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CG发布《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

2016-12-12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




  2016年12月12日,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著、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No.5》在北京发布。报告分析了全球化时代中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留学低龄化、反向留学、留学人员回国就业和创业的主要特点、海归创业、从政意愿等均是本报告关注的重点。



  CCG副主任王欣介绍并主持发布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杨群和CCG主任王辉耀致辞,CCG秘书长苗绿博士发布蓝皮书。




  作为报告主编之一,王辉耀指出,《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已经连续第五年发布,在中国留学领域具有深入的研究,具备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蓝皮书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并提出大量颇具创见的建言献策。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总编辑杨群高度评价《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认为报告的发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并表示社科文献出版社与CCG合作多年来,已形成高度的默契,将继续开展深入的合作。




  蓝皮书另一主编苗绿博士表示,本报告是在国家强调来华留学与出国留学并重的新形势下,为反映我国留学发展的最新情况和特点,分析我国留学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组织编写。报告研究了全球化时代中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发展特点,并对2015年本科毕业生留学现状、2016年中国留学回国人员发展情况、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现状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就促进来华留学发展、完善海外留学组织建设、扩大海归建言献策路径、发挥环流型留学人才作用、完善创新创业环境等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No.5》要点如下:




一、全球国际留学趋势


  (一)全球国际留学生数量持续上升,反向留学潮兴起


  (二)国际留学生的分布进一步集聚,亚太、东盟和拉美国家和地区也在试图改变“冷门留学国家”的现状


  (三)全球科技热潮推动STEM领域留学热情,亚洲留学生更为热衷


  (四)中国留学生占世界留学生总数的1/4,作为留学生大国影响着国际留学态势


二、中国出国留学现状与趋势


  (一)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增速放缓,累计留学回国人数超过出国留学总人数的一半


  (二)我国在美留学本科生首超研究生,本科留学生增速明显快于研究生


  (三)留学低龄化现象更加明显,掀起高中生出国留学的热潮


  (四)中国学生和中东学生对留学成本的考虑最少


三、中国留学人员回国现状与趋势


  (一)中国留学生海内外就业都面临激烈竞争


  (二)超过六成的留学回国人员在基层岗位工作


  (三)过六成的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已回国,半数居住在直辖市


  (四)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热情高,创业领域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


  (五)留学回国人员参政议政意愿较高,在慈善领域表现突出


四、来华留学发展现状及建议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来华留学生源增长的发力点


  (二)留学生服务环境有待进一步增强


  作为国际人才研究领域最为领先的智库,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已连续五年发布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在国内外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是留学研究领域权威的报告。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部分要点


一、全球国际留学趋势


(一)全球国际留学生数量持续上升,反向留学潮兴起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研究显示,目前全球国际留学生数量持续上升,反向留学也开始兴起。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目前全球有超过500万学生在其祖国以外的国家接受教育,与十年前相比增长了67%,跨国流动程度明显加快,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学生人数增长较为明显。以全球接收国际留学生最多的八个留学目的国为例,2014年,这八个国家接收国际留学生总数达3123398人,比2013年增长了6.9%。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主编,CCG秘书长苗绿博士指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新兴市场的不断拓展,反向留学(即传统留学目的国学生到其他国家留学)潮苗头初显。反向留学兴起的原因之一是欧美等传统留学目的国大多面临本国学生选择去留学的数量太少,远远低于外国留学生数量。政府、高校、留学和交换生组织努力提供更多的留学选择和更好的服务吸引学生,并且通过奖学金和更加灵活的资助转移政策减轻学生的留学成本。例如,欧盟委员会组织的Erasmus计划,为欧洲及第三国国家学生、教师等提供留学、访问和实习资助。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统计,在2013-2014学年,共有272000名学生和超过57000教职员工参与Erasmus项目。



  (二)国际留学生的分布进一步集聚,亚太、东盟和拉美国家和地区也在试图改变“冷门留学国家”的现状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吸引了大部分国际留学生,亚太、东盟以及拉丁美洲国家和地区大力发展国际留学。


  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数据显示,国际留学生的分布进一步集聚。接收国际留学生最多的八个国家所接收的国际留学生比例从2001年的66%上升到2014年的70%,增长了4%,接收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仍以发达国家为主。从区域分布来看,北美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留学目的区域,美国和加拿大两国接收的国际留学生人数占总数约30%。


  CCG秘书长苗绿博士认为,虽然欧美国家在留学市场上始终占据强势地位,但是亚太、东盟和拉美国家和地区也在试图改变“冷门留学国家”的现状,根据自身优势,推出留学优惠政策,吸引国际学生前往该国学习。


  (三)全球科技热潮推动STEM领域留学热情,亚洲留学生更为热衷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研究分析,全球科技热潮推动了STEM领域留学热情。


  目前全球范围内高科技人才短缺现象明显,对国际留学生的专业选择也有一定影响。CCG研究显示,美国每年电脑专业的毕业生只有4万多人,但有400万个与电脑有关的就业空缺岗位。从2000年到2013年,扣除通胀因素后美国工人平均工资保持稳定状态,而理工领域工人薪酬却实现了6%左右的增长,电脑相关专业领域工人薪酬增长了26%。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等专业也越来越热门,2015-2016学年数据挖掘工程成为仅次于石油工程的第二高薪专业(见表5)。据Glassdoor的分析,目前美国的数据科学家平均年薪为118709美元,相关领域的人才还将越来越抢手。根据麦肯锡的研究预测,到2018年,美国将面临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人才的短缺,将有14-19万个工作岗位需要有深入数据分析能力的人才,同时还有150万个岗位需要懂得大数据分析结果并做出有效决策的管理人员。


  CCG调查显示,STEM专业几乎包揽了在英美两国的毕业生十大高薪专业排行榜的前十名。工程学专业,像化学工程、通用工程、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等,毕业生的入行年薪远超其他专业。在英国,只有经济学的毕业生跻身前十位。而在美国,2015-2016学年前十名毕业生高薪专业全是理工科,其中石油工程更是以绝对的年薪优势排名第一。




  CCG秘书长苗绿博士认为,STEM专业备受欢迎,离不开亚洲留学生对STEM专业的热衷。以美国为例,2016年4月学生与交流访问学者项目(SEVP)公布的国际学生地图报告显示,在美国就读STEM专业的国际留学生中有87%来自亚洲。其中,印度赴美留学生学习STEM领域的热情最高,有82%的学生选择STEM专业;赴美留学的伊朗国际留学生就读于STEM专业比例为77%;尼泊尔有58%的赴美留学生选择STEM专业。中国、沙特阿拉伯、韩国等地赴美留学的留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更加多样化,其中中国大陆有约12.5万名留学生就读于STEM专业,占大陆留学生总数的39%。2015年11月,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EE发布《2015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指出美国非常强调STEM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其中44%的国际留学生选择了STEM专业,这意味着从事理工领域学习的国际学生超过40万。





  (四)中国留学生占世界留学生总数的1/4,作为留学生大国影响着国际留学态势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研究发现,中国作为留学生大国影响着国际留学态势。


  蓝皮书指出,2015年度,中国在海外留学的学生有126万人,约占世界国际留学生总数的25%,这意味着每四个国际留学生中,就有一个是中国的海外留学生。同年,中国来华留学生总数达39.76万人,约占世界国际留学生总数的8%。而美国2015年在美留学的留学生总数为120万人,占世界国际留学生总数的24%;2014-2015学年美国出国留学生总数为32万人左右,占世界国际留学生总数的6%。CCG秘书长苗绿博士表示,中国成为出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出国留学生和来华留学生总数也超过美国的出国留学生和在美留学生总数,中国留学生的国际流动将影响全球国际态势。


  CCG调查发现,截至2015年,中国是美、加、英、澳等英语国家的最大留学生生源国,也是日、韩、新等汉语文化圈国家的最大留学生来源国。据统计,中国留学生数量占美国、加拿大两国留学生总人数的比例均超过30%。CCG秘书长苗绿博士指出,在以日本、韩国以及新加坡为代表的汉语影响范围内的国家,中国留学生也是人数最多的留学群体。仅以韩国为例,2015年留韩的中国学生占韩国留学生总数的62%。






二、中国出国留学现状与趋势


  (一)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增速放缓,累计留学回国人数超过出国留学总人数的一半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著、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指出,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增速放缓,留学回国人数增长加速,目前留学回国人数已超过累积出国留学总人数的一半。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研究显示,2015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2.37万人,同比增长13.9%。2000-2015年间,中国留学人员数量以年均18.9%的增长率迅速增长。但2013年以来,增速有所减缓,尽管2015年增长率比2014年的11.1%略有增长,但比2012年下降接近4个百分点。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研究显示,1978-2015年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累计已达404.21万人。其中,126.43万人处于学习研究阶段,221.86万人选择学成回国,学成回国学生占已完成学业学生群体的79.87%。


  CCG秘书长苗绿指出,学成归国留学生总人数的明显增加,与出国留学人数的差距呈逐渐缩小趋势。2015年,留学回国人数达到40.91万人,比2014年增加了4.43万人,增长了12.14%。2015年出国留学人数增长率比回国留学人数增长率仅高出不到2个百分点,这与2001年两者人数之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该年出国留学人数增长率为115.38%,回国留学人数增长率为34.23%,两者之间的差距高达81个百分点,是2015年该差距的40多倍。


  苗绿博士表示,良好的工作机会和国际化的薪酬待遇是吸引留学生回国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查发现,对留学回国人员吸引力较大的措施主要包括提供有发展前景的工作机会、提供国际化的薪酬待遇,这两项分别占比58.8%、47.7%。其次是放开出入境限制(30.5%)、支持重大科研项目(28.7%)、取消户籍限制(28.3%)、解决回国养老问题(19.4%)。吸引力相对较小的是提供融资担保、提供一次性奖励、为配偶或子女随迁提供帮助。




  (二)我国在美留学本科生首超研究生,本科留学生增速明显快于研究生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著、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指出,中国连续七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


  CCG研究显示,2015-2016学年,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总数达328547人,占美国国际留学生总数的31.5%。而其增长率则有所下降,从上一学年的10.8%回落到8.1%,但总体增长趋势仍非常明显,已实现留美人数的“十二连增”。




  蓝皮书研究揭示,我国在美留学本科生首超研究生,本科阶段的留学生增速明显快于研究生阶段。2014-2015学年,赴美攻读本科学位的中国留学生人数第一次超过了赴美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数,其中攻读本科的中国学生达124552人,较上一年增长12.7%,攻读研究生的中国学生达120331人,较上一年增长4%。




  此外,申请选择性实习培训(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OPT)的中国学生人数也迅速增加。2014-2015学年,申请OPT的中国学生增加了近30%,达到43114人。



  (三)留学低龄化现象更加明显,掀起高中生出国留学的热潮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著、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指出,我国留学低龄化现象更加明显,中小学留学生增多,在美本科生超过同期研究生。


  CCG与麦可思联合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在高中阶段就选择出国留学的人数比例明显增加,掀起高中生出国留学的热潮。美国《门户开放报告2015》显示,2014-2015学年,在美中国留学生中,本科生达到了124552人,较前一学年增长12.7%,首次超过同期在美研究生。同时,赴美就读本科的学生越来越多倾向更早的走出去。出国就读高中的学生比例从2012年的17%上升到2015年的27%,还有超过1/3的学生打算出国就读高中或预科及语言学校。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IIE)在2013年的一项报告中指出,中国已成为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以及澳大利等国中等教育留学的第一大输出国,仅上述四国的中国初高中留学生就高达4.9万人。包含中国香港在内,赴美就读初高中人数最多,为23562人,占该国同类留学生的32.3%。此外,根据2015年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的数据,近五年,留美就读初高中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增长近三倍,最小的仅有10岁。五年间,幼儿园至高中阶段(K-12)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数量从8857人增至34578人,增长290%,约占在美留学外籍中小学生总数的一半。



  中国学生赴澳大利亚就读高中及以下阶段教育的比例逐年增加。到2015年4月,中国留学生占澳大利亚高中及以下阶段注册留学生数量的49.6%,接近9000人,远高于排第二位的越南(9.3%)和第三位的韩国(7.3%)。在英国,针对4-17周岁赴英读书的外国学生有专门的签证类别,称为Tier 4(Child)Student Visa,这一签证类型的发放总数近年来持续增加。2013-2014学年,英国共发放该类签证12280份,其中23.01%的签证发放给了中国学生。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主编,CCG秘书长苗绿博士表示,中小学生留学现象已经成为了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中特有的社会现象。这股热潮背后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的中产阶层持续扩大,有经济实力能够承担中小学生出国留学;另一方面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方法、机制与国际水平尚未接轨,教育制度如高考制度,还存在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在国内教育资源不均衡、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国外又有积极的政策力量在“拉动”,加剧了该现象的发酵。另外,中国在不断地在参与全球化大潮,教育的国际化也是一个大的趋势。在教育国际合作加深过程中,会有更多的低龄学生接触外部世界,未来的低龄留学将越来越普遍。


  (四)中国学生和中东学生对留学成本的考虑最少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著、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分析,出国留学人员择校看重学校声望和职业发展。


  蓝皮书指出,职业发展前景是大部分国际留学生择校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调查显示,约58%的印度留学生将职业发展前景作为首要考虑目标,40%的欧洲留学生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学生认为职业发展前景为重要考虑因素。相比于职业发展,中国和中东的留学生则更注重学校的声望,约47%的中国留学生和34%的中东留学生认为学校的声望非常重要,而认为职业发展前景重要的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出于对学校/项目的影响力考虑。


  CCG研究发现,相比于其他地区的学生,中国学生和中东学生对留学成本的考虑最少。其中,仅29%的中国学生和26%的中东学生认为学费非常重要。而对生活费的考虑,仅14%的中国学生认为非常重要。这些现象反映了随着中产阶层的不断壮大,中国中产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更加重视,但同时也折射出中国留学生留学更多地依赖家庭资助的问题。


三、中国留学人员回国现状与趋势


  (一)中国留学生海内外就业都面临激烈竞争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著、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留学生海外就业和回国就业面临的竞争加剧。


  CCG秘书长苗绿博士指出,随着社会对海归就业的关注度提升,海归光环在媒体报道中已经逐渐暗淡。中国留学生海外就业和回国就业都面临竞争加剧的现实情况。一方面,中国数量庞大的留学生群体;另一方面,随着国际留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各国收紧工作签证制度,国际留学生完成学业后在留学所在国留学继续工作的可能性在变小。如,外国人在美国合法工作所需的H-1B签证数量的增加有限,国际留学生增加而获得工作签证的机会没有同步增加,意味着可以在美国积累工作经验,或者通过工作申请永久居留权的机会也在减少。



  国际形势严峻的同时越来越多留学人员考虑回国发展。到2015年底,我国各类留学回国人员达到40.91万人,自1978年至2015年回国人员总数达221.86万随着留学回国人员数量的激增,他们的就业也开始面临激烈的竞争,留学回国人员与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也更加激烈。虽然竞争激烈,但是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2016年中国留学生回国就业调查,海归就业难的问题并没有明显加剧。85.9%的海归能在6个月内找到工作,与2013年的调查基本一致。其中3个月内找到工作的占68%,略高于2013年的调查。



(二)超过六成的留学回国人员在基层岗位工作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著、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调查数据显示,留学人员回国就业扎推在一线城市,就业集中在金融行业,整体工作满意度不高。


  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2016年针对留学回国人员就业创业情况的调查,留学回国人员就业地域集中、行业集中的特征依然存在,创业方面先锋作用依然明显。


  CCG秘书长苗绿博士指出,留学回国人员就业方面存在如下特征:第一,就业区域集中于一线城市,位居前三名的是北京、上海、广州,分别占比29.1%、11.5%、6.1%。


  第二,就业较为集中的行业是金融业、传统制造业、教育科研、电子信息,分别占19.4%、11.5%、10.8%、9.6%。


  第三,超过六成的留学回国人员在基层岗位工作,实际薪酬低于其期望薪酬,所学专业与工作匹配度、工作满意度均较低。其中,仅有26.4%的被调查者第一份工作起薪高于一同进入单位的国内学生。16.5%的留学回国人员在所学专业与实际从事工作的匹配度方面选择“非常匹配”。对当前工作持“非常满意”态度的仅为3.5%,选择“满意”的为27.1%。


  (三)过六成的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已回国,半数居住在直辖市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著、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调查数据显示,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半数居住在直辖市,发展优于国内读研毕业生。


  CCG秘书长苗绿博士表示,随着我国国民教育消费支付能力的增强,“留学热”日益升温。人们在关注“留学热”的同时,“海归潮”也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麦可思研究院对2011届和2012届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的状态进行了追踪调查,研究发现,与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相比,近两年的留学人员回流率趋于平缓,超过六成的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已回国,回国后居住在直辖市的占比近一半。三年后,这些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工作和读研、自主创业,海外读研的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要远高于国内读研的毕业生。就业方面,回国毕业生大多数就职于国际化特点显著、规模大的企业。2012届国外读研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与2011届相比有所提高,且优于国内读研毕业生。


  (四)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热情高,创业领域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著、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热情高。


  在被调查的留学回国人员中,有超过1/10(11.9%)的人选择了创业,按照性别进行分组后发现,13.2%的男性选择创业,8.2%的女性选择创业。选择创业的比例远高于国内大学生毕业创业比例(根据麦可思调研,近三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2015届大学生创业比例为3.0%)。


  CCG调查发现,留学回国人员创业方面存在以下特征:第一,创业集中在一线城市,城市市场前景是创业者最看重的要素。据调查,超过四成的人选择在北京(22%)、上海(20%)创业。15.3%的人选择创业城市的依据是“市场前景好”。第二,创业领域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生物工程/新医药(22%)、新一代信息技术(15.1%)领域海归创业最为活跃。36.8%创业企业在三年内盈利。第三,创业成本高、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根据调查,创业中排名前三项的困难是经营运行成本高、融资困难、难以引进和留住适用人才,分别占26.9%、16.4%、15.5%。商业协会等民间组织主要通过向政府传达企业的要求(30%)、宣传人才政策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6%)等方式为留学回国人员创业提供服务。


  (五)留学回国人员参政议政意愿较高,在慈善领域表现突出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著、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调查数据显示,留学回国人员参政议政意愿较高,互联网媒体成为其了解国情的重要通道。


  CCG秘书长苗绿博士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大量的回国留学人员,积极参政议政,并逐步进入领导岗位,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家对留学人员也越来越重视,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首个《关于加强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在全国各地建立欧美同学会。同时,北京也出台新政,放宽了海外留学人员报考公务员,北京市2017年公务员考试公告中就明确提出京籍海归可以报名参加考试。海归从政,出现了新的趋势和特点。


  蓝皮书研究显示,23.9%的留学回国人员表示有参政议政意愿。进一步调查发现,80后、90后留学回国人员中,男性参政议政意识高于女性,表现为27.4%的男性、14.2%的女性有参政议政的意愿。接受调查的留学回国人员中有32%计划或曾经报考过国内公务员,总体而言,留学回国人员报考公务员的比例高于国内大学毕业生,回国后成为公务员的比例(1.5%)略高于公务员与就业人员总数的比例(0.9%)。通过媒体/互联网发表言论成为留学回国人员参政议政的最重要渠道,选择该渠道的被调查者占比为55.3%。


  CCG研究揭示,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对具有海归背景的第十八届中共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八届中国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现职的国务院部委部长(主任)、副部长(副主任),以及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台港澳除外,下同)省委书记、省长(自治区区委书记、区政府主席;直辖市市委书记、市长)等数据信息进行了统计梳理(截至2016年9月)。统计结果显示,在调查范围内具有海归背景的领导干部共计76人,去除不同归口的重复项后,具有海归背景的领导干部共计65人。其中,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当中,拥有海归背景的人数达40人,占比11.3%。国务院部委正副部长中,海归比例高达17.6%,而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统计领导干部中海归人数比例则相对较低。65位海归领导干部基本在50岁以上,其中51-65岁约占四分之三,处于61-65岁年龄区间的领导干部是中流砥柱。从出生地分布上分析,山东成为海归领导干部主要来源地区,江苏、河北、辽宁、北京以及福建紧随其后。从留学专业分布上看,人文社科类专业及工程技术类专业占据主导,且受教育水平较高,获得专业学位人数超过一半,其中博士学位获得人数最多。从留学国家分布来看,主要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具有美国留学经历人数占比最高,达49%。


  蓝皮书调查发现,互联网的便捷性使其成为留学回国人员关注国内动态的首选。接受调查的留学回国人员中,50.4%通过互联网自媒体关注国内动态。留学回国人员的关注点聚焦改善民生和反腐败,分别有56.2%、49.6%的受访者关注这两方面。


  CCG研究发现,中国留学回国人员在慈善领域表现突出。2016胡润全球华人慈善榜中,中国大陆共有100人上榜,其中有11人具有留学背景,当中其4人捐赠额过亿。从留学背景来看,上榜的企业家留学国家集中在英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所学专业聚焦于商科。留学人员在国外生活多年,深受欧美慈善文化、慈善制度的影响,未来将有更多的海归企业家关心和投入于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四、来华留学发展现状及建议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来华留学生源增长的发力点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著、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调查数据显示,来华留学发展空间巨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来华留学生源增长的发力点。


  1. 来华留学发展空间巨大,政策突破力度有待加强


  CCG秘书长苗绿博士指出,伴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全球学习“汉语”的热潮高涨,来华留学人员的数量越来越多、教育质量越来越高,中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来华留学的作用并提高重视程度。如2010年,教育部出台了“留学中国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来华留学生(含在高校及中小学就读)达到50万人次。2014年全国留学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统筹谋划出国留学来华留学”,首次提出来华留学与出国留学并重。李克强总理也提出“留学事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留学工作培养汇聚人才是国家重要的软实力建设”。


  近十多年来,来华留学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从2004年的11.1万增长到2010年的26.5万增长到2015年的39.8万人。2010年“留学中国计划”提出来的3年内,来华留学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12年增长速度达到了近六年最高值,最近三年增速有所下滑。



  CCG秘书长苗绿博士表示,虽然近几年“来华留学工作和出国留学工作并重”的工作理念开始大力推行,但来华留学多年来存在的历史障碍还没有完全清除,所以在海外学习的中国留学人员与来华留学人员之间的逆差(即留学赤字)问题依然严峻。目前,我国在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毕业就业创业方面有试点和突破,但总体上障碍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扫除,这是我国的留学赤字在2015年达到新高峰(86.67万人)的重要原因,也是未来来华留学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政策突破口。



  从国际对比来看,未来我国吸引国际留学生的空间巨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2016教育概览》(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6)显示,2014年进入经合组织国家高等教育阶段学习的学生中有6%为国际学生。《2015教育概览》(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5)显示,在八大留学目的国中,澳大利亚的国际留学生占其高校在校生人数的比例为17.97%,美国的该比例达到3.87%,而中国在该比例中只占0.46%,位列八大留学目的国末尾。其中,在不同层次学历教育中,中国国际学生占该类别学生总数的比例都处于最低值。这不仅反应了中国的高校教育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而且反映了来华留学生的来源上有待拓展,来华留学生在华期间的成长空间有待提升,来华留学生毕业后的预期有待明确。



  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助推来华留学生增长


  2016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促进沿线国家教育合作。”“扩大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规模,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每年资助1万名沿线国家新生来华学习或研修。”


  蓝皮书指出,目前来华留学生主要来源于中国周边国家及美国、法国、德国等经济往来密切的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增长明显。2015年,来华留学生主要来源自于203个国家和地区,前3位生源国是韩国、美国、泰国,与往年保持一致。从生源数量来看,生源增长的力量主要来自亚洲和非洲国家,增幅达6.5%和19.47%;来华留学生人数增长的韩国、印度、巴基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中,印度、巴基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属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其来华留学生增长快速,增长幅度超过10%。生源排名前15名的来源国中,除了韩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五个国家,其他国家均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CCG秘书长苗绿博士认为,来自这些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对于将来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留学生服务环境有待进一步增强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著、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留学生服务环境有待进一步增强。


  1.  加强对海外留学学生的服务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被纳入统一战线工作范围;在2016年8月出台的《关于加强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充分发挥欧美同学会在人才联络、建言献策以及民间外交等多方面作用,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广大留学人员之家。


  CCG秘书长苗绿博士指出,在全球化进程中,留学虽然能够培养出全球化人才,但也应充分认识到国际留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海外求学中将面临跨文化适应、语言学习等的各种压力,考虑到留学生尤其是中小留学生在海外的生存状况以及心理成长中面临的种种矛盾。为了让留学生在国外生活、学习得更好,需要社会、家庭注意以下几方面以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第一,留学之前做好规划,特别是要打好语言基础,通过参加夏令营、培训班等方式磨练意志,培养独立性与适应性;第二,中小学留学生需要寻找可靠的监护人或寄宿学校进行监管,帮助其快速融入当地文化,减少所处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冲击,提高保险系数;第三,保持留学生与家人(监护人)、留学生组织、使领馆等的密切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解决;第四,充分了解所在国法律法规,尊重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


  CCG秘书长苗绿博士认为,政府作为外部环境的营造着,可以通过加强以下三个方面工作的建设,发挥其作用,促进出国留学人员增强适应能力。一是统筹整合外事部门力量,加强留学前法律意识、基本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二是加快建设并整合出国留学数据库,加强与留学生的联络。三是充分发挥中国海外留学生组织的纽带和服务作用,建议通过驻地大使馆加强与海外留学生组织的联系,使之成为整合国内外资源、服务海外留学生的重要平台。


  2.  优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


  CCG秘书长苗绿博士表示,在服务好在外留学生的同时,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完善留学回国人员的创新创业的服务。


  第一,加强留学回国人员求职技能培养,提升留学回国人员职场竞争力。一是鼓励留学人员加强职业发展规划,以职业为导向规划学业,鼓励其积极寻找合适的实习机会。二是鼓励专业机构加强留学人员职前培训。三是发挥专业社交平台的作用,拓宽留学人员与祖国的联系渠道。第二,加强新兴产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建议进一步推动法律层面、制度层面的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尤其是新兴产业领域,要保护原创性,防止恶意抄袭,创造有利于留学人员回国发展的良好创新环境。此外,还应建立知识产权仲裁机制,对知识产权不明的情况进行妥善处理。第三,鼓励留学人员多渠道多领域发展。目前出国留学专业多集中于FAME(金融、会计、管理、经济学)和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热门专业,造成热门专业留学人才扎堆,回国就业的难度日渐加剧。对此,政府不仅需要鼓励留学人员出国之前慎重考虑专业,更应在其回国后适当的引导以推进各类人才平衡发展。例如针对基层管理人才缺乏的现状,政府可适当向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等领域引导。第四,适应低龄化留学趋势,调整以学历作为对留学回国人员评价的标准设置。目前我国的留学回国人员政策优惠学历门槛较高,主要针对硕士学历以上人群,这与留学发展趋势不符。因此,需要调整相应的评价体系,建立合理的通道,使得在国外取得本科学历的留学回国人员,也能享受到相关政策福利。第五,进一步扫除留学回国人员进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它组织工作的制度障碍。不涉及国家核心安全问题的部门与岗位应以科学的人才观选拔、使用和评估人才。第六,探索建立留学回国人才社会保险补交机制。对原中国籍的留学回国人才施行宽容开放的政策,容许他们补交社保,同时在可补交年限、可补交年份和补交基数上进行细致合理的设定,促进社保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  改善我国护照的含金量和国内的认可度


  CCG秘书长苗绿博士指出,在出入境和居留政策方面,留学回国人员们希望改善的地方集中在增加护照含金量和国内认可度(28.6%)、发放更多次出入境签证(20.4%)、有条件的对等承认双重国籍政策(20.4%)、发放更多长期居留证(11.8%)、发放更多永久居留证(10.3%)等方面,增加护照含金量和国内认可度成为留学回国人员们最希望改善的政策内容。




留学回国人员最希望改善的内容


  4.  破除来华留学的障碍,促进来华留学繁荣发展


  CCG秘书长苗绿博士指出,改革现有的来华留学政策,吸引更多外国学子来华留学,将成为下一阶段教育和人才工作的重要任务,而促进来华留学发展需要在六个方面着重开展工作。一是充分认识来华留学重要性,重视来华留学对经济发展、对国际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拓宽来华留学生源渠道。充分发挥孔子学院在全球有500多所学院和1000多个孔子课堂的作用,依托其培养的数百万亲华、懂华的学员基础,及其奠定的汉语学习和文化传播基础,充分发挥其在吸引来华留学生源方面的积极作用。三是有序下放来华留学生学费定价权下放至学校,将对来华留学生资助由“暗补”改为“明补”,激发高校接收来华留学生的积极性。四是加强国际合作办学,推动国际学分转换和学位双向认可,大力吸纳留学回国人员,强化英文教育能力,增加英文授课课程和范围,提升高校国际化水平。五是调整国际学生与国内学生住宿分离政策,推进留学生跨文化融合工作。六是扩大来华留学生在华创新创业的政策试点范围,进一步畅通来华留学生就业和实习的渠道。2015年7月1日,由公安部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12项出入境政策措施正式实施,首次放宽了外国留学生在华工作的要求,回避了原先要求的在华外籍优秀高校毕业生必须要在境外工作2年后才能来华工作的规定。2016年3月该政策被进一步突破,在新出台的支持北京创新发展20项出入境改革政策措施中放开外国留学生在北京中关村及北京实习、创新创业的限制。建议推广上海、北京关于来华留学生毕业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至全国,拓展来华留学生在华创新创业的渠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