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破圈”,城市治理增能
恒隆广场内的党群服务站点把税务服务请进楼宇,为企业和白领解难题。(资料照片)
恒隆广场,市中心高端商务楼宇“地标”,曾是南京西路沿线最早的“月双亿楼”。楼内入驻了诸多商业商贸类总部型企业,数量近150家,更集纳逾千名通勤白领,近期一跃实现“月十一亿元”的税收产出。
早在1928年,恒隆广场所在地曾是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办公地。曾经的红色之地,现在的经济税收高地,更要成为城市基层党建的高地——这里率先在“竖起来的社区”设立楼宇联合党委,同步成立商圈党建联席会,腾出楼内最好的“景观位”设立楼宇党群服务站,开垦出党建“破圈”的试验田,服务企业和白领间不断增强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
不只是商务楼宇,近年来,上海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彻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以一流党建,促一流发展,提升一流品质。
当下,中小型企业集聚的开发区,党建做专“政务圈”,做精“资源圈”,做实“人才圈”,通过“破圈”融合,将各级党组织的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活力与动力;在网红店铺集聚的小而美街区,创造性地设立街区独立党支部,涵纳起这些“散装”于各家小店的“口袋党员”,推动街区自治共治。
基层党建“破圈”,赋能楼宇、园区、街区,让党建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红色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
11个“两新”党组织激活“月十亿元”楼宇内的红色生产力
李峥,静安区招录的首批标志性楼宇党群工作者。
初进恒隆,好多前辈和她说“恒隆里的白领党员都很忙的”“这里的物业是由外企管理的,要他们配合工作估计比较难”……“高”有高的难处,但这也充分激发出年轻党群工作者的创造活力。
首先,做大朋友圈。他们主动对接楼内企业,建起一企一档,以大数据为支撑上线“楼小二”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让企业难题不出楼宇得到解决。同时依托楼内党群服务站点,为企业提供开放日活动阵地,开设美酒品鉴、珠宝鉴赏、急救培训课程等活动,也因地制宜,将白领喜爱的TED演讲模式与红色党课结合起来,创设出“彤心永恒”红色党课、“恒爱行动”志愿公益、“恒享生活”文艺乐活、“恒知讲堂”职业成长、“恒泰家园”社区共治等“恒系列”品牌服务及活动。
其次,在做强楼宇覆盖基础上充分“破圈”,走出楼宇辐射热能。恒隆商圈党建联席会议轮值主席、毕马威华振党委书记杨洁提出,因为不少企业重视社会责任与公益事业,希望能走出楼宇做些什么。在街道支持下,恒隆广场内50多家“两新”组织包括戴德梁行、恒邦地产等纷纷加入“贴隔壁”华业居民区的社区彩绘治理项目中。商务“楼宇”和居民“楼组”有了对话和相融。
如今,这栋逾“月十亿元”楼宇内,联合党委涵盖“两新”党组织11个,“两新”组织党员480余人,实现党组织工作覆盖100%。
街区独立党支部,兜住“散装”于各网红店里的闪闪初心
“巨富长”——这曾是上海时尚圈人才懂的“密码”。
如今,这也成了上海基层党建的创新所在。
巨鹿路、富民路、长乐路,三条小马路交汇而成的街区,终日梧桐掩映,与繁华的南京西路商圈有着恰到好处的距离。这般大隐于市、闹中取静的独特气质,逐渐吸引来一批崇尚生活方式与海派调性的特色店铺。特别近两年,咖啡、餐饮、美妆、服饰、生活美学等不同业态的一批“小众”潮牌网红店铺相继落脚于此。
街区的新生态,就是党建的新苗圃。
以往,这些楼宇以外沿街单位的零星党员,因为流动性高,通常组织关系会被“挂靠”在附近的商务楼宇党支部或居民区党支部内,但有更多可能是,这部分群体成为尚未亮出身份的“口袋党员”。自2017年起,南京西路街道逐步探索推进辖区内四个商圈(商户)自治。其中,“巨富长”商圈有门责单位170余家,其中约30家网红咖啡、餐饮、服饰、美发美甲等店铺。由此“巨富长”街区被纳入商圈自治工作重点,并设立起“巨富长区域治理委员会”实体办公点。
当下,为进一步规范党组织设置,结合“巨富长”街区特质,南京西路街道党工委将这一街区内党员梳理归并,设立起独立的“巨富长”党支部。截至目前,支部共有党员21名,覆盖时尚街区的网红店铺,带领大家自治共治推动时尚街区发展。支部党员刘媛媛,是该街区内某办公园区的招商总监。她主动排摸各家店铺党员信息,通过统筹资源,为小店解决现实难题,成了街区内说得上话、办得了事的“红一姐”。
园区“混搭”社区,党建大生态聚出活力与“黏性”
3000多家企业,25万名党员白领,22个居民区……有着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的徐汇区虹梅街道,既有产业,也不缺人。园区“混搭”社区的独特属性,注定这里的红色党建工作“量大面广”。
虹梅街道大胆创新,引入第三方专业组织“虹梅庭”,塑造区域党建新格局——做专“政务圈”,做精“资源圈”,做实“人才圈”,一个覆盖红色资源、脉络清晰的党建“大生态”就此孕育而生。不仅全流程对接企业和白领需求,还将服务辐射至全领域。
特别是,丰富多元的活动在园区白领中形成了高黏性和强活力的“活动网络”,将党的建设有机嵌入社会大生态,成为社会网络的主干和基石。
格子间的党员青年们时间零碎、资源分散。横空出世的“雷锋侠”项目成了他们的“黏合剂”。一旦园区平台在线发布需求、网络招募志愿者,“雷锋侠”们就会在短时间内集结力量、整合资源。从疫情防控一线到垃圾分类宣讲,通过创新服务,精准化解“爆破”园区治理中的难点、堵点,成为党建引领下园区自治共治的一股新生力量。截至目前,“雷锋侠”主题系列活动累计开展7场,活动参与8.3万人次。
“破圈”以后的大生态,让园区基层党建始终生机勃勃。站上一方小小讲台尽情演说,或穿梭于街头巷尾加入一场“情景剧”……结合重要历史事件等,园区开设了“行走党课”定期“上新”,7条红色线路无一重复。党员“动”起来,党课“活”起来,将爱党爱国理念深植于生动有趣的“行走”之中,用巧思和创新增强园区青年党员对党组织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
往期精选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