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田利辉:中国不需再打造第二个哈佛

2017-09-21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


专家简介

田利辉,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



当前,世界经济出现的逆全球化的趋势,实际上恰恰说明了我们中国的高等教育急需全球化。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基础不光送几个学生出去,招几个亚洲大学生进来,中国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基础在于本土化、多元化和我称之为师范化。

 

教育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共同发展、共存、共融,习主席也说要抓紧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教育,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职业技能的全球公民,提升公平社会所需要的公民素养,实现生态协和所需要的人的价值。

 

中国教育的全球化不仅是师生的进进出出,而是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崛起,是中国高等教育世界的全球认可。这一点非常重要。

 

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习总书记也指出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是我们国家发展水平、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要想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不可或缺。如果想实现中国梦,就需要高等教育大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真改革,想大发展就要真改革,只有进行了真改革,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全球化。

 

当前来看,中国的高等教育这些年来发展不错,中国学术机构在最近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的地位不断跃升,目前北京大学已经在泰晤士排名当中进入了前30强,已经有19所大陆加上港澳台院校名列泰晤士排名的前500强。但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步的表现,也说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任重道远。

 

我国高等教育不应该照搬照抄、听之任之、照虎画猫、亦步亦趋。高等教育的全球化需要本土化,看似矛盾,实际二者是密切结合的;需要多元化,大一统行政命令的情形很难出现好的大学、学者;需要我们的师范化,因为只要有了一批好的老师,这个大学才能真正的办好。

 

首先,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个世界不会再有第二个哈佛了,麻省理工MIT了,牛津剑桥了,但是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复旦、南开,关键是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科研,教什么书,育什么样的人。这就是所谓的本土化。本土化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来解决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其次是多元化的问题。我们现在高校缺乏个性,同质化相当严重,这和我们没有本土的理论有一定关系的,我们一定要考虑如何以市场为主来建立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通过市场配置办学资源,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应该允许高校充分发挥自己的先动力,先发优势、后动优势、地域优势,来选择不同目标市场参与竞争,创造多元的局面。只有这个多元化才能走出特色之路,中国高等教育才能走向世界的全球化。

 

而师范化则是需要敢言敢行、严谨务实的高校教师。有一批敬业的大学教授,这样大学才能够有真正科研一流的人才,才能有真正好的高校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走向世界。

 

最后,一定要防止高校教育也慢慢的进入门派之争,按照级别论资排辈,如果这样的话中国高校出不了大师,如果中国高校出不了大师,光有大牛,我们的高等教育事业向全球化就非常麻烦。

 

(本文依据嘉宾在全球化智库(CCG)举办的全球教育50人论坛上的发言实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CCG 纵览





第12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成功举办

恢复高考40周年:为什么“新三届”精英辈出?

《2017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报告》蓝皮书在京发布

全新竞争新指标 看看你的家乡排第几

CCG作为唯一中国智库应邀参加拉美年度高端国际会议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下一步走向哪里?

英国董事学会主席CCG演讲

CCG发布 《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

CCG研究报告荣获“全国优秀皮书奖”一等奖

CCG发布新书《大转向:谁将推动新一波全球化》

CCG新著 《世界华商发展报告(2017)》发布

CCG发布新书《那三届——77、78、79 级,改革开放的一代人》

CCG新著《全球化 VS 逆全球化:政府与企业的挑战与机遇》在京发布

王辉耀:提高新型智库的决策咨询能力 | 人民日报

  王辉耀:选才基数,从“13亿”变“70亿”

《全球智库报告2016》发布 CCG 在多项榜单中位列中国智库第一

20国70余家智库齐聚青岛 新旧动能转换看智库如何“出招”

⊙  CCG报告:抓住美国移民收紧机遇 更加开放国际人才政策

⊙  王辉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社会智库

⊙  CCG发布报告《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6)》

⊙  CCG发布《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

⊙  第三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于海南三亚盛大开幕

⊙  第二届中国人才50人圆桌论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