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一片猪肉脯,百年城市味觉印象

2017-07-01 泰州旅游

——一张薄薄的肉片儿——


色泽鲜艳

味道鲜美

细嚼慢品

回味无穷




肉脯






/拾忆/

 

小时候,吃肉脯是件很奢侈的事情,每每遇上生病感冒,或者表现很乖的时候,长辈们都会买上几块给我。

 

记得第一次买猪肉脯是在批发部,当时肉脯都是称斤卖,一次买的量也不多,就五块。但那时候的肉铺每片都整个手掌那么大,也很厚实。

 


印象中,每每打开塑料袋,还未曾尝味道就已经被肉脯的香味勾了魂。尝试过奢侈地一大口咬下去,贪婪的享受肉脯香在嘴巴里弥漫的过程;也尝试过用手撕下一小条,一点点在齿间细细咀嚼,仔细品尝味道。

 

最终,发现还是慢悠悠的吃味道更好。都是用塑料袋包好可以吃上好几天。

 


后来长大了,有一天然发现,猪肉脯露脸的次数越来越频繁:酒席桌上、教室里、街边的专卖店……到处都是猪肉脯的身影。

 

仿佛那份特有的奢侈感正在逐渐消失,但,想必很多人和我一样,对于它第一次留在我们舌尖上的味道,刻入脑海中的美味印象,不会因为它的普遍而抹去。

 


对于靖江猪肉脯,长大后我了解到它的一些故事。




/起源/

 

靖江本无猪肉脯。


当时,广东汕头有3个小伙来到靖江。了解到靖江猪源丰富,他们身怀肉脯加工技艺,为了养家糊口,三个人就合伙开了一家食品厂,因为是三个好朋友,所以厂名定为“三友”食品厂。

 


最早是在1936年,创始于上海,当时主要是在影剧院、歌舞厅等场所贩卖,属于零食中的奢侈品。

 

 为什么厂址会搬到靖江呢?


因为这里的猪肉量足、价低,离上海又近,所以肉脯厂就这么一直保留了下来。



80多年后,传统的肉脯长成了国内的“明星”,也成了靖江的一张传统美食名片。

 

 


/手艺/

 

靖江猪肉脯属于苏菜菜系,菜品色泽棕红,光泽美观,口味香甜,食而不腻,成品为片型。

 

选取的是猪后腿腿心部位的那块鲜肉,剔去皮、膘、筋骨,取其整块纯瘦肉为基本原料,剖成薄片。



然后用香料进行腌制,再将肉片平摊在一种特制的筛匾里烘烤。

 

 先后要经过片肉、拌料、摊筛、脱水、烘烤、压平、修剪、装箱等十几道工序,才成为那一片片色、香、味、形俱佳的肉脯。



这样烤制出来的肉脯有嚼劲、纹理清晰,可以用手撕着吃。


目前,中国最火的几个休闲食品公司(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出品的猪肉脯都是选择靖江肉脯厂合作,并且多数都会标明是靖江猪肉脯。

 



/滋味/

 

如今,靖江俨然成了“肉脯之乡”,本土品牌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但是都各有特色。

 


大家耳熟能详的双鱼肉脯,算是肉脯中的代表了,它代表着最传统的肉脯口感,口感紧实却带点硬;

 

味巴哥,以蜜汁猪肉脯闻名,口感相对于传统肉脯更加柔软,且味道种类丰富;

 


还有伊香肉脯,如今旗下的牛车水系列很是受热捧,还有王福记、哥斯达……

 

 挑逗着味蕾的极限,轻轻地撕一块肉脯,肉质丝丝分明,还能听到那‘咝咝'的撕肉声。



尝上一口,肉脯细腻有嚼劲,肉质紧实。在口中慢慢咀嚼,此时那浓郁的肉香味也在口腔中流连忘返。


怎么能让人不回味无穷呢?



 

 如今,不管是外出求学还是亲朋来访,猪肉脯都是最受大家追捧的靖江美食。


作为一个土著靖江人,真是满心的骄傲。

来源:靖江微旅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