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越来越多中国金主参与的日本动画制作委员会,是怎样的模式?

2017-05-10 三文娱3wyu.com 三文娱

ACG 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产业新媒体

访问三文娱网站3wyu.com查看产业必读文章

在日本,一部TV动画剧集制作成本在2000万日元左右,12集下来约2.4亿,为了减轻巨额预算动画制作带来的成本压力,制作委员会应运而生,三文娱本文将解析这种模式的发展与不足。


作者:K酱

 

关于日本制作委员会制度,近年在国内的动画产业已不新鲜,从腾讯深度参与到集英社旗下IP《宇宙警探》的动画化工作,爱奇艺也在去年主导日本游改动画《龙心战纪》的制作委员会,今年4月番的《喧哗番长乙女》中,绘梦也有参与。B站也已加入到许多日本番剧的制作委员会中。


此外,统计2017年30部冬季新番中,我们看到好几家动画公司都有中方投资的身影。包括B站投资的《秋叶原之旅》、《偶像事变》,而上海天谭文化参与了《南镰仓高校女子自行车部》。




同时,近年也有越来越多的动画公司引进了制作委员会制度。先不论中国国情与日本制作委员会制度的契合程度,科普一下何为制作委员会吧。简而言之就是一部动画的组委会,由动画制片人牵头成立,主要由电视台、DVD/BD销售公司、广告代理商、衍生品/玩具厂商组成,如果有漫画原作,还将有出版社参与进来,由这些公司共同掏钱投资到动画项目当中。

 

据日本行业披露的数据,在日本,一部TV动画剧集制作成本在2000万日元左右,12集下来就接近2亿4000万,如此巨额的预算无疑伴随着相当大的风险:如果动画作品不景气,那么面临的将是赤字危机,而小规模的动画公司还将濒临倒闭。



于是就诞生了制作委员会这种“抱团取暖”的方式,也就是说制作委员会的初衷,是为了减轻动画制作带来的巨大成本的压力。另外在宣传上,各个参与的主体都会利用自己的资源和网络对动画进行宣传;而在资金和风险上,各公司构成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且能达成“风险均摊,利益均沾”。


日本制作委员会起源


起初制作委员会制度多被用在电影、剧场版动画中,在当时,属《风之谷》和《AKIRA》比较有名。随后在1992年放送的《无责任舰长泰勒》中,制作委员会制度首次被加入到TV动画。但成为主流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1995年放送的《新世纪福音战士》,制作模式运用“Project EVA”大获成功,促使“制作委员会方式”在电视动画作品中迅速普及开来。


这里不得不讲一讲大月俊伦。你可能知道庵野秀明,他一手撑起了《EVA》的神话时代,但真正使这个项目运转起来的却是《EVA》的制片人大月俊伦。


先说说六七十年代时的日本,彼时动画经营还停留在制作公司拍,成片后电视台购买和播放这种最原始的单线供销关系上。而由名家操刀的动画作品大部分都出自漫画改编。日本动画业界普遍奉行原作中心主义,电视台也更倾向于购买从原作改编的动画,认为这才是最保险的做法。如宫崎骏为了播映《风之谷》,就曾在上映前连载了两年左右的同名漫画充当原作。


此时,做原创动画的基本是一群从小受到动漫作品熏陶、有梦想的年轻人。包括河森正治、美树本晴彦、宫武一贵等,他们联手打造的《超时空要塞》系列成为日本动画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随着《超时空要塞可曾记得爱》的播出,1994年,庵野秀明、贞本义行等人受到启发在大阪成立了动画制作公司GAINAX,也就是《EVA》系列的诞生之地。


为了给动画贡献原作,贞本义行提前半年开始《EVA》在漫画杂志上的连载;而播放问题则通过买下东京电视台的30分钟时段,自由支配播放来解决。这些经费便来自大月俊伦组建的制作委员会。当时,大月俊伦找来广告公司、唱片公司、电视台、玩具公司等一批有意合作的企业,才使得动画项目得以正常运转。从此,日本动画市场成功实现了再繁荣,大量原创动画像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而这样的体制,于整个经济产业链来说也得到了发展和推动。


制作委员的构成


除了资金提供和风险共担,制作委员会的另一个作用,就是集中统筹,最终按照出资比例对所有的授权费用和收益进行提前分配。出资的赞助方一般包括电视台、电影公司、广告代理商、商社、出版社、新闻社、唱片公司、光盘录像带公司、艺能事务所、玩具厂商、网络媒体等企业。而各个产业链上的各家公司则根据自己的权利展开业务,通过二次利用谋取盈利。


包括:电视上的播放(重播)或者院线上映、网络配信(发布)、举办动画的展会或声优见面会等活动、海外活动的展开、BD/DVD的发售、相关纸质书籍的出版(宣传册、设定本、画集)、以及动画角色版权的使用(周边、模型、玩具)等等。用大白话讲就是,如广告商出了钱,可以赚取动画播出期间的广告的代理费;如玩具厂出了钱,可以卖动画相关的玩具、游戏厂出了钱,可以卖动画相关的游戏等等。

 

而制作委员会的名单通常出现在在一部动画的开头或片尾,一般按照出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且越靠前话语权越高。



举个例子,比如《小林家的龙女仆》OP最后列出的4家公司中。按顺序分别为京都动画、波丽佳音、Lantis和ABC动画,共同组成制作委员会。其中京都动画也就是业界所说的京阿尼,波丽佳音是知名的音乐发行公司,而Lantis也是家音乐软件公司,ABC Animation则是朝日集团旗下的一家动画制作公司。其中,可以看出京阿尼是最大的出资方。而在《青之驱魔师》的制作委员会中,各个公司职能更加明晰:集英社是原作版权方,ANIPLEX作为企划方,电通作为广告代理,MBS是电视播映方,Movic则是动画制作方。



而一般情况下,动画制作公司不会参与到制作委员会中去,出资的往往是诸如万代南梦宫、角川、华纳、索尼等一些大集团和地方机构。比如早期的动画项目中,人气作品《凉宫春日的忧郁》等,京都动画作为制作方并没有参与到制作委员会中,只是得到了制作方面的辛苦费,其他方面的收入都与其无关。


如果动画公司对作品质量有很高的要求,或者说动画公司很看重这次企划,同时动画公司不差钱,参与到制作委员中去的情况也有,毕竟出了资就意味着更高的话语权,从而制作出更符合意愿的作品。比如最近几年京都自己出资的情况逐渐增多,《中二病也要谈恋爱》《冰果》等,还有骨头社在《血界战线》之前的所有作品本社都有出资。而ANIPLEX旗下的A-1 Pictures也经常出现在近几年的新番制作委员会中。


由这些出资公司组成的制作委员会的名称也多种多样。比如《轻音少女!》的“桜高軽音部”、《黑执事》的“女王の番犬”、《花开伊吕波》的“花いろ旅館組合”,不过更多的还是比较简单粗暴,直接由片名加“製作委員会”字样组成。


按出资比率进行盈利


前面说到各个出资公司通过对作品的二次利用赚钱,而依据的标准就是各自的出资比率。三文娱这里引用日本专业网站livedoor上所举的架空案例,对制作委员会中各个公司的出资情况做进一步说明。



其中,“干事会社”的主要业务包括对出资金额、圆盘销售额的管理和分配之类的对内业务,以及与原作者、脚本、制作公司对接的对外业务。往往谁出钱多谁就有资格担任干事会社。因为目前日本动画的主要变现方式还是依托圆盘经济,这里姑且将干事会社设定成DVD售卖公司。我们假设他们的出资比例是这样的。



这些公司将共享《爆裂马猴烧酒:小百合的忧郁》的著作权。其中DVD售卖公司享有50%,出版社20%、广告代理商20%、电视台10%。那么相对应地,他们的二次利用权就涉及“地上波放送权、国内番组贩售权、海外番组贩售权、圆盘化权、动画配信权、商品化权、书籍化权以及海外利用权”。


另外,在二次利用之前各公司会与第三方签订一份“利用许诺”,过程中将产生一定的利用费用,也就是手续费,最终所得收益需要扣除相应手续费,假设手续费比例如下:(其中地上波放送行为按行业惯例不被列入二次利用当中)



重点说明一下这份“利用许诺”。以圆盘制作业务为例,制作委员会中的DVD售卖公司并不一定会亲自操作圆盘化这项业务,而是与第三方的圆盘制作公司签订协议,将“圆盘化”这项权利卖出去,从而得到相应的报酬。也就是所谓的二次

 

看到这里可能还有点懵逼,让我们具体列个数据。还是用DVD售卖公司来打比方,比如这家DVD售卖公司,通过出售光盘赚了2亿日元,那么其中就要扣除10%的手续费,也就是2000万日元作为DVD售卖公司转卖权利的酬劳,剩下的1亿8000万日元便作为整个“爆裂马猴烧酒制作委员会”的收益。同理可得,将各项权益扣除手续费后剩下的收益合起来,再按照他们最初出资的比例进行分配,就是制作委员会中各个公司得到的最终收益。


由此看来,按照出资比例进行著作权分配,各个公司的营收来源也更加丰富和多元。玩具公司不仅能赚到卖玩具的钱,还能赚到卖圆盘的钱、卖本子的钱、卖专辑的钱,蛋糕很大,每人都有份。而出了问题也无需担惊受怕,大家会“有福同享”,也会“有难同当”,加入制作委员会看起来似乎百“利”而无一“害”。


逐渐显露出来的弊端

 

不过近年,随着日本动画人的收入问题一次又一次地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制作委员会的利弊到底孰大孰小,也成为日本动画业界开始争论的话题。就在前不久,山本宽曾在一档谈话节目中与冈田斗司夫吐槽,提到中国某金主豪投10亿(大概是日元)到一部动画项目中,然而作品最终出来还是和一般成本的动画没什么两样。究其原因,便是制作委员会中有人在搞事情。

 

前面已经说过,制作委员会中出资越多的一方越有话语权。虽然10亿看起来是笔巨款,然而对制作委员会中的干事公司来说却并不一定高兴。我们知道,日本一部动画撑死也就2到3亿左右的预算,而大部分干事公司的出资比率在40%到50%左右。


如果让中国公司全面投入,变成100%份额的出资方,就意味着日方将不能从制作委员会中捞到半毛钱。于是这些公司想出了个“机智”的办法,就是将这10亿元均分到10部左右的动画中,这样一来每部动画的预算就变成1亿左右。看起来貌似干事公司们的投入加大了,每部都要投4000万到5000万左右,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然而更重要的是保住了干事公司的地位,动画长线发展所带来的收益,绝对是只赚不亏的。

 

山本宽总结说,“虽然动画数量大幅增加了,但没有哪个制作现场能够接受作品数量增长十倍,所以相应地,动画品质也无法得到提升,行业正在衰退。”分散投资金额、缩小动画预算,反映的正是制作委员会中赞助方各自的私心,整个日本动画行业繁荣的背后呈现出某种意义上的泡沫假象。

 

同时,业界也普遍认为制作委员会制度对小团队的动画制作公司也有不利影响。这些公司往往叫做“下请公司”,主要承接“元请动画制作公司”、也就是大头动画制作公司所分配的一些类似背景、上色等一系列杂役,从中赚取一定辛苦费,是完全脱离制作委员会之外的。所以这就大大削弱了小团队动画公司参与的积极性,出产的作品不注意细节的情况很多,更重要的是也不利于这些小公司在动画行业的发展。


◆END◆

............................................................

三文娱ACG行业招聘求职群,大家长按二维码入群

如果不能进群,请添加群主微信

三文娱执事:swyzs2  群主拉您进群

三文娱网站已上线:3wyu.com

............................................................

三文娱

新文化,新娱乐,新内容

干货最多的动漫产业新媒体

原创内容,未经同意,严禁转载。

三文娱已进驻今日头条、百度百家、一点资讯,微博,知乎,网易等,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