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摄影,到底可以为自己和他人做点什么?” | 专访戴显婧

wenni 影艺家
2024-08-30



摄影,

到底可以

为自己和他人做点什么?


撰文  采访 | wenni

摄影 | 戴显婧


2020年年末,我看到一篇关于独居女性的艺术报道,联系了戴显婧,请她来拍我,她来了,带着一些问题。如果不是需要对着相机说出来,我也许不会那么认真地捋一捋我心里对这些事情的想法。说出来的那一刻我仿佛才真正得到了那些缠绕在心里的所想,她也用她的故事热烈地回应着,我大概了解到这不是一次单纯的“发问式采访”,我对她的认识从这里开始。


2020年末我拍的戴显婧



她的摄影之路开始得很自然,从使用手机拍摄日常开始,逐渐过渡到使用数码相机拍摄主题影像。没有追求复古的机械或胶片,喜欢数码的快速可靠,倒是像她酣畅直接的性格。当我问起她作为摄影师最早的创作,她便说起了树。



“树是我拍得最久的,时间在自然之中被遮蔽了。”


从2012年起,对自然的观察成为了她镜头下最持久的主题《与树密谈》(Trees Whisper),她说会一直拍到老。


 她去过很多地方,都不忘拍摄当地形态各异的树,她说树之于她和人无异,树有着不同的面貌和精神,不同的气质和个性。她安安静静用富有浪漫色彩和诗意的影像去观察:树如何存在,又如何与人类共存。


《与树密谈》, 日本京都,戴显婧,2016年


《与树密谈》,中国普陀山,戴显婧,2016年


《与树密谈》,中国杭州,戴显婧,2019年


《与树密谈》,丹麦哥本哈根,戴显婧,2016年


在这个系列里,有纯粹的树的影像。色彩各异、春夏秋冬、千姿百态、细枝末节,无论被阳光穿透温暖静谧的树,或在潮湿寒冷中立于天地之间的树,她的镜头安静地将世界各地的树的面孔汇集于此。


纯粹的、对于这样美的感受,自有人、有树时便开始了,也永远不会结束;阳光、空气、水与天空这些在树的影像中做着配角的美,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她拍摄的“这一刻”也因此是无限延生的,过去的“这一刻”不仅不会过去,甚至还连接着未来。


《与树密谈》,日本出云,戴显婧,2017年


《与树密谈》,美国纽约,戴显婧,2016年


《与树密谈》,中国敦煌,戴显婧,2020年


《与树密谈》,俄罗斯贝加尔湖,戴显婧,2018年


系列中也有人类介入自然的影像:建筑与树协作构成的空间,树木为人类所用成为一处人造的景观,人类与自然互动留下的痕迹,或单单是人类处于自然当中。若不是她看,这些瞬间也将不偏不倚地存在着,又因她轻轻一瞥,变成了一幅幅风景存在于她的影像当中。于是,她用镜头谦卑地探索,似是轻声地发问: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为何?


《与树密谈》,中国上海,戴显婧,2017年


《与树密谈》,中国上海,戴显婧,2015年


《与树密谈》,西班牙马德里,戴显婧,2019年


《与树密谈》,日本广岛,戴显婧,2017年


与树密谈》,中国台湾,戴显婧,2015年


《与树密谈》,中国普陀山,戴显婧,2016年


《与树密谈》,中国敦煌,戴显婧,2020年

 

《与树密谈》,丹麦哥本哈根,戴显婧,2016年


用摄影与自然交谈,谈的是关于什么是美,关于如何去看,关于人类面对自然的谦卑与本能的爱意。她在拍摄中思考、疗愈、汲取、发问,《与树密谈》是戴显婧向内的探索。


她还曾前往荒无人烟的极寒之地,2017年《遮蔽的时间》(The Hidden Time)创作于西伯利亚贝加尔湖,曾有人为这组作品写道“通透的冰层、隔绝尘嚣的雪景、望不见边界的山川,我们的内心,仿佛都被时间所遮蔽并凝固在一瞬间,每一处风景都藏着抚慰人心的治愈力量,从而获取一种感知的纯粹。” 我们的时间之于百年的大树、常年的冻土、极地的山脉,仿佛摄影之于我们的一瞬。她的旁观,存在又疏离,和她看着那些树时一样。


“白色,漫无边际的白色,纯净之外是凌冽。

沉默的山,凝固的湖,看不清边界,忘记了时间。

冰的裂纹,如猜不透的谜语,

微小的雪轻柔拂过,让答案更为迷惑。

 

“当风把脸吹痛,看不到自己的影子,

拽开坚硬的车门,不加犹豫地回程,

去另一个安静到快要耳鸣的世界。

 

“黑夜,更长的黑夜,疲倦之外的温存。”









《遮蔽的时间》,俄罗斯贝加尔湖,戴显婧,2017年



“无处之处,摄影是我进入陌生地点的自如方式。”


2016年夏天,据戴显婧描述是瞬间决定要去纽约旅行一个月的,当时的她同时失恋与失业。也许是因为抽离当下生活的需要,她迅速出发了,带着一台新的相机。《无论纽约》(Whatever New York)创作于这次旅行,名字也带着一丝和这次旅行一样的蛮横。


在纽约她的镜头像个混不吝,foolish and hungry,拍摄一切看到的东西。纷乱的时代广场和中国城、布鲁克林桥下的缆车、Trump Towel上闪闪发光的玻璃窗、电线上的鸽子和地铁里的鸽子、少女的头发、riverside肆意摆放的彩色椅子、Bryant Park里晒太阳的人、穿着奇装异服的人、一些路人可爱的后脖颈......她开始将镜头转向城市与城市中的人。从此她的影像关心自然,关心人文,关心那些真实打动她的瞬间。








《无论纽约》,美国纽约,戴显婧,2016年


第一次看到这组作品的时候,我吃惊于她这次旅行的深入和细腻,她甚至去坐了在纽约一般不会选择的公交车,去球场看了街头少年篮球赛,还留意了街边的小花和雨中街头水凼里的涟漪。画面中的人与物流动的痕迹、人物的动作与眼神、几个主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轻易便能让观者感觉到这些快照拍摄的速度。而她此时身处纽约,她的相机捕捉到的时刻,时时刻刻都在这座城市里死了生生了死,仿佛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接近了无限。




《无论纽约》,美国纽约,戴显婧,2016年


旅行结束后,她开始梳理她曾于世界各地所获的“时刻”,整理成为各地人文影像集。2018年,这次纽约拍摄的影像被编辑成册,成为她策划的“无处之处”系列画册的第一本出版物。


《无论纽约》出版物,双封面,戴显婧,2018年


书里写道,“这一系列会聚焦在一段时间内在不同地点拍摄的照片,每一本便是一个地方。相信大多数人接触摄影的时候都是以这样简单、直接、真诚的方式。” 观者便随着她的镜头来到2012-2020年间的日本以及欧洲的不同城市。她说,越大的城市,人的孤独感也会更强烈,归属于一个交错繁杂的躯壳之中。





《如果·爱·日本》,日本东京,戴显婧,2017年





《如果·爱·日本》,日本奈良,戴显婧,2016年





《如果·爱·日本》,日本广岛,戴显婧,2017年


从2013年开始到现在去了8次日本,一直是她想整理但不太敢整理的地方,照片太多,记忆也太多。同样的地点可能身边的人不再相同。她贪恋神舍与寺庙 ,把自己的当下诉诸于古老的留存之中;她也会站在东京塔,眺望这座充满人造堆积,寸土寸金的城市,不放过任何一块空白。人们归属于这些新兴消费与传统文化的交错之中。而欧洲的系列,她在其中找寻那些帝国繁盛之下的遗落,在全球化进程之下的传统,是褪色的砖墙,是残剩的食物碎屑,是红色的剧场,是老人与海,最终汇成她眼中那些“褪色的金”。


背影,侧身,形单影只的人,成为她图像中的特征。正体现着她作为一个过客,自在穿行于街角,在不同文化差异背景下,捕捉下陌生人与自己一瞬的关联。在这个场域中,她不作声响,不求回应。只保存那一刻的经过。



《褪色的金》,法国巴黎,戴显婧,2014、2015年


《褪色的金》,英国伦敦,戴显婧,2015年


《褪色的金》,德国德累斯顿,戴显婧,2015年


《褪色的金》,捷克布拉格,戴显婧,2015年



“2016年,一段亲密关系的结束,也是我与她们相互照镜子的开始。”


这次亲密关系的结束让她确信了亲密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她不仅想自我窥探,也希望寻求共鸣。她开始用她擅长的影像和文字摸索接下来的路,在寻找答案的路上她的长期女性影像文本创作项目《她在家》(Women at Home)诞生了。



《她在家》中国独居女性影像纪实项目,戴显婧,2016年至今


至今她已经拍摄采访了40多位女性,大多都是30+,她走访她们身心归属的领地——家,深入交谈她们在亲密关系当中的体悟,为她们拍摄一组环境肖像,再将她们谈论的内容梳理成文字,与影像一同呈现。通常她的镜头除了对准被摄者,还会充分观察她们的家居环境与物件。借由影像与文字,戴显婧开始了观察见证当今社会独居女性情感探索与个体成长的实践行动。曾经一位被访女性对她说:行动是最好的祈祷。也正因这样的彼此召唤,她不断在行动。


“以前我的世界很小,所以对方大,我会迷恋一种深邃。

但现在我的世界大了,所以很多事儿都不那么重要了。

这可能就是长大。”

新若,32岁,现已婚已育


“我的内心是个吉普赛人,手上戴满戒指,

拖着一个行李箱,走到哪是哪。”

陈天媛,34岁,单身独居


有趣的是,单从图像上来看《她在家》的构图中常常出现的两个元素:框与镜面。门、窗帘、窗户、镜子等构成的框形元素给予了视觉上的空间感,这是发生在家这个空间的故事;镜子、玻璃等镜面与被摄者形成反射或重叠成为了女性对自我的观看、回顾与自我探索的视觉表达,也暗示着戴显婧“把自己作为方法”通过拍摄她人探索自我成长的行为。


除了她们的情感面貌与生活状态,她们当下的的家园、事业与身份也被逐一纪录,热爱铁人三项运动的外企职员、餐厅老板、艺术家、怀孕的母亲、心理学教育者、骑行圈从业者、大学教师.....这是关于她们的爱与怕最好的说明。


“我渴望爱胜过被爱,我怕亏欠别人。”

张凡,33岁,单身独居


“痛苦都来自于人和关系,直到30岁,开始看见我自己了。”

贺伊曼,30岁,单身独居


“2020年,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接近真相的一年。

不确定性和变动的现实对我来说很珍贵。

我欢迎并接纳生活中的多样、无常与复杂。”

Agnes,34岁,已育独居


“我们在试炼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关系,不想渗透并占有对方。

养育幼崽,是我观察男女性别的方式。”

陈元元,38岁,已婚已育独居


另外,被摄者对镜头的觉知是充分的,大多数的被摄者是主动要求被拍摄的,这样找来的被摄者往往表示需要和戴显婧聊聊,有的发邮件连自己是谁做什么也没说,就说想交流。她会带着一连串问题来到她们家中,两个陌生人就此产生了连接。当她拿起相机拍摄的时候,她们和桑德斯镜头前的人们一样,展现着她们生活的姿态和充分的自我觉知。


“两性间的关系可以很多样,

我并不想要追究到底是男友身份还是要奔向结婚。”

林叶红,36岁,单身独居


戴显婧曾戏谑地说自己现在就是一个“知心大姐”,她和被摄者通过拍摄过程交换情绪,交换从不同的亲密关系与独居生活中收获的体会,一起辩证思考,各自收获,再投身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成长。这使得每一次拍摄都像是一次短暂的“心灵复健”,不回避过去,也不惧怕未来。


“我曾经有过一段活在谎言和不被尊重下的感情,让我沉沦,相互燃烧。

现在除了担心自己生病之外,没什么害怕的。”

文妮,31岁,单身独居


“人生至今最平静幸福的状态:有爱人,有家人,有想做的事。”

徐薇, 35岁,现已婚已育


随着看到媒体报道而找到她的,以及一些朋友帮忙介绍的女性越来越多,职业与年龄范围甚至超出了她的想象。从她的职业半径所能够触达的文艺工作者、媒体人、互联网工作者辐射向更广的职业,教师、运动员、甚至是科学家。由70、80、90后延伸向50、60后与00后。前阵子,她前往舟山的一座离岛,拍摄了一些渔民的妻子,年纪最大的73岁,独居长达50年。


《她在家》成为了戴显婧的触角,使得她能够触及到生活半径以外的人,因为交谈与原本完全不同生活轨道的人成为朋友,吸收着更大的世界的养分,同时也为更多的人给予成长的陪伴。戴显婧说,哪怕年纪、身份职业跨度各不相同,但可以看到我们的共性,那就是对生活的坚韧、自省与不放弃,以及对追逐爱这件事的赤诚。


“直接是一种自信。我希望彼此都是’管好你自己’。”

龙荻,36岁,单身独居


“9岁时父亲忽然消失了。我和我妈相互依赖也相互错位。

我靠自己搞定一切,我不知道该如何爱别人。”

汪倩雯,30岁,单身独居 


“我对我的情绪和感受越来越放纵,

需要不断试错去了解我是谁。”

周舟,34岁,非单身独居


“我们还没有离婚,但已分开居住。

也许,天真是因为有喜欢做且只能做的事。”

曹轶,35岁,已婚已育独居


“在亲密关系中我更像是一个’机器人’,

直到触碰到有着同样需求的触角。

两个人脱掉所有的脸谱之后,

产生的彼此认同——有什么比亲密关系更亲密呢?”

老鱼, 35岁,单身独居


“ 给这些女性拍照,我像是保存了她们当时所有的情绪、感受、样貌。随着时间的变化,当她们仍和我交流生活的时候,都在彼此感谢相互的见证。就像是,区块链上的一环,它无法篡改,真实清晰。但我们都往前走了一步。”


《她在家》的纪录不是窥探,不是她们害怕被别人看到不可言说的隐私,而是她们与戴显婧一起经历的一次次自爱。


摄影,到底可以为自己和他人做点什么?这是戴显婧创作之旅上不断追问自己的问题,她认为,摄影陪伴着她比什么都可靠,她已慢慢找寻到答案——以自己为行动,寻求集体共振。


项目持续征集,可联系戴显婧:amosdai@qq.com



戴显婧

独立摄影师。生于1988年,在南京长大,目前工作、生活于北京。

结合影像、文本、纪录片的多种方式,她将艺术创作作为探索自己的方法。关心女性、城市文化及自然,并以同一种核心作为创作主轴,即对于“关系”的探究——人与自我,与他人,与天地万物之间。2016年,戴显婧开始创作女性影像项目《她在家》,呈现中国速度之下女性个体的生活及情感的多样性面貌,得到中国各大影响力媒体报道。2019 “风吹时”三人摄影展,平行空间,中国杭州;2018 “时间之风”单元,连州国际摄影展,中国连州;2018 “她在家”女性肖像系列,第三届北京摄影双年展,中国北京。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影艺家书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影艺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