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 如果20+就懂得这些道理,你将拥有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2017-09-11 每晚陪你的 DJ晓苏



🌙 点击收听 DJ晓苏 为你讲故


插画 / 拖延征 ♢ 文 / 麻宁

转自麻范儿(maningvivian)



昨天跟一位老友下午茶,聊天的主题只有一个——“那些30+特有的迷茫”


我跟这位老友,相识多年,彼时我们都还青葱幼嫩,一起给电视节目当嘉宾,一起在广播节目做评论员,一晃六七年的时光竟这么快就过去了。


这位老友,才华横溢、事业有成,我认识他时已是一家知名媒体的主编,如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薪水职务比当年都有显著提升,在社会上也颇有知名度,甚至常以“青年导师”、“专家顾问”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大小活动上。


就连他的业余生活也丰富多彩:时而海内外旅行,时而小剧场票戏,时而酒吧小酌,时而参加文青聚会,端的是个能力全面、爱好广泛的“斜杠青年”。


就是这么令大多数人艳羡的一个人,也会有迷茫。他问我:感觉能做的事情很多,又不知如何取舍,该怎么办?



 

这是30岁+人士特有的一类迷茫。会发出这样追问的人共性很明显:


受过良好教育,当前是典型的中产阶级,大多已经组建家庭,在自己的公司或单位处于中流砥柱的位置,技能跨界,人脉较广,面临的机会和选择非常之多,如果想“忙”起来,日程表可以排得非常非常满。


我的这位朋友掏出他随身携带的记事本向我展示,里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每周的日程。


我仔细看下来,除了正常的工作以外,有媒体专栏要写,有大学讲座要讲,有创业公司策划会要开,此外还有书稿要完成,有电视台节目要参与录制……最忙的时候,一天连录好几档节目,在同一个频道的节目播出时段甚至都连上了。


这份日程表不禁让我想起经常收到的那些大学生们的疑问,他们通常是这么说的:


“我今年(还有1年)就要毕业了,但是毕业以后根本不知道做什么好。感觉自己目前一事无成,也不知道可以做什么,好迷茫啊!”


很有趣——同样是问着“好迷茫”,20岁的人是选择太少而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30岁的人则是选择太多而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


20岁的人觉得自己什么都感兴趣,却担心自己能力不胜任其中任何一件事;30岁的人觉得自己什么都胜任,精力和时间却不允许自己同时多线程操作太多事情了。

 



对于这两类迷茫,我的建议是:


20岁时要广结善缘,给自己“做加法”;

30岁时要打法犀利,给自己“做减法”。


回想我的20岁,那也是“广撒网”的年代。同样有过迷茫,比如说自问写作能力还不错,却不知可以“不错”到何种程度?是稿件能在校园广播台被选用的“不错”,还是能在杂志上被刊载的“不错”?


抑或是在论坛有粉丝追捧的“不错”?与其自己闭门苦想,不如大方“走出去”,让社会和市场去检验你的能力。那时候恰好有出版社找我约稿,于是爽快答应,管它什么版税印数,出一本书能赚多少钱不是关键,关键是检验自己写作能力的受认可程度。


于是就这样,陆陆续续大学期间竟也出了两本书。同理,报纸、杂志、网站的约稿也欣然接受,持续供稿多了,就有杂志编辑邀请说“干脆来我们这开个专栏吧!”好,那就写起来,稿费多少不重要,这一写就是七八年。


这是写作领域。同理,电台、电视台需要评论员和嘉宾、栏目需要主持人,直播的、录播的、有搭档的、没搭档的、带观众的、不带观众的。找过来的邀约,但凡话题合适、档期OK,我都一口应下,甚至从不问一句“有劳务费吗?”


20-30岁的这10年,上了许许多多的广电节目:什么央视、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卫视、湖南卫视、深圳卫视、重庆卫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不一而足。


于是在这个过程中,也结识了许多师长、前辈、朋友,有节目的主持人、编导、甚至化妆师,也有一起上节目的嘉宾、评论员。这其中,有的保持了多年不错的私交,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朋友;有的形成了多年合作的业缘关系。一路走来,点滴积累,都是收获。



 

我有一个观点:20多岁,本该是最缺钱的年纪。可是做什么事不要谈钱,对方给你的报酬很微薄(甚至没有报酬)、给付很迟缓,都没关系。


先把活干好,实力说话,作品说话。我管这叫“广结善缘”,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你所做过的事情,对方都会看在眼里的。即使一时之间不能以物质报酬回馈给你,可早晚有一天你攒的人品是可以提现的。


当年我去北京电视台录一档节目。北京台的规矩是录节目当天不给劳务,要登记你的身份证和地址信息,之后再用邮政汇款这种相对老套的方式结算。这个周期往往很长,过了很久之后那个节目对接我的编导说:不好意思我们频道改版,栏目组撤销了,财务做账都结束了,这个钱给不了你了。


其实也才500块。


但我没抱怨,有什么关系呢?500块,不要就不要了呗。


那个编导也是受制于台里机制,他不是有意要坑我的。在这里自感亏欠了我,就在那里补上——没过两个月,有个大型企业搞国庆晚会,需要一位主持人,给的报酬很丰厚。


企业负责人找那位编导推荐人选,他推荐了我。我顺利主持完了当年的活动,直到现在那个企业一年一度的活动都持续找我。


若是一定算经济账,这些年这个企业付给我的劳务高达好几万。而这些都拜那位北京台的编导所赐。他以这种方式回报了我,远超当初欠我的500块。


可是30岁的人就不一样了——时至今日你已经占有了一定的社会资源,构建了不错的人脉,占据了优秀的平台,你当然会感觉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可是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这里插一脚,那里玩一票,看似跨界行动,其实做的事情往往七零八碎,流于“一锤子买卖”。


这样做的坏处就是,你所做的一切动作都无法完成一个生态布局,无法对个人IP的沉淀起到累加的作用。


最后的结果是,每个“一锤子买卖”可能都为你赚到了一笔钱,可这些工作只是为赚钱而赚钱,出卖一定的服务换取相应的报酬,却没有完成个人品牌的打造,以及能力资源的布局连结。



 

比如说你是个语言表达能力很好的人,于是你今天去谈谈社会新闻,明天去讲讲历史掌故,后天又去说说育儿经验,大后天讲讲生活美学……最后你的标签是什么呢?最多是“一个很能说的人”。


可是如果你专注说一件事、一个领域,根据“一万小时定律”,用不了一万小时你已成为了那个领域的专家,至少是半个专家。


我的大师兄王凯,原本是央视财经节目主持人,后来从央视辞职创业。你说那时他面临的选择多不多?做财经项目自然顺利成章,一直以“声音好、擅朗诵”著称,搞搞朗诵或者配音也不错,当然他也可以去视频网站做主持人啊、去高校任教啊……


可是人家想得很明白:摒弃自己不擅长以及兴趣不大的,打法犀利,专注做一件事。后来他做了非常垂直的幼教产品“凯叔讲故事”,一跃从高大上的财经男主播转型为孩子们的“知心叔叔”,现在产品用户量很大,用户粘性强得惊人。


我举了王凯的例子给那位朋友,他与王凯亦是相熟,不禁点头:有道理。


这个年代讲究势能:可一鼓作气才叫势能,集中发力才叫势能,目的明确才叫势能,一剑封喉才叫势能。


于是我给了那位朋友一个建议:你擅演讲、擅评论、擅写作,说到底都是生产内容,那何不做一个专注的内容生产者?当然,生产什么领域的内容,则可以仔细推敲、谨慎选择。


一经确定,就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所有动作都围绕这个选择生发,久而久之形成鲜明的个人标签。


30岁,我们往往没那么缺钱,我反而建议做事前思量思量“钱”:我做这件事的性价比如何?是为赚钱而赚钱,还是为提高我个人或者我的产品估值而赚钱?说白了,需要权衡,需要决断,要敢于做减法、舍得做减法。


学会了在20岁的时候做加法,以及在30岁的时候做减法,也许生活中的迷茫就不会那么多了。


至于40岁会怎样呢?我还没到那个阶段,那时候再来分享真切的感悟吧!




今 日 话 题

  20+的你和30+的你,有哪些迷茫



作者:麻宁,微信公众号“麻范儿”(maningvivian)主理人,知名天使投资机构“娱乐工场”投资副总裁。曾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生活方式App“城觅”联合创始人,《时尚新娘》《女友》等杂志专栏作家、影评人。本文经授权发布,感谢作者。



你还想听 ♪

▷ 异地恋、军恋、异国恋要怎么坚持下来?

▷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只是备胎?

▷ 女人这么做,男人永远不会领情


@ DJ晓苏

声优一枚,做有手工质感的电台节目

花椒直播:晓苏电台

商务合作:youyou_lix



转发&赞我的都是小可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