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霸屏”新闻联播“登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连日来吉林省频受央媒关注

吉林日报 2019-06-23
新朋友戳 蓝字关注我们哦!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有没有发现

最近,吉林省的身影

多次出现在央媒的报道中

一起来看看央媒都关注了啥?

霸屏一分半!

央视《新闻联播》

关注吉林省项目建设年活动

新闻联播:新春新气象,新年增活力。各地在新春时节,出台了各项新举措,落实行动,扎实推进新的一年高质量发展。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吉林省项目建设年活动全面启动,今年吉林省谋划推进2000个亿元项目。将以项目建设为着力点,抓环境、抓项目、抓落实,激发经济活力,加快转型升级。

一上班,位于长春的长光卫星技术公司的科研人员,就投入了新卫星的设计与测试。上个月,这家公司研发的“吉林一号”卫星组网就增加了2名新成员,目前已经有12颗卫星在轨运行。

而去年10月投产的航天信息产业园马上也要进行二期建设,这也是吉林省启动实施“项目建设年”的一个重要项目,一批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正加紧培育。

为了让项目早开工、早落地、早见效,吉林不断完善软环境建设,落实“只跑一次”改革,推动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再造,今年计划为企业降本减负900亿元,力争三年内全省民营企业贷款新增1000亿元。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聚焦吉林省!

河湖连通,这里四季能赏景

2月14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题为《吉林西部不缺水,尴尬的是曾十年九旱。一项工程,让2400平方公里土地变成了湿地——河湖连通,这里四季能赏景》的文章,全文如下:

人民日报2019年2月14日1版截图


春节过后,查干湖上的渔工们又开捕了。冬捕冰上作业负责人张文和工友们越干越带劲。“这几年,查干湖水质好了,一网最多能打30万斤,鱼又大又肥,大的都有四十来斤。”

水好鱼多,是因为湖面大了。57岁的张文打小长在湖边,见证了查干湖的变迁。上世纪70年代以来,吉林西部“十年九旱”,湖泡、湿地面积缩减2700多平方公里,查干湖也一度由近500平方公里缩小到50多平方公里。

查干湖水净如镜,它也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吉林近年来治理西部生态的观念之变。

吉林西部不缺水,只是有些难以驯服:松花江、嫩江、洮儿河、霍林河从这里穿过,每年主汛期过境水量达300多亿立方米。然而,雨季抗洪好理解,可年年上演“四季抗旱”着实让人尴尬。

洪水不也是水么?能不能利用洪水抗旱?吉林转变生态理念,自2013年起,启动“河湖连通”工程,以西部现有大型水利工程为“主动脉”,疏通湖泡间的“毛细血管”,把洪水引入4.46万平方公里区域内的203个湖泡、湿地,形成河湖互济的大水网。目前,河湖连通工程量已完成80%以上,连通湖泡124个,引蓄洪水21亿立方米,恢复和改善湿地2400平方公里,恢复草地360平方公里。

查干湖不只是水大了,而且水也活了。“原来查干湖是只进不出的,‘河湖连通’后,引入汛期松花江水,与周边16个湖泡连通,水可进可出,3年就能实现一次水质转换。”松原市水利局局长李树生说。湖水的碱性减弱,鱼的生长环境、食物有了改变,肉质更紧实、鲜美。去年,查干湖被评为全国有机农业(淡水鱼)示范基地。

河湖连通,还让吉林西部区域内地下水抬高1米左右,1.1万多眼农田井恢复原有灌溉能力,扩大农田灌溉面积55万亩,累计增产粮食5.6亿斤。镇赉县架其村农民张树权的21亩旱地,这几年连年增产,“雨水多了,地下水上来了,就连旱田也借力了。”

水一来,鸟儿们也来了。吉林西部小气候发生改变,年降雨量增加40至80毫米。2018年10月下旬,镇赉县内的莫莫格湿地迎来各类候鸟数十万只。河湖连通恢复和改善莫莫格湿地1090平方公里,栖息的白鹤由原来的500多只增加到3800多只,据有关方面介绍,这占到全球白鹤数量的95%。

水一来,游客们也来了。夏赏碧水绿草,冬观冰雪胜景,春秋两季看候鸟迁徙,生态改善让吉林西部的旅游业火了。2018年吉林西部松原和白城两地接待游客1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252亿元,两地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6.9%和15.4%。

让张文不曾料到的是,如今的查干湖,出名的可不只是鱼儿肥美,他所在的屯去年获评“中国最美渔村”,全村搞起了餐饮和住宿接待。张文也不甘落后,和老伴经营起260多平方米的“活鱼城”。“今年春节的游客一直没断,冬捕忙了一个月挣到好几万啊。”张文一家这个年过得更加“吉庆有余”。


新华社:爬坡过坎促振兴——

吉林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全国两会重要讲话精神纪实

小卫星组网太空,吉林大米热销全国,野生东北虎出没山林……近年来,白山松水间传来一个个好消息。

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吉林代表团参加审议,与代表们共商东北振兴大计。“深入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殷殷嘱托,切切叮咛,习近平总书记为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吉林指明方向。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代表团的重要讲话精神,吉林抓好创新先手棋,驱动新引擎,奋力克难关,加快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创新驱动奏响“产业好声音”

吉林省和龙市光东村水稻种植户在进行机械插秧(2016年5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宏  摄

春节假期,吉林通用机械公司的流水线依然忙碌。

“订单已排到5年后,只能抢时间抓生产。”刚从德国保时捷公司洽谈合作归来的董事长李吉宝说。

2018年,这家汽车配套零部件企业销售额实现30%的增长,达到29.3亿元。“创新研发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产品,一举改变了过去靠低成本、低价格参与竞争的格局。”李吉宝说。

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指示,在“十三五”期间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发展提速、新增长点培育提高、服务业转型提升等“四大工程”,突出以创新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汽车、石化等传统产业正摘下“傻大黑粗”的帽子,不断向高端跃进。

春节期间,吉林市各大商场里,不时可见身着“吉化蓝”工服的顾客。“企业效益好了,工资涨了,穿工服上街‘有面子’。”中石油吉化合成树脂厂车间班长赵雷说。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石油吉化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孙树祯看来,“吉化蓝”走上街头,是企业职工自豪感的折射。

继2017年创造建厂近70年来最好成绩、盈利50多亿元后,2018年继续保持盈利势头。“我们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把做中国最好的ABS树脂作为目标,产品受到用户青睐。”孙树祯说。

传统产业“老歌新唱”,新兴产业“欢歌嘹亮”。老工业基地的大舞台上,工业“一柱擎天”和产业单一的“二人转”正奋力转向多业并举、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交响乐”。

“卫星省”正成为吉林省的新名片。长光卫星公司负责人宣明向记者介绍,商业遥感卫星组“吉林一号”已有12颗小卫星在空组网,执行测绘等任务2万余次。

如今,小卫星制造已被列入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长春航天信息产业园里,聚集起一批卫星配套企业。

近年来,中国标准动车组、一汽解放智能重卡等众多“吉林智造”陆续走向市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较高增速,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8.2%。

现代农业播种希望的田野

吉林省和龙市光东村,农户在搬运打包装箱后的“延边大米”(2019年2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过去一斤大米卖4块多,现在7块多还供不应求。”和龙市光东村淳哲有机大米农场有限公司经理金君高兴地说。

吉林占据黄金水稻带和玉米带的地理优势,长期以来粮食却只能卖初级产品的价格。近年来,吉林全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在一些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指示,深入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叫响“吉林大米”等系列品牌。

2015年吉林实施大米品牌建设五年规划,目标锁定打造一个公共品牌、打造一个产业联盟、构建一个网络平台、建立一个完整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一个销售渠道的“五个一工程”。在这一规划牵引下,水稻收购价格逐年提升,带动全省农民增收10亿元以上。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于强表示,吉林将围绕一大批农业优势资源,努力打造“吉字号”品牌集群。

“品质提上来,腰包鼓起来。”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榆树市永生村党总支书记王艳凤说。在永生村,机械化经营比重越来越高,除了玉米,苗木培育等产业的效益也越来越好。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突出抓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求,吉林市大荒地村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和东福米业通过“村企共建”,共同成立农业公司集约经营,每公顷水稻增收2500多元,农户年均收入5万多元,让农民充分享受到现代农业的红利。走进大荒地村,昔日落后的村屯变得村容整洁,家家住进宽敞明亮的新居,一派新农村的新气象。

伴随现代农业发展,一群现代新农人也在成长。受益于“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长春双阳区晟华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华靓通过到农业院校学习,开阔了视野。他引入绿色有机种植理念,带领农民打造的鸭田、蟹田远近闻名。

目前,吉林省产销一体化经营的农民合作组织超过2200个,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在广袤的黑土地上挥洒汗水、收获希望。

擦亮生态优势“名片”

这是吉林省和龙市光东村秋日稻田景色(2017年9月22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坐拥长白山,怀揽大平原,吉林生态资源得天独厚。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曾关切地询问东北虎和长白山的情况。在振兴发展路上,吉林也在努力擦亮生态优势这张名片。

曾几何时,由于森林遭到过度砍伐,虎豹踪迹难觅。

近年来,吉林省开展大规模生态保护工程,东部长白山林区已实施停伐,深入实施“大保护”。权威监测数据显示,目前至少有27只东北虎和42只东北豹长期活动于吉林省区域内;中部加快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保护黑土地;针对西部常年干旱、生态脆弱的特点,启动河湖连通工程,原本贫瘠的土地成为粮食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

保护野生东北虎豹,吉林省不遗余力,甚至让计划修建的高铁为虎豹改道。2017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在长春挂牌成立,东北虎豹的生存繁殖领地不断扩大。

2月的长白山寒冷依旧,基层林长刘长征带领6人巡护组穿行其中,每天巡护行程15到25公里。2018年初,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开始实行林长制,设有三级林长共27名,他们辛勤地守护着这座生态宝库。

山青了,水绿了,得到充分保护的生态资源又转换成了经济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今年春节,吉林黄泥河林业有限公司管辖的老白山雪村游人如织,过去的林场职工依托森林旅游,办起家庭旅馆,煞是红火。

“既保护好资源,又发展起绿色产业,带动职工就业,这是双赢。”黄泥河林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栋说。


光明日报头版关注!

吉林:振兴答卷亮点多

2月21日《光明日报》头版刊发题为《吉林:振兴答卷亮点多》的文章,全文如下:

光明日报2019年2月21日1版截图


【牢记嘱托 砥砺前行】

2015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对吉林振兴发展给予了殷切希望,他指出,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抓住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努力形成特色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产业体系,加强同周边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通过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性障碍,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把老工业基地蕴藏的巨大活力激发出来、释放出来。

4年来,吉林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把振兴作为圆梦路上的目标,化作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斗志,不断书写成吉林答卷上的亮点。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说,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为吉林振兴注入了强大政治动力、实践动力和精神动力。4年来,吉林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砥砺前行,走出了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加减乘除”催生发展新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组合并没有根本改变。他用“加减乘除”形象地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破题。加:投资、需求、扩张;减:淘汰落后产能;乘:创新驱动;除:市场化程度。

2015年10月,“吉林一号”卫星发射升空,这是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商用遥感卫星。它的发射成功也使吉林在高新技术、通信产业和航天信息产业研发等方面进入全国先进行列。2019年1月,“吉林一号”光谱01、02星发射升空。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吉林一号”光谱01、02星总师贺小军介绍:“截至目前,‘吉林一号’在轨卫星12颗,可以为林业、草原、航运等行业用户提供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吉林振兴的步履更加铿锵。近年来,吉林做好“加法”,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2018年,吉林地区生产总值全年增长4.5%;在“减法”方面,淘汰的落后产能涉及焦炭、电解铝等多个重点行业;在“乘法”方面,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8年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指数居全国第14位,比上年提升3位;在“除法”方面,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仅2018年就减轻企业负担800亿元……

发扬钉钉子精神做好民生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要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发扬钉钉子精神,有坚持不懈的韧劲,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走进吉林省榆树市五棵树镇中学,文体设施一应俱全,每间教室都有教学一体机。校长宋海江说:“办学条件改善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也留住了。”

“共享”是近年来吉林教育工作的焦点。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战高峰说,2018年,吉林支持158所农村中小学校实施取暖改造,推动贫困县改造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校园校舍,对150所普惠性民办园下达奖补资金3000万元。

民生跟着“民声”走,吉林一路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过程中,吉林强化顶层设计,注重改革创新,推进养老大院+老年协会+集中托养+志愿者+信息网络平台的“大院+”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在扶贫中变“输血”为“造血”,因地制宜地开展股份合作、集体经营等20多种扶贫模式。

“要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吉林绝不辜负嘱托,坚持经济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018年省政府承诺的35件实事全部完成,2019年还要重点实施10方面37项民生实事。

变生态资源为发展优势

冬季的寒冷曾是制约吉林发展的短板,可如今这“冷资源”产生的“热效应”却越来越多。2018年12月到今年2月,第24届中国·吉林冰雪节在吉林省吉林市举办,赏雾凇、戏冰雪、泡温泉等旅游体验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仅春节黄金周,雾凇岛全域接待游客就超过14万。

吉林市既是“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又是“中国最佳避暑旅游目的地城市”。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市市长刘非说:“近年来,吉林市提出了打造‘旅游文化名城、新型产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市’的奋斗目标,为旅游业和冰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巴音朝鲁说,4年来,吉林始终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旅游特别是冰雪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年均增长约20%。

成绩背后是吉林人不懈的努力。一幅秀美的吉林画卷徐徐展开:头顶有蓝天白云,脚下是一片黑土,夏有一片清凉,冬有玉树琼枝,聚了人气、谋了发展……

今年春节前夕,在吉林省两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景俊海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再次发出号召:“争做新时代的践行者、奋斗者和追梦人,为实现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努力奋斗!”


人民日报要闻版聚焦吉林省!

创新驱动谋发展 真抓实干促振兴

人民日报2019年02月21日2版截图


茶礼、岁拜、载歌载舞……春节期间,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光东村年味十足,欢乐洋溢。

2015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详细询问延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4个月后,习近平到延边考察调研时,来到了光东村。“总书记盘腿坐着跟大伙儿亲切唠家常。”回想起2015年7月16日那天,村民宋明玉满脸幸福,“真想告诉总书记,我们的日子更美啦!村里铺了路,建起文化广场、停车场,还用上了水冲厕所。”

光东村第一书记玄杰细说变化:“村里上马水稻加工、养羊、民宿改造等项目,2016到2018年为贫困户分红31.69万元,7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彻底脱贫。”

小村落的嬗变,是吉林闯关夺隘、向着振兴发展奔跑前进的缩影。“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隔4个月后又到吉林考察调研,对吉林的发展寄予殷切希望。”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说,4年来,吉林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传统产业巩固提升,新动能加快成长,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推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创新驱动发展,产业优化升级

1月21日13时42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吉林一号”光谱01/02星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与此前发射的10颗“吉林一号”卫星组网,为林业、航运等行业用户提供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

长光卫星技术公司近年来整合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等多方力量攻关,在卫星“星载一体化”、轻量化、高分辨率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生产并成功发射12颗以“吉林一号”命名的商用遥感卫星。

在吉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吉林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抓住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努力形成特色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产业体系。吉林省省长景俊海说,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吉林坚持依靠创新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积极扶持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改变工业“一柱擎天”和结构单一的“二人转”产业体系。

去年11月,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公司国家轨道客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大楼启用。长客公司攻克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生产“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等多种性能、多种型号的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普通铁路客车,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如今的吉林,天上有卫星,地上有高铁,蝶变正在发生。2018年,吉林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41.9亿元,同比增长55.6%;中科院长春光机所“高性能航空光电成像与制造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红旗品牌汽车销量突破3.3万辆,增长602%。

一批企业成长为国内细分市场领域的“隐形冠军”和“配套专家”。长春北方化工灌装设备公司主打产品自动化,灌装机器人生产线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公主岭市远达实业公司总经理袁博介绍,中国的车用空调阀芯10多年前依赖进口,远达公司研发生产的产品,价格仅是进口的一半,现约占到国内自主品牌汽车的80%。

现代农业加快推进,黑土地劲吹绿色风

“秋天时,70台收割机齐上阵,1000公顷地10多天收割完毕。”吉林市孤店子镇大荒地村通过整村土地流转,村企合作,实现水稻种植标准化、机械化、生态化,村党支部副书记管作新介绍,去年村民1公顷地入股分红1.35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在一些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突出抓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3个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建设,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5年两会后,省委省政府把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列为吉林省“一号工程”,2016年起全面启动实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

“2018年,全省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建成高标准农田200万亩,累计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560万亩,粮食产量达到726.6亿斤,全省粮食总产连续6年稳定在700亿斤水平。”巴音朝鲁介绍,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7.5%。

几年来,吉林省建设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900多万亩,主推技术31项。农业卫星数据云平台基本实现县域全覆盖,农村电子商务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加快推广土地托管、股份合作等经营模式,2018年全省土地流转面积2619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41.6%,比2015年提高14.6个百分点。农民合作社发展到8.7万个,家庭农场2.5万个,分别比2015年增长38%和92.3%。

黑土地劲吹绿色风。吉林省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推广绿色生产新技术新模式,扩大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面积,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工程,黑土地保护条例于2018年7月起正式施行。

上世纪60年代,查干湖生态恶化,湖面锐减,周边土地盐碱化,没法耕种。自2013年起,吉林启动“河湖连通”工程,恢复和改善湿地,查干湖不仅水大了,水还活了。生态好起来,不光查干湖年年有鱼,村民们种地也风调雨顺。

“普通小米卖3元多一斤,我们种的有机小米可卖到15元一斤。”查干湖东南岸的妙因寺村村民张世文说,“有机种植养地,土地能涵住水,不板结了,野菜和蚯蚓都多起来了。”

以实打实的作风,成就实打实的作为

朔风正寒,在松原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领取房产证的市民喜气洋洋。

“我家房子在翠林宛小区,住了10年都没房产证,闹心。”工人郭金笑容满面,“今天两个小时就办下来了,真是为老百姓办实事!”

聚集民生实事,2018年吉林省改造各类棚户区9.5万套,解决了37.6万户无籍房和1.4万户棚改逾期未安置问题,改造农村危房5.9万户。

在吉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发扬钉钉子精神,有坚持不懈的韧劲,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吉林全省上下牢记总书记嘱托,下好民生一盘棋,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2018年,吉林人的朋友圈里“晒蓝天”的多了。这一年,全省秸秆露天禁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还田面积超过500万亩,全省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0.3%。

实打实的作为背后,是实打实的作风之变。2018年,吉林省要求全省每名领导干部都要制定5个清单:查找问题清单,原因剖析清单,整改措施清单,责任落实清单,完成任务清单;交上“5笔账”:作风建设整改情况、查处问责情况、选树使用情况、推动全面振兴发展取得实效情况、群众满意情况。实行开门整改,请群众参与,向群众公开,让群众评判,全程接受群众监督。目前,共问责干部1231人,形成有力震慑,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

“总书记告诫我们,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立正身、讲原则、守纪律、拒腐蚀,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巴音朝鲁说,这4年,我们深刻体会到,确保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吉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必须确立起实干、实绩、实效的鲜明导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一个一个地破解难题。


经济日报一版关注!

吉林省:动能转换走上可持续振兴之路

经济日报2019年2月21日1版截图


2015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抓住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努力形成特色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产业体系,加强同周边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通过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性障碍,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把老工业基地蕴藏的巨大活力激发出来、释放出来。

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表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吉林振兴注入了强大的政治动力、实践动力和精神动力。吉林振兴由此走上了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喜新不厌旧,创新凝聚新动能

老工业基地的传统产业身子骨沉。“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总书记对吉林产业结构弊端一语中的。

东北经济的辉煌,曾集中体现了闯关东文化的特征,新的历史条件下,除了敢闯还要善创。改变不适应时代需求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需要新动能,创新是第一动力。

吉林具有一定的科教优势,把科教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向“双创”优势转变,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就有了支撑点。“舟桥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计划,让一个个科研成果在沉睡中苏醒。“吉林1号”是我国第一套自主研发的商用遥感卫星组,组网后将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宣明向经济日报记者透露,单个卫星成本已经从数千万元下降到数百万元,应用产业的经济性值得期待。“吉林1号”标志着吉林省在高新技术、通信产业、装备制造和航天信息产业研发等方面都进入全国乃至世界的先进行列。最新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6%,已经成为动能转换的主力军。

传统产业在相当长的时期仍将是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根基,如何使之“老树开新花”,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而不是包袱?吉林省确定发展“数字吉林”,提出靠信息化培育新动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突出抓好数字经济与汽车、石化、食品、冶金、医药、装备制造6大传统产业的“1+6”融合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李秀林对当时总书记参加吉林团审议的情景记忆犹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他深受启发。李秀林所在的敖东制药集团从一个小小的养鹿场发展而来,能够变成今天200亿元市值的企业,靠的是创新。

在延边州敦化市敖东集团延边公司,生产负责人张秀云告诉记者,口服液灯检与包装采用联动生产自动化生产线,产品灯检、贴标、入托、装盒、视觉检测、称重检测、装箱,一次性完成,生产节拍每分钟150盒。目前,企业加大了对国家一类新药盐酸博安霉素、盐酸平阳霉素等的研发投入,形成了以注射用核糖核酸Ⅱ等生物制剂为主的抗肿瘤医药产业。

在吉林省,创新已从局部向全行业全领域全产业链供应链展开,创新在“变”中突破“二人转”的经济结构。在长春新区,长春市副市长王海英说,“高”和“新”是他们的标签,这里的企业创新典型不是几个几十个,可以说全是亮点,也推动了去年全区投资增长28%以上。创新从工业到新兴产业到服务业,全面开花,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工业不再一业独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3%。新项目在产业链条上深度融合,互相支撑,逐步形成了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产业集群,初步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补齐四短板,改革一发动全身

总书记给吉林号脉,经济社会发展存在4个短板: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开放合作、思想解放。解决办法是“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加法,投资增量;减法,淘汰落后产能;乘法,创新驱动;除法,深化改革。

巴音朝鲁说,总书记是以时代和全局的战略眼光审时度势,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完全契合吉林实际,这是吉林振兴的动力之源。吉林省省长景俊海说,我们要把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贯穿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各层次。

补短板,增动力。既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又破解难题,实现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协调发展成为吉林的新方位,“五大发展”是新坐标。

思想是先导,观念须转变。2018年10月,《中共吉林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解放思想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印发。对标发达省份,特别是对口支援省浙江,找出差距,理清思路。

转变从干部做起。2018年8月26日,吉林省领导干部大会召开,全面推动干部作风大整顿、大改进、大提升。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严不实不深不细等作风问题,推动全省党员干部作风有一个革命性锻造、颠覆性重塑、根本性转变。党员干部为之一振。

营商环境稳中优化。2016年6月2日,吉林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意见》,明确了9个方面41条任务要求。为优化软环境提供硬行为支撑,2018年减轻企业负担800亿元,实现了不超过3个工作日可以完成企业开办程序,最短只需28分钟,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从223个工作日压缩到最快13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工作效率排名全国第二位,营商环境全国首次排名居12位。得益于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新40条等系列政策,民营企业户数增长16.1%。

吉林省2018年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意见》,对转型企业给予7项税费优惠,融资支持,最高可获得4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整体实现小微企业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实力增强的目标。

景俊海在吉林省两会上做省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吉林不改革开放没有出路,慢了也没有出路。必须在改革上补课,在开放上补位,在发展上补短。

2018年,吉林省成功组织第三届全球吉商大会、央企助力东北振兴等100多场省级招商活动,京东集团“亚洲一号”智慧物流园等292个重大项目签约,18个项目当年开工建设。

在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下,人民生活稳中提质。2018年,吉林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6.2%。城镇新增就业47.9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6%。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79万人。改造各类棚户区9.5万套,解决了37.6万户“无籍房”和1.4万户棚改逾期未安置问题。

今年吉林省两会期间,吉林省发改委、财政厅等8部门联合发布《吉林省扩大开放100项政策措施》,聚焦放宽准入、投资贸易便利、金融支持、引才育才、要素保障等9个方面。

新年伊始,吉林省项目建设年活动全面启动,谋划推进2000个亿元以上项目,将以项目建设为着力点,抓环境、抓项目、抓落实的“三抓”,激发经济活力,加快转型升级。


来源 | 彩练新闻

编辑 | 裴晶莹


猜你喜欢


硬核!《流浪地球》居然还有“长春版”!快来一场“未来之旅”......


松原市市管干部任职前公示公告


请留步  喜欢就点个zan再走吧!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