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工作室---王昌胜】如何让沟通更有效

我们工作室 王昌胜丨我们丨工作室 2020-09-01


如何让沟通更有效


王昌胜

(本文发表在《湖北教育》2017年第1期)


让对方舒服的接受异见

一老师找到我,希望自己所教的实验班不参加期末考试。该教师是我们双向选择后确定教学方式改革的“种子教师”,他正在实验“分享式学习”即合作学习。他担心放弃了老的教法,而新方法还在摸索当中,对学生成绩暂时没信心。但同时保证,“下学期成绩一定上来,会比以前更好”。

我完全相信他的预判,只要措施得当,合作学习能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调动主观能动性。在之前管理的学校中,很多的实践也已证明。在实验过程中,班级成绩呈现“马鞍形”的变化轨迹是正常不过的。此实验也是学校正培育和提倡的,理应给予支持。我思考了片刻,还是拒绝了他的要求。顿时,老师一脸的失望。

我不忍心打击该教师改革的积极性,况且,他的要求里也有几分合理的成分。于是,我说出想法:班级成绩不见得一定下滑;即使下滑也很正常,我们坦然面对,不搞特殊化,正好检验一下实验中期的真实效果,为以后教师的实验提供经验;学校评价中成绩比重并不高,也没什么硬性评价,更多的可能是面子上不好意思,或担心学校追究责任,改革总是要有些牺牲的,但我们坚定信心,不要因为暂时的下滑而走回头路,这样的改革更具示范意义……

老师的脸色明显转好了,想必是初步认同了。以上虽然都是大道理,但确是我真实的想法。仅仅这样还不够,于是我又补充,“如果需要,我可以帮你做这样几点:可以在教师会上帮你声援,告知全校教师原本计划实验班不参加考试,但你主动申请说即使成绩差点也要参加,这样更具说服力;而且,根据你的判断,实验班本学期成绩下滑是大概率事件,但下学期会显著上升。”该教师立马反馈:不必把我说得那么伟大,能在考试前帮我向全校教师解释一下,就非常感谢了。

由此,我体会到沟通中若要拒绝对方,以下步骤更容易让人接受:1.明确态度;2.说出拒绝的理由;3.理解对方的感受;4.表达我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


沟通中倾听永远是第一位的

中层向我反应:有老师说与校长沟通中,老师没说完就被校长打断了,“我们没说完校长大致能知道我们的意思,很有挫败感……”

这令我立马反思自己的行为:近来因为有新建校,头绪太多事务太杂内心着急,一时没有注意好与教师沟通的细节。确实有老师们来交流,我等不及老师们说完就立马给出意见和建议,有时老师们就没有说下去的欲望了。我以为是问题解决了,但其实是“噎的老师们说不出话来了”。

按理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的,我很注意与教师沟通的细节,很多教育同仁旁听后给的评价值:你们校长是真的听你们的意见,每次都是听进去了;听得很认真,即使不见得他认同。看来还是修炼的不够,一旦着急就“本性全露”,“知”和“行”之间的距离还真远啦。

于是,着手整理了一个不尽全面的倾听行为警示,放在办公桌上提醒自己。

倾听中易犯的毛病:1.不听对方把话说完;2.干或想其他的事情;3.装着听懂了;4.心理抵触;5.偏见的认为对方的话不值得听;6.不注意对方的语言语调及肢体语言;7.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忽略整体;8.用“嗯”,“啊”应付,假装倾听;9.嫌对方说得太慢(或太快)而乏味;10.注意的不是说话内容,而是外在的环境或对方服饰等;……

好的倾听行为有:1.表现出对对方感兴趣,愿意沟通;2.澄清模糊的词句,不时追问模糊词句的意思;3.对关键点加以复述,如听到的内容和建议;……

当然,第一位的是:任何时候,都需要听对方把话说完。待全面理解对方表达的意思之后,再发表看法。其实,很多时候,教师早就有了答案,与领导沟通的目的只是看看领导的态度,以便确认。所以,当听完对方表达,往往可能只需要问“你的意见呢”即可。当意见得到肯定,更容易让教师获得成功感。


【王昌胜: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中小学发展办公室执行主任,“未来学研究中心”负责人,2014年度中国课改杰出校长,“我们”工作室主持人;湖北省卓越校长培养对象,宜昌市杰出校长;现兼任宜昌市青岛路小学、郑中国际小学、北师大郑州创新实验学校校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