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借鉴】从城市“边角料”化身美丽乡村,看看TA们的逆袭之路→

地处偏远的乡村

如何摆脱城市“边角料”的劣势

走上乡村振兴之路?

今天,我们来看两个典型

公平村:昔日“后进生”,如今示范村


位于“临港之门”的浦东新区泥城镇公平村,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彭镇青扁豆的主产区之一。因为地处偏远,这里一度是被忽略的“边角料”。近些年,伴随着美丽庭院、乡村振兴的推进,这一局面正在逐步改变。


“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上海市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示范村”……数不清的荣誉称号逐年加身,昔日的“后进生”成绩突飞猛进,一跃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组建特有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以前的公平村一穷二白,很多人选择搬到镇上去,地里的庄稼没人打理,收成一年比一年少,村里渐渐只剩下老人和小孩。2014年起,公平村土地开始大规模流转。2017年,全村3376亩耕地基本全部完成流转,土地流转率达90%以上。


据介绍,流转前,大部分村民的耕地都是种植麦子、水稻等传统作物。麦子亩产值只有三四百元,水稻亩产值也只有1000多元。如今改种青扁豆、西瓜、甜瓜、蔬菜等价值高的经济作物,亩产可以达到1.2万-1.5万元。流转后形成土地连片规模种植,产出就更高了。


今年61岁的周文国是公平村小有名气的家庭农场主。他和妻子祝引桂是名副其实的种瓜专业户,今年可谓大丰收,他们种的西瓜品种多、质量好,都是畅销款,夫妇俩也由此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周文国夫妇年轻的时候,就以种瓜为生。伴随着农村合作社在全国的兴起,周文国也在镇、村干部的指导下办起了上海文国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


“从营业执照的办理,到规模化种植技术的培训,政府的工作人员几乎是手把手地教我们。”


如今,周文国家的种植规模已扩大至300多亩。除了西甜瓜,他还种起了蔬菜,拥有一家家庭农场。夫妻俩越来越忙,皮肤晒得黝黑,但脸上乐呵呵地,嘴角笑开了花。 


大力推行“1+10+X”农业产业模式


近几年,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种植模式下,公平村的土地产出效益快速增长。种瓜,成为村民们走出的一条致富路。像周文国家这样的家庭农场,公平村还有9家,总种植面积近2000亩。


环境优美,又有钱可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选择回到家乡,做起了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带来了科学种田的本领,让农业高效,土地生金。公平村变得越来越富、越来越美,花香引蝶来,泥城清美蔬菜基地的落户可谓是顺理成章。


清美蔬菜基地的落户,一方面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另一方面也带动了村民增收。基地分为34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户专业户负责,按照定好的6个统一标准进行种植。这些专业户有专业技术能力,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公平村及周围村的村民。同时每户专业户会再聘请3-5名当地村民作为工人,工时工资在12-15元不等。绍,绿叶菜专业种植户29户,每户年收入15万-25万元;季节性瓜果特菜户5户,每户年收入50万-100万元;每天吸纳当地临时工50-80人,人均收入3500-5000元/月。


泥城镇党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泥城镇以农企农户资源共享、创收共赢为目标,大力推行“1+10+X”农业产业模式,签订三方合作协议,组建公平村特有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其中,“1”是以清美蔬菜产业基地为龙头,“10”是10家家庭农场,“X”则是广大农户。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大幅提升


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过程中,公平村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生态环境都有大幅提升。


村内900多户农户全部统一进行了污水纳管,7条主干道路进行了提档升级,4条道路实现了亮灯工程,还建了湿垃圾处理站,实现湿垃圾不出村,“智慧公平”安防体系配置到位,健身设施配套齐全,“家门口”服务体系使公共服务更加完善。


为了使村容村貌更加靓丽,公平村又统一了建筑风貌,劝说村民退围墙,留出更多的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


如今,在村子里逛一圈,只见家家户户院门口便是公共人行步道,沿路还有小花园,若是走累了,树底下有长凳可以坐着“嘎讪胡”。


迎龙村:党建引领,实现双赢


和公平村一样,在奉贤区柘林镇,有这么一个村子,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了惊人的“蜕变”。


地处偏远的迎龙村,缺少核心产业支持,土地开发利用率低下,25个村民小组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到33%,农村老龄化现象已初见端倪。而如今,靠着一条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核心,以“群众带群众”实现村民参与农村治理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双赢”道路。


造福村民,共享乡村振兴发展成果


汇聚多元力量,因地制宜施策,近年来,迎龙村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空间布局,夯实生态基底。在全村的共同努力下,迎龙村村容村貌显著提升,成就了一派水乡旖旎的江南田园风光。2019年12月,迎龙村成功创建为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  


迎龙村风貌


如何将秀美的村域风貌转换为村集体与村民的实际收益,迎龙村调整发展思路,推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打造“烟渔菛垄”乡村生态旅游景区,搭建生态与旅游业一体化。


摇橹船、稻谷迷宫、皮划艇、特色垂钓、大锅灶头饭等特色项目落地,结合美丽的景致与特色的野趣,使迎龙村一跃成为郊区旅游的网红打卡点,每月吸引近千名游客前来观光。


同时,迎龙村通过公益服务社,为村民在“烟渔菛垄”景区提供就业岗位,包括船夫、厨师、保洁员等,让村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角”。2019年,迎龙公益服务社发动村民6000人次参加村级事务,发放劳务费65万元,户均增收700多元。


“烟渔菛垄”旅游景区


今年端午节前,迎龙村“又见炊烟”基地尝试售卖特色手工粽,在村内聘请20余位赋闲在家的村民阿姨包粽子,短短15天产值就达到了20余万元。


根植村民,党建引领提升村民福祉


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党建工作和人居环境整治、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等一系列重点工作有机结合,统筹和协调农村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迎龙村建有1个党群服务站、1个党群生活驿站、3个宅基课堂、5个党建微家、6个睦邻点、15处宅基议事堂。这个“家门口”的党群服务新体系,将村民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凝聚起自治管理的核心推动力量。


迎龙村生活驿站


组织村民开展宅基议事讨论管理制度,确保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以乡村治理促进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


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迎龙村开展党建精细化服务,先后组建了党员公益志愿服务队、爱心关爱志愿服务队、医疗关爱志愿服务队、老龄关爱志愿服务队、妇女维权志愿服务队等8支“志愿服务小队,打通了服务村民群众“最后一公里”。


后续,迎龙村还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发村民参与家乡建设的内生动力,充分利用村域资源优势,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往期推荐

【一线】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借鉴】结对帮扶育硕果,乡村振兴品鲜甜


基层党建新探索,引领乡村振兴路

(来源:“上海大调研”微信号,本文略有删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