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光阴,你的书 | 荐书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我的光阴,你的书


廖志峰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06

ISBN: 9787108062505 定价:38.00元


内容简介

全书分“书时间”“书语录”两大部分,内容皆环绕着“书”展开,或谈阅读、编辑与出版,或聚焦于对书的评论和感思。在文学的浪漫与出版的残酷之间,作者游刃多年,得大勇敢,得大自在。


作者简介

廖志峰,台湾著名出版人,允晨文化发行人。


目 录

(向上滑动查看)

推荐序 如斯勇敢,如斯自在 

代序 书,记忆着时光

第一部 书时间

01. 仓库

02. 书店的异想时光

03. 编辑,这灵魂的事

04. 书本的现代漂流

05. 写作的旅程

06. 阅读吧,让我们在此相遇 

07. 机械复制的时代

08. 侧影

09. 摆荡 

10. 钟声为谁而鸣—— 出版的九个理由

11. 曾经,一种阅读时光

12. 伏尔泰的傻瓜们

13. 书的重奏

14. 书信因缘

15. 行话

16. 作家·书房·零英里

17. 生命中的书

第二部 书语录

01. 维也纳的咖啡时光

02. 跟着作者去旅行

03. 时间的弥撒

04. 青春的歌,从一八九五以来

05. 无土时代的废墟台湾

06. 遇见桑贝

07. 父亲们,儿子们——孽子台湾

08. 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读《初恋情人的秘密》

09. 青春纵走,骑路无疆

10. 我们的时代寓言:《墨西哥的五个太阳》

11. 因为月光——《找路》我读

12. 阅读的喜宴,书本的危机

13. 月光何以奏鸣

14. 一个经济学家的世界之旅——阅读索尔孟

15. 字里行间的生活

16. 台湾出版的变迁,如是我见

17. 旧世界新国度——关于沃伊切赫·古瑞茨基的《边境》

18. 不曾想过这样的巴黎

代跋 编书狂


代  序

书,记忆着时光

文 | 廖志峰


多年以前的某一天,我到一家久闻盛名的出版社应征编辑一职,原以为只是个过渡的工作,也许一年,也许两年,我就会离开这里,再到另一家出版社,继续着编辑的旅程。但真实的人生是,你选了一个开头,一个角色,剧本却早被编写好,你难以着力。


那一年是一九九〇年,三月即将进入尾声,我刚辞掉一份广告公司文案的工作,赋闲家中,认真翻着报纸,饿的时候就下把面条,一边勤奋地写着履历表,四处投递,一边继续在马路上熟悉着刚买不久的摩托车,认识大台北地区的道路,希望可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摩托车是服兵役时,从一年两个月的士官饷里努力存下的。这部摩托车后来成了我上班的代步工具,我也经常骑着它载书到仓库,或送稿到位处南港的“中研院”,比现在的快递还可靠。南京东西路的沿路风景我几乎了如指掌,南京西路底是仓库的所在,再过去就是河堤,以及川流不息的淡水河,河岸另一侧就是三重埔,我很少跨进的区域;往东,沿着南京东路底,是饶河街、南港路,然后一直接到研究院路,棋盘式的道路规划,方便骑路,纯真的年代。而这条路径,也是贯穿台北市东西向的重要中轴。


我没想到会在这里——这家出版社,这个行业别——停留了下来,这不是原先的人生规划,虽然我的人生也没有具体的目标。或许是本质缺乏冒险犯难的精神,我耽溺这岸上的风景,习于隔着书本去眺望人生。然而,有一天,当我开始认真检视起人生时,却忽然发觉自己已年逾半百。心境在年轻时苍老,在中年时回春,我很想问日子究竟是怎么消逝的?这种追问就像是苏芮演唱《搭错车》时以高亢浑厚的歌嗓,反复地叩问“谁能告诉我”。谁能告诉我?事实上,书本就可以告诉你,你的人生全系在你编辑出版的书上,多年累积的书籍,堆集起来早超过你的身高。你编辑着喜欢或不喜欢的书,熟悉或陌生的议题,似懂非懂,又强作解人,一直到今天。但在工作之余,心底还是有个作家梦,即使你从没开始认真的写作,却经常告诉自己:有一天,我一定会写出一部伟大的作品。真像是对自己的催眠和阿谀,就这样,二十五年过去了,那部伟大的作品还蛰伏在意识深处,等着一次大地震,把它从心海深处翻搅出来。眼看就要从业三十年了,忽然有了一种急切的焦虑,“时间到!”的铃声就要响起,日子进入倒数。在借来的时间到来以前,我是不是该完成什么?


二〇一二年初,《文讯》杂志来社里做人文出版社的专题采访,之后,怡瑄问我:“要不要在《文讯》写专栏?”写专栏?这是真的吗?我以为写专栏是有门槛的,至今不明白为什么来得如此轻易和突然,是命运的手敲错门了吗?我厚着脸皮答应了,开始写了起来,从二〇一二年春天一直写到二〇一四年底。我一直等着叫我停下来的指令,但这个命令始终没有被下达,不知何故。以为一年就会结束的专栏,竟写了三年。觉得应该自我了断来得痛快些,于是二〇一四年初,我对秀卿说:麻烦告诉封姐,《书时间》专栏就写到今年底。其实是害怕尴尬,我不知继续写下去会是什么样子,害怕自己如黑胶唱盘的跳针,也不知还有没有可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那么,最好停在一个自己选定的句号上。


大约十年前,曾在一本信用卡公司发行的杂志上写稿,但是有一次,写了一篇文章,寄出后,石沉大海,也没人再来提醒稿约,职场的嗅觉告诉自己,这就是信号。我在那本杂志写了两篇自己很喜欢的文章,《地下铁》和《电子邮差》,也许有朝一日,可以在二手书店找回这两期杂志。《地下铁》刊出后,一个记者读到,喜欢这个题目,后来变成民视《异言堂》的一次专题,我也为了那个专题,特地搭乘了一趟捷运,让他们拍摄,真是出乎意料的插曲,如今想来,真是有趣。但我终究还是没能认真地写作,除了通勤以外,几乎全部的心力都放在编辑书稿和完成作者交付的工作上。这样,忽忽来到了五十岁,觉得是把写过的文章结集成书的时候了,也当作职场一遭的回顾。


人生中有许多课题,我并不明白,也畏于探究,但是从出版展开的旅程,让我有机会亲炙许多文学及史学界的大师,也认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除了知名的作家外,我也有机会帮一些刚出道的写作者,编辑出版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本书。虽然,之后或许不再联系,相忘于江湖,但我始终记得初看这些稿子的兴奋和喜悦,那就像是看到一颗原石,内蕴丰富的矿藏。而发现和氏璧,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第一篇登在报纸副刊上的文章是《维也纳的咖啡时光》,那时为了一本书,第一次旅行到维也纳,带着一部从网络上买来的二手莱卡相机,一边探访,一边拍照,回来写成了这篇文章,大胆地寄给当时担任《联合报》副刊主任的诗人陈义芝,没想到他竟然答应采用。一晃也是十年前的往事了。记得最早向校外投稿是在大学时代,写过两篇文章登在《台湾文艺》上,几次搬家,已不知把杂志遗落在何方,年代久远到连自己都淡忘了,直到日前文发来信问起一篇他在《台湾文艺》上看到的文章,问那篇的作者是不是我,我才又想起年少时的轻狂。


文字成了无法遮掩的见证者;而书,记忆着你所经历的时光。


收录在这本书里的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文讯》三年专栏的文章共十七篇,第二部分是多年来断断续续写在报纸副刊、杂志,以及电子报上的随笔,这些文章都和书有关,不管是直接或间接。它们像是工作日志,也像是出版生涯的界标,提醒着你曾有过的出版心情,刻画着轨迹。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这本书还是特别商请《文讯》杂志社的总编辑封德屏写推荐序,如果不是有“书时间”这个专栏,这本书将显得散漫无章,也撑不起一定的内容强度,那些零星刊出的文章更不知何时才有机会结集成书,感谢封姐给我这个机会。


然而,真正要感谢的是我的老板吴东升董事长,如果不是在三十多年前,他还在哈佛大学深造时,创立这家具有台湾人文指标性的出版社,设立了“巨擘大系”“新桥译丛”“学术丛

刊”“文选”和“经典文学”等重要书系,我也不会到这家出版社应征编辑。在这里,我意外地亲炙了许多大师、学者,我不能忘记第一次和白先勇老师说话时的紧张,也无法忘记第一次见到余英时教授的兴奋,在我编辑了马尔克斯的《迷宫中的将军》多年后,终于得见当年“经典文学”的策划者郑树森教授,一切都像是做梦一样。允晨还有一本当年红极一时,影响无数青年学子,由黄进兴博士以笔名吴咏慧发表的《哈佛琐记》,学生时在书店工读的我,几乎每日都会卖出一本……进入手机通信时代后,与世界联通无秒差,纸本书的处境,就益发艰难了,出版仍是一个梦幻的工作,这一切,都因有人开了这间梦工厂而得以梦想成真。


一路走来,获得许多文坛、学界前辈,编辑同行,以及诸多好友的鼎力支持,让我得以在处处险滩的书海中,浮沉至今,内心始终充满感谢,仅借此小文,一并致谢,生怕有所遗漏,故不一一列名。但还是得特别提我的高中老师曹永洋先生,他开启了我的文学视野。从业至今,我始终谨记“没有人是孤岛”这句话。


最后要提的是我的家人,他们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和支撑,也是我人世游走的首要护守。


二〇一五年五月,基隆,梅雨天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购买


----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

ID:sanlianshutong

▲长按二维码即可订阅

----

▲回复好文,阅读更多专题文章

▲回复听课,了解书店里的大学公开课

▼想读《我的光阴,你的书》,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