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 三联消夏书单

2016-07-25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如题,书能下酒



01 我们的中国

(一函四册)



李零 著


《我们的中国》是李零在《我们的经典》之后,又一部研究中国的巨制。北京大学李零教授,历经多年遍访中国上古以来重要的城址、战场、祭祀遗迹等,在旅行日记和考察记的基础上,写作《我们的中国》。书中从禹贡九州,讲到周秦的两次大一统;从寻访孔子和秦始皇、汉武帝的足迹,到中国的山水形胜、岳镇海渎;最后还论述了20世纪中国革命的地理问题。经由此书,中国自上古以来的人文和精神世界,有了一个大地上的维度。



02 许宏“解读早期中国”二种


大都无城

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


许宏 著


有人说,“大都无城”的说法,具有相当的颠覆性。但读了这本小书,读者朋友们就可以知道,这并非标新立异之说,只是对中国古代都邑遗存显现出的某种现象的一个提示,对都邑发展阶段性特质的归纳和提炼而已。


—— 许 宏


不惟公众,学术界一般也把“无邑不城”作为中国古代都城的一个显著特色。然而,这一特征并非贯串中国古代都城发展的始末,而是有鲜明的阶段性。中国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二里头国家诞生,到汉代的两千余年间,绝大部分时间里都城是没有大城的,“大都无城”,可以说是对汉代及其以前中国古代都城形态的概括。


中国古代都城的早期阶段有着怎样的发展轨迹?城郭齐备的状态源远流长吗?是单线平缓“进化”,还是有重大“变异”和波动?背后的动因又如何?何为城,何为郭?都城究竟朝哪个方向?如此种种,都是关涉中国古代都城甚至古代社会发展进程的大问题。本书从考古材料出发,宏观两千余年都邑动态大势,分析思考上古历史“大都无城”时代。


何以中国

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新版)


许宏 著


公元前2000年,在以传世文献为本位的夏王朝始年的推定上,是个便于记忆的数字。大体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大河以东的晋南地区,辉煌一时的陶寺文化由盛转衰;几乎与此同时,大河之南的嵩山一带,在“逐鹿中原”的躁动中逐渐显现出区域整合的迹象,新砦集团开始“崭露头角”。显然,它的崛起,为随后以二里头为先导的中原广域王权国家的飞跃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地缘政治上,地处中原腹地的郑州—洛阳地区成为中原王朝文明的发祥地。


鉴于此,公元前2000年,是中原文明史乃至中国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本书从考古发现入手,探究中国早期文明进程,深入发掘“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环境与文化底蕴。



03 人歌人哭大旗前

毛泽东时代的旧体诗


[日]木山英雄 著


木山英雄以传记资料、历史回忆录证诗的方法对荒芜、启功、潘汉年、毛泽东、胡风、聂绀弩等文人、政治家的旧体诗展开论述,体察诗人们的精神苦闷、心理变动,并通过这种体察来理解几十年来革命中国的历史经验教训。该书出版之后,受到日中两国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04 台湾故事


一百年漂泊


杨渡 著

台湾作家杨渡的自传体小说《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讲述一个台湾农民家族,从晚清到日据时代,再到光复后国民党主政的七十年,五代人一路走来的真实故事。显现了台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寻常农村生民的社会生活史和 “台湾经济奇迹”背后的故事,透视百年来台湾农村的生活图景和向工业社会、商业社会转型的困顿与艰辛。而那些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似曾相识的一幕幕场景,更是值得大陆读者们深思和借鉴。


无悔

陈明忠回忆录


陈明忠/口述 李娜/整理编辑 吕正惠/校订


假如人生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同样的路。

——陈明忠


一个日据时期的『台湾日本人』怎样变成中国人

一个大地主的儿子如何成为社会主义者

一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为何是坚定的两岸统一派

难得的精神履历∶暗夜行路 矢志不渝


洄澜

相逢巨流河


齐邦媛 编著


《巨流河》是我从内心深处写给世界的一封恳切的长信,至此心愿已了,留下祝愿一切归于永恒的平静。四年间,来自世界各角落的文字直扣我心,读了又读,每篇都不忍释手,只有用一本书,在此集中最具代表性的了解与交流,而找回旧谊重叙生死契阔,也在此书内做个永久的相逢纪念吧。

—— 齐邦媛


本书为《巨流河》回响的纪念文集,由齐邦媛本人编著。分为评论、访谈、来函三个部分,从千篇文字中精选近百篇。收录的文章包括简媜、陈文茜、林文月、王德威、王鼎钧、席慕蓉等作家的文字。




05 叶嘉莹作品精选六种


迦陵谈词


叶嘉莹 著


“望尽天涯路”者,则可视为摆脱了一切幼稚的耽溺蒙蔽以后,对更广远的境界的追求寻觅和期待。然而四野寥廓,瞻顾苍茫,所追寻者竟渺不知其在何许,如果有人正在这种茫然无绪的感觉中,那么他无须困惑,也无须悲哀,因为这正是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一境界呢。

——叶嘉莹


《迦陵谈词》是叶嘉莹第一本谈词的书。从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谈起,继而赏析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后主、晏殊和吴梦窗等各位词人的风格特色。作者素养丰厚,所书所论均为读词时真正的心得和感动,以诗词解读生命,用生命感悟诗词。


好诗共欣赏

陶渊明、杜甫、李商隐三家诗讲录


叶嘉莹 著


诗与词不同,诗是要言志的。诗既然要表现自己的情志,那么你的内心首先就要真的有一种“摇荡性情”的感动。所谓“情动于中”,那个“动”字是最重要的。

——叶嘉莹


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这种感发生命的特质,确可对一个人的智慧和心性形成启发和陶冶。


本书撷取陶渊明、杜甫、李商隐三位诗人的诗作,从物象、心境、结构等角度切入,带领读者贴近作家的生命历程,体会诗作的美感特质。书中三位诗人的诗作特点不同,带有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丰美的感发作用,但都同样具有感动人心的效果,都是“真正的好诗”。


清词选讲


叶嘉莹 著


清朝是词的一个复兴时代,因为它重新找回了词的美学标准。


“是他酿就春色,又断送流年”,可是,人的一生,就是要在风雨忧患之中完成你自己。有时候,人是要在挫折忧患之中,才会对于人生有更为深刻的反省和觉悟。


——叶嘉莹


词的微妙,在于它有一种特别的美学特质,即以曲折深隐富于言外之意为美,以引发读者很多的联想为好。清朝正是词的复兴时代,借这种深婉曲折的文体,“道出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全书涉及清代词人十余位,从时代背景、生活际遇、个人性格、才华短长等诸方面,带领读者一起,邂逅最美的清词,欣赏清词的美好。


迦陵谈诗


叶嘉莹 著


唯有自己有充沛之生命的人,才能体察到洋溢于其他对象中的生命,唯有自己能自内心深处焕发出光彩来的人,才能欣赏到其他心灵中的光彩。即使二者并不相同,而这一份生命的共鸣与光彩的相照,便已具有极强的相互吸引之力了。

——叶嘉莹


叶嘉莹第一本谈诗的书,随处可见作者细密的诗情与诗心,对诗的独到见解和深刻体会。诗歌最重要的,是感发生命之本质,而不仅仅是其中的知识和文字。对诗歌的评赏,当以其所传达之感发生命的浅深薄厚为标准,评论者则当于知性与感性的结合中,以引发读者达至生生不已的感动为要务。


迦陵谈诗二集


叶嘉莹 著


伟大的诗人必须有将小我化而为大我之精神,而自我扩大之途径或方法则有二端:一则是对广大的人世的关怀,另一则是对大自然的融入。“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为前者之代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后者之代表。

——叶嘉莹


《迦陵谈诗》的姊妹篇,同为叶嘉莹研究中国诗歌多年的心得,书中可见作者从主观到客观,从感性到知性,从欣赏到理论,从为己到为人的赏诗历程。书后有“后叙”长文,总结“谈诗”的脉络之外,亦总结了自己感性阶段之外知性的三方向:传记的,史观的,现代的——无论哪个面向,均服务于自己真诚的感受。

红蕖留梦

叶嘉莹谈诗忆往


叶嘉莹口述 / 张候萍撰写


本书为叶嘉莹第一本传记,由本人口述,张候萍撰写,讲述其自1924年出生起至近年的人生经历、诗词创作、学术研究和师友交游。


此本传记虽是叶氏个人经历之叙述,所述内容亦多囿于单纯的诗词圈子;但其一生恰处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发生裂变的时期,社会的裂变,必然会产生一些“沟壑”,叶氏一生的诗词创作与教学研究活动,在客观上为弥合某些“沟壑”——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与西方之间、大陆与台湾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故本书虽以“谈诗”为名,却亦是诗外之物,可为上个世纪以来国家兴衰,文化变迁、修正之脚注。




06 冯象译注希伯来法文化经典二种


智慧书


冯象 译注


希伯来经文《约伯记》《诗篇》《箴言》《传道书》与《雅歌》五篇,习称“智慧书”,又名“诗体书”。《诗篇》是圣殿祭祀,子民礼拜,忏悔感恩的颂诗哀歌等等的总集,约有一半归在大卫王名下。《雅歌》虽然题为“属所罗门”,却更像民间情歌或婚礼上的唱和之曲,也有人认为取材于初民春祭的颂神诗。《约伯记》(传统上归摩西)、《箴言》与《传道书》(均托名所罗门),承接的是古埃及、苏美尔/巴比伦和迦南的悠长的智慧传统。

从内容上讲,它们的渊源旨趣、思想关怀各有不同,但从文体上讲,这五篇经文都由诗体写成,遵从一定的希伯来语修辞格律,是《圣经》诗歌艺术的明珠,对西方文学影响至巨。冯象博士的译注本在充分吸收了西方《圣经》文学最新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用准确优美的现代汉语来传达希伯来古代诗歌的智慧与韵律。

摩西五经


冯象 译注


希伯来语《圣经》首五记:《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犹太传统奉为上帝之法;「上帝口传,摩西手录」,因而名为《摩西五经》。


译经历来是件大事,因为译家多抱有远大的理想:为传教,为拯救灵魂,为宗教改革等等。冯象博士《摩西五经》新译本,则着眼于纯学术和文学性。他有感以往的中译本舛误较多,给读者带来不少困惑;旧译本更失却了原来的文学性,不入文学之流。故希望能藉着新译来改变这不理想的状况,把《圣经》重新理解迻译,为普遍读者和学界提供一本忠实畅达而又便于学习研究的译本。那份新的韵律与力度,灵活的句法和口语化表达,正正准确生动地再现《圣经》的风格──「朴素、圣洁、雄健而热烈」。



07 新知文库二种


城市的故事(新知文库60)


 [英]约翰·里德 著 / 郝笑丛 译


本书作者选取了世界上最具特殊样本意义的城市进行探索,内容涵盖了从城防工事到下水道工程,从居民安置到市集扩张,从流行病防治到交通纾解等诸多方面。这是一本关于城市的故事书——它们如何生长、兴盛、衰亡并自我修复乃至涅槃,它们与周边乡村如何展开吸附效应和寄生关系,它们的鲜活如何依赖贸易网络和外来移民。对于中国方兴未艾的城市改造运动和城市化进程,这些世界著名都市的经验和教训绝对不乏有益的启迪。


树荫的温柔

亘古人类激情之源(新知文库61)


[法] 科尔班/著 苜蓿/译


在书中我们追寻自古希腊、罗马以来会“看树”的人:贺拉斯和维吉尔,还有龙萨、拉封丹,然后是卢梭、歌德、诺瓦利斯和法国的夏多布里昂、雨果、普鲁斯特和伊夫·伯纳富瓦。当然,还有一众画家。


他们被树的存在震慑了。对于这植物界的王者,他们既欣赏,又恐惧。他们几乎都在守候和倾听树的话语。有些人希望好好利用这些信息,使树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更有少数人尝试与树结合,对它表明自己的爱。




08 “旅行之道”二种


世界之道


[ 瑞士 ] 尼古拉·布维耶 著

[ 瑞士 ] 蒂埃里·维尔奈 绘 

治棋 译


十六岁时,努力“为学习写作而讲述旅行经历”的尼古拉·布维耶就很清楚,他想要游历整个世界,去发现生活的艺术。一九五三至一九五四年间,从日内瓦到开伯尔山口,与画家蒂埃里·维尔奈结伴而行,缓慢而幸福的漂泊为这本书注入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浪子情怀。


距尼古拉行走世界已经六十多年了,但他仍然堪称所有旅行作家的榜样人物。他的著作不多,人们很难从中看到惊心动魄的旅行经历,他往往会在叙述之前等上几年,等到旅行的印象与感受沉淀得稳定、成熟,再诉诸文字。这种安于积累的耐心让他能够像体察人心一样,去深入挖掘那些风景。


巴塔哥尼亚高原上


[英]布鲁斯·查特文 杨建国 译


查特文天生是说故事的高手,把虚构故事和旅途经历编织得天衣无缝。


巴塔哥尼亚并非地图上特定的区域,而是一片不明确的广大领域。它可以用土壤来区分,也可以用气候来形容:这儿的强风可以一路从十月吹到三月,能让《小王子》作者圣埃克苏佩里的飞机往后,而不是往前飞。查特文说,强风“可以将你生吞活剥”。


这份苍凉、孤绝的力道足以迫人回归自我,查特文也试图在此思考“孤独”这一永恒的主题。在这趟自童年即预约下来、奔向世界尽头的旅程中,查特文没有去做个人评判,而是客观地说着一篇篇令人耳目一新的旅行故事。




09 我青春漫游的时代

三岛由纪夫的青春纪事


 [日] 三岛由纪夫 著 / 邱振瑞 译


一九四五年早春,征召令将到未到之际,我始终感受到日本战败灭国的局面必将到来,因此我将每篇作品都视为遗作来写。

——三岛由纪夫


《我青春漫游的时代》是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讲述自己17岁至26岁的青春纪事,书中讲述了作者学生时代青春萌发时的荒唐行为,通过讲述战时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二战”末期日本社会的现实状况以及民众的心理变化。作者还在书中记述了自己如何走上文学之路,以及对一些日本当代作者的评价,如川端康成、太宰治等。


三岛由纪夫少年时代因“二战”末期日本战败而产生的幻灭意识,影响其一生,并最终在他的小说作品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本青春纪事记叙了他幻灭意识产生的心路历程。




10 敦煌艺术入门十讲


杨琪 著


敦煌,举世公认的一座古代艺术宝库。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杨琪,分门别类地向读者介绍了有关敦煌的历史概况和欣赏塑像、壁画时会遇到的一些基本知识,例如如何辨识佛国世界里的诸佛、弟子、力士、菩萨的形象,如何理解本生、佛传、经变故事画的内容,以及关于佛教石窟艺术的理论性认识。作者采用明白晓畅的语言,配上有代表性的图画,希望让大众,尤其是年轻读者,读懂、喜欢、理解敦煌艺术。


—END—



「近期专题」


三联书讯 | 2016年6月



点击图片阅读

馀事作诗人……


土耳其,变动不居的道路

文 | 昝涛



▲ 点击图片阅读


土耳其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世俗主义与伊斯兰在现代主义面前达成妥协,这是一条“土耳其道路”。无法断言“土耳其道路”是否可以复制,但无论如何,土耳其的经验显示,伊斯兰社会与现代民主政治并非格格不入。



白领·权力精英·新阶级

文 | 赵一凡



▲ 点击图片阅读


就其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准而言,白领并不低于传统中产标准,甚至在物质享受上大大优先。失去的,却是他们一向引以自豪的私人资产、独立地位,以及根深蒂固的自由安全感。



----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

ID:sanlianshutong

按二维码即可订阅

----

和友人交流,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回复好文,阅读更多专题文章

回复新书,查看往期书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