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揭秘字幕组:十年成长史

2015-12-25 Bitwalker 三文娱
动漫与二次元回复000查看产业必读文章2005年的贪婪大陆商业化事件,第一次让字幕组进入了主流互联网媒体的视野之中。十年之后,一个曾经疯狂的时代终究是要过去了。

来源:Bitwalker

微信号:Bitwalkers

作者:张皓博


前言 历史的车轮


昨天听说最后两个字幕组BT站关站的时候,我的心情是很复杂的。有一点惋惜,更多的是“终于还是到了这一天”的宿命感。


轻之国度4人被捕,涉嫌侵犯著作权非法获利数十万

版权时代来了?国内两大动漫BT站今日关闭


就用我今天的微博作为文章的开头吧:


“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分辨碾过去的究竟是谁的。从share职人被抓开始,其实一切只是按照预定的轨道滚滚前行而已。再过几年,字幕组这个名词也迟早会变成历史。共产主义的幽灵终究也只是幽灵。”


神说,要有光


和80年前一样,2001年夏天的上海十分炎热。满怀理想的年轻人在网吧里成立了中国大陆第一个网络字幕组。


彼时美国的Napster刚刚被巨头贝塔斯曼收购,正如一战后屈服于各国政府的第一国际一般。


然而字幕组的年轻人们,并不需要一艘南湖游船。

和近一百年前的国际共运一样的是,字幕组一开始并不是在真正的“无产阶级”之中诞生的。事实上字幕组成员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早早接受了互联网春风的洗礼。有一定的外文素养和较为优秀的电脑操作水平,是字幕组成员的标配。


随后的几年内,华语字幕组趁着国内普及互联网的东风,野蛮生长起来。


ADSL网络相对于ISDN和拨号上网有着巨大的速度优势,70兆大小的视频只需要不到十分钟就可以下载完。从体验上来讲,字幕组们精心制作的AVI封装的动画,清晰度远胜盗版商们用VCD转制的盗版光碟。电脑龄十几年以上的老网民可能还记得当初五元一张的盗版光碟,650兆里塞了二十多集《名侦探柯南》的那种。然后盗版光盘彻底败了,败给了更好更便宜的网络字幕组。


彼时的耶路撒冷,我们叫它“贪婪大陆”。


出埃及记


2005年的贪婪大陆商业化事件,第一次让字幕组进入了主流互联网媒体的视野之中。事件结束后,贪婪大陆一蹶不振,部分原贪婪联盟的成员重新聚在了昆仑圣地的大旗下守护自己的理想,而更多的人选择了大步前行。


国内的BT站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崛起,电驴也喧嚣一时,然后在2005年,有一家叫做迅雷的公司发布了一款叫做迅雷5的软件。


支持全协议下载,独特的P2SP技术大大提升了有限带宽下的下载速度——快到大量网络管理员不得不禁掉公司的迅雷端口以避免办公网络瘫痪。

2007年的《机动战士高达》2009年的《钢之炼金术师》,都是当年曾经火遍大陆网络的日本动画,每周固定时间等待字幕组发布最新作品,已经成为了阿宅们的仪式性行为。现在去翻当年的动漫论坛,还有不少帖子里面的主题是贴自己的迅雷下载进度截图。


客观的来讲,尽管迅雷在当时饱受BT和电驴等开源下载社区的关于吸血行为的非议,但借由迅雷之手,“下片”这一行为的确成为了2005~2010年间网民观看日本动画、美剧等的首选方案。

吸血:指在P2P下载过程中,少上传甚至不上传,下完就跑的行为。


随着BT吸血行为的泛滥,已经开始大量部署IPV6网络的各大工科高校内,未来的码农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新的解决方案。最终胜出的是BT协议的改良版,Private Tracker(PT)。某些知名高校的BT,不知为京东提供了多少硬盘品类的新增销量。从《算法导论》到刚刚发行BD的下档大片,想看什么这里就有什么。而每逢下半年考研复习季,任汝芬讲座录音也会偶尔成为下载次数冠军。


然而当太阳爬过最高点的时候,也是即将落下的征兆。


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


这一段稍稍让我们从历史叙述中抽身出来,换一个角度审视一下字幕组这个群体。


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字幕组是怎么做字幕的?


一个典型的单集字幕制作流程可以细分为以下几步:


片源——翻译——校对——时轴——特效——压制——发布


在不同的字幕组和不同的字幕项目中,可能多个流程由一个人执行,也可能多个人同时执行一个流程,另外一个片子一般会有一个“主催”,负责把控项目进度。不过在对翻译质量比较重视的字幕组中,一般还是会尽量保证翻校环节各由一个人全程负责,保证翻译风格和质量的稳定。圈内也曾经有过相关的大幅度争论——比如某字幕组在翻译一部柯南剧场版时全片用了二十多个翻译分段开工,事后被其他字幕组群嘲了半年之久。


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字幕制作的各个流程,看不下去的可以跳过:


1. 片源:TV连载作品一般是由身在国外的字幕组成员用专用设备对电视信号进行转录。所谓的枪版则是指在电影院放映过程中使用手持设备直接录屏得来的片源。在影片发行光盘之后也会有专门人员购买正版光碟进行转制。在PSN或NICONICO等平台进行在线放送的节目的片源获取就更加简单了。非实体版片源在获取后会通过种种较为隐蔽的方式传输给太平洋另一头的其他成员。Share、winny、PerfectDark等保密性质较强的P2P分享方式成为了首选。也有部分片子会选择网购光盘后寄到国内。


2. 翻译:这个环节一般是进行初翻,先听写外文原文,然后在此基础上人工翻译成初稿。也有一些素质低下的字幕组选择机翻。。。


3. 校对:校对需要对初翻的稿子进行审阅和润色,还会对一些专有名词进行考证。翻校组合是字幕项目的核心人员,好的翻译人员可遇不可求。初入字幕组的小翻译没少遇到过稿子过一遍校对跟重翻没有区别的尴尬事情。圈内也颇有一些翻校组合因为翻译理念不同而撕逼导致项目进展停滞的传闻。


4. 时轴:翻译好的稿子,要使用脚本语言把每一句字幕按照出现的时间点跟视频结合起来。手速、节奏感、一定的外文语感必不可缺。流行的两大时轴神器POPSUB和AegiSub是每个时轴人员必须至少学会一样的工具。SRT和ASS语法也是进阶的必备知识。总体而言,这一环节十分枯燥和考验体力。


5. 特效:很奇怪的是这一步在动画字幕组和美剧字幕组里完全是两个待遇。“动画字幕更酷炫,美剧字幕更朴素”,不仅是刻板印象,也是事实。ASS格式的字幕支持多种多样的华丽特效,但实时渲染对观众的电脑配置也是很沉重的负担。字幕组在发布小尺寸低分辨率版本时会更多的选择在压制过程中把字幕内嵌到视频中以降低播放时的渲染压力。圈内曾经有流传过两份极品特效ASS,特效之华丽毋庸多言,对配置的要求也是出奇的高——使用当时顶级配置的电脑把字幕压制进视频里时竟然会内存溢出。同时,也有一些字幕组会动用After Effects进行特效制作。


6. 压制:压制其实分为好几个步骤。原始片源尤其是老片源很多直接重编码之后完全不能看,还需要进行IVTC、deinterlace或是debanding等处理之后才能进行重编码,这些处理手段我们统称为后期处理。

AviSynth是曾经最为流行的开源后期处理框架之一,拥有大量的滤镜和辅助工具,不过在2.6 Alpha5版本之后就已经停止后续开发了,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流出一段“AVS又要开始后续开发了”的流言,就像断更的网络小说一样。


早期的后期处理和重编码工具以GUI界面为主,这一时期大家更多使用的是 各种编码格式官方发布的工具。而当x264这一划时代的开源H264编码器开始 流行之后,后期圈子迅速的发生了阶层分化。一部分技术水平较为一般的人 选择继续使用各种傻瓜GUI工具一键转码,另一部分人则踏上了漫长的求索 之路,x264的各种参数效果的讨论一时之间流行了起来。

有意思的是,在开源世界里声音一直比较微弱的华人群体,却是00年代晚期视频后期工具这一细分领域里贡献相当大的人群。在美日俄等国的先烈们纷纷倒下后,华人程序员先后发布了许多较有影响力的后期滤镜、x264 patch、轨道切分工具等。


在后期处理和重编码完成后,压制人员会将处理后的视频和音频封装成我们 日常所见到的.mkv.mp4等文件格式,然后就进入了发布环节。


7. 发布:成品视频压好之后,会有专人制作BT种子、电驴链接、磁力链等分享源,然后在各大视频分享网站发布帖子。在在线视频网站版权管理尚不严 格的近古时代,还会专门上传至优酷土豆等在线视频网站。


历史的终结


我想,革命是不朽的。——切·格瓦拉

字幕组从成立之初就一直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地带,如果说“未经授权翻译”,尚可通过“学习目的”等理由规避版权问题,那么重编码并发布完整视频,则是一点洗地余地也没有的盗版行为。尽管字幕组成员多数是理想主义者,不以字幕作品盈利是底线。


进入21世纪10年代之后,国内在线视频网站迅速崛起,下载需求每年都在萎缩。事实上如果没有AV这一所有人都讳莫如深却又十分坚挺的强需求,可能“下片”早就成为了历史名词。


字幕组们很快发现自己遇到了以下困境:


  • 警方入场:从2008年日本Share职人御三家被捕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类似的新闻传出。而就在今年,日本警方逮捕了为中国和欧美漫画翻译组大量提供漫画图源的某中国职人,中国警方也在版权方要求下逮捕了目前国内最大的轻小说汉化论坛的站长。这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了,末日总是会来的。


  • 在线视频网站的竞争与打压:从土豆网2011年大举购入日漫版权,到搜狐腾讯先后宣布各种独家美剧计划,字幕组遇到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商业网站在片源上有先天优势,工业化翻译体系廉价又高效,而国内突飞猛进的网络提速导致在线视频清晰度模糊这一硬伤得到了大大改善。而观众其实是没有那么在乎翻译质量的。视频网站也把字幕组视作了肥肉,挟版权之威行吃拿卡要之事。两百元一集,抹掉logo,或者直接拿来用不给钱,这曾经是某网站版权部门和某字幕组协商合作事宜的价码。字幕组同意这样的条件,版权部门就会对字幕组自己发布的视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对于比较用心的组来讲,一集字幕作品至少消耗十几个小时人工,两百元的价格无疑是一种侮辱。选择拒绝的组不在少数,而低下头颅的也并未有太好的下场——有人还记得人人美剧么?当然,互联网公司很快找对了思路,靠自己招人解决了翻译问题——毕竟中国的职业翻译领域,低价已经成了常态。


  • 字幕制作人员的青黄不接:在字幕组鼎盛时期,每年都有大量的新鲜血液进入,甚至有一些大组还专门有储备新人群,避免大幅度扩招带来的质量下降。然而随着早期几批字幕组人员纷纷奔三甚至奔四,中坚力量越来越少能够坚持做片。更讽刺的是,字幕组作为核心受众,本身也比普通受众有更大的娱乐消费需求——从零几年的《魔兽世界》到12年左右开始爆发的《剑网三》,甚至是现在流行的各种日式卡牌游戏“邪教”,都极大的分流了字幕组人员的精力,被称作业界毒瘤。入组的新人也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字幕组选择抱团取暖,合作出片。

举例来讲,某曾经在华语字幕组界俨然一代宗师的大组,帝都分部一共七八个人,九成都沉迷于《剑网三》,直接导致12年后作品数量少了六七成。而近期更有一个哭笑不得的例子。某字幕组解散公告里的原因解释部分被人PS后添加了一段原本没有的话:“还有傻逼玩LoveLive和舰娘”。


曾经的大组一个接一个的倒掉,曾经热门的论坛越来越冷清,字幕组的死亡很早就已经开始,什么时候结束还没人知道。


一个时代终究是要过去了。


普罗米修斯


客观的讲,从05年黄金时间只准播放国产动画开始,最近十年国内二次元群体的热度实际上是靠字幕组汉化组撑起来的。


如果没有字幕组和汉化组,可能“二次元”这个名词根本没有机会在今年这么高频率的进入互联网媒体的视野中。只会和科幻小说一样,成为一种极其小众的爱好。


正如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很多人从事字幕组工作完全是因为“希望喜欢的动画让大家都能看到”。


不盈利,是绝大多数字幕组的底线。而有代表性的大组人员也参与到了正版引进的工作中。

前几年国内曾经两次引进过《名侦探柯南》的剧场版。国内最大的柯南专业字幕组全程参与了企宣和翻译工作。除此之外,各大字幕组也一起达成了共识,在影院下线前绝不放流在线片源。有个别没有参与共识的字幕组拿新加坡版片源放流之后也很快就被各大BT下线。还有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字幕组成员主动给各视频网站打招呼下线网友已经上传的字幕版视频。


然而,正如前面一段里所说的,这份工作毕竟是在侵犯版权。


中国消费者的正版意识一直都很差。同样客观的讲,字幕组、汉化组、破解组织对此也负有很大的责任。


版权方巨资购买版权之后,收回投资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动漫从业人员也不能只靠理想喝西北风活着。但是看看腾讯动漫、百度贴吧上对于国内公司买版权的用户评论,只能感叹消费者还需要继续培养才行。


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付钱是天经地义的。


番外 托派和走资派


上面主要讲的其实是主流字幕组,更严谨点说,是主流动画字幕组。


其实在字幕组群体里,也存在托派和走资派,并不都是布尔什维克。


相比做全年龄向动画字幕的表番字幕组而言,里番(色情动画)字幕组显的更神秘一些。除了偶尔见诸新闻报道的“又打掉了一个网络制黄贩黄团伙”,在主流媒体上根本不会有其他报道。这些字幕组直到今天依然保持着高频率的翻译和发布,只不过都是在“你懂得”网站上面。所有成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都严格保密,偶尔出没在普通动画论坛,也都是开小号或者借号发帖。


而在表番字幕组里,一直都存在着一部分组,无视“不盈利”这个其他人公认的底线。从在片子里插页游和电商广告到直接卖成品给盗版商,只要是能赚钱的都做。


自然的,我们的布尔什维克是不会把走资派当成自己人的。


然而悲哀的是,由于走资派有钱招更多的人,可以更快的出片,在全盛时期过去之后,很多原来的大组在和商业组做同一个片子时,下载量只有商业组的几分之一。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翻译质量并不是硬需求。


他们

(为了保护个人信息,下文大部分都是化名)


老A,前些年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一部翻译动画里担任了中文配音。

老B,现在在一家大型企业担任高级工程师,刚刚结了婚。

C酱和D桑,在国外生活的很好,群里的单身狗都在跟他们排队预约儿媳妇。

小E,正在准备考研,前些日子还在找我人生相谈。

F酱,今年终于考上了喜欢的大学的研究生,继续读自己喜欢的日语。

小G,前不久也和女朋友喜结连理了。朋友圈晒照片的时候我激动的对他媳妇说感觉像自家女儿终于嫁出去了。


还有许多许多人,他们凭着“爱”,默默的坚持了几年甚至十几年。在网上,他们是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在线下,他们和每一个普通年轻人一样,有着自己的梦想和生活。


或许他们之中并不会有人在将来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是正是这许许多多的普通人,撑起了过去十几年把国外的优秀作品带到国内的重任。即使字幕组将来只会在百科中成为一个不起眼的词条,但是请记住,曾经有这么一群人来过。


彩蛋 还是有人不需要匿名的


第一个当然是笔者自己,都写到这份上了。


我还记得,还在念书和几个基友一起聊过,将来有钱了,要一起开个店,专门卖各种周边。


也还记得,拉我进字幕组的那个家伙,本来是要给失恋的我介绍对象,结果最后自己和人家结婚了。


手里还有几个之前一直说要做完的片子,大概不会再做完了。


当然这其实不算什么彩蛋。


真正的彩蛋是这个。去年国民老公发了这条微博之后,我们还真的翻到了十几年前中学生小王申请入组的帖子。




根据老人的回忆,王老板似乎报名过某个片子的俄文OP翻译,不过后来翻没翻就没人记得了。


还有,据说当初入组的时候王老板曾经说过“我爸是王健林”。爆料人表示当初如果反应过来谁是王健林了就好了。


这条微博发布当天,圈子里面最新的笑话就是:“那个说字幕组年薪百万的记者并没有瞎扯,只不过他算的是平均数。”




来源:Bitwalker

微信号:Bitwalkers

作者:张皓博



新文化新娱乐新内容长按二维码▼识别即可关注干货最多的动漫产业新媒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