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反常态!央行盘后两大动作!先意外发公告,高调表明增加流动性,又"定向降息",美加息前夜有深意

孙璐璐 券商中国 2019-04-07


今日股市收盘没多久,央行发布一则不足百字的简短声明,引来市场特别关注,一反常态的举动究竟有何用意?


12月19日下午3:30左右,央行官方发布题为《人民银行进一步增加流动性投放,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新闻稿,文中表示,今日通过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流动性600亿元,本周以来已累计投放4000亿元,保持了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上升,市场利率走势平稳,今日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为2.67%,比昨日下降2个基点。



与此同时,就在刚刚,央行发布公告称,为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决定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argeted 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TMLF),根据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增长情况,向其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大、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可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申请。定向中期借贷便利资金可使用三年,操作利率比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优惠15个基点,目前为3.15%。同时,根据中小金融机构使用再贷款和再贴现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情况,决定再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000亿元。



早在同一日上午,央行就按惯例,在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中宣布当天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6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其中,7天期逆回购中标量400亿元,中标利率仍维持2.55%;14天期逆回购中标量200亿元,中标利率维持在2.7%。


这不禁让人疑惑,按惯例发布公开市场交易公告后,央行为何还要再另发一篇关于流动性投放的声明?市场交易主体对于当前的资金面又有何不一样的感受?TMLF工具的创设将会对下一步货币政策走向带来何种影响?


用意的两大猜想


“央行今天关于流动性的声明确实一反常态,尤其是在最近股市疲软、市场情绪低迷的背景下。”一资深货币政策分析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这个声明强调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上升,可能是在表达流动性状况与金融市场表现的一种关系。


今日,A股高开后一路下行,市场交易低迷,多个板块飘绿。截至当天收盘,上证指数报2549.56,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05%,创10月30日以来新低;深证成指报7418.69,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48%。两市交易额2171亿元,创3个月新低。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也表示,近期股票市场波动较大,反映出市场的预期有所变化。同时,之前央行长期流动性投放保持静默状态,以及资金面在月中和年底因素综合作用下有所收紧、资金利率有所上行,市场对货币政策转向存在担忧。为此,央行连续三日开展大额流动性净投放缓释资金面收紧压力,并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公告和新闻通知的方式向市场传达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政策取向不变的信号,稳定市场信心。


对于此次央行一反常态的表态,分析师们的观点有所不同,有的观点将此举解读为政策关注市场波动,稳定市场信心;也有人认为央行是向市场传递资金面不会更进一步宽松的信号。


联讯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央行在新闻稿中提示“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上升”的潜台词,是认为当前市场流动性已充裕,后续不会再释放更多宽松信号。加之美联储预计即将再次加息,如果中美两国短端利率持续倒挂也会对汇率形成压力,所以资金面需要保持当前水平即可,不会再进一步宽松。


跨年资金贵,不排除央行24日再投放


从资金交易员的感受看,又至年末,市场资金需求持续攀升,尽管本周以来央行已重启逆回购投放,但资金面依旧重现结构性紧张。


“现在是不跨年的资金面宽松,但跨年资金的价格还是很贵。目前跨年资金的价格普遍在6%左右,而上周资金面充裕的时候,跨年资金价格能在4.5%以内。”上海一银行资金交易员表示。


国债逆回购市场的各期限利率走势表现,也反映出跨年资金更紧缺。14天逆回购GC014、28天逆回购GC028持续走强。其中,14天逆回购今日报价继续维持在5%以上,价格已经连涨4个交易日。


李奇霖也表示,目前的资金面是短端充裕,但跨年资金相对偏紧,预计下一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策略会是拉长所投放资金的期限,重点在保障跨年资金的需求;但与此同时,逆回购余额也会逐步收缩。


“年底较大规模资金到期可能进一步加大资金面的波动,本周央行重启逆回购操作将是年底流动性安排的序幕。”明明称,由于12月21日有12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同时17日的1600亿元逆回购将于24日到期,预计央行大概率在24日再开展流动性净投放对冲逆回购到期影响,完成资金面稳定安全跨年。


资金面季节性紧张如何缓解?单靠央行?


不过,即便央行通过多开展14天期逆回购等拉长资金期限的方式,满足跨年资金需求,但跨年资金价格就一定会显著下降吗?在光大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旭看来,受制于流动性监管指标的考核,央行在流动性传导过程中遇到障碍,使得季度末资金结构性紧张的问题无法避免。


“最近三年每逢年末,资金面都会出现年内资金不紧但跨年资金紧张,大行资金面不紧但非银机构资金面紧张的问题。”张旭称,每至年末,央行的资金供给亿元都相对较强,一级交易商所得到的流动性充裕,但是下游机构出现了明显的资金紧张。显然,资金紧张的局面并非央行主动收缩所致,而是流动性在传导过程中遇到了障碍。


张旭进一步对记者解释,2016年末,为了满足流动性覆盖率(LCR)的监管要求,市场参与主体或多或少地规避资金传导业务。2017年12月,LCR对于银行间市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其中增加了对流动性匹配率(LMR)等指标的监管要求,这导致去年和今年末商业银行更加倾向于规避资金传导业务。


“对一级交易商来说,如果把跨年资金拆借给非银等其他机构,可能就会使得LCR+LMR监管指标考核不达标,所以即便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一级交易商释放流动性,他们将资金向下传导的意愿也不高,这就造成了资金面的结构性紧张。”张旭说。


那究竟该如何顺畅资金传导机制?张旭认为,现行的监管政策和对商业银行的考核指标是基于经济上行周期的,而且相当一部分指标严于国际水平,甚至部分指标是我国特有的。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信用出现了结构性收紧,因此有必要系统性地梳理这些指标,让一些指标回归中性,将一些重复监管的指标剔除。


此外,兴业银行研究团队还认为,在流动性监管趋严的背景下,MLF、逆回购等有期限的流动性投放方式难以满足商业银行对中长期资金的需求;逆回购频繁暂停使短端利率波动加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利率的传导。因此公开市场操作余额有下降的空间,未来央行可进一步通过降准置换MLF等方式释放中长期资金,缓和短期利率波动。


美联储加息在即,央行却先人一步“定向降息”


央行今日的接连发布重磅消息,除了强调进一步增加流动性外,晚间还宣布创设TMLF工具,用于大型银行定向支持小微、民企。


这个被称作“特麻辣粉”的TMLF究竟如何操作?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如符合宏观审慎要求、资本较为充足、资产质量健康、获得央行资金后具备进一步增加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的潜力,可向央行提出申请。央行根据其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特别是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贷款情况,并结合其需求,确定提供定向中期借贷便利的金额。该操作期限为一年,到期可根据金融机构需求续做两次,这样实际使用期限可达到三年。定期中期借贷便利利率比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优惠15个基点,目前为3.15%。


也就是说,TMLF有两大明显特点,一是期限长,1-3年不等,MLF都是一年期以内;二是利率低,比MLF优惠15个基点。


正是得益于这两大特点,不少分析人士认为,TMLF的推出,既是一种“定向降息”的操作,也可能预示着未来降准的空间会下降。


“TMLF的推出,是央行定向降息迈出的第一步,后面的普降还会远吗?”明明称,央行此时释放流动性合理充裕的信号,表明货币政策宽松取向保持不变,我国的货币政策仍以国内经济为重。当然,此前央行行长易纲也指出,内外均衡需要并重,但考虑到美国的长期利率近期明显下降,所以中美利差有所修复,外部约束降低。


“明天上午的公开市场操作值得高度关注,但考虑到经济增速仍在下行当中,我们认为长期货币宽松必须继续加码,明年降息仍然可以期待。”明明称。


兴业银行研究团队此前表示,在2018年7月,央行推出了“定向MLF”,即给予商业银行额外MLF支持其发放贷款和投资信用债。从国外央行的经验来看,未来央行或许可以进一步优化“定向MLF”政策:即以低于政策利率的水平向商业银行发放MLF,并要求其将资金用于支持民营企业或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


央行方面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更加精准有效地实施定向调控,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百万用户都在看

金融机构女首席人才官月薪从9.6万突降到3.7万,先遭降薪降职后又被解聘,是何内情?这场纠纷怎么判

强势刷屏!取消限售第一枪打响?菏泽取消住房限售令,为何是菏泽?会否蔓延三四线?政策要调整?

2018券商投行IPO业务实力图谱出炉!整体保荐收入降七成!哪家逆势蹿升最猛?哪家滑坡?看六大榜单

过去37年,美股已有14183家公司退市,占比高达72%,这是怎么做到的?

重磅!习近平2小时重要讲话,1.3万字阐述改革开放40年成就,看十大关键点,这些企业家被授改革先锋称号

30亿美元罚款,最高10年监禁!顶级投行陷腐败丑闻,将面临天价罚单和刑事指控,股价蒸发213亿美元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

有一种美好习惯,叫做阅后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