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环保企业的思路需要变一变了

伏波望族 环保圈 2022-07-08

作品来源:环保圈

作者:伏波望族/主编

01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最近两天,环保圈子里最热的新闻无疑要数“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了。
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下称《指导意见》),其中提出要壮大绿色环保产业,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健全绿色收费价格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看了一下,《指导意见》的内容很多,大致包括以下这些要点:
  • 推进工业绿色升级。
  • 加快农业绿色发展。
  • 提高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
  • 壮大绿色环保产业。
  • 提升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水平。
  • 构建绿色供应链。
  • 打造绿色物流。
  • 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 建立绿色贸易体系。
  • 促进绿色产品消费。
  •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 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
  • 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升级。
  • 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发展水平。
  •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 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研发。
  •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 强化法律法规支撑。
  • 健全绿色收费价格机制。
  • 加大财税扶持力度。
  •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 完善绿色标准、绿色认证体系和统计监测制度。
  • 培育绿色交易市场机制。
23个方面,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基础设施、技术创新、法规政策等6大体系,基本上把方方面面都说到了。看得出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一盘大棋。
个人感觉,这个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有点像“互联网+”。这年头什么东西都能用“互联网+”,互联网+买房、互联网+打车、互联网+骑车、互联网+点餐、互联网+购物等,互联网可以+一切。
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则是“绿色+”,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法律法规……绿色也可以+一切。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目的,就是把各行各业都绿色化了,形成一套新的发展方式。
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的问题,从根本上说,其实是发展的问题,发展方式的问题。
中国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这么严重,其实还是过去几十年粗放的发展方式造成的。
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光靠末端的修修补补是不行的,必须从源头上改变我们的发展方式,尽可能地把所有环节都绿色化,才能实现釜底抽薪,源头解决。
这个新的发展方式,正是国务院这次公布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所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不是细枝末节,不是局部改善,而是从根本上、全局上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办法,是治本之策。


02


环保企业需要做点什么?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对环保产业来讲是好事坏事?
总的来说,既有利,又有不利。
先说不利的方面。
现在大家所说的环保产业,主要是指末端治理的一些行业,比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等。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行业,将在绿色循环经济体系建立以后,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为什么?因为进入末端的污染物将逐渐减少。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垃圾分类实施以后,进入垃圾焚烧厂的垃圾会有所减少,因为垃圾在前端被分流了,有的资源化利用了,有的去了湿垃圾处理厂。
同理,生产环节绿色化改造以后,进入后端需要第三方治理的工业污染物就会减少。居民绿色消费意识增强以后,快递垃圾可能也没有现在这么多了。
这些,都是环保企业需要关注的趋势,因为它将从根本上动摇环保产业的基础。
当然,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也不全是坏消息,再看看有利的方面,那就太多了。
如果转变一下思路就可以发现,其实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带来的商机遍地都是。
刚才说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简单地说就是“绿色+一切”。这也就意味着,绿色低碳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将有用武之地。
例如,推进工业绿色升级,就需要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促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加快农业绿色发展,也需要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提升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水平,同样需要鼓励化工等产业园区配套建设危险废物集中贮存、预处理和处置设施。
上面这些提法,都不是我瞎编的,而是《指导意见》里明确提到的,大家可以翻翻原文。
除了这些,未来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建设中,环保企业还可以探索更多的绿色化改造技术。
关键的4个字,就是“转变思路”,跳出现在末端治理的限制,往上游走,往前端走,参与到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中去。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都还有待探索,还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但是,长远来看,这还是未来环保企业发展的方向。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保圈" 的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圈,任何单位及个人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百家号等公开传播平台上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需经本平台授权,并注明"来源:环保圈"。违反上述声明者,平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商务合作请联系:021-23521171

3、欢迎更多思想者加入环保圈特约撰稿人队伍,申请请添加微信:maweihui00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