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底片的想法,随时会发生变化 | 卢彦鹏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五月公园画廊 Author 五月公园画廊
在「诗的显影」展览中,以时间为线索呈现了艺术家卢彦鹏《记忆·迷失》、《石头的记忆》、风景系列《山·雾》、《空·气》以及《借花献佛》和《乐章》五组作品。每组作品背后都有着动人的创作灵感,比如《石头的记忆》灵感源于卢彦鹏的爱人在自己怀孕前画的关于婴儿孕育过程的作品,如寓言一般展示了孩子般丰富而奇异的想象世界。为了更加走进他的漫游之境,我们进行了一次采访。
▼
Q&A
L:卢彦鹏
M: 五月公园画廊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 卢彦鹏,访谈现场
M:开幕现场听了你的现场导览觉得非常的精彩,了解到你之前的专业是绘画,那你是怎么开始从绘画转向用摄影的手法创作的呢?
L:2005年大学毕业的第二天,我就坐火车去到北京,寻找自己的艺术梦想。原来我是想当个画家的,爱上摄影某种程度上说其实也是一种“机缘”吧。摄影是弟弟卢彦锦教我的,有一天,他拿了一个很破的禄莱相机给我玩,也教我冲胶卷和洗印照片。开始,我只是想尝试一下自己镜头的语言,因为我很喜欢电影,一直想拍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短片,后来就这样慢慢迷上了摄影,自己的思维也开始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脑子里的很多想法都转化成了“影像”的语言。或许就现在而言,摄影更适合我的表达方式。
© 卢彦鹏,借花献佛,普贤菩萨·双林寺
M:希望通过摄影表达什么?
L:刚开始接触摄影时,我有很多想法,总是希望在一张照片里能够包含更多的讯息,每天都很兴奋,一直处于寻找的状态。现在来看,我觉得这是一个过程吧,一个“寻找”的过程。我想在作品里有音乐的声音,或者像电影的一幕,像诗歌的一个段落,等等。
© 卢彦鹏,水中佛2017,借花献佛
© 卢彦鹏,云的漂浮 No.5,记忆·迷失,2006
M:你的作品都是胶片拍摄,手工暗房制作,这对于你意味着什么?
L:第一次接触摄影,用的就是胶片,而我也比较迷恋暗房,微弱的灯光,缓慢的显影过程,等待的时间。在拍摄时,仅仅只是瞬间记忆,一个片段,记录自己当时的情感;而在制作作品时,并不会只追寻当时的状态,我会根据时间的变化,改变对这段记忆的看法。我对相机看得不是很重,关键是在暗房的制作,我用的是比较极端或者非正常的放大方式,自己配置的药水,自己对温度的掌控方法,有时30度,有时只有10度,药水很淡,或者曝光时间很长,或者药水的温度很低,显影的时间很长,有时需要超过30分钟的显影,很慢,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相纸接触,通过药水的波动和时间来控制画面。
© 卢彦鹏,石头的记忆,拖着石头的婴孩 No.2
M:想听听关于《石头的记忆》的故事?
卢彦鹏:这组照片创作的灵感来源于我妻子的一卷纸本素描《石头的记忆》,记得里面有一部分是关于婴儿孕育过程的作品,有一个婴儿,在石头里。有趣的是当时她怀孕了,而那个素描作品是她在2007年画的,一切就像预言。而我在这期间一直处于焦虑的状态,我需要平静自己。
2008年路过三清山时,我知道这是我想要的!一个宁静的空间,在这里我可以直接和草木对话,一个空灵的世界,雾的世界,在这里有一些生命在慢慢滋长,慢慢的,就像她的肚子,慢慢的隆起。我想“偷偷的”送给她和未来的宝宝一个礼物,所以在后来我拍了她的画,和我的风景结合在一起。创作时最大的感触是融合,同时也是矛盾的。有时我会按照自己的灵感去结合画面,有时却根据她的画面带给我的感觉选择背后的风景。当现在的我重新看《石头的记忆》时,我可以回忆起自己当时的情绪和状态,很微妙,也很有趣,就像是写日记,这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
© 卢彦鹏,雾中的树,山·雾,2010
M:《山·雾》有什么灵感来源吗?
L:2010年的时候,自己的状态发生了改变,觉得应该做一个属于自己的作品。《山·雾》的灵感来源于我写的一首诗,诗来源于两个小孩的对话,我4岁的表弟和10岁的表妹在做游戏,当时的状态是表弟发烧了,表妹在陪他玩,他们一起在讨论“雾”还有“猪牛”,我也在现场,也和他们一起玩,在他们的眼里,“雾”是很恐惧的东西,而“猪牛”据说是“雾”的爸爸或者“儿子”,很有趣,所以我把他们说的话,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当时的场景融合在一起,写了一首诗,里面有“我们寻找猪牛,我们寻找雾,在此时我们变成了雾。”这也成了我后来制作《山·雾》的灵感吧,也许“雾”就是“悟”。
© 卢彦鹏,记忆·迷失,月亮和镜子No2,2006
M:在《记忆·迷失》中能看到很多寓言式的形象,你是如何理解记忆的?摄影和记忆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L:《记忆·迷失》是2005年到2008年拍摄的作品,刚开始摄影,总想能在一张作品里包含更多的“记忆”或者“感觉”,而不止是“一瞬间”。《记忆·迷失》都是在夜晚拍摄的,长时间曝光,有时候30秒,有时候1分钟,我总觉得曝光60秒和1/125秒是不一样的。有时候我觉得这些作品里面夹杂着童年的记忆和当下的感觉,是一个很矛盾的作品,我在里面寻找和迷失。
© 卢彦鹏,月亮和镜子No2,记忆·迷失,2006年
M:当你拍这些照片之前,会有一些草图吗?
L:我以前有画过草图,他们都是用彩色水笔画的,有一点像小孩子的线条。看了我的那些草图,再看这些照片,可能就会有点感觉。他们有联系,很像儿童画。我写了很多诗,这些诗跟这些草图,还有摄影都是有关系的。
卢彦鹏的诗
M:有哪些艺术家对你有影响呢?不管是影像的还是其他类型的艺术家。
L:贝尔纳·弗孔(Bernard Faucon)的作品是我非常喜欢的,还有德国的汉斯·贝尔默(Hans Bellmer),但更敬佩他的画,还有彼特·贝尔德(Peter Beard)。中国的摄影师,比较喜欢丘和塔可。其实我喜欢的摄影师并不是很多,我更喜欢在其它领域获得灵感,比如贝拉·塔尔(Béla Tarr)、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大卫·林奇(David Lynch)、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杨·史云梅耶(Jan Svankmajer)、寺山修司、小林正树的电影。我最心仪的媒介是音乐,能直接触及心灵,各种风格都很合意,但很局限,往往只会重复听那么几首歌,直到厌烦,或者有更好的填充进来。随着自己的经历变化,喜欢的都会发生改变。
© 卢彦鹏,空·气,天鹅,2011
M:这次也在展厅中看到一个视频作品,能聊一下这个作品吗?
展览信息
Exhibition Detials
卢彦鹏
出品:五月公园画廊
出版时间:2021年4月
尺寸:182x257mm
印数:500册
(前333册签名)
签名版:480RMB
普通版:380RMB
丝质布面精装封面与包装
折页展示
内页细节
扫码购书
Book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