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学区房真的那么值钱吗?

2017-06-11 股海扬帆 加拿大第一生活

高考,学生时代在中国度过的人都有所经历或有所耳闻。对于大多数莘莘学子和父母都等待着自己的孩子鲤鱼跃龙门这一刻。我们当年的高考,教室里连空调都没有,经常有考生中暑晕倒与晕卷的学生一起退出考试,成为第二年的复读生。当年的班里就有一位连续三年复读的学生,平时文韬武略,上到考场见考试卷子就晕倒,活生生的一副范进中举的模样。



在望子成龙的观念下,孩子的智力投资往往是家长最为注重的,现在多少家长为了找到好的学区,不惜加价几万,甚至十几万加元抢offer买下学区房,为了孩子可以在好的学区上学,将来可以出人头地。

 

多伦多的学区房简直成为抢offer的战场,对于许多父母而言,似乎有了好的学区,孩子就坐上了通往常青藤大学的直通车,因此不惜一切代价的抢房。



从我多年的工作经验看,真正到美国常青藤学校爬藤的学生是少数,大多数孩子都是普通人,如果家长只是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拼命施加压力,反而适得其反,让一些可以有更好出路的孩子变得性格怪异,最后落后于平均水平,不是不说这是一种遗憾。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其实,孩子的所有问题都来自父母,我们今天写高考的文章,其实不是写给孩子的,而是写给那些望子成龙父母的。我十几年的工作中,已经看到一批批当年的孩子们毕业,工作,成家立业,因此有些话闷在心里,很想利用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许多家长在智商方面押注太大,只关注学习成绩,却对其他方面大撒把,例如,是否让孩子参与文娱,体育活动,以及一些义务工作之类的活动。肯定有人会问,这不仅会耽误学习,家长还要陪上许多时间,值得吗?这点其实至关重要,我看到的情况,许多孩子学习不错,但是待人接物方面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将来在工作中会遭遇许多挫折,如果可以提前通过一些集体活动改善个人的情商,对于孩子有巨大的帮助,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当年偏执的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而且还很危险。

 


十年前,短短的半年内,连续发生好几起高学历的中国高端人才在多伦多因为失业而自杀轻生的事件,整个华人社区为此震惊。我在2006年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悼念当年的一位来自中国的双博士高材生,由于工作不顺利撇下妻儿跳桥轻生。

 

仔细回顾一下,许多高分低能悲剧的根源,其实都是当年埋下的,从一个孩子的成长看,情商,财商,智商,应该是三足鼎立的,而只在智商方面下功夫,拼命的逼着孩子在学术上进步,其他两个方面的素质跟不上,一旦遇到生活的风雨,就会有状况发生,甚至出现一些悲剧。

 

大学那点事儿,毕业即是失业?

 

我们上大学到底为什么?当然是为了找工作,但是,毕业即是失业,这种现实又如何解释呢?

 

归根到底,我们应该是学有所用,还是应该根据社会实际需求而有所学呢?说白了,就是上大学要选好专业。



很多朋友都对金融感兴趣,认为这个行业能找到工作,看看这些年CFA考试如火如荼,多少人为了通过这三级的考试经历了难以置信的煎熬。2016 年6 月注册的人数甚至创下历史最高水平,为 12,973人,总注册人数从去年 6月的 159,889人增加到 172,682人。

 

这些苦读CFA的朋友,似乎没有看到一个金融业的新趋势,银行的传统金融职位-CFA们向往的工作岗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麦肯锡智库的研究认为 60%的传统银行业务将会受到 FINTECH的冲击。欧美的银行正在进行一场科技革命,数码银行, ROBOT ADVIOSOR,以及机器人交易员,粉墨登场,令许多现有的职位流失,CFA们也不例外。加拿大的六大商业银行拼命增加科技投入,随着技术革新的运用,大量的银行裁员势在必行。



从下面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许多年轻人上大学时所选的专业,根本未考虑将来的社会需求。投资者都知道,follow the money,哪个版块热,投资资金就会流动到哪里。但是,在孩子上学,选科目等决定人生未来的大事情上,许多父母都过分草率,甚至有些父母干脆不管,完全任凭孩子的兴趣所在。


(图片来源,环球邮报-global mail)

 

图片上是一位2016年毕业的经济学学士,这名大学毕业生,每天以送快递为生,他自己也表示,虽然不指望毕业后马上可以找到梦想的工作,但是也没有想到现实如此残酷。

 

 

目前,加拿大雇主对于学历并不十分在意,反而对于工作经验,实际能力相当看重。根据统计显示,加拿大雇主自1993年以来,对于在职员工的培训费用下降了40%,也就是说,雇主希望员工来了就能干活。可是,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这有谈何容易?

 

这里不得不谈到教育机构与实际社会工作环境的脱节,十年前,我曾经有机会到本地的一所college帮他们代一门金融课,但是,由于后来工作忙起来,我不得不推辞掉。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在与学校的接触过程中,发现老师们的思维非常僵化,课本也相对过时,很多工作中实际的情况,并没有在课本中反映出来,但是学校却有要求,必须按照一定的教学大纲讲课,所以,我觉得比较郁闷,也就作罢了。其实,这正好反映出象牙塔里,与外界实际社会工作环境的差异。试想,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出来的孩子们,面对实际的雇主时,怎么能够通过面试呢?

 


因此在选专业时,要看看加拿大的现实情况,不要人云亦云。看着CPA热,就选择读会计,CFA热令很多家长给孩子大学专业定位在了金融。看看本世纪初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也令许多高中刚毕业的孩子进入大学后选择了跟计算机,或是网络相关的专业。

 

既然是智力投资,那么这样的投资是否充满着盲目性?社会总是发展的,总会有新的社会需求代替过去的“热门行业”。曾经追求的“热门行业”的大学生却成为了过剩的产能。

  

学区房再好,也不如让孩子智商,情商,财商全面发展

 

在我多年帮助管理教育基金的工作中,看到一批孩子的起起伏伏,总结起来,我觉得让孩子多接触社会,早了解社会,可能会让他们在将来有更多的机会在社会上立足。

 


笔者认为,对于孩子,买再多的学区房,也不如全民培养孩子的智商,情商,和财商。在后现代化社会里,几乎没有机会创造任何产品,更普遍的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咨询,销售服务,因此孩子的性格对于将来的就业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特别的天赋,那么家长花多点时间陪孩子参与跟中体育和文娱活动,让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下,健康的成长,善于与人打交道,善于观察事物,善于理解别人,从生活的小事做起,将来就能成为企业里最受欢迎的员工,升迁机会,加薪机会怎么会少了你呢?

 

都说鲤鱼一跃龙门身价10倍,但是现实却是,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非常困难。中国是这样,加拿大也是这样,市场经济需要自我开发价值,适应现在的经济形势。走出校园后,并非所有的大学生能够达到学有所用,当初进入大学时的梦想,却在现实社会中磨灭。

 

在25-29岁的年临段,加拿大有超过35%的大专及大学以上的毕业生从事低技能的工作。很多学生,毕业多年后,还未能还清上大学时积累的学生贷款。因此,有好的情商,生活积极向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性格开朗的孩子总会得到更多机会。

 

我管理客户RRSP退休金多年,从其父母在投资上的风格,就可以看出他们将来孩子教育和成长的一些端倪,这绝不是妄加评论,我有许多真实的案例。当父母在投资上追逐热点时,很容易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生活,朋友,以及孩子的要求都比较高,表面看来,总是跟着潮流走,其实是把孩子带入误区。放了孩子吧,给他们一点自由,将来的社会不是我们以老旧的眼光可以预测的!


 


其次,笔者认为,要培养孩子的财商。即使大学毕业后,一些工作不错的孩子,在财务方面的知识和常识少的可怜,经常会犯一些非常低级的错误。这种例子数不胜数,在此不再赘述。

 

具备优秀的财商的孩子,是需要从小培养的,让他们接触一些金融产品,了解社会经济的规律,巴菲特八岁就开始阅读关于股票市场的书籍,16岁的巴菲特刚从高中毕业,就积攒了6000美元的资金,大部分是送报纸所得,1947年的6000美元并不是小钱,比他的老师的薪水还多。

 

笔者将来有时间,会专门建立培训孩子财商的培训班,我觉得这也是孩子们的必修课,而且,这门课是许多老师教授不了的,因为要有实际的工作经验,跨越两三代人的视角,我的工作中恰好看到三五岁孩子的成长,七八十岁老人的退休生活,以及中年人的奋斗经历。

 

笔者认为,作为未经世事的孩子,最直接能够接触社会的办法,就是通过投资了解社会。因为,许多家长都给孩子买了一份教育基金,但是,不是人只是把RESP当做产品,补充将来孩子的学费。

 

其实,交易基金如果投资在互惠基金里,每年与投资顾问回顾投资时,可以让孩子充分参与进来。别小看一份基金投资只有几千块,却可以投资到加拿大,美国,甚至全球的股票市场上,让孩子们早些了解金融市场,了解不同的行业板块的动态,对于他们将来的工作大有裨益。

 

 

例如,自2000年后,大宗商品,金融服务等板块非常活跃,相关的工作岗位就人才缺失。从2008年以后,金融板块开始大幅裁员,而地产板块,生化医疗板块炙热烫手。自从2014年后,科技板块,云技术等成为热点。因此,让孩子们参与到自己的教育基金投资,可以让他们看清市场的整体面貌,对于将来找工作也可以有的放矢。

 


教育基金,每年投资2500加元,政府会补贴20%,可以通过银行,专门的交易基金公司,或者专业投资顾问来建立教育储蓄计划,无论您如何选择,从银行到专业投资顾问都会帮您申请到政府的20%教育补贴。

 

但是,许多家长不知道,这里也有不同的地方,对于低收入人士选择在银行存储的教育基金,银行一般不会帮助客户申请额外补助。那么,在银行购买交易基金的低收入家庭,会白白损失掉政府的2000块补助。

 

专业的基金投资顾问则会帮这些低收入客户申请到额外补助,例如Canadian Learning bond 之类的低补,从而获得政府的额外两千块!

 


总之,孩子的教育基金,不只是一笔钱的投资,也是父母情感的投资,选择好教育基金的投资产品,让孩子参与到教育基金投资中,定期与投资顾问的会晤中,也应该带着孩子一起,让他们了解自己教育基金的投资内容,让他们了解社会的运作模式,让他们多见世面,为将来与人打交道,与社会打交道做好准备。这些功课都是多年积累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从现在开始着手还不晚,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Chance favors only the prepared mind!

(本文不做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者慎入)



本文为加拿大中文电台(Fairchild Radio),乐活财经文字总结,FM 88.9,每早9:3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