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都无城:都邑变迁中的文明动向 | 书店里的大学公开课第六季第三讲

2016-06-07 许宏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书店里的大学公开课第六季

解读无字地书——考古学视角下的上古中国(共三讲)

【时间】5月15日(周日)14:30-16:30

【地点】三联韬奋书店地下一层

【主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主讲】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第三讲】

大都无城:都邑变迁中的文明动向


 “无邑不城”,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古都的显著特色之一。如果有人说,在二里头国家(夏或商王朝)诞生到汉代的两千余年间,绝大部分时间里都城居然是没有大城的,甚至可以说这一千多年是不设防的时代,您相信吗?城郭齐备的状态源远流长吗?是单线平缓进化,还是有重大变异和波动?这些问题都是关涉中国古代都城甚至古代社会发展进程的大问题。许宏指出,“大都无城”是二里头时代至汉代中国古代都城的主流形态,与汉代以后城郭兼备、里坊制、具有大中轴线的都邑结构形成鲜明对比,是中国古都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性特征。 



赵邯郸 “龙台”大型夯土台基


主讲人 | 许宏

*据现场实录整理


大家好!这是我的第三个讲题,应该也是我个人最愿意讲的,因为我的博士论文做的就是这个题目。所以说在我的三个大的研究方向里,我还是很看重这个的,或者说我是从这里起步的。


刚才主持人介绍了《大都无城》这样一本书,大家一看就会发愣。城是我们的一个特产,有人就必须围起来,院子必须围起来,现在防盗门就得安着,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处在动荡阶段,防御性的设施是非常注重的。所以“无邑不城”是大家能接受的,但是许宏老师居然提出了“大都无城”,有些年轻朋友说这应该是具有一定的颠覆性。


我们这个国度可以说是多灾多难的,几千年以来都是打打杀杀的。一方面说我们的文明有延续性,另外一方面请想象一下,洛阳在2000多年里有1500多年时间13个王朝在那儿建都,二三百年一次改朝换代,从高度繁华到遍地白骨,一茬一茬像割韭菜一样,宫殿建筑全部烧毁。如果不是清朝入关时文明基础稍微薄弱一点,他们本身汉化程度不深的话,紫禁城根本不可能保存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城圈包围起来的城市给人留下了最重的印象。从古到今可以说无邑不城,只要有人扎堆的地方就有土围子。农村比如二里头村在改革开放之前都有壕沟,有夯土墙,就是防土匪用的。


“大都无城”还是有点学术性的,有一些概念跟大家分享一下。城市大家比较清楚,但城市是一种从社会发展阶段角度给出的概念,它相对于村落而言,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高级聚落形态或文化存在方式。另一方面有没有城墙、有没有一个东西圈起来,这是从聚落形态角度来说,是从空间布局,从有无防御设施角度来说的。这个又分为有城和无城两种。非常可以理解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城墙。比如现在的北京城就没有城墙,因为它不需要城墙。同时,并不是所有带城墙的、带有防御设施的聚落就是城市,这个也特别可以理解。刚才我说二里头村都有土围子,可以说是一个广义的城,但不是城市。


城址和城市是两个概念,刚才说城市是社会发展阶段和文化存在方式的概念,跟防御、区隔性质的城址不是一个概念。这里我又推出了城邑的概念。邑这个概念是非常接地气的,是中国古人对于人类聚居的聚落的一个称呼。《大都无城》的封面上美编用的字就是“邑”字,人所聚居的地方叫邑,而且在最初不管是不是城市,不管是都邑还是一般的村落都叫邑。等于从最小的邑聚到“大邑商”,也就是甲骨文中商人对殷墟那一类都城叫大邑商、中商,就跟我们的大中华、大中国的概念一样。中商不是中期,而是中国的中,显然是文化本位的概念。邑是这样的概念。


城绝大部分的存在形式肯定是平地建起来带城墙的,但是又不限于此。比如用壕沟来圈起来的,甚至我们说的城栅,好多地方是栅栏围起来的。甚至在中国的中西部,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三面全是天堑,全是悬崖峭壁,只要一面用石头砌上,就构成了城。得有一面是人工构筑物,否则的话我们就根本没法判定它是不是人工的产物。这个是我们对城的一个界定。


城市为什么重要?当我们接触西方考古学者的时候他们提出来,你们中国学者为什么非常注重大的都城的发掘,不注重一般村落的发掘呢。作为当代学者当然意识到对金字塔所有部位全方位系统了解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只要是进入社会复杂化阶段,金字塔无论是大还是小,如果不做金字塔塔尖的研究,一般的村落就算做一千个也没法了解这个社会发生发展的关键点和精华所在。


我们试着对中国古都勾画出一个框架来。都城几乎是伴随着国家出现的,有国家就必须有都。因为都邑是国家的权力中心,不管有没有城,不管是什么组织方式,国家是不该没有中心的。只要有一个权力中心,这个地方就可以被称为都邑。前两天我们已经讲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经历了从邦国,即没有中心的城址林立的时代,进入到以二里头为先导的中原王朝时代,那个时候王国开始出现大的都邑,到秦汉独一无二的帝国之都出来了,有这样一个过程。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就是无中心的多元,按中国考古学的泰斗苏秉琦先生的话就是“满天星斗”。然后进入有中心的多元,指的是从二里头开始,从文献话语系统来说就是夏商周三代王朝,是一种联盟性质的国家群。像二里头、二里岗、殷墟是国上之国,那个时候还没有秦汉之国郡县制一统到底的统治范畴,所以它是有中心的多元。如果前面是“满天星斗”的话,这个阶段应该可以叫“月明星稀”。然后第三阶段才是秦汉的完全一统化的阶段。


都邑发展的过程跟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是紧密相关的。我们先看最初的这些新石器时代的中心聚落,它是不是形成了国家,是不是都城,是不是都邑,现在还有争议。不管怎样,当时已经进入了社会复杂化的阶段。我们知道在一个政治实体产生的过程中,文明和国家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道门槛,有了这样的认知就会容易理解它们的发生。从聚落形态角度上看,这些城邑都是因地制宜的产物。江南水乡就是水城,以壕为主。到了黄河中下游,黄土发育的地方,就是用夯土来建城。再往北一点,河套地区那石头漫山遍野,就用石头来砌城。




我们可以一一来看大都产生之前的聚落形态。澧县城头山是水城,比中原还早,距今6000多年,是东亚大陆最早的城邑。江南水乡环境使它保存得比较好,现在这个地方还是水田、水塘,从卫星影象上从地表就能看出来,这在中原是不可想象的。在中原腹地邙山一带古今都是人口高度集中区,现在发掘基本上是十墓十空。而我们看这样的地方,它曾经是聚落,后来成了农田,所以保存得比较好。



澧县城头山


更为著名的良渚,是浙江省杭州郊区的一个古城,是那个时代最大的城址之一,也是水城,甚至城里面都是水。城墙宽60米,上面还有房子。高地在江南水乡,是最适合于人住的地方。用于居住的场所和墓葬都建立在人工堆砌的土台上,所以江南的城绝大部分是用于防水的,防人的功能是非常弱的。因为总共就40多度的坡度,如果没有壕的话完全可以爬进去,跟中原不是一个概念。二里头之前的东亚大陆可以叫前中国时代,那个时候从意识形态来说就是各是各的,没有共同的认知。所以当时所谓的中华和中国是没有的,每个群团自己过自己的生活,意识形态不一致,聚落形态也不一致,用的锅碗瓢盆更不一致。



良渚 莫角山城


第二个类型是以中原为主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夯土特别发达,只要去过农村的人都可以理解,现在的大棚矮墙都是夯土筑的,两边板子一夹,中间夯土。甚至福建的土楼都是夯土做的,那是客家人建的,客家人是从中原去的。现在的中原已经不那么盖房子了。


新密古城寨保存得很好,原因是它远离城市。文化遗产的破坏以城市为重,也就是“活人跟死人争地”,只要是推土机没到的地方,文化遗产保存得就比较好。从卫星影像上能看到河、方方正正的城,一开始人们不敢相信这是龙山时代距今4000多年前的城,认为是西周的小国郐国故城。现在城墙最高的地方距离地面16.5米,有五层楼那么高。当时的版筑技术还比较原始,战国时期就已经用大版筑了,整个城墙两边是夹板,中间是夯土。而这时还是一两米一个板块,就像搭积木一样。底下积木搭的多一点,7块,错缝6块,再上面5块,这样使它立起来。我们的先民最初就是这么做夯土墙的。这叫小版筑。



新密古城寨


第三个类型,我们看看神木石峁,它的面积是新石器时代最大的。一看就知道它是陕北特有的地形地貌,到现在这个地方还是农牧结合部。它跟鄂尔多斯离得特别近,延安这边郁郁葱葱,再往北就是黄沙遍地了。大量的外来因素通过它传到中原来,当然它也吸收了中原腹地的很多因素。



神木石峁城址


切入正题,前面介绍几座城址,一般中国学者都认为它是都城了,但是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一个核心,很难认为它是大都,甚至连是不是都城,学界都还有不同的意见。所以《大都无城》这本书从二里头开始讲起,这里先给大家一个结论。我从1992年读博士,到1996年博士毕业提出论文,那个时候只是意识到中国古代都城的早期阶段,外城的城墙可有可无,取决于需要,还只是一个粗浅的认识。但是后来在进一步的发掘研究和思考的过程中,尤其是当我把视角扩展到了秦汉,甚至更后,就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大都无城”的概念在前几年越来越明晰。这本书就是在这二十多年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认识。


二里头,按现在的测年是从距今三千七八百年,从二里头二期开始,已经可以肯定是都邑了。从距今3700年这个时候往下梳理,我们意识到从这儿开始一直到清代结束,可以把这三千多年的时间分成两大阶段,以东汉和曹魏邺城为分界线。前一阶段,我用“实用性城郭阶段”来描述,意思是有军事上防御的需要或者出于政治的考虑,甚至地理上的需要就建,没有需要就不建。


当我们把视野放到这么宽,通过一段段梳理可以看到在二里头到东汉这段时间里有城墙的时间非常短,城郭并存的只是郑州商城,就是一般认为的商代前期不到200年时间是城郭齐备的。再一个城郭齐备的时期就是春秋战国这500多年,春秋时期还有一些城完全没有城墙。也就是说,在这近2000年的时间里,一半以上的时间根本没有外郭城。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之前有学者简单提过,但是没有像我提的这么明确。我也是在学术界整体研究和思考的基础上,把这个概念明确化,提出这样一个解说。不能说是理论框架,应该是一个解释的框架吧。


跟这个“实用性城郭阶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曹魏邺城和魏晋洛阳城开始,内城外郭在各个都邑中无一缺失。也就是说,我们以前“无邑不城”的印象都是出于曹魏邺城和魏晋洛阳城之后的古代都邑的。我们称其为“礼仪性城郭阶段”,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防御的需要,这个城墙是必须建的,因为它是用来彰显当时王权的必备要素和象征符号。国都和一般城邑,从《左传》开始就有大、中、小之分;到了秦汉之后,地方的城邑是绝对不允许等于甚至接近帝都的。东周时期比较大的城,到了秦汉都遭平毁或缩小范围,曲阜鲁故城本来十平方公里,到汉代变成鲁国、鲁县的时候只能保留一部分,社会上的兵器也全部销毁,城墙凡是不符合帝国金字塔式的城市网络结构的一律平毁。这在文献上是可以查到的。


大都无城就是来源于我个人对纷繁复杂的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得出的结论。二里头是“大都无城”这种文化传统或现象的肇始。现在发现的非常有规律的现象是,城圈土围子围得多的时代一定是战乱频仍的时代。最早的是龙山时代,“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万国”大都应该有土围子。还有最典型的春秋战国时代,每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国都,都有夯土围墙,但是一到了中央集权比较强盛有力的,甚至大一统阶段,筑城的现象就大为减少,这是一个比较确切的现象。



偃师二里头


二里头没有外郭城,中间的宫城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形状,特别像现在的紫禁城。我们说在二里头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紫禁城,在它之前是因地制宜不求方正的。二里头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带有明确城市规划的大型都邑,而规划性是政治性城市极其重要的标志。如果是一盘散沙的话,没有人为的规划,我们很难说它是一个都邑。在这之前就是因地制宜不求方正,完全是利用古河道、自然地形来建都的。二里头开启了都邑营建制度上的先河,宫城中规中矩。坐北朝南,土木建筑,封闭式结构,中轴对称,这样的一套规制一直从二里头到明清紫禁城延续发展下来。


龙山时期“无邑不城”,到处都是土围子,从良渚一直到石峁,更不用说更小的。从公元前2400年到公元前1800年,在二里头崛起前夜,几百年时间逐鹿中原,打得一塌糊涂,那个时候的城址是非常多的,可说是城邑林立。但是到了二里头前夜考古学上的新砦时期,在嵩山周围,这也是最早产生王朝文明的地方,巩义花地嘴、新密新砦,在以前的城退出历史舞台以后这些聚落都变成了环壕聚落,防御性开始减弱,但是作为都邑型中心性聚落的内部功能分区比以前强化得多,显现出社会的复杂程度比以前高了。到二里头就完全没有城墙了。


二里头遗址1959年开始发掘,到现在已经挖了57年,我是第三任队长。大家都说考古人干活是磨洋工,曾经有一个建筑工地上的大标语就说,大干快上,把考古挖掘耽误的时间抢回来。考古人就像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挖一个都邑挖了57年,还远远没有终结。二里头挖了多少呢?我们现在看二里头现存面积300万平方米,57年间,我们这几代人几乎每年都在挖,除了“文革”停了8年之外,总共才挖了4万多平方米。请大家算一下,只有1%多一点,就是冰山一角。我们还不能排除二里头外郭城墙存在的可能性,可是多年来二里头都被打成马蜂窝了还是没有找到。二里头是中国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最早的中国,那个气势跟土围子是不相称的。它很可能以洛阳盆地、嵩山和邙山为大城的,越是国力强盛越有这样的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这是由衷的。《左传》说“古者天子,守在四夷”,又焉用城?又何必用城呢?,这跟我们现在说的解放军是钢铁长城一个道理。



二里头:大都无城的肇始


二里头最初是一些小聚落,到二里头文化时期,二百多年间成了上百万到300万平方米的庞大的都邑,虽然没有城墙,但是功能分区是比较明确的。中心区为贵族和王族所把持,占有比较好的地势,地形偏高,有一系列布局上的安排。我们搞清楚了它从早到晚的演变过程。这是中国最早的紫禁城也就是宫城,这是中国最早的带有明确中轴线规划的宫殿建筑群。


中轴线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精髓,建中立极、中庸都是这么来的,甚至河南人现在还说“中不中?”“中!”都是这么来的。在座的朋友都是耳濡目染甚至读过经典古籍的,东周时期成书的诸子百家把这些沉淀数千年的概念收在典籍里,又浸润在我们的骨髓里,形成了我们的思维定式。


早期只有单体建筑有中轴线,可以上溯到仰韶文化晚期甘肃秦安大地湾的“原始殿堂”,然后逐渐从单体建筑到整个宫殿建筑群,二里头发现了最早的带有明确中轴线的宫殿建筑群。再下面到了曹魏邺城和魏晋的洛阳城,才有了城市大中轴线。


我最近一直在说,我在学界是做“不动产”的,我是研究中轴线、四合院、紫禁城、三进院落、道路网络系统的。那些铜器、玉器再重要,还是必须放在“不动产”这个框架和背景里面,才能彰显出它的重要地位来。挖都邑、挖城址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儿,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当然不如挖一些出土物非常好的墓葬,像海昏侯墓一出来那样令人振奋。所以当时在我接手二里头的时候,所长还是刘庆柱先生,最后我给出了这三张“遗址中心区布局演变过程示意图”。那个时候几年里一共给了几十万的发掘经费,刘所长说这三张图就绝对值几十万。这就是“不动产”的价值,这些图不亚于那些青铜器、玉器、瓷器的分量。



遗址中心区布局演变过程示意


我们刚才看的是二里头都邑二百多年开启的大都无城的时代,但是再往后,有人说许老师你刚才说的都城里也有外面都大的郭城的,我们就要说起大都无城这一千多年里的两个例外。第一个就是二里岗时代,跟古文献结合就是商代前期的二里岗时代,最初在现在郑州二里岗发现而命名的。在这不到两百年的时间里,整个都邑结构跟二里头、殷墟前后都不一样。 国外有学者认为二里岗文明可能是早期的帝国文明,有强力的军事扩张,向外辐射,攫取资源,而且建立据点,据点的生存衰亡几乎跟郑州城的主都是同时的,作为它的“爪牙”存在。再比如二里头的陶器是百花齐放式的,三四十种陶器,模样各不相同,尺寸也不相同;但是到了二里岗时期居然只有七八种主要器型,而且尺寸非常相似。这就给人以“体制美学”的感觉,就像北京的胡同里饭店的牌匾都要整齐划一,二里岗有点儿这种感觉。它的集权性非常强,跟二里头、殷墟都不一样,这才导致它城郭齐备。


我们看郑州这么一个巨大无朋的都邑,在二里头时期,二里头作为都城也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二里头和后来的郑州商城能够铸造青铜礼器,其他地方绝对没有。只有到了殷墟时期,铸造青铜礼器的技术才开始泄密外流,才导致关中和长江流域,包括三星堆在内的那些地方能够用比较发达的铸造技术来铸造礼器。


郑州商城都邑形成的整个过程就是这么从无到有的,一开始先建内城,后来有一个外郭。北边城墙现在还没有找到;东北面我们画的是虚线,这个地方当时就是一个巨大的沼泽,可能根本过不了人,这样东边就没有必要再建壁垒了,用天然之险和人工圈围起来的墙构筑起来的一个工事。


偃师商城一开始也是,先建内城,圈围起聚落的部分空间往往是贵族的区域,有权有势的人才能先把自己围起来,这就是宫城。先有宫城,再建一个小城,后来不够用了,再扩大,由于东南有一个水泊,所以城形成了刀把形。它已经初具城市中轴线的概念了,如果二里头是有了中轴线的雏形,那么它就已经开始明确化了。


偃师商城宫城4万平方米,有一期宫城、二期宫城、三期宫城,一点点往外扩。一期宫城比较小,二期、三期进一步扩大。我们通过不懈地发掘,把它的脉络捋清楚了。小城的北墙有点儿故意做成拐折状,可能是便于防御时拉弓射箭、抵御外敌。后来的城墙有角楼、马面这样的东西,此时已开始凸显出来。


为什么在书里我要浓墨重彩地讲“大都无城”传统的例外的东西,那是因为搞清楚它们才能了解大都无城整个的脉络。北大孙华教授做了同一比例尺的二里岗时期城址的比较图(参见孙华《商代前期的国家政体》一文),大都与一般城邑一目了然。大家一般认为偃师商城是具有都邑性的城址,郑州和偃师商城是比较大的,再往下就比较小了。有学者认为盘龙城是当时东亚地区的中心,而整个中原地区完全是边地。从图上就可以看出,这些明显是中原大都的触角或爪牙,是它向外派出的政治军事、经济据点性质的聚落,但同时也是当地的中心聚落。


请看看二里岗文明的冲击波。大家可以看到盘龙城面积7万平方米,偃师商城2平方公里,郑州大都邑十几平方公里。很有帝国的感觉,整齐划一,强力推进。如果说二里头的向外扩张是其他地方的人群有选择地吸纳或者模仿它的文明,从而使得它的影响扩展开来,那么二里岗文明就是军事强力扩张的产物,也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城市等级。



偃师城宫城的扩建过程


此后进入商代后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甲骨文出来了,我们才能知道殷墟遗址群,以洹河南岸为中心,是武丁一直到商纣王那些王建的。我们认为中国历史和原史时代的分界就在这儿。文字已经出现了,但还不能证明自己的王朝归属和族属,那样的阶段大体上是从龙山时代到二里岗时代,我们叫它原史时代,再往前是史前时代,殷墟开始是历史时代。


有朋友会问,许老师为什么在书里一直叫偃师城和郑州城,都不带“商”呢?是不是它们跟殷墟这个群团不是同一个人类群团?因为“商”这个字一般人认为是从滳水来的,殷商人群住在滳水附近,就是以殷墟为中心的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一带,是从这儿来的。再往前的都城是亳,不是商,所以在入驻滳水流域之前殷商族群是不可能叫商的,叫什么我们不清楚。还是用考古学的话讲,只有到了当时的文书发现以后,考古学和历史学两大话语系统才能合流,之前对号入座的研究只能看成假说。地下的文字和地上的文献二者合在一起才能确定是殷商王朝。对早于它的遗存不冠以“商”,表示一种考古学本位的慎重。文物虽然比较真实,但是只能靠考古人替它说话。考古界有一句话,我们要做的就是替死人代言,把死人说活。同一批考古材料不同人研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是非常正常的。



偃师城宫城北墙


到了殷墟时期,就彻底没有城了,又回到了跟二里头一样的形态,中间只隔了不到200年的二里岗时期。洹北究竟是围墙还是方壕,在学界是有争议的。按理说看上去方方正正,应该是一个墙。刚才已经给大家放了偃师商城的照片,偃师商城如果有基础槽,往地下挖的,都是非常平整的一个大槽,黄土地带的夯土一般夯得平平整整。洹北商城“爷爷辈儿”的这些城都是一样的。但是洹北商城的所谓城,它的所有的堆积和沟槽底部都是下凹的,这就引人深思。


大家看看二里岗时期典型的夯土,夯得一丝不苟,只有七八厘米厚,如果超过10厘米就会夯不透,就会形成上面硬下面软的情况。而这个由于质量非常好,几乎看不出差别来。为什么到了更为发达的洹北时期,基槽成了这样,所以人们就有理由怀疑它应该是壕沟。


郑振香老师,最著名的是:一位女考古学家发掘到了3000多年前一位女将军的墓。她作为安阳考古队老队长首先怀疑这个基槽不像墙。我们安阳队的一些年轻的同事认为这应该是壕沟,完全没有墙的感觉。我认为它在中国都城史上有一个象征的作用,从二里岗时代的城郭齐备,通过洹北的方壕,殷墟又回到了大都无城的时代。


洹北商城的一号宫殿,1.6万平米的面积,这么大的体量,居于榜首。二里头一号宫殿是1万平米的建筑面积,比它早几百年。我们在书里第一次给出了殷墟遗址群、殷墟都邑的一个动态演变图。洹北早期的时候先有的宫城,然后挖方壕,后来一场大火,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地方就被放弃了,都邑的重心就转到了洹南。从殷墟一期开始洹北整个被废弃到了,进入以小屯为中心的时代,小屯宫庙区周围有大灰沟,但大灰沟还是带着大量的缺口,大概一开始是是为了营建宫殿建筑而取土,后来成了垃圾沟,所以宫庙区处于开放的状态,到殷墟后期大灰沟就没有了,所以宫殿区的防御设施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洹北商城1号基址


洹南殷墟,从洹北的方壕又回到大都无城的时代。以宫殿宗庙区为中心,在它的周围分布有一个个小的共同体,它们各自形成了小的聚落中心,又都拱卫着宫殿区这个中心。二里头也一样,除了宫城之外,都邑内的其他功能区都是非常松散的。后来西周时期的更是这样,殷墟重新恢复到大都无城的时代,加上西周整个500多年都是大都无城。



洹南殷墟,回归“大都无城”


到了西周时期,出现了三处大的都邑性聚落——周原,丰京和镐京还有洛邑。作为西周的政治性都城,这三处大的都邑完全是大都无城的。最近在周原又发现了一座小城,90万平方米的面积,放在几十万平方公里的都邑遗址群里面,颇为狭小,没有发现王族的遗存,就是围起一些祭祀性的重要建筑而已。周原的贵族建筑,是封闭型的建筑,具有四合院性质,中轴对称的,建筑形式比二里头到殷墟时期略为复杂。至于瓦,龙山时期就已经有了,一直向外发展,这个时候已经很先进了。再看丰镐遗址,我的同事们经过多年艰苦的工作,社科院考古所丰镐队和陕西省考古院一起做的丰京和镐京,已确认整个都邑加一起十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基本上是在一个突出的高岭上,向外是一些洼地,甚至有大面积的水面,所以外面没有城墙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很为西周洛邑而遗憾,洛阳历来以“五都汇洛”而著称,其实从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到汉魏故城和它下面的周代城址,以及隋唐洛阳城等一共有七都,其中重要的一都就是西周洛邑,但是由于它没有城墙,结果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没进去。但是我把它看的还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大都无城时代的雄阔。汉魏故城、白马寺一带都有西周的遗存。就是在这一带,洛阳邙山前面的瀍河两岸、洛阳老城一带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中发现了丰富的西周时代遗存,包括铸铜作坊,还有殷人的墓。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王朝都是落后的人群依靠武力占据中原,但是文化上又被被征服者同化。比如周人一开始在铸铜技术方面肯定不如大邑商的商人,所以高度发达的殷墟作坊的工人,绝对是他战胜之后首先要保留的,就跟核武器专家一样,是国宝级的人物,将他们整群迁过来,为新王朝服务。殷墟建立以后,殷人也是被他们迁过来,服务新政权。



洛阳西周遗存的分布


那么,关于大都无城,文献上是怎么说的呢?我这里引用了冯时老师的文章《“文邑”考》(《考古学报》2008年3期)。他在里面说的“居中的王都由于有诸侯藩屏,实已无需再建高大城垣”“王都为无城之邑,正有使教命流布畅达的象征意义”等,跟本人的考古学探索殊途同归,完全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大都无城。


东周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散发着人性光辉的时代,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高峰阶段,我们称它是原典化的时代。比如以前二里头人的思想和西周人的思想都没法落实在文字上,那个时候的文字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只有到了东周时期文化才逐渐普及,思想的东西才见诸于诸子百家的文献。


大都无城的第二个例外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五百多年。春秋时期是这么一个“国际”形势,那时根本没有大一统的观念。比如我们说那时孔子是鲁国人,到过很多国家,那就算是出过国,见过世面的。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非常惨烈,这种情况下西周王朝已经衰落了,各诸侯国已经起来了,但是还没有完全郭城并立。侯马晋都新田就没有郭城,4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只有一些小城,偏大的可能是宫城,那个时候还没有王,其他小的是大夫城,民主制当时还是有的,还没有到绝对的专制,延续了大都无城的余绪。


再来看看曲阜鲁城,10平方公里的范围,偏于方正,很自然让人联想到理想城市的规划《周礼·考工记》中的“匠人营国”,有人就认为曲阜鲁城是其蓝本。本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只要用动态解读的方法捋一捋我们就会发现,随着时间的变迁都邑的布局是有变化的,所以我们要尽可能摒弃“总平面图式”的这种研究思路。因为大家都知道,一个城在几百年时间内不可能从一开始到最后都是完全一样的规划。关于《考工记·匠人营国》,有人认为成书于战国,有人认为是曾经经过汉儒的改篡。无论如何我们在先秦时期没有发现跟它严格对号入座的东西。一般认为有关联就是由于鲁城方方正正,而且从西周初年就建城了,历整个两周时代而格局没变。但是经过本人的解构发现它在西周时期完全没有城墙,文化遗存只分布在西北部。春秋时期应该开始有城圈了,中间可能有宫城,但是现在还没有确认。到了战国时期开始有了西南隔城。进入汉代延续使用这个小城,大城则根本不能用了,因为不合规制,最后废弃郡国变成了县制。



曲阜鲁城  


我们再看看洛阳东周王城。非常遗憾的是,建国之初我们搞三线产业,把洛阳定位为重工业基地,现在我们要保护展示遗产就非常非常困难。据最新的研究,春秋时期的东周王城还没有筑城,同处一个墓区的春秋大墓和车马坑在战国城墙的两侧都发现了,说明那个时候城墙根本没有出现,只有到了战国时期才割断了贵族墓地,出现了城圈。(与下接排)再看看东周王城以东,在汉魏故城下面还有一个周代的城址,我们用考古学的方法以一个小地名来命名:韩旗城址。这个城址始建于西周晚期,东周时期规模扩大,可能是成周。



洛阳东周王城


梳理一下,春秋时期的城郭布局基本上是内城外郭,但好多没有外郭城,有外郭城的大体是回字形的结构。而到了战国时期,内城(宫城)统统移到大郭的旁边或外面去,那是社会矛盾急剧复杂的反映,有贵族和国人的矛盾,国家之间的矛盾。


再看燕下都,关于究竟什么时候建至少有三种说法。以往一般的发掘者都会选择最早的说法,往往是这样的。但我通过梳理,告诉大家发掘者给出的材料并不支持他的观点,因为用动态解读的方法一一解剖,我们就会看出燕下都的变化。春秋时期只有三个居住点,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住的,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出它是都城。战国早期有所扩展,但也没有发现任何高等级的东西,到战国中期东城的城圈出来了,但是北边还没建成,开始有铸造钱币和铸造铁器的地方。到战国晚期,整个的城圈才出来,东城北部的中轴线也出来了。因此只有战国中期燕下都建都的说法是靠谱的,这是通过动态解读给出的一个结论。它一直保存得非常好,因为远离城市,在河北易县,大家去狼牙山旅游的话可以顺便造访一下燕下都,它非常有气魄。


再看一处郑韩故城。它最初是郑国故城,战国时期韩国把郑国灭了,就把首都迁到了这儿来。迁都之后干了什么事呢?郑国本来在这里只有一个城圈,在中轴线上建有太庙、社稷、宫殿区等,像编钟这类祭祀性的东西都出土在中轴线附近。但是韩国有意在这里新建了一道隔墙,还把冶铁等层次不高的作坊安排在这,把夭折的小孩、凶死者埋在这儿,也就是说你哪个地方重要我就扰乱哪个地方。春秋时期还很“迂腐”,战争是象征性的,对方渡河渡到一半就不开战;到了战国时期完全不讲礼仪,以彻底消灭对方的人民为主,比如长平之战一下坑杀40万人,中国从那个时候开始逐渐变了,看一下韩国在郑国干了些什么就知道了。


秦都雍城,不太讲内城外郭,甚至出现具有秦国特色的“非城郭制”这样一种形态。齐国临淄排水设施非常发达。赵都邯郸的龙台,这么滥用民力顶多是高十几米,已相当壮观,在佛塔出现之前中国没有太高的建筑。总体上看,建筑的高升跟社会的复杂化是相关联的,一开始是新石器时代的地穴式的窝棚,后来更多是地面式的,再后来是台基式、高台式,盛行于商周时期,在战国秦汉时期达到顶峰。


往下进入秦汉时期,关中的长安这个地方是特别具有代表性、值得注意的,西周的丰京、镐京、秦的都邑咸阳、汉的长安城都在这一区域。


看看秦国的都城咸阳,发掘这么多年根本没有找到外郭城的痕迹,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不可能有了。文献记载曾经两次有狼群进入秦咸阳城里,狼群如果能进去的话,恐怕没有严丝合缝的城墙把守。而且秦在战国时期根本就不用防守,整个气势是以宇宙为天下的,东大门已经到了碣石宫,到了北戴河附近。咸阳北坂上有这么大的宫区,仿照六国宫殿的大型建筑在考古学上都被证实了,但就是没有大城圈。



未央宫及椒房殿复原


再往下看汉长安城。我在书中先概括地讲魏晋以降的礼仪性城郭,先谈汉长安城,然后再往回倒叙二里头,为什么呢?因为长安城是解读大都无城的关键。两个著名的学者,杨宽教授——著名的古史学家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的刘庆柱先生,他俩有过多轮学术论战。杨宽先生认为我们所发现的汉长安城城圈只是内城,因为城外边还有大量的遗迹,构成首都圈的概念,有帝国之都的气势。而刘庆柱先生则认为汉长城就是郭城,汉长城就是城圈。其实当时不少宫室苑囿比如建章宫和上林苑都在城外,城外还有居民区和市场,以漕渠以内为郭区,构成了一个大的首都圈,这才是帝都的气势。本人同意杨宽先生的观点。


关于汉长安城的中轴线,有人认为是南北向的,也有人认为是东西向的,实际上大都是在总平面图上融进了当代人的想象。考古所的青年学者刘瑞先生认为最初应该是东西向的,到后来由于体制改革、制度改革,扭成了南北向,有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这还是动态解读的理念。


回过头来看,从二里头到洹北城、殷墟、西周的丰镐周原洛邑,到春秋时期的若干都城都没有外郭城,只有二里岗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城郭齐备,只有战国时期盛行城郭并立的“两城制”。秦咸阳、西汉长安和东汉洛阳也都没有外郭城。再往下就是另外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了。东汉时期只有内城,包括后面的郭区,外郭城没有城圈,我们叫做郭区。宫城加上郭区构成了大都无城时代都邑的主流。到了曹魏和西晋时期,南宫和北宫占据了内城的大部,没有城市中轴线,等南宫废了,北宫宫殿偏北,从宫城正门到郭城正门有了一个大中轴线。这才是全城大中轴线的形成,这以后才是中轴线发展的第三阶段。


北魏洛阳城,出现了明确的城市大中轴线,这是后大都无城时代。标志有三:第一,城郭齐备;第二,城市大中轴线出现;第三,真正的里坊制度出现。所以大都有城、城郭齐备,里坊制度和大中轴线构成了后大都无城时代的主流。我们可以看到,北魏洛阳城,寺庙林立,城郭并立,方方正正的里坊开始出来了。在关中地区,从汉长安城3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到隋唐长安城8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有着一个明确的都邑演变发达的过程。日本的一些都邑和里坊制度都是从洛阳或者是从长安学去的。


我刚才说的后大都无城时代的三个要素,开封城也是这样。但是到了北宋时期期,坊墙被打破,宵禁取消。唐长安城一到晚上就是死城,实行严格的宵禁制度,里坊壁垒森严,但是到唐晚期就开始冲破限制和束缚,到北宋城市生活就已经开始兴旺发达了。元大都就更是这样,里坊变成胡同,这是北方人过来之后的一种改革,但是城郭形态还是比较清楚的。


明清北京城是大家所熟悉的,这里不做展开。从后大都无城时代捋下来,我们现在痛悔北京城的消失,太遗憾了,就是这几十年的时间我们让这么一个伟大的城池几乎完全的消失了。这是值得痛哭的,剩下的这些东西大家都应该好好珍重。


  

《大都无城: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许宏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5


从邦国时代的满天星斗,到王国时代的大都无城,到帝国时代的初期延续大都无城,到了汉代以后开始无邑不城。社会组织——国家由多变少,直至秦汉一统,而城市中心越来越大,一直到后来帝都的出现。中国古代都邑大体就是这样一个变化历程。


说起来十分痛心,几十年之内我们能把两千多座城市建设得一模一样,这也是实在令人摇头的事儿。我前几年到广东东部几个县去考察,发现那里居然跟我辽宁南部老家的县城几乎是一样的。现在,什么东西可以作为一个地方的名片?只有文化遗产。而文化遗产不可再生,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谢谢大家!


----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

ID:sanlianshutong

按二维码即可订阅

----

和友人交流,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回复好文,阅读更多专题文章

更多书店里的大学公开课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