了她的行踪,叙利亚安全局找到她并威胁她为他们做情报工作,监视同在柏林的叙利亚异见人士。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338r7uzjm&width=500&height=375&auto=0
影片并没有给观众一个具体的时间背景,熟悉中东时政的观众应该会发觉片中的故事似乎就发生在当下:叙利亚内战、伊斯兰国(ISIS)、难民涌入欧洲等都是故事中的一环。片中的多方人物(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国家/势力)也由语言的多样性中得以体现。影片伊始,观众只知明娜穿越了某个边界,却不知道遭受袭击时她和她丈夫所居住的地点;直到影片过半(正好一半)时,在避难所接受采访时,观众才从明娜口中得知她上一个居住地是位于伊拉克北部的基尔库克(Kirkuk)。
2011年叙利亚内战和2014年伊拉克北部内战的接连爆发(包括针对库尔德人的袭击)使得在两国境内的大批库尔德人流离失所。2014年内战期间,在伊拉克政府军面对伊斯兰国的逼近弃守之后,基尔库克由库尔德族武装接管,不过由于临近被伊斯兰国占领的重镇摩苏尔(Mosul),双方交战不断,而近日正在进行的摩苏尔反攻战恰好又让这块战事纷扰之地进入我们的视野。
片中的库尔德语就如真实世界的库尔德人一样在夹缝中求生,明娜自己的库尔德身份也消失在各种被迫充当的角色中。避难所的员工问在场的翻译能不能相信她的回答,翻译说道,“难说,她说的的确是库尔德语,不过口音听起来像叙利亚人。”与异见人士曼索尔(Mansour)见面时冒充记者的明娜说的是德语,引诱军火商维克托·哈利法(Victor Khalife)时又用英语交流。
影片同时也考虑到了另一种“难民”:在另一次与明娜的会面时,曼索尔说起自己一个巴勒斯坦朋友,虽然出生在柏林,但每三个月就需要去移民局更新居留证,有一次出岔子,就对官员说,“太好了,把我遣送回我的祖国吧,比起靠社会救济生活在柏林,我更愿意在拉姆安拉【巴勒斯坦临时首都】喝咖啡,我受够了这些狗屁东西。”曼索尔突出道,他的朋友说着流利的德语,而且也没有国家会再接纳他,所以他只好留在德国。同是无家之人的明娜意欲在柏林远离战争的威胁,却也被困在一个无形的外交棋局之中。
这场战局的棋盘就是线人提供情报所编织起的监视网络。片中不仅切入了明娜所在工厂的监控录像,多数跟踪拍摄也把镜头放在明娜的身后;她浑然不知的是,因为自己给家中汇款的记录,叙利亚安全局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入了她的生活。
有趣的是,在第一次会面中,明娜询问能否录下谈话内容,曼索尔答道,”这有点像东德安全部(Stasi)的作风,免了吧。”如此指涉加上柏林部分贯彻始终的冷色调,给人一种冷战期间在柏林或是东德发生的故事,比如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Christian Petzold)《芭芭拉》(Barbara, 2012),片中明娜的遭遇与尼娜·霍斯(Nina Hoss)饰演的芭芭拉也有相似之处。东德国家安全部所做的不单单是录音录像,而是建立在众多线人提供的情报之上。就如在人人自危的东德社会里,明娜所接触到的柏林也是个尔虞我诈的黑暗世界。
明娜的身体也无时不在男性或是异国的注视之下。电影由一场欢愉开始,而之后曼索尔、维克托、安全局上级、移民局翻译似乎都对她有意思:曼索尔和安全局上级都对明娜的打扮做了评价;特别是在评价明娜口音时,镜头出乎意料地给了翻译吞咽口水的特写(或另有用意)。
影片没有省去安全局对明娜拷打的场景,回家后洗澡时观众也能看到明显的淤青,如此对于身体的控制完全就是把人变成一颗随意差遣的棋子。相似的,醉酒倒在路边的明娜被带到警察局接受全身检查,在后者眼中,明娜的身体好像也象征着异物,并不能有机地融入社会组织之中。
展映片《国家反抗者弗里茨·鲍尔》片名就表明了影片的主题和《春去秋来》类似,同样反映了对当局的反抗,对正义的追求。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338hy8av7&width=500&height=375&auto=0
《国家反抗者弗里茨·鲍尔》又名《人民公敌》《大审判家》《与鲍尔为敌的国家》。该片改编自真实事件,故事发生在纳粹时代结束12年后,1957年至1960年之间,这时纳粹时代的阴影还没有散去,大多数德国公民还处在纳粹政权的恐怖阴影中。战后的审判也多是外国权威的清算,多数作恶无数的党卫军成员,战后都悄悄隐匿在人群中,干着普通人的职业,过着平静的生活。形式上的审判并没有在德国人的心里掀起多少涟漪,没有揭露,没有反思。人们看到的只是战后经济腾飞、歌舞升平,对历史越来越冷漠。
战后德国重建期间
联邦德国黑森州总检察长弗里茨·鲍尔是一个德国籍的犹太人。纳粹德国时期,曾经两度被捕,但是都顺利逃脱。在流亡丹麦返回西德后,他一直致力于将第三帝国的余党绳之以法。一次偶然的机会,鲍尔收到了关于阿道夫·艾希曼(大规模驱逐犹太人负责的前党卫军中校)的下落线索。
弗里茨·鲍尔(剧照)
但是由于害怕艾希曼供出纳粹的种种罪行,掀起另一场血雨腥风,德国政府始终坚决掩盖那一段黑暗历史,不揭露、不反思,鲍尔的调查和追捕行动都面临重重阻碍。从此,鲍尔开始了艰难的追击审判艾希曼之路。
49 31194 49 15288 0 0 3910 0 0:00:07 0:00:03 0:00:04 3909线索的得而复失、一次次行动落空、办公室被敌人占领、冒险深入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被冠以“叛国”罪名与全民甚至全世界为敌、被威胁、被举报、被孤立、被背叛……弗里茨鲍尔始终没有放弃,一直全力投身于追捕纳粹逃犯的工作中。
影片中一段经典的台词“你喜欢狩猎吗?”“当然,我专猎禽兽!”斩钉截铁地回答表现
了鲍尔伸张正义、将战争遗犯绳之以法的决心。
该片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德国电影奖6项大奖,也正式入选多伦多影展和柏林影展。完整的故事情节,中规中矩的叙事方式,生动地描述出鲍尔置身于国家整体与个人身份选择困境中的艰难抉择,也使得本片成为本届电影节观众绝对不可错过的一部历史巨作。
《春去秋来》&《国家反抗者弗里茨·鲍尔》三地展映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