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交由司法管理人接管!凯发集团的陨落给我们什么教训?

伏波望族 环保圈 2022-07-08

作品来源:环保圈
作者:伏波望族 环保圈主编



01.交由司法管理人接管
历时两年多的新加坡凯发集团重组大戏,近日终于接近尾声。
11月16日,新加坡高等法院通过了由七家银行债权人联合提出的申请,将陷入财务危机的凯发集团(Hyflux)交由司法管理人接管。下一步,香港保华(BorrelliWalsh)将代替现有的董事及管理人员来运营凯发集团。
图为陷入财务危机的本地水处理公司凯发(Hyflux),来源:海峡时报
这一决议即时生效后,凯发集团的创始人兼现任主席林爱莲(OliviaLum)及其现有董事会将从即日起卸任。
之所以做出这一决议,是因为新加坡高等法院认为,凯发集团的重组案已经拖延太久,所以批准了这项由银行债权人工作小组提出的司法管理申请。
据了解,该银行债权人工作小组由瑞穗银行、曼谷银行、法国巴黎银行、中国信托商业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韩国开发银行和渣打银行这7家银行组成。
新加坡高等法院的法官AeditAbdullah表示,法院授予凯发集团进行重组的时间现已超过两年,当时授予的期限只是为了让凯发制定可行的救援计划。但两年时间已过,凯发集团目前仍然无法提出任何具体的重组协议。
基于此,新加坡高等法院批准了银行债权人的申请。
两年多来,陆续有来自全球各地的投资人都曾对凯发提出过投资建议,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未有实质进展。
就在新加坡高院做出决议的上一周,仍然有一家来自美国的私人投资公司StrategicGrowthInvestments(SGI)提议,期望以2.08亿新元的现金收购这家水处理公司。凯发集团在向新加坡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中也表示,它同意SGI的这项提议。
遗憾的是,由于凯发集团已经进入司法管理程序,这项投资计划也将不了了之。因为SGI公司曾经明确表示,如果凯发集团进入司法管理阶段,其投资计划将不再进行。
事实上,凯发集团进入司法管理程序,此前早有征兆。
今年6月,新加坡商业事务局(CAD)、金融管理局(MAS)和会计与企业管制局(ACRA)曾经宣布,联手调查凯发集团董事和前董事,因为他们涉嫌虚假与误导的陈述、违反信息披露规定,以及未遵循会计准则。
彼时,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治理制度与机构研究中心主任卢耀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指出,随着当局展开调查,凯发集团清盘的概率已经升高,而且“情况很可能发生”。
对于司法管理人接管,卢耀群也表示悲观。他表示,“大部分接受司法管理的公司,最终都走向清盘。”

02.新加坡水界宠儿
据了解,凯发集团是全球知名的水务企业,成立于1989年,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核心业务为水处理和海水淡化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业务范围遍布亚洲及中东北非,号称“新加坡水界宠儿”
该公司由林爱莲一手创立。最早,它只是新加坡一家膜系统供应商。2001年参与BedokNEWater项目时,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希望有新加坡当地的水务公司参与该项目,凯发集团就借此加入了与苏伊士和Zenon公司的联合体。
2003年1月,凯发集团与苏伊士的联合体中标了新加坡Tuas第一海水淡化厂。但由于苏伊士遭遇财务困难,决定退出该项目,使得凯发成为该项目的唯一开发商,从而一跃成为全球海水淡化领域的头部企业,股价也随之暴涨。
不过,凯发随后在第二座海水淡化厂——大泉海水淡化厂的项目上遭遇失败,并于2018年5月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债务和业务重组。

之后的两年间,不少投资者都曾经向凯发伸出过橄榄枝,如中东公用事业公司Utico、印尼投资公司PisonInvestments等,但最终都未能达成合作。

2018年10月,印尼三林集团与PanigoroMedco Group的合资企业宣布注资凯发5亿3000万新币,并将持有凯发60%的股权,但这笔交易最终未能成行。
2019年5月,总部位于阿联酋的公用事业公司Utico又宣布将为凯发注资4亿新元,但Utico希望能够罢免现任董事会,双方在这方面一直存在较大分歧。
今年7月,凯发集团又发布公告称,印尼富商JohnnyWidjaja来函表示,有意向为凯发提供3亿新币的资金和1亿新币的营运资金投资,对方承诺不撤换凯发当前的董事会。
进入10月,凯发还收到美国基金管理公司StrategicGrowth Investments的投资意向书,对方表示愿意投资2.0478亿新加坡元,其中包括6,000万新元的营运资金。
不过,上述几笔交易最终都未能敲定,最终导致凯发进入司法管理程序。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凯发就合作事宜在全球遍寻买家的时候,2019年4月,新加坡公用事业局又向凯发集团旗下的大泉水电厂发出通知,将终止购水协议,并接管大泉海水淡化厂。理由是,为了“保障供水安全”。
据了解,2011年,新加坡公用事业局与大泉水电厂签署25年的购水协议,要求水电厂在2013年到2038年之间,每天提供7000万加仑的淡化水。但截至2019年3月,大泉水电厂已无法履行合约义务,未能按照需求让水电厂继续可靠运作。
自2017年初以来,该厂就一直存在运营问题。而新加坡公用事业局接管之后,第一个动作就是对海水淡化厂所用的超滤和反渗透膜进行全面升级,从而确保海水淡化厂继续生产质量可靠的水。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大泉水电厂存在明显的技术缺陷,即缺少可靠的前置预处理系统,这才导致大规模换膜事件的发生。

03.源起低价竞标
从曾经的“新加坡水界宠儿”,到交由司法管理人接管,凯发集团为何坠落得如此迅速?
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就是大泉海水淡化项目。2011年2月,凯发集团以极低的报价——0.35新币/立方米竞标,拿下大泉海水淡化项目。这一价格是国内外九个竞标者中最低的,当时其他竞标者的报价大多超过1新币/立方米,最接近凯发的报价也在0.52新币/立方米,比凯发高出近50%。
为什么敢于给出如此低的报价?凯发的如意算盘是,利用发电的盈利,来弥补海水淡化的损失。
2010年,新加坡公用事业局在为大泉项目招标时,是想建一座海水淡化厂。但凯发经过六个月的咨询顾问,提出了“水电一体化”的项目方案。
具体来讲,
海水淡化厂只需要约40兆瓦的电力,但凯发却要建造一座发电能力达411兆瓦的发电厂来供电给海水淡化厂,额外电力则卖到政府电网,用售电的盈利来补贴水厂的亏损。
然而,大泉海水淡化厂2013年9月开始运营后,项目现场的发电厂并未及时与国家电网连接,无法为海水淡化厂供电及对外售电,直至2015年8月才完成电网连接,此期间大泉海水淡化厂产生了高额的水电费。
而且,发电厂连接国家电网后,又遭遇到新加坡电价低迷的滑铁卢。2011年,当地平均电力批发价是每兆瓦时(MWh)约220元,而到了2017年,这一价格则猛跌至约81元,只有凯发中标时的三分之一。
凯发集团主席林爱莲在给股东的一封信中也解释说,“新加坡电价低迷”是迫使该公司2017年首次出现经营亏损的重要原因,而且价格的后续改善还不足以“使集团恢复到之前的盈利水平”。
因此,有评论称,正是因为林爱莲当初的错误商业决策,使得凯发集团深陷债务困境。随后几年只能依靠不断发行债券,用新债来偿还旧债。
有观点认为,在该项目中,凯发集团为实现水电联动的创新商业模式挑战,盲目扩大项目规模、提高操作实施难度,将一个项目操作成两个项目,却未维系好这两个项目的盈利平衡,造成互相影响、双双亏损,结果才会产生巨亏。
从凯发集团的经历中,似乎也能看到国内某些环保企业的影子,低价竞标、贸然跨界,都曾经是国内环保行业饱受诟病的问题。
有人说,低价竞标,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业主,这句话似乎在凯发集团的身上得到了验证。盲目地、不顾成本地低价竞标,不光会像凯发集团这样,给自己带来极大的风险,更重要的还会干扰整个行业,扰乱正常的市场价格。
从这一点上看,凯发集团的陨落或许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低价竞标需谨慎!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保圈" 的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圈,任何单位及个人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百家号等公开传播平台上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需经本平台授权,并注明"来源:环保圈"。违反上述声明者,平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商务合作请联系:021-23521171

3、欢迎更多思想者加入环保圈特约撰稿人队伍,申请请添加微信:maweihui00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