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1月1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这是医学史上的1大谎言!却被 无数中国人相信,是时候拆穿了!

杏林君编辑部 红杏林学院 2020-11-18
↑点击上方 “红杏林学院”,回复“礼包
免费领取“中医公益系列课
本文已由红杏林学院「专业审稿团」审核


现代人眼中,哪些东西最“慢”?

🥉 树懒:1分钟爬1.5米
🥈 蜗牛:1分钟爬0.142米
🥇 中医:1场病的治愈=十天半个月

受这种观念影响,即使是认可中医的人,也难以放下多年执念:

中医啊,就是位慢郎中嘛~

以至于在求医问药时,很多人会优先考虑西医,而将中医视为备选。

即便决定向中医求助,心里想的也是:哎,我已经做好被中医折腾一个月的准备了!

但是,为什么呢?中医见效真的很慢吗?今天,杏林君就好好跟大家说一说~

-分享开始-


认为中医疗效慢
是您没见过“快”中医

同样是医学,名头不一样,大家对它的态度都不一样。

提及西医:见效快,治病最好。

提及中医:效果慢,养生最佳。

知道这个讲法,我非常不解。

为什么?因为逻辑太有问题了。

您仔细想想。

如果医术高低仅靠疗效快慢说话,那西医治疗糖尿病、高血压也不快,怎么不说用西医养生?

仅靠着对中医疗效的偏见,就把中医当养生学,实在是大材小用!

要我说,朋友,您觉得中医疗效慢、只能养生,只是因为您还没见过真正“快”的中医!

嗖的一下,快如闪电


中医的神奇,不管是对付一般病症,还是解决疑难杂症,只有自己体会了才知道,不然说出来,别人可能说咱是骗子。

杏林君的第一位病人,就是我自己。



有一次天冷,我不小心着凉,到公司没多久就开始头疼不舒服。
午休期间,我赶紧找来艾条和艾灸架,对着大椎穴艾灸20分钟
当下觉得身体很暖和,头疼症状消失,也不咳嗽~
之后自己注意保暖,不吃生冷的东西,到第二天,身体就变好了~

后来,我把这个方法推荐给朋友。她也是受凉,而且体质跟我差不多,因此,可直接用我的方子:艾灸大椎穴,注意保暖,不吃生冷食物。
第二天,朋友的身体也恢复正常了。她当时还跟我感慨,中医治病原来没想象中的慢。



咳,其实,这还不算什么。

要说立竿见影,针灸才是出了名的,它针对性强、见效快,而且操作简便,疗效好。

这里,就不得不说,武大鹏老师之前在义诊现场的事情了。



气血疏通讲师:武大鹏
红杏林学院金牌讲师
气血疏通疗法创始人李正坤亲传弟子

前段时间,学院举办义诊活动。同事趁此机会,为自己的妈妈报名看病,结果陪同的父亲却突发急症:胃痛、呕吐、走不动路。到诊疗室时,脸色青白,汗流不止。

当时,坐诊老师为武大鹏老师,他通过触摸患者腹部,排除急腹症,再对患者施以针灸。

4~5分钟过后,同事父亲不再出汗,疼痛也有所缓解。休息片刻,他面色逐渐恢复,胃脘痛也减轻了四五成。但是,呕吐、浑身乏力的症状还在。

武大鹏老师便开了适量的柴胡桂枝汤给同事父亲冲服。

整个治疗过程持续十多分钟,之后患者又静坐十分钟,身体便得到舒缓,可自行下楼拿药。与之前路都走不动的情况相比,这疗效,可是十分快速了。

当时,其他在场的病人,都说武医生医术好,刷新了他们对中医疗效的认知。

忽如一夜春风来...


若细论中医疗效
其实也因人而异

中医素来讲究严谨,作为中医人,杏林君肯定不会张嘴说大话,吹嘘中医治什么都很快。相反,我需要向您坦诚:

中医具体疗效如何,是快是慢,会因人而异。

您莫觉得奇怪,我这就为您做详细解释。

一、患者体质影响中医疗效

这里,依旧要用武大鹏老师义诊时,发生的事来做解释。

在现场的武大鹏老师
             

当时,在义诊现场,有一位患病数十年的朋友,本着自己的实际感受,对武老师说:

“武医生,我们来的人,大多愿意看中医,是总觉着西医效果虽然快,但是容易反弹;中医效果虽然慢,但是持久。”

对此,武大鹏老师是怎么回答的呢?

他说:


不是中医慢,而是您目前的情况快不了。
您的体质状态决定了治疗速度。
我要是给您下“快”的药,您的身体受不了。
所以只能“慢慢来”。



武老师这段话,就是在告诉我们:

不是中医慢,也不是西医易反弹,只是西医某些太猛的治疗不适合您。

好的中医讲究辩证诊疗,好的西医也得依照病人具体病情诊治,这点,中医、西医都一样。

所以,治病这件事,不管是快快疗还是慢慢疗,要看病人体质说话。唯有适合您当下的,才是最好的,对不?

风吹芦苇,点点头
  

二、问诊人心态影响中医疗效

人,很大程度受心态影响。

您想,人要是心态不正,看病只想投机取巧,尤其在大病、重病、久治不愈面前,

只愿求得一个秘方,按一按、敲一敲就立刻解决,这治病效果怎么好,又怎么快呢?

杏林君之前就碰到过相关案例,很典型啊,您看完就知道我为什么说心态影响疗效了。

我亲戚的朋友,为方便称呼,将其称为花姐。

花姐有个女儿,当时正好5岁。

小姑娘从小到大,病没断过,家里人的心都悬着,生怕小孩出意外。

一年到头,不知用了多少抗生素,但小姑娘的病却越发难好。


花姐来找亲戚前,她家小孩正发烧咳嗽,吃药一星期都没好转。

无奈之下,花姐透过亲戚找到一名中医。本来,看病,谨遵医嘱就行了,但花姐不这样,她经常在微信上问亲戚:

“哥,这中医靠谱吗?都没超过40岁,还老不让孩子吃肉……”

“哥,药好苦,孩子喝不下去啊,能不能少喝点……”

“哥,怎么吃了一天药,一点效果也没有……”

亲戚本人信中医,也认识许多中医师,从中学了点基础知识,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安慰花姐,说:

中医疗效也看孩子体质

你家孩子久病不愈,适合慢慢调养

吃完5天中药
就算没完全痊愈,也能好80%

到时再来复诊。

然而,5天中药吃完,小姑娘竟然一点好转迹象也没有!

为什么呀?是因为中医疗效特慢,还是因为中医压根不行?

都不是的。

亲戚后来告诉我:

花姐骨子里就不信中医,两碗中药下去没见明显效果,就开始疑神疑鬼;
之后一碗中药常常不给孩子喝完,而且喝完药之后,还照样给孩子吃鸡鸭鱼肉。
因为饮食不当,孩子晚上病情加重,半夜给送了急诊。
自此,花姐一家人对中医恨之入骨


故事的结尾,可想而知冤了中医,苦了孩子,唉.....

这回,您明白了吧?中医疗效,确实会受问诊人心态影响。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向大家澄清:

中医不是慢郎中,它可以有很快的疗效
不过,中医和西医一样,具体疗效如何,因人而异

有些人体质好,用点药、扎点针就能见效,甚至是下点猛药都可以;

有些人身体差点,久病不愈,就不适合下”猛“药,需要慢慢调理。

但无论是慢慢疗,还是快快疗,问诊的人要是骨子里不信中医,治病一心求快,医师就算用对了方法也难以帮助患者治病。

最后,秉承着”希望世人更了解中医”的初心,杏林君还想进一步向大家讲明一个事,即:

中医真正的优势是治疗危急重症

长久以来,就因为大家普遍认为中医是慢郎中,都没觉得急诊与中医能扯上关系,就以为那都是西医的事情。

咳,这话说得,张仲景、孙思邈等名医都要被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了。咱中医,自古以来,都是靠治疗“危急重症”发的家啊!

罢了,古时候的事,咱暂且不聊,您要感兴趣,可以去留言区和我聊一聊,我十分欢迎~

正文里先不阐述,毕竟太遥远,咱只说今天的事。

这急痛急病,在现代的中医大夫,尤其是针灸大夫看来,都是家常便饭。

小一点的,比如急性肠胃炎,“针灸+艾灸”联合治疗,疼痛十几分钟就能得到缓解;

大一点的,即便是危急重症,比如瘟疫、大型传染病,中医都能进行救治。

如果您对这点心存疑惑,我非常推荐您看看刘清泉教授关于中医急诊的片段。

刘清泉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院长
是国内从事急诊临床工作最优秀的医生之一
尤其在中医急诊领域做出突出贡献

             

这位院长参加了新冠抗疫,在中医急诊方面,很有话语权。您可点击视频,看看中医如何治疗危急重症。


依刘清泉教授所言,中医的思路很符合“急危重症”救治的特点。

治疗不是必须把邪气赶走,而是将表里内外、气血阴阳、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以达阴阳自和,最终实现治愈。

通俗地讲,就是:


人的身体是一台精密仪器,而危急重症,比如瘟疫,就喜欢钻空子搞破坏,以扰乱各个零件的运转。


让瘟疫得逞,身体运转就出现大问题。


中医呢,不是要把瘟疫杀死,而是着眼于调整被瘟疫破坏的身体环境,想办法让各个零件的运转恢复正常。


随着身体各零件的恢复,瘟疫越发找不到空子钻,搞不了破坏,自然要灰溜溜地走掉。




说得更通俗点,就是:

中医不杀瘟疫,就搞大清扫,让瘟疫没生存空间。

好啦,讲了那么多,我们一起总结总结:

1、中医,不是慢郎中,真的不是。

2、人有体质差异、心态差异,体质不同、心态不同,疗效就是不一样。

身体好的人,一针一药就能治好病,哪怕下点猛药都行;

身体差的人,中医需要考虑其身体承受能力,慎重用药,慢慢调养。

但,无论慢点快点,听医生的话,最后都能好起来。

可要是这也不信、那也不信,不听医嘱还要倒打一耙,那疗效能好?(问诊的不信坐诊的。遇到这情况,换成西医,也是没辙。)

3、中医确实有能耐,当初也的确是靠救治瘟疫这一类危急重症,在中国扎了根,到如今,依然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杏林君清楚,对一些打心眼里不信中医的人来说,我们讲再多,他们也是不听、不看、不信

仿佛这个世界象征真理和智慧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他们的主观意识在转。

但换个角度想一想,这些人一般都不愿意找中医看病,我们的中医师,也因此能安心给相信自己的人治病,少掉许多吃力不讨好的委屈,也是种幸福了。


作者:乌猫。趴在书桌上温中医的猫,时常为中医把两颗眼睛熬成爱心~
本文首发红杏林学院(ID:xinglinhong),平台转载请在后台联系授权。

-聊一聊-
文章中,杏林君受冷着凉
艾灸了哪个穴位?
留言区告诉杏林君答案哦~

点击下方文字,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帮助更多人解决健康困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