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三问”见初心,实干书情怀
援疆是一份经历,是一份使命,更是一种情怀。援疆三年,援疆干部人才的脑海里时刻荡漾着“援疆三问”——来疆为什么?在疆做什么?离疆留什么?也正因为有这三问,他们的三年援疆生活过的很充实。
三年来,全体援疆干部人才坚持把做好援疆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投身援疆事业。
援疆干部人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喀什当作第二故乡,把受援地群众当亲人,热爱新疆、融入喀什,牢记李强书记、陈全国书记调研考察上海援疆工作的指示精神,牢记上海人民的重托和喀什人民的期盼,讲政治、讲担当、讲奉献,在援疆工作中努力当标杆、作示范、走前列,努力提高精准度、突出长效性、注重规范化,在援疆前辈们打下的良好基础上,推动上海对口援疆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业绩,得到国家援疆工作考核的肯定和当地干部群众的认可。
三年来,全体援疆干部人才克服种种困难,始终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总目标,统筹推进发展和稳定工作。
援疆干部人才努力克服地震频发、沙尘暴多发、气候干燥等环境关,努力克服反恐维稳工作压力大、作风持续深入推进等工作难度关,努力克服孩子幼小、父母年老等家庭关(仅去年一年,170名干部人才家庭中有68名存在直系亲属住院等困难情况),积极融入新疆面临的稳定与发展两个“三期叠加”的特殊环境,以高度的责任心,统筹好单位任职和指挥部工作,按照自治区反恐维稳“组合拳”和“两套班子”的工作要求,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积极落实各项维稳措施和发展举措,反恐维稳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新疆已经三十多个月没有发生暴力恐怖案件,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喀什地区呈现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的良好局面,新疆实现了社会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
三年来,全体援疆干部人才始终坚持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援疆工作重中之重,有序推进对口地区脱贫摘帽。
第九批援疆上海共投入援疆资金79.37亿元、安排援建项目386个。援疆资金90%以上用于对口四县,8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对口四县预计实现脱贫26.87万人(占地区的40.85%)。对口援建的泽普县2018年在喀什地区12个县市中率先脱贫摘帽,巴楚县计划在2019年底脱贫摘帽,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地区占比最大的莎车县、叶城县援建助推脱贫成效显著,为2020年顺利脱贫摘帽打下坚实基础。
三年来,全体援疆干部人才始终坚持把援疆工作打造成为民族团结工程,深入开展交往交流交融活动。
通过安居富民工作、产业促进就业带动增收、三降一提高、国语职业技能培训等援疆项目,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得到进一步增强。通过“沪喀青少年手拉手” “民族团结一家亲” “喀什人看祖国新变化”“引客进喀”等活动,沪喀两地交流合作新空间得到了进一步拓展。通过帮助打造精品节目、支持优秀作品创作、组织上海交响乐团、喀什地区歌舞团等交流演出等方式,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到了进一步深化。发挥援疆资金立足基层服务民生的最大效益,让当地党委政府满意、让当地各族群众受益已成为上海援疆项目实施的首要标准和重要遵循。
三年来,他们始终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确保政治安全、项目安全、资金安全、人身安全。
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指挥部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面对评级进疆的新情况,加强政治上关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与纪律监督,开展凝聚力建设,常提醒、严教育,常学习、严要求,常检查、严监督,抓好干部人才队伍日常管理,确保四个安全。援疆干部人才争做稳定发展的推动者,争做沪喀友谊的传承者,争做奋发进取的践行者,得到受援地干部群众的积极评价,展示了上海援外干部的良好形象。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创先争优、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沪疆杯”立功竞赛等活动,累计获得五一劳动奖章、五四青年奖章、开发建设新疆奖章、建设功臣、民族团结模范集体等市自治区级以上各类奖项近百个。2017年,国家发改委对上海援疆综合绩效考核为优秀。
(来源:市党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