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60岁仍在一线打拼!老兵的故事给我们太多感动

2016-10-28 东部战区

今年7月,朱日和训练基地烽烟再起,东部战区某装甲旅和某蓝军部队在大漠深处展开了2016朱日和系列的首场跨区演习。在演习中,数百公里战场机动遭遇滂沱大雨,该旅年届60的高级工程师徐建国担任装备维修“党员突击抢修组”组长,带领技术骨干冲在一线,昼夜连续抢修装备上百台次,近千台装备竟无一因抛锚而滞留,徐建国也被官兵们形象的称为“铁甲守护神”。


在演习场,徐建国和担任导调的院校专家


在演习中,该旅刚刚转移到新的宿营地,徐建国就和修理营营长李林志一起商议如何布置装备伴随保障分队。


就在7月19日,是该旅在朱日和演习最激烈的阵地进攻战时间,也是徐建国60岁生日,但整夜徐建国都在阵地上,度过了他军旅生涯最后一个也是最难忘的一个生日。



演训场上,徐建国(左)指导修理人员自制牵引车链接栓。



一线指导


演习结束回到营区后,虽然已过退休年限,徐建国并没有离开岗位,他同大家一起复盘找问题,提出了多项装备保障方案,最近,徐建国还把近年收集整理的《96A坦克维修实用500例》一书交给了部队,作为他告别军营的礼物。



战场机动时,一辆装备临时出故障,徐建国立即赶到现场排查。



连续两昼夜的装备机动,徐建国跟随车队排除了十余起装备故障,到了目的地,两夜没合眼的徐建国坐在车上睡着。


从军43年,从连队修理工到师装备部长,再到高级工程师。历经8次部队转隶,3次装备换代,7次装备更新,始终与坦克在一起。荣获2项国家专利,5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先后被总部表彰为全军装备工作先进个人和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4次荣立军功,成为“专家级”专业“总教头”。年逾花甲再出征,把国产坦克送到国际赛场。徐建国扎根基层部队,成为强军路上的“铁甲先锋”,这些荣誉使他的军旅路坚实厚重而又多彩多姿。



指导修理人员排除一处故障后,徐建国等着坦克手启动试车。


徐建国见证了我军坦克的发展过程,有一件事令他终身难忘:徐建国当兵初的一次连行军,有一台火炮在行进中出现故障,徐建国赶赴现场抢修,被后面的一辆当地毛驴车超越,这台自行火炮修好后,一会儿又赶超了这台毛驴车,可没走多久又出现故障,被毛驴车反超,反反复复被同一辆毛驴车超过了三次。


徐建国最后望着远去的毛驴车,心中有了更多思考,“一是建国之初我们的装备制造技术很落后,不少部队仍使用战争年代的落后装备,二是我们对装备的技术原理掌握不够,三次未能彻底排除一个故障。”时隔40年,这一“毛驴车三超自行火炮”的事,徐建国可谓是刻骨铭心,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定下决心要把技术学精,更好地为部队服务。



当兵之初参加装备抢修。


不久后,组织推荐徐建国提干,可就在临近政审和考核时,连队却想安排他参加上级组织的军事比武,而如果错过了提干时间,服役期满的徐建国就只能年底退伍。但徐建国坚决服从连队安排参加军事比武,并在比武中夺得了第一的好成绩,虽然错过了提干政审、考核的时间,徐建国仍被组织推荐破格提干。



在连队当技术员时的徐建国。


这一经历让徐建国更加坚定了一生信党爱军为部队的信念,始终心怀感恩回馈党组织。1993年,徐建国所在的部队移防,原本在南京安家的他要到苏州任职,徐建国二话不说,留下家人只身来到苏州,直至今年退休,既没有申请调离,也没有让家属随军,夫妻分居长达24年。


把个人进步交给部队,用工作成绩回报组织关怀。在徐建国担任师装备部长时,部队远赴东部沿海海训,时任军长找到徐建国,问他能否实现某型自行榴弹炮近滩登陆时实施火力打击。徐建国清楚,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虽然当时我军已经装配水陆两栖坦克,但还没有水陆两栖火炮。“我以党性担保,一定赶在部队演习前完成任务!”徐建国向军长立下军令状。



担任师技术部长时参加研讨会。


经过数月的探索和实验,徐建国主持率先改装的一个连顺利完成了海上试射,此型自行榴弹炮成功投入海上演习。不久,徐建国研发的此型自行榴弹炮水上适应性改造项目申请了国家专利,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填补了当时我军炮兵无近海浮渡作战装备的空白和渡岛作战第一梯队无伴随压制火力的空白。后来,徐建国所在部队先后在全军率先列装两种新型装备,他带着技术骨干学习新装备,使用新装备,研究新课题、探索新战法,改进装备使用技术。



参加濒海演习时指挥装备参加演习。


徐建国从一名连队修理工成长为“专家级”的技术大拿,不忘初心,始终服从组织安排,倍加珍惜这身军装。提干后,徐建国到机关任装备助理员,可不久,部队配发新装备,组织要他去连队担任技术员,“只要组织需要,让我干啥就干啥!”徐建国打起背囊就来到连队,在连队技术员岗位上一干就是7年。


2005年,徐建国的一名转业战友从国外回来,带回了一项技术,他第一时间找到徐建国,劝徐建国脱下军装跟他一起干,并开出了年薪百万的报酬,徐建国拒绝道:“我的技术都是组织培养的,组织不叫我走,我怎么能主动说走。”



任工程师期间指导连队技术人员进行装备维修。


年逾花甲再出征。2014年和2015年,徐建国所在部队受命参加俄罗斯坦克两项国际竞赛,他两年随部队到野外驻训近10个月,这期间,他同年轻的官兵一起钻车底、修装备,一身汗一手油,他同大家一起睡车厢,啃干粮,加班加点忙抢修,提出的多项装备改进建议被军工厂采纳,保证了备赛集训队正常训练。装备出国参赛时,徐建国四次接送装备到国门满洲里,参赛队员表示,只要看到徐高工在,他们就放心了。



坦克两项国际竞赛备赛期间在训练场指导装备维修。


铿锵强军路,一生铁甲情。徐建国对部队的热爱,对岗位的挚爱,成就了自己丰富多彩的军旅人生。他坚定信念、坚守军营、坚韧进取、坚持奉献,为部队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一抹行走在基层军营近半个世纪的迷彩,在部队这一改革的关键时期,给了我们信心,也带给我们感动。

 

作者 | 张文举

编辑 | 左海亮、靳奎

监制 | 代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