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跟着国家级“非遗”看湛江

方志广东 方志广东
2024-10-09














非遗大概可以被称作

“活着的历史”

湛江拥有

9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妙趣横生的雷州石狗

奇谲神秘的湛江傩舞

……

湛江的国家级非遗里

藏着半岛大地的文化密码

一起走近湛江非遗

解锁不一样的湛江















湛江人龙舞起源于明末清初的东海岛东山镇东山圩村,至今仍然在湛江市多个区域占有主流地位,每逢春节、元宵、中秋和其他喜庆节日,当地人必连续舞上几晚“人龙”,户户张灯结彩,家家老幼皆出,人流如潮,热闹非凡。


湛江东海人龙舞(摄影:马英英)


湛江人龙舞表演者由强健的中青年人和8~10岁的小孩组成,身穿黄色或者青色的服饰,配以红色肚兜或腰带,打扮成黄龙或青龙,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气势壮观。


表演者分为龙头、龙身和龙尾。龙头是人龙的精髓所在,体现龙的精神,由一个大汉身负三个小孩组成,分别表示龙角、龙眼、龙舌;龙身是龙的主体部分,由多人相继倒卧分节连接而成;龙尾由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组成。


湛江人龙舞有起龙、龙点头、龙穿云、龙卷浪等独具特色的表演程式。舞龙时,演员按照锣鼓的节奏舞动,龙眼闪闪发光,龙身左右翻滚,龙尾上下摆动,远望动感十足,近观粗犷雄壮


湛江东海人龙舞(摄影:刘芳)


2006年,湛江东海人龙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湛江东海人龙舞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广东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它由唐代宫廷狮子舞发展而来,随着中原移民南迁,舞狮文化逐渐传入岭南地区,后长盛不衰,代代相传。


醒狮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于一体。舞狮人动作多以南拳马步为主,醒狮做出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等动作,进行采青、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套路表演。2006年,由湛江市遂溪县和广州市、佛山市申报的狮舞(广东醒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遂溪醒狮表演(摄影:曾青)


百花齐放的广东醒狮中,遂溪醒狮以高桩表演见长。遂溪醒狮从传统的地狮逐步发展到凳狮,由凳狮又发展到高台狮、高竿狮,由高竿狮又发展到桩狮。桩狮的难度还在不断增大,如增加了走钢丝、腾空跳等表演,最高的桩接近3米,跨度最大达3.7米,具有“新、高、难、险”的特色,被誉为“中华一绝”。


自古以来,醒狮被认为是驱邪辟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遂溪较好地传承和发展了醒狮舞狮技艺,并将其精神融入百姓生活。20世纪80年代以来,遂溪几乎每个乡都有自己的醒狮队,一年四季,锣鼓声不断,逢年过节,狮艺表演盛况空前。2003年,遂溪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醒狮之乡”。


遂溪醒狮(摄影:彭镇强)


石雕文化在广东历史悠久,以流行于雷州半岛的石狗雕刻最具本土特色。


雷州石狗相传起源于古百越族的狗图腾崇拜和雷州半岛关于狗耳呈祥、雷祖诞生的民间传说,主要分布于雷州、徐闻、遂溪、廉江等地及湛江市郊的麻章、东海岛一带。唐初兴建的雷祖祠、宋代夏江天后宫及元代六祖堂前所存的石狗,见证了雷州石狗雕刻久远历史。


《广东印记:雷州石狗》

↓ 戳视频了解 ↓


雷州石狗大多选用当地的玄武岩,用锤、凿等较为简单的工具雕琢而成。


石狗文化是汉、越文化融合的产物,经历了从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到守护神的发展过程,石狗雕刻技法、造型也随之发展变化,如礼仪神类石狗咧着嘴巴,笑容可掬,取蹲坐式,属文相造型;守护神类石狗表情威严,身饰云雷纹,取雄立式,属武相造型;祈雨、送子等福神类石狗身饰吉祥如意纹,有的刻有硕大的生殖器,取似坐似立式,属文武相造型;此外还有人面狗身的狗神人化、狮形等造型,构思奇特,多姿多彩。


狗形狗态(摄影:陈励)


半岛人民用雷州石狗守护寺庙祠堂、村庄田园、江河道路、山坡坟茔,如今仍遗存一万多尊,星罗棋布于雷州半岛城乡的土地上,被喻为“地上兵马俑”。2008年,石雕(雷州石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雷州石狗(摄影:周靖典)


吴川飘色是吴川市元宵节前后举行的迎神赛会中的一项大型巡游民俗,集戏剧、美术、魔术、杂技于一身,起源于吴川市黄坡镇,由咸丰年间民间艺人陈趣珩始创,现主要分布于梅菉街道的梅岭、梅菉头、隔塘、瓦窑各村及黄坡镇等地。


吴川飘色经历了由“转色”演变为“板色”,再到“飘色”的发展过程。一板飘色就像一座活动的小舞台,在柜台上或坐或立的人物造型称为“屏”,凌空而起的人物造型则称为“飘”。年龄一般在6到12岁之间的飘色小演员仅靠一根隐蔽的“色梗”支撑,固定在支架上,再用华丽的服饰作掩盖,人物好似凌空而立,手舞足蹈,生动奇巧、妙趣横生。


吴川飘色(摄影:陈慧棠)


吴川飘色的传承谱系主要有黄坡谱系、梅菉头谱系、梅岭谱系、瓦窑谱系、隔塘谱系。题材以神话传说或历史人物为主,如《唐僧取经》《白蛇传》《陈兰彬出使美国》《状元林召棠》等,后来又增加了《爱国将领张炎将军》《红色娘子军》《奥运健儿》等具有教育意义的新飘色,设计也由旧时的“一屏一飘”发展到“一屏多飘”及“多屏多飘”,最多时达十六飘


吴川飘色(摄影:孙宁)


各地飘色巡游时间不尽相同,其中黄坡镇为每年正月初九;梅岭村、隔塘村、瓦窑村为每年正月十六;梅菉头村为每年正月十七。巡游时,以吴川本地特有的锣鼓班(八音班)开道,彩旗、幡伞等仪仗队拥簇,每隔十组飘色配一套锣鼓班,声、色、艺完美交融,场面壮观。


2000年,原文化部命名吴川市梅菉街道为“中国民间(飘色)艺术之乡”;2008年,吴川飘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傩舞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因地区风俗不同而内容形式各异。湛江地区上古之时属百越,清代以前为雷州府与高州府下辖的县治地,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多元民俗在这里交融,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湛江傩舞。


《广东印记:湛江傩舞》

↓ 戳视频了解 ↓


湛江傩舞是古代湛江地区人民祭雷遣灾、祷神保平安的民间民俗舞蹈,它发源于今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流传于麻章区的湖光、太平,雷州市的南兴、松竹、杨家、白沙、附城、沈塘以及吴川市的黄坡、博铺等地。


湛江傩舞主要以摇头、拧身、蹲颤、绕腕、推指、碎步、踏跳为主题动作,并以陶鼓、月鼓、高边锣、小锣等击乐伴奏,有的还配有大钹、小钹、唢呐和牛角,其中古老的陶鼓是主奏乐器,音响雄浑清脆,富有鲜明独特的地方特色。舞步、音乐伴以吆喝之声,汇成一股镇慑鬼邪的煞气,呈现出一种粗犷蹈厉、庄严威武的风格特征。


湛江傩舞(摄影:关威)


傩舞面具有木质、橹罟质和牛皮质,还有较为独特的彩绘脸谱等。造型分凶相和善相两类,五雷神将傩面属凶相,古朴夸张、狞厉威严;历史英雄人物的傩面属善相,端正俊秀、威武轩昂。


湛江傩舞承载着祖先的灵魂,戴着神秘的面具从远古走来,对研究原始傩舞的流变和传承,以及当地的民俗、宗教、民间信仰、社会心理等方面,均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2008年,湛江傩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湛江傩舞(来源:湛江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雷州歌,也称雷歌,是雷州半岛地区的民间歌谣,主要流传于徐闻县、雷州市等地,也随着华人华侨的脚步在东南亚地区传唱。


雷州歌历史悠久,据《海康县续志》载,宋代时已有雷州歌流传。明清以后,雷州名士洪泮洙、陈瑸、陈昌齐等对雷州歌都情有独钟,且有佳作传世,雷州歌从口头创作进入书面创作的新阶段。


雷州歌祖黄清雅纪念馆(来源:湛江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雷州歌用雷州话演唱,每首4句,每句7字,共28字。有的每句前可加2至3字,称为“歌垫”。雷州歌韵脚众多,最多时达34种。韵音全按雷州方言划分,不同的韵音具有表现不同情绪的功能,如儿歌《鸡角仔啼》就用比较宽松的“隔加夜”韵,《牧童》则用渲染欢乐气氛的“见机时”韵。


雷州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充分展现了雷州半岛的地理特色、历史变迁、风土习俗和人情世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2008年,雷州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雷州歌参加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展演(来源:雷州市党史市志研究室)


雷剧是在雷州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曲剧种,是广东省四大剧种之一。它以雷州市为中心,辐射茂名及海南、广西的部分地区。雷州市是雷剧的发祥地,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雷剧节。


雷剧演出(摄影:刘芳)


雷剧历史悠久,成型于清嘉庆、道光年间,曾名“雷州歌剧”,1964年后改称“雷剧”。雷剧经历了姑娘歌、大班歌(雷州歌剧)、雷剧三个发展阶段。雷剧表演尤重演唱,其唱白使用雷州话,带有鲜明的民歌风格,唱腔兼具板腔体和曲牌体的特点,分雷讴、高台、混合体三大体系,有散板、复板等五种板式。雷剧的行当、表演程式、服饰等均异于其他剧种,传统剧目和新创剧目均十分丰富。伴奏乐器主要有雷胡、二胡、笛子、唢呐、扬琴、锣、钹等。


雷剧(摄影:刘芳)


目前,仅雷州市的雷剧团就有100多个,常演剧目1000多个,演职员有4000多人,年演出近30000场次。雷剧《抓阄村长》获国家首届“五个一工程”奖;雷剧《梁红玉挂帅》主演林奋获国家戏剧梅花奖。2008年,雷州市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雷剧之乡”称号。2011年,雷剧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粤剧俗称“广班戏”“红船班”及“广府大戏”,是以广东方言演唱的地方传统戏剧。清朝光绪年间,粤剧在吴川流行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吴川粤剧南派艺术


吴川粤剧南派艺术(来源:湛江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粤剧南派艺术融合南派武术与戏曲形体、表演于一炉,更擅长文武场、武功戏,俗称“过山班”,艺术特色自成流派,注重武戏程式和丰富的排场,以彰显人物的粗犷豪放、英姿勇猛,其表演动作刚劲有力,舒张幅度大,有较规范的程式;唱腔以霸腔为主,高昂、雄亮,道白铿锵有力,字字千斤;配以传统的高边锣、大钹、大笛、硬弓、短筒等器乐伴奏,使得舞台气氛激烈,催人振奋。2014年,吴川粤剧南派艺术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吴川粤剧南派艺术演出场景(来源:湛江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湛江木偶戏,又称木头戏、鬼仔戏、鬼儿戏,是粤西地区木偶表演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流传于湛江市全境,其中以赤坎、吴川、遂溪、廉江等地最为流行。


这项民间文化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在传入之初,道具仅是指头木偶,单人即可操纵表演。到清代中期,木偶艺人为了表演长剧的需要,创造出杖头木偶的形式,表演形式也由一人增至几人。


木偶戏(来源: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湛江木偶戏融聚表演、戏剧、雕刻为一体,颇具地方民俗特征。戏曲唱腔多样是其一大特点,涵盖了粤剧、粤西白戏、黎戏、鬼仔戏和厓歌等多个戏种。依托于广东戏曲,湛江木偶戏在表演时,根据地域和戏种使用粤语、吴川话等不同方言演唱。


木偶戏(摄影:黄晓宇)


湛江木偶戏大量借鉴粤剧的戏曲表演形式,造型特点与粤剧脸谱极为相似,其脸谱也分生、旦、净、末、丑等行当角色,不乏关公、包公、孙悟空、猪八戒等经典形象。木偶表演题材多取自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包括《西蓬击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等。


2021年,木偶戏(湛江木偶戏)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推荐阅读 



栏目索引 | 广东印记[视频][图文] | 粤故事[视频][图文]志鉴览粤 | 走进广东方志月历大湾区漫游 | 舌尖上的岭南四季 | 方志VLOG趣味方志 | 广东好物节气广东乡村非遗 | 广东美食地图红棉花照英雄城 | 粤鉴话你知


制作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湛江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方志广东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