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入50万的中国中产,被英国人掠夺了下一代

zhoubotong 周伯通 2022-07-23

题记:

英国人在英国私校里读出来,当英国首相,当国会议员。

中国人在英国私校里读出来,当前台客服,月薪3000.

 


01



英国的私校为何在英国风靡?

英国的学校分为私立和公立,两者相差甚大,在优秀的私立学校,课堂纪律非常严格,大部分私立中学是寄宿学校,英国私校“精英”教育学起来一点不比中式教育轻松,像伊顿公学、斯科特中学等私立中学,聚集了全英国7%的学生,却占据了牛津、剑桥每年录取的学生中的50%。

 

伊顿公学的前教务长,很诚实的点破了英国教育的实质。英国的精英教育,不是什么快乐教育、放羊式的教育,而是跟中国一样,甚至比中国更严格、更刻苦。 

 

未来,这些人将成为英国的首相、国会议员以及社会精英人士。但是,要想进入私立学校,孩子从六岁就要开始准备,然后经过残酷的筛选(包括对家庭财产的考察),才有可能进入顶级的私立中学。

 

为什么有钱人要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交圈子,这些都是有钱家庭的孩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英国的阶级等级制度还是非常明显的,社会流动性不很流畅。中国人喜欢看的《唐顿庄园》,表现出不同阶级的生活状态。通常统治阶层也叫upstairs,因为他们住在楼上;劳动阶层也叫 downstairs,因为他们住在楼下,是厨房干活的。为什么这些孩子将来会成为国家的公务员,因为他们是资本主义社会,老子英雄儿好汉,是法律定义好的。

 

富翁的孩子从小念私立学校,如果升入牛剑,最终从事的也大多是高薪行业,未来的孩子同样会放入私立学校。英国私立学校系统造就了一个充斥着特权的死循环。

 


02



英国私校纷纷进入中国,受到中产追捧

提起英国的教育,人们不禁联想到牛津剑桥等世界知名学府,以及《唐顿庄园》中的田园生活和绅士风度,从而对英国文化和英国教育充满了向往和憧憬。英国私校,受到无数中国家长的青睐。

 

国王学校 、威雅公学、哈罗公学、LEH学校、剑桥德佩斯学校、克雷格学校、莱普顿学校、敏斯特公学、圣比斯公学、卡迪夫公学,目前已经有17个英国私立学校品牌进入中国。在苏南,常见的英国私校是威雅公学、国王学校、卡迪夫公学、一学期学费10-30万不等。

 

这些学校的招生定位是:瞄准年薪的是50万以上的中产打工者或者中小企业老板,因为大企业的老板,儿女是直接送到国外的,而中产打工人和小老板则把孩子放在中国本土的英式学校里。

 

这些英国私校,到了中国,显然变得更有中国特色,在家长们看来,追求英国的贵族教育,其本质是追求权利和地位, 并不完全是追求知识本身。科学知识走到哪里都是一样的,图书馆就是学习的好地方。家长们追求英国的贵族教育,是为了走进权利和地位的社交圈,学习英国的绅士礼仪、餐桌举止、使用下午茶的规矩等等,做一个绅士。在中国本土英式学校学习的课程内容和目的有所不同,以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统治思想为主要目,然后有其他综合课程,如骑马、射箭、游艇、瑜伽、钢琴、舞蹈、茶艺等等,英国的私校在中国是不开设政治思想课程的。这一点上,很符合马云提倡的教育精神。

 

但是,英国私校的严格刻苦哪里去了?英国私校也在响应中国的素质教育?

 



03



崇洋媚外的宣传、崇洋媚外的家长

在英式学校招生的简章上,我看到了两行字的宣传:“引进大不列颠国际思维课程,让您的孩子像英国人一样思考”。

 

这两行字让人感觉很奇怪,什么是大不列颠国际思维?英国的和国际思维有什么关系,从英国的角度看,中国人的思维是不是国际思维?很显然,学校的管理者眼里,中国人的思维肯定不是国际思维的,潜意识里已经形成了外国人的思维=国际思维=高端,中国人的思维就是落后。

 

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强国,而且还在奔着第一名去的时候,在中国最发达的长三角,中国人还在教下一代,要向一个综合国力和历史成就远弱于中国的英国人一样思考?

 

富人区、精英教育,以及考究的皮鞋和低调的谈吐,都是判断一个英国人的阶级成分的指标。这些阶级观广泛存在但是不易察觉。那些含蓄的英国绅士淑女深信自己就是精英,言谈间就能嗅出彼此属于哪个阶层,无需打探。这或许是中国家长所需要的。

 

但绅士淑女在英国都是表象,在背后都是权力和财富的斗争,以及英国的土壤适合这种教育。而到了中国,进来这些私校后,是不参加中国中考的,很多孩子理科都一般,最后都学了语言学。

 

学校培养了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统治思想,这个在中国的土壤上,学校里是学不出来。在国内,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当公务员,崇奉的都是基层做起,公务员的升迁路径是大学生村官-乡镇-县市-省-北京,律师毕业让你竞选总统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在欧美却是司空见惯,所以欧美从政者满嘴谎言,对底层人民的承诺完全是镜中花水中影,从不兑现。

 

在国外回来的宗馥莉都接不了娃哈哈的班,所以在英式学校读出来的孩子很难接父亲的班,中国的人情管理非常复杂,电子厂的厂长如果能把一个车间管好,就能胜任美国总统了。但美国总统不一定能管好中国的车间。在中国,企业要能脱颖而出,领导层必须走基层,频繁的走基层,才能把企业做出色。

 

小老板的孩子毕业后还有产业可以继承,即使干不好,也能生活无忧。但是打工的中产儿女从国外回来,很多人读了还是一年制的英国硕士,然后回国,国内企业是不看好这种学历的,他们只能做做前台或客服,月薪3000元。

 

而且他们脑海中想的所谓的富人圈子根本不存在,年薪50万确实可以读得起英国私校,但你在真正的有资产的富人眼里,你就是个996的打工人,是公司的耗材,是干电池,是35岁之后就应该送外卖的人而已。



04



我们的孩子要不要读国际学校?

答案是:当然要读

 

但是也要量力而为,另外还要与时俱进。大富豪们混的是圈子,将来还可以实行经济联姻,一个企业的公子哥儿,跟另一个企业的大小姐结婚,马上资产就可以上市,所以他们从小不接受中国的应试教育也很正常,至少这一代可以衣食无忧。

 

人一旦有钱了,就要千方百计的要脱离人民群众, 如果中产家庭你一定要凑这个热闹,还是建议学国外的理工科吧。可是目前的现状是,欧美人对中国学生去学理工科表示非常的警惕,机会越来越少。

 

从幼儿园到初高中,在中国本土的英国私校读,高中完了直接去英国本土读,这就是英国私校在中国的教学流程,很多家长说,英国的教育好,启发民智,让孩子有独立思考。我觉得这是一个笑话,国内的历史书翻翻看,全是教你怎么造反的,这种教出来的思想还不够独立吗?

 

在英国的私校教育,是少部分精英阶层保持优势的手段,就和唐代前的世家没有什么区别,但中国从唐代开始,就不允许世家和门阀存在,一旦形成了顽固的权势阶层,隔三差五的就会出现“黄巢”这种人,把社会秩序重新整理一遍。

 

最最可悲的是,有些孩子读了英国私校后,一事无成,然后抱怨社会,抨击中国,成为了香港的某些年轻人的心态,把自己的不如意全部发泄给社会。哎!本来自己孩子是一张白纸,却花巨资交给别人乱涂,最终培养成了慕洋犬。

 



05



中国教育要挺直腰杆子

时代已经改变了,然而很多中国人的思维还没有改变过来,这是几十年在充满民族自卑感的大环境下的结果。

 

在全民自卑环境下的中国,教育部本身也是个软骨头,整天要像外国人学习,教育改革改来改去,最后说搞素质教育,在他们的理解中,素质教育就是再学点骑马、钢琴、艺术等等,最后人才越来越少,国家今年不得不启动“强基计划”,有点类似于建国初期的“中科大少年班计划”。

 

自卑的教育现状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怪现状,来中国的老外,敢于在中国北京的大街上猥亵中国女性,敢于在中国的地铁车厢里殴打中国男性,你去国外敢这样吗?国人把一部分老外宠坏了,人是有动物性的,不能惯着,越惯越混蛋。一个非英语国家,毫无教学经验的非洲人,英语比印度人还烂,凭着一张脸就可以轻松找个月入过万的外教工作,有些外教毫无经验,毫无爱心,毫无耐心,毫无责任心,缺乏敬业精神,根本不懂最基本的语法和教学。但是一个幼儿园如果有了外教,费用每学期要另交1000元,因为幼儿园逼格提高了,有洋大人来教了。

 

和私校比较,中国的大学名校生来源,大部分还是来自于国家提供的公办教育。中国的教育体制,从主观上,不分阶层,不分身份,不分贵贱。实际上是为所有的孩子,提供了类似英国精英才能享受到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中国依然在按照“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哪怕将来你是一个收银员,你也跟将来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接受的是统一标准的基础教育。

 

在中国,教育的结果可以因为天分而不一样,但是起点却是公平的,这就是教育平等。

 

后记:

“如果你觉得你的祖国不好,你就去建设他。如果你觉得政府不好,你就去考公务员做官。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用资本绑架了国家

南怀瑾:美国会这样做,不提前回来以后都会有麻烦的

中国式“互联网价值观”,摧毁了人的道德底线


明人不说暗话,

支持的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