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恢复高考40周年:为什么“新三届”精英辈出?

2017-09-16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

本期导视

四十年前的冬天,高考终得恢复,开启了一代人命运的转变。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一则“恢复高考”的消息,如一声春雷响彻天地,唤醒了许多人尘封已久的“大学梦”,570万考生从农村、工厂、部队走进考场,走进了另一种人生。四十年白云苍狗,当年的天之骄子,均已成为家国脊梁,人才的崛起奠定了中国高速发展的基础,唤起了人们对于知识的尊重与渴求,回望那年高考,听亲历者讲过去的故事。


  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兼主任王辉耀、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前司长王振耀、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国画研究院院长马汉跃做客新浪财经《大V朋友圈》,把盏相聚,忆往昔峥嵘岁月,话今朝高考人生。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回看全场视频



以下为节目实录:


本期导视

  王辉耀:1977年的这个10月份的时候,突然我们那个公社喇叭里边说恢复高考了。

  王振耀:那时候正好我在南宁出差,当时军部的宣传处的处长说:小王高考了愿不愿意?那时候说:呦,我说很愿意!

  马汉跃:高中毕业回家当了个小学老师,高考的消息就来了嘛!要准备复习,但是复习什么?怎么复习?不知道。

  当希望被重新点燃,蛰居乡野的草根,惟有以努力搏击明天。

  王辉耀:考什么也闹不清幸好那是跟着英语广播讲座,四川农村冬天很冷嘛。就喝那个辣椒水取暖,一直在学。

  王振耀:你没书啊,七七级几乎都是读的一本书,一个非常珍贵的《汉语成语小词典》,没有系统的初中高中的那个知识训练。

  马汉跃:家里穷啊,那个验算都没有纸,就用那个大夫开药方的那个药方签,没黑没白的在那里学。

  四十年白云苍狗,当年的天之骄子均已成为家国脊梁;但延续至今的那场最重要的考试,却也幻化了模样。

  马汉跃:如果只是顾及到在上学时候这种高分和什么?他不一定成为我们社会的最尖端的人才,这个是很难的。

  王辉耀:这种特殊的中学,其实我觉得还是要多培养一种精神,培养一种精神气质。

  分数至上,答案唯一,如此标准下的考试,又会培育出怎样的学子?

  王振耀:我就是觉得现在的高考,其实是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个时候我觉得高考确实应该考虑到就是结构性调整了。

  王辉耀:如果说我们现在,为分数而分数,我觉得可能不是我们高考追求的目标,可能还是需要一个全方位的一种方式,我觉得这个就是我们高考的意义所在。

  三位因教育改变命运的前辈把盏相聚,觥筹交错间,忆往昔峥嵘岁月,话今朝高考人生。

  王辉耀:因为我个人本身作为七七届的一员,作为恢复高考的一员,现在又是个入学季,我觉得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就是说家长学生都在关心这个事,而且这个也是牵动社会千家万户的一个话题。

   王振耀:第一届高考其实那个题目,你们现在回头看相当简单。我要参加现在的高考,我觉得能及格就不错了,差距太大了。

   马汉跃:整个的高考改变了我们一个农民家庭的命运。


【正片】


  王辉耀:我是1976年高中毕业,7月份就下乡了,我在四川,那特苦,每天早上5点钟就起床,然后干到11点回来躲过中午那段太阳,下午三天又干到晚上10点,所以我在农村待了一年半,一直到这个高考,就是1977年的这个10月份的时候,突然我们那个公社喇叭里边说恢复高考了,当时我高考我觉得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比如说这个时间特别短,也没有什么复习也没有什么指导。

  一个多月,考什么也闹不清,幸好那是跟着英语广播讲座,一直在学,后来我报了英语专业。

  王振耀:你那是最高端的,能考英语。

  王辉耀:所以我觉得高考的我来讲,它实际上也是一次改变命运,就我们那会儿在中国的最底层,但是我们也也不太甘心就这么一辈子待在这个最底层。

  王振耀:你这都是城市人的语言。你们说农村很苦,其实我们已经苦习惯了,为什么苦习惯了呢,就是从来就没有电灯,我是1966年第一次到北京大串联才知道喝牛奶。

  所以这个农村的孩子呀,那灾荒年,我都饿得站不起来了,但是呢后来就说,因为我是去当兵了。

  1972年底,当时就觉得你一个穷孩子,别的没什么,应该是不断地读书。

  然后呢到了1976年,高考那时候正好我在南宁出差,当时军部的宣传处的处长说:小王,高考了愿不愿意?那时候说:呦,我说很愿意!就那时候让我在南宁考的试,其实很仓促。

  王振耀:你没书啊,七七级几乎都是读的一本书,一个非常珍贵的《汉语成语小词典》,然后有一本范文澜的《中国通史》。

  实际我们那些人没有读多少书,没读多少,没有系统的初中高中知识训练。你们现在回头看,那个知识可能是相当简单,但对我们那一代人来说是已经够难了。

  王振耀:其实理想是啥呢?你出身你就是农村的孩子嘛!你就想着,如果能上大学,能学很多知识,没有多高的理想,就想到能为国家为社会做点儿事。

  那时候其实不像现在,不会想到你收入多高,工资多高,当多大的官,其实都没有想到这个。

  马汉跃:我没有这么复杂的经历,1977年高中毕业,回家当了个小学老师,当语文老师。

  这时候就到了10月份,高考的消息就来了,得报名得参加高考,要准备复习,但是复习什么?怎么复习?不知道!

  那怎么办呢,正好我们那个公社卫生院,认识几个朋友,他们呢,也要复习高考,我们就一起,家里穷啊,那个验算都没有纸,怎么办呢,就用那个大夫开药方的那个药方签,就一页一页地写,我住在医院后边一个小储藏室,没黑没白地在那里学。

  所以当时这个高考我觉得很麻烦,但农村的孩子没有任何出路,想当个临时工都当不上。所以高考是改变你命运的唯一出路。


  【解说】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一则恢复高考的消息如一声春雷响彻天地,唤醒了许多人沉睡已久的高考梦。


  作为《那三届》主编的王辉耀则对这段历史有着更多的感悟。在他看来:高考的恢复不仅仅是成就了一批人。更是改变了整个国家。





  记忆中的画面虽然有些苦涩,但是他们承载于收音机里处方签上和军营中的梦想却从未放弃。

  王辉耀:我觉得那还是可能饥饿改变命运,那会儿在农村吃不饱,就我们劳动一年下来,还不够分我们的口粮,但是那时候我还是一直没有放弃梦想。

  我当时就觉得这个事儿可能不太正常,包括东欧,所有的国家都是把农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怎么我们把城市人口变成农村人口呢?

  王振耀:你那时候有这种思想?

  王辉耀:我有这个想法,所以我就觉得鼓励我还是一直坚持学习,比如那时候我们的四川农村冬天很冷嘛,就喝那个辣椒水取暖,四川人爱吃辣,但是冷到喝辣椒水取暖,那个时候真是冻得我直跺脚。

  晚上听那个英语广播讲座都非常冷。所以我觉得还有股毅力支撑,支撑着学习,我很庆幸就是那个时候还没有放弃学习。

  其实要说当时有明确的目标?将来要做什么?那个真没有。可能就是改变农村吃不饱的境遇吧。

  马汉跃:就是要改变命运,改变生活,改变家庭的命运。至于说到那个梦想怎么实现?我觉得是一步步来的。

  王振耀:其实小的时候,一个人问我说,你想过没想过上大学?我说这怎么可能呢?他说咱们能不能通过自学,用多少年去达到大学水平?我心里就激动地那一天晚上就没睡好觉。人家都想这问题了,我该怎么办?

  第二个呢,是有一个老师,我的语文老师,高中的时候问过我:难道你们这些年轻人也不想将来当什么科学家、教育家、工程师?

  我说我们能想吗?

  所以说当时是没有明确,但是我基因里有那股冲劲。就是没有明确地想成为什么家,不像他们现在年轻人。

  王辉耀:现在都比较明确的,但是那个时候确实就是生活所迫,大家改变自己的命运是个很重要的动机吧。

  王振耀:很重要,这是时代的契机。


  【解说】

  四十载白云苍狗,当年的青葱学子,如今已经成长为国家的脊梁。昔日的艰难困苦并没有磨灭掉他们心中对梦想的执着;反而化作了前进的方向与动力。但在生活学习条件都异常优渥的今天,我们却很少看到学子脸上洋溢的幸福与自信,麻木匆忙的表情下,似乎是做不完的试题和背不完的答案。


  本应是教书育人的学堂,仿佛正在逐渐演变成一所所学霸制造工厂,而只有考上名校的学子,才会在出厂时打上合格的标签。





  王振耀:我是不太赞成学霸工厂的。我听了一个故事,北师大有一个附属实验中学恰恰作业不重了,他的口号是要求所有的同学,而不是某些同学。上哪个名校,而是所有的同学能不能都一块进步。

  今年我听说哈佛的录取,全世界的名校的录取,就是他那套模式:不是从长期来看,就从现在北师大这些实验结果来看,学霸工厂这样的学校其实追溯下来不一定教给孩子们的是最有用的。

  像我这过六十了,还在天天背着书,天天看思考着问题,这与我过去是不是学霸没有关系,但这个精神就是特别重要的。

  王辉耀:我觉得这种素质的培养,特别重要!

  马汉跃:学霸恰恰是将来社会,如果只是顾及到在上学时候这种高分,他不一定成为我们社会最尖端的人才,这个是很难的。

  王辉耀:我倒觉得现在这个所谓的学霸工厂也好,这种特殊的中学,还是要多培养一种精神,培养一种精神气质,因为现在我们进入一个什么网上都有的时代,其实你说你记了多少东西,背了多少东西,会答多少个题,其实不是这个培养的核心所在,而是培养一种很好学的精神,自学的精神,独立自主的精神。

  王振耀:还有再一个对公众、对社会的责任感。

  王辉耀:所以我觉得这个培养导向可能出了问题,如果我们完全是为了应付高考,其他的精神忽略,得确实是一个不幸的道路。

  马汉跃:这些事情都不能走向极端,一极端就出问题。



  【解说】

  在分数至上,答案标准化的今天,高考所真正扮演的角色,似乎已经鲜有人去考量,而通过高考被打上合格标签的学霸们,却逐渐在大学及以后的工作中销声匿迹。


  人们过去常说:高考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独木桥已经变为康庄大道,在升学率节节攀升的同时,我们是否该停下脚步反思一下高考于家庭、于社会、于国家的意义到底何在?





  王辉耀:

  我觉得高考实际对于中国来讲,还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人才选拔手段。

  当然,随着四十年的发展,高考也面临要改革,要进一步创新,比如说高考能不能一年多次,能不能更多地注重服务的精神。

  在中国这么一个社会,特别是阶层的流动,农村城市的这种流动,高考仍然不失为一个公平的手段。

  王振耀:我还关注着高考,我在民政部工作期间,我招了几十号年轻人,他们都通过高考到了工作岗位上。

  高考慢慢在中国已经变成了。上高中,基本上就能大学。   

  王辉耀:80%的录取。

  王振耀:绝大部分就能上大学了,所以高考不再像过去,一年才几十万人,百八十万人,在这个时候,我觉得高考确实应该结构性调整了。

  我去研究美国的、欧洲的,甚至德国,高中毕业生。男孩必须服役一年,再说上大学的事,就当他大学基本普及以后,他是采取这种方法。

  王辉耀:接触社会。

  王振耀:难道耽误了他们的学业?德国人回答很有意思,对!你们想得很对!我们开始也这样想,但是经过几十年过来了,我们德国技术落后了吗?我们的人才培养落后了吗?一下把我问住了,我后来一想可不是嘛!

  我们现在的高考,不能让年轻人天天去背标准答案,背来背去,是需要来做调整的时候了。

  王辉耀:特别需要,而且现在进入互联网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你现在各种知识都储存在网上,其实关键是培养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说你死记硬背多少东西,测试记忆多少能力,你还能记过电脑?

  王振耀:美国那那个考试,分为几个部分,可以多次考,考完你把这一部分最好的算你成绩,所以这就避免了两天一考定终身,这对年轻人其实是很不好的。

  王辉耀:我们高考了四十年了,恢复高考四十年,我们更多的应该把它当成一个,要去怎么样更好地提升,而不是一考定终生。

  王辉耀:现在的考生。应该更多考试你的综合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精神,如果我们现在为分数而分数,我觉得可能不是我们高考追求的目标,也不是我们选拔人才的标准,需要一个全方位的一种方式,这个就是我们高考的意义所在。


  【解说】

  高考的真正目的不是一纸分数,也不是答案背诵的熟练程度,在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在四十年前于千军万马之中,抢过独木桥的老前辈们更期望看到的是每个学子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埋藏在心底梦想的实现。


  因为只有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的人,脸上的笑容才会愈发自信,脚下的步伐愈发坚定。





  马汉跃:其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亲就不停地教育我,要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计划,那学什么呢?说学文吧。

  学文呢,又想到一个梦想,能不能当作家?

  王辉耀:文学青年梦。

  马汉跃:是那样的,假如没有高考,不知道自己会做什么,可能还在农村,也可能经商,但是像自己年轻的时候想过的,要从事文学,要做文字的工作,也许就丢掉了,因为你没有机会。

  王振耀:没有条件。

  王辉耀:我想当时如果没有参加高考,可能当铁路工人了,这个可能就是我很多中学同学,他们最后的一个梦想。

  王振耀:要没有高考我比你们俩多一个选择,当兵,当排长,要是没有高考的话我估计……

  王辉耀:营长、军长、团长干起来了。

  王振耀:觉得没有高考我可能改变不了,我现在就是鲁山县的专业干部。

  王辉耀:可能没有高考都还在原地踏步,命运就是这样,细微的变化。

  王辉耀:我觉得确实是这样,大家真还是有奋斗的精神,有希望能够改变命运的精神。所以说我觉得每个人都有一种执着的精神,没有放弃,都有一种追求,都有一个梦想。

  王辉耀:你只要相信你自己,相信天道酬勤,相信人生就是一个奋斗的过程,终会有收获的。


  【解说】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千千万万的学子通过高考走进大学,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追寻了自己的梦想。


  但当四十年后我们回望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才通过不断完善的高考制度步入社会,为自己的梦想而继续执着。



文章选自新浪财经,2017年9月15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