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习近平在上海(一):“习近平同志对上海发展的影响是不能用他在上海工作的时间长短来衡量的”


《习近平在上海》是反映习近平总书记成长历程系列采访实录的第八部,主要是习近平同志2007年3月至10月任上海市委书记的领导工作历程。


上海是习近平同志到中央工作前从事地方领导工作的最后一站。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国际性大都市,也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到上海工作前,习近平同志已经有25年地方各个层级的领导工作经历,在经济发达的省份浙江担任省委书记4年多,积累了丰富的领导工作经验。他在特殊时期担任上海市委主要领导,虽然只工作了7个月多一点的时间,但他搞调研、抓发展、促改革、惠民生、谋创新,迅速扭转了当时上海的被动局面,提出了一系列有前瞻性、针对性的工作举措,为上海发展明确目标、指引方向,充分展示了高超的思想理论水平和突出的政治驾驭能力,对上海的改革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上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重点抓了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的各项筹备工作,通过党代会形成共识、凝聚人心、振奋精神。他履职后第一场公开活动是瞻仰中共一大和二大会址,重温党的初心使命,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此后,他从浦东新区开始展开密集的调研,足迹遍布上海各区县各行业各领域。他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把上海工作放在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来审视和部署。他提出上海要坚定不移扛起改革开放的大旗,以自主创新驱动城市持续发展,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积极推动三二一产业共同发展,注重发挥上海在长三角地区合作和交流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他把上海城市精神凝炼概括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重振了上海干部群众的信心和士气。他始终保持炽热的人民情怀,动真情下真功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他高度重视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走访街道、农村、企业、“两新”组织,了解上海基层党建全貌,提出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建工作规律、具有上海特大型城市特点的基层党建新路子。他还抓了举办特奥会和女足世界杯、筹备世博会等几项重大活动,在国内外获得关注和好评。


《习近平在上海》采访实录,通过对当时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市直部门和区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记者等的访谈,对习近平同志担任上海市委书记期间的主要工作和展现的丰富政治智慧、高超领导才能、勤勉工作精神、真挚人民情怀、强大人格魅力,作了生动翔实的呈现。本微将持续转载这一采访实录,供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习交流~~

扫码查看→→习近平在上海(一):“习近平同志对上海发展的影响是不能用他在上海工作的时间长短来衡量的”


解读:习近平在上海(一)


“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习近平为何给上海城市精神加这8个字?

《习近平在上海》采访实录中,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谈到,习近平在上海工作期间上海城市精神的阐述和之前相比有很大变化。上海城市精神的阐述有哪些变化?习近平为何要给上海城市精神加“开明睿智、大气谦和”这8个字?


在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内容的初稿中,原来概括的上海城市精神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习近平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最后形成的是:“与时俱进地培育城市精神,大力塑造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新形象,使全市人民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殷一璀认为,上海城市精神原来的两句话“海纳百川、追求卓越”,更多的是对上海城市现有文化的一种描述和提炼。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是国际大都市,所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确实是这个城市内在的精神。但习近平在后面加的这两句,是极富深意的。就像他在报告中表述的那样,要塑造“新形象”就要与时俱进地发掘城市精神的内涵。上海的城市精神不应该仅仅是对现状的描述,还要在未来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要引领上海人发扬怎样的精神?就是“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精神。


殷一璀谈到,记得朱镕基同志在上海工作的时候,经常讲这样一句话:上海人做事有时候“精明但不高明”,就是账算得太细,结果有一些外资、民资就不愿意进来了。还有,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发展一直比较靠前,有人称之为“共和国长子”,有些上海人有一种优越感。但面向未来、面向国际,上海必须拿出大气谦和的态度,不仅要积极参与竞争,还要在竞争中取众人之长,而不是盲目以“老大”自居。


所以,习近平特意在原来8个字的上海城市精神上又加了8个字“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新的上海城市精神提出以后,在全市上下形成强烈共鸣,这16个字也深深印刻在后来上海一路前行的轨迹之中。

习近平在上海7个月,重点做了哪四方面工作?

2007年3月24日,习近平到上海就任市委书记。在第一次全市党政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他表示,到上海来工作就是要当好公仆,尽力为上海人民多办实事、好事。


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明确指出:“我到上海以后,当务之急是集中精力做好四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做好上海市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要通过党代会来形成共识、凝聚人心,让上海人民精神为之一振。第二件事就是引导上海广大干部群众抓住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第三件事就是抓好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四件事就是要弘扬正气、惩治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2007年10月,习近平离开上海到中央工作时,在上海党政干部会上的讲话,与他来上海时的讲话是前后呼应的。


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说:“我与上海人民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对上海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从心底感谢上海人民对我的信任、关心和支持。”“在市委一班人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紧紧依靠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努力稳定大局、统一思想、理顺情绪、调动干部的积极性,重点做了四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开好市第九次党代会,选出了班子,明确了目标,凝聚了力量,稳定了人心;二是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四是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此外,还重点抓了举办特奥会、女足世界杯等几项重大活动。”这一前一后的两次讲话,充分反映了习近平同志的工作重点是非常突出的,也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持之以恒、一抓到底的风格和精神。


(来源:“学习时报”微信号、上海基层党建网,图片来源:上海发布,上海基层党建微信综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