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所知道的马东:很理解同性恋,说有价值的实话

2017-03-02 DJ晓苏


回 复「晚 安」与 我 相 遇



在中国,只有马东才能创造出《奇葩说》。

看见一个人的前因,你才能明白他的后果。



 

我所知道的马东

——

很理解同性恋

说有价值的实话

觉得自己是个快乐的人



文 / 赵小川

来源 / 娱乐大行家(yuledahangjia)



2017年的今天,《奇葩说》节目开始部署第四季,《奇葩大会》又不断冲上微博热门话题了。可是,我想问,你真的了解马东吗?


这档节目第一季2015年开始播出。让马东真正红了。成为了全国关注的话题性人物。


人人都能看见那个《奇葩说》之后的马东。我却想说说,在《奇葩说》之前,十六年前我所采访过,我所了解到的马东。那个大红大紫之前,还没有头顶各种耀眼光环,年轻时候的他。

 

关于青春期


想要真正了解一个人,要看他度过什么样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


1968年,马东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马季正在挨批斗,所以他从小就被寄养在亲戚家,3岁多才回到家里。


当马东终于跟自己的父亲见面的时候,他怯生生地喊了一声“叔叔”。马季的眼泪一下子涌出来。


马东说,“父亲一生坎坷,但从未在人前掉泪,那是唯一的一次。”


在一个相声世家长大,马东的家教很严谨。他读的育民小学,是北京市重点小学。但是这些都没能磨去他天性中的淘气。


马东中学毕业以后,去了澳洲。临走的时候,马季用自己少年时代的经历鼓舞儿子。马季十三岁的时候,迫于生计,独自去上海当学徒。他告诫儿子,“男子汉应当独自闯荡,外面的世界很大,很花哨,要严于律己,别忘记本分。”


到了澳大利亚的马东,需要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他找了一份揉皮子的工作。就是把袋鼠的睾丸皮用特殊的方式洗干净,揉软和了,做成女士用的钱袋。作坊里面又腥又臭,熏得他快晕倒。


这一段,后来他又在《奇葩说》节目讲过一次。不过十几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大学生,在湖南卫视的后台从一个电视台主持人嘴巴里听到的时候,我还是惊呆了,也被逗乐了。跟马东聊天,也像在听相声。


在澳大利亚读大学,马东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不过他喜欢的却是文学艺术。大学毕业后,他在澳大利亚的一家大公司,找到工作,顺利拿到绿卡。


但他就是不想这样度过人生。25岁的时候,跑回中国。他去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学制片。后来,认识了湖南卫视的制片人谭群,进入了湖南卫视《有话好说》栏目组。

 

关于做电视

 

我对马东的第一印象是,他是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人,语言犀利又不失幽默。


马东喜欢古典诗词,特别喜欢《三国演义》,有时候会写些半文半白的文章,语不惊人死不休。


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录节目期间苦中作乐幽默风趣的一面。他刚刚到湖南长沙的时候,录制节目的条件非常差。


马东白天在电视台办公室办公,晚上沙发一打开就是他的床。


他又怕热,因为他是一个胖子,每次在水银灯下录节目,总要花去好几个小时,一期节目下来总是大汗淋漓,不断用纸巾擦汗,纸会装满一个篓子。


于是他自己和同事们,干脆戏称这是洗桑拿。还有订饭,以及录节目中的各种细节,他都可以写成有趣的小短文。



《有话好说》是一个讲真话的社会调查类的栏目,导演们感兴趣的都是一些带有争议性的话题。马东也对别人不敢说的禁忌话题,特别感兴趣,比如同性恋话题。

 

 

关于同性恋

 

“在我留学澳洲的过程中,我懂得了什么是同性恋。”马东说。


“我知道这不是一种病,我理解并尊重这些与我们不同的人,我承认如果我和一个同性恋者单独相处,我也会觉得不自然。”


“对这个话题采取禁忌态度的人,大部分是因为恐惧。恐惧来源于无知,无知又加深了恐惧。这是社会文明得不到快速健康发展的原因,也是社会的悲哀。”


敢触碰雷区的马东,多年之后,在《奇葩说》当中请来了蔡康永。马东、高晓松、蔡康永三个人,产生了奇妙的化学作用。


蔡康永是公开出柜的名人。当蔡康永落泪说出“我们不是妖怪”,我想起马东从前说的话了。


在马东看来, “健康文明的社会需要宽容的心,平等的对待差异,兼收并蓄,这个社会才会发展的更好,真正文明的社会,不会因为性别、种族、肤色……信仰,甚至性取向,而对个体采取歧视的态度。歧视是真正的病。


以十五年为时间尺度,马东的言行多么一致。十五年前说过的话,后来他又在《奇葩说》的辩论话题里释放出来了。他真的为这个社会带来一点点观念的松动。



关于说真话

 

2001年农历新年的前一天,马东在长沙的世界之窗,录制湖南卫视的春节联欢晚会。栏目组也刚刚因为敏感话题作了检讨。


当天,湖南卫视的春节晚会录制的部分,是探讨相声的未来和前景。


其实录制现场,聊的话题其实有些沉闷,马东强调,有些话题的意义,并不是现在可以体现的。


我问他,“有没有想在传统相声和脱口秀节目中间,找一个平衡点。”


马东说他一直在找一种简单方式,但是越找越觉得很难。因为相声是一种表演,发笑是相声要达到的效果。脱口秀讲究真实,在当时的播出限制条件下,做一个超出常规的脱口秀节目,其实不太可能。

 

这次采访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话是,马东说,“差异产生价值,一个人只有置身于一个完全不同自己原生态环境,才会学会用另一种思维方式看待自己的生活,越尊重差异,越会有机会获得最大的价值。”


我想,只有这么喜欢差异的马东,才会找到那么多千姿百态的奇葩,让他们相聚一堂,玩出了华语综艺最闹腾最唇枪舌战的现象级节目。


马东希望在自己的脱口秀节目里面,说一些有价值的真话。即使在不能说真话的时候,也尽量不说假话。这句,是马东的座右铭。


后来,在《奇葩说》,他也做到了。


马东是真实的。在有一期《有话好说》特别节目录制现场,他直截了当地问一位著名的股评专家,是不是谁给钱就给谁说话?


之后这个有争议的回答,当然也是被拿掉了。马东觉得很可惜,他要让看节目的观众在看节目时感受真实,得到收获。


   “如果对客观事物避而不谈,只能是这个社会某些层面是有病的,一个健康的社会,是包容的,多元化的。不管怎样奇葩个性的人,只要他不影响你的生活,他也一定能够在这个社会里活得自由自在。”马东说。

 

当时,采访进行了两个多小时,采访完之后,马东坐飞机回北京过年,我坐回武汉过年。


两个月以后,四月的有一天,马东给我打一个电话。他说很感谢我当时写的那篇采访文章,对他而言,是一个鼓励。我听到他说话的语气非常的低沉。



后来我听栏目组编导王骏说,那段时间,《有话好说》栏目组因为经常触碰敏感边界话题,已经被叫停,栏目组解散了。


给我打电话的时候,马东是在自己北京的家中。马东说:“我脑子里经常会浮现一个印象,在夕阳的映射下,我和小伙伴们在育才小学楼道里玩耍,夕阳把每个人的脸都映成金色。”


“育才小学的楼道是东西走向的,楼道的最西面有一扇大窗,放学后,我跟我的小伙伴们在学校的楼道里打闹嘻戏,我们是那样的无忧无虑,因为我们不说假话。

      

节目停播后,那年五月,我又来到湖南长沙银华大厦《有话好说》栏目组,在空荡荡的办公室,满地的纸屑,黑板上还写着下一期的选题,夕阳照在办公桌上《新周刊》颁发的“最佳谈话类节目”的奖牌上。


我生平第一次,因为一位采访对象,忽然涌出一丝感伤。

 


关于马东的主持

 


现在的90后、00后这一代人,大概都没能看过马东多年前的电视节目。《在孩子染上艾滋病》那期节目当中,马东把携带艾滋病的小李宁一把抱住,全场为之落泪。


在《选美》那期节目中,马东那种不掩饰对亚洲小姐的好感,又博得全场大笑。


所以,你这时应该理解了,为什么马东喜欢在《奇葩说》里,每次都找个很漂亮的女神来了。喜欢看美女是很多男人的天性,他不掩饰这一点,挺尊重自己的人性的。


十六年后的《奇葩说》,马东坐在一群花枝招展的年轻奇葩当中,割了眼袋,越战越青春。那些扣人心弦,冲突激烈的社会话题,这节目一个一个去战斗。


马东还是那个马东,让无数人笑,也让无数人哭。他仍然在自己的节目中,有时候哭,更多时候放声大笑,象他崇拜的偶像欧普拉。


记得看过一期马东的节目,千万富翁征婚。那期节目中,马东像神父那样,把女孩的手放进千万富翁的手里。也许主持人起到的就是这种连接的作用。


在中国,只有这样的一个马东,才能创造出爆笑含泪的《奇葩说》。这是必然,没有偶然。他是一个心态开放中年男子,也是一个真实的“污而不脏”的老司机。



2001年那次采访结束后,离开办公室,走进电梯时,我还问了马东一个问题:“你会在马东、一个和人之间加什么定语?”


马东反问,“你说呢!”我想了想说,“马东是一个实在的人。”


他就笑了,说,“马东就是一个快乐的人。”


感谢伟大的时间,这个社会终于一点一滴前进,越来越包容了。我们可以在网络上看到与众不同的奇葩节目。


放在十几年前,说真话的《有话好说》动不动检讨,今天不知道明天会挂掉。


也感谢珍贵的光阴,让马东成为可爱的中年人,成为更加圆融聪明的段子手,能够创造出《奇葩说》,并且继续操盘下去。除了闻名天下的“花式打广告”,还开始下场辩论。不亦乐乎!


板着脸严肃的,也许是假正经。真正的严肃,也会藏在大笑之中。


他的这些年,的的确确是照着他自己说的那样,真实的活着,快乐地活着。我遥远看着,真心也为他高兴。愿马东,和看马东节目的你们,都继续得到快乐。

     


 

后记:从大学时代开始,我采访了很多的明星名人。马东最为触动我的,大概就是因为在他的身上,我看见了一个真正的电视人的情怀和风骨。这情怀和风骨,他并没有挂在嘴巴上到处嚷嚷,而是深深地藏在了逗人发笑的娱乐当中。净慧老和尚曾开示说,“世间的一切事情,无不是因果法则的体现。所谓如是因,如是果。”



作者:赵小川,专栏作家、艺术策划人。前《女友》杂志首席编辑,国内顶级文娱记者,深度专访:陈坤、刘涛、黄磊、孙燕姿、王力宏、张韶涵、梁咏琪、范玮琪等一线明星。同时也是《当代艺术》杂志首席策划,佳和私人艺术博物馆策划,深度专访:艾轩、王沂东、冷军、林怀民等艺术家。参与策划798五四青年艺术节、欧美同学会慈善晚宴。2012年皈依净慧老和尚,曾任《佛教中国》运营总监,生活禅茶践行者之一,策划和主持多场国内外茶禅交流雅集,人物随笔散文集《人生是一场雅集》预计明年上市。



来源“娱乐大行家”(ID:yuledahangjia)

著名作家沈嘉柯创办,生产有价值的娱乐,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赞的都是小可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