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十一届部长级会议日前在阿根廷首都落下帷幕。多年全球贸易合作的WTO多边机制面临停滞不前和存在意义何在的危机,贸易全球化面临保护主义等诸多挑战,由于各国在多个议题存在分歧,最终本次会议在主要谈判议题上未取得任何突破。此次部长级会议反映出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怎样的变化和趋势?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中国还可以为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方做出哪些贡献?全球化智库(CCG)于2017年12月18日举办“从WTO部长级会议看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未来”主题研讨会,邀请国际贸易和全球治理等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就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以及如何维护展开探讨,同时对中国的应对策略提出建议。
研讨会上,CCG主任王辉耀首先向研讨嘉宾介绍了本届WTO部长会议的相关议题和会议成果。王辉耀受邀参加了WTO部长会议同期举行的“贸易与可持续发展论坛”(TSDC),作为中国智库代表分享了CCG研究成果和提升全球多边贸易体系WTO建设的智库建议。他在本次专注于多边贸易体制的研讨会上也提出了如何加强多边合作体系、提升WTO机制的建议。
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世贸司原司长何宁,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CCG高级研究员、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何伟文,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欧洲司原司长孙永福,CCG主任王辉耀、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崔凡,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卢进勇,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证监会基金部原主任孙杰,CCG特邀研究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处长左传长等嘉宾随后展开研讨。CCG副主任王欣主持会议。
WTO第十一届部长级会议收效甚微
专家们首先从整体上评价了此次WTO部长级会议的成效。作为赴阿根廷参会的中方智库代表CCG主任王辉耀表示,由于现在美国对多边机制的态度不积极,他在论坛期间接触的专家总的来说对WTO的前景显得比较悲观,会上有很多声音强调需要一个比较强的领导力来推动多边贸易,他们认为WTO需要大国推动,也需要更多国家发挥作用。
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对这次WTO部长级会议成果的看法也不乐观,他认为这次会议总体感觉一无所获,最后因为美国反对,甚至连最终声明都未发表。而会上达成的渔业补贴部长决定以及关于设立南苏丹加入工作组的部长决定等事项,在他看来都无法掩盖总体会议成果贫乏的事实。不过,霍建国也提到,这次会议的结果早在开幕之前就已初见端倪,因为在会前的谈判回合里面,各成员国的立场就已经显得很难协调。
CCG特邀研究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处长左传长从动态角度分析了WTO机制。他表示,WTO现在处于一个转折点,它的初心是发起人最开始利用多边贸易体制来实现国内利益最大化,WTO机制本身以贸易为主打,一些国家基于自然禀赋相互分工,锁定比较优势后永远处于中心地位。但现在出现了一些动态变化,比如领头国家美国的特朗普总统认为国内本土利益与国际利益发生了冲突,同时一些国际组织包括“巴黎协议”等机制倒逼着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在自主创新领域的增强等,比较优势发生了动态变化。
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世贸司原司长何宁,CCG高级研究员、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何伟文等到场专家同样认为,WTO目前处于困难时期。
多边贸易体制为何遭遇寒冬
谈到多边贸易体制遭遇困境的原因,何宁指出,世贸组织从其前身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创立至今已有70年,现在参与国已有164个,各有各的利益和想法。同时,发展中国家占比也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当中遇到的困难不一样,寻求的利益也不一样,而由于多边贸易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协商一致,理论上来说,只要有一家不同意,不参与形成共识,决策就很难顺利达成。而2003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即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很多问题上表达不同意见,但因为当时美国、欧盟等主要发达经济体还起着关键带头作用,基本上能够发挥领导力,促成决议。但现在,特朗普政府对多边机制不感兴趣,甚至有声音怀疑美国2018年要退出WTO,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新的领头羊,WTO机制自然面临挑战。
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卢进勇将目前各国热衷双边及区域贸易协定的一大原因归结于此类经贸协定背后隐含的政治与外交功能。简言之,部分国家希望通过签订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来加强彼此的政治和外交关系。在卢进勇看来,双边、区域协定不止会冲击多边贸易体系,而且对于被排除于这些协定之外的国家来说,则不啻于另一种保护主义。
何伟文则从三个方面分析为何目前全球多边贸易步履蹒跚。一是因为特朗普政府的贸易理念出了问题,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在WTO中捞到了更多好处,这对美方不公平。这次阿根廷会议后,美方代表这次也表态会坚定保护本国工业的利益。其二,在目前的全球贸易体系中,发展中国家基本上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合力。此外,除了美国因素,欧盟与中国的矛盾也在增长,所以不能认为特朗普下台以后这些问题就自然迎刃而解,现有体制本身的其他矛盾也值得重视。
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证监会基金部原主任孙杰同样相信,不论特朗普是否执政,WTO机制固有的问题都是存在的,美国也照样会有人推动“美国第一”政策。他认为这次部长级会议成效不彰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案例,说明整个国际政治经济版图已经产生剧烈调整和变化。
中国着力点:进一步开放市场 加强国际组织人才储备
然而,即使WTO的未来存在种种不确定因素,情况也并非一筹莫展。CCG专家们也为今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方向及相应的“中国方案”提出建议。
何宁对中国如何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发表了见解,他认为从大的方向来讲,中国要练好自己的内功。具体来说,不论是国内的规则、管理体制,还是我国对WTO的承诺,都应该落实到位。进而,他强调了进口的重要性,认为通过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进口,以使其他国家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好处,对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非常关键。
随后,何宁又以中美进出口数据对比为例,指出美国之所以在世界经贸议题上长期具有发言权,正是因为其为世界提供了最大的市场,而中国若想要有更大的发言权,可能也需要在开放市场方面做更多努力。此外,他还相信,特别在目前多边贸易体制处于难关的时候,我国如果依然坚持对相关规则的尊重,逐渐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的榜样,自然会获得其他国家的信任,发言权也就更多。
何伟文也认为,中国要积极发挥更多推动作用,坚定地维护多边贸易机制,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里面有策略问题。中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贡献者、参与者、推动者,在加强对外开放时,也要做好自己的功课,要注意按照世贸组织本身的规则,公平对待和公平贸易,增强贸易伙伴之间的互信,包括在合理范围内增加进口,这对国际贸易规则和全球化都有积极的作用。
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欧洲司原司长孙永福非常重视人才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作用,他强调,中国要在全球贸易体系中扮演更关键的角色,人才储备就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毕竟,全球治理的议题设定是需要有人来发起的,而目前我国在世界主要多边机制中的人员储备尚有较大不足。另外,用国际通用语言表达我国诉求及对世界建言的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强化。
对此,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崔凡回应道,目前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全球经济治理人才的培养,国家层面到各相关高校已经有相应的计划,例如派学生到相关国际组织实习。同时,崔凡及孙杰也强调,中国应该敢于让国内企业直面国际竞争。孙杰指出,开放的目的是提高我国产业的竞争力,让国内企业在开放中得到锻炼,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通过合理的开放与改革,使我国企业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WTO的规则就可能得到切实落实。
十字路口的WTO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
CCG主任王辉耀对全场嘉宾的主要观点作了精要的总结。他表示,WTO应该在电子商务、数字经济、服务经济、人工智能、知识产权、数据流动以及和“一带一路”相结合等方面展开谈判和创新,增加WTO新的增长点和吸引力,增加主要国家的主导参与,为WTO带来新动力。其次,“二轨外交”的重要性也不应忽略,包括通过达沃斯论坛、国际智库交流等机构和渠道以持续推动各国在WTO议题上的共识,可能收到较好效果。第三,关于会上热议的人才储备问题,王辉耀表示,我国既要重视自身人才培养,也可聘用国际专家,从而加强国际人才竞争力的提升。此外,中美之间本有很大的利益契合,作为两个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需要达成很多共识,同时维护好与欧盟、东盟或亚太国家的多边体系也非常重要。
多边贸易机制的经济基础在于经济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趋势。多位与会专家建议,中国在全球化发展和全球治理中担当大国责任的时候,也要注意同时练好内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互信合作,共同维护多边体系。CCG作为国内长期致力于全球化战略、全球治理、人才及企业国际化等领域研究的领先智库,将进一步在全球化发展、全球治理研究、“二轨外交”以及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着力,同时将研究成果形成建言献策送至相关部门,助力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积蓄和践行智库影响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库力量
⊙《全球智库报告2016》发布 CCG 在多项榜单中位列中国智库第一
⊙管理界年度权威奖项发布:CCG被评为十大管理价值组织、CCG理事长被评为十大管理价值人物
⊙CCG最新英文图书《中国的国际移民:现状、政策及社会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