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工作室---王昌胜】谨慎使用自己手中的“锤子”
谨慎使用自己手中的“锤子”
王昌胜
(此文发表在《湖北教育》2017年第4期)
将知识恢复到原来的经验
行政会上,副校长描述了自己的一个发现:申报足球试点学校,上级要求学校每周的课间操要全校统一安排数次足球练习,给班主任们传达此信息时,老师们由衷的舒了一大口气。
这让我联想到前几次关于课间活动的讨论:为丰富学生活动,将大课间活动分为两段,前半段分班级自由活动,后半段全校集体课间操。前半段的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要求每个孩子保证足够的活动量;后半段广播操注重团队意识和集体效应,追求整齐划一。老师们对该方案很认同,但实施中老师们却倍感压力:自由活动时全班参与度不高,孩子们的活动量不大;需要不断设计游戏活动,即要有意思又要有意义,达到相应的运动量;活动的设计难度不亚于上一节课,绞尽脑汁太耗神……这些问题老师们早就反应过,中层干部们觉得方向是对的,就一直坚持引导和鼓励老师们设计好的课间游戏。
活动初衷是好的,老师们的困难也是现实的。只是没想到老师们的压力这么大,以致于调侃“得谢谢足球救了我们”。管理者集体反思:这是我们曾经做过的,没觉得难呀,为什么新学校教师就觉得这么难呢?怎么办?
大家找出了很多原因也想出了很多解决办法,做事的方式成为我们反思的焦点。在之前的学校是逐步实施的,由每周一天的自主游戏活动,到每周两天、三天逐步增加起来的。且每周最多三次自主活动,因为周一升旗,周三全校集体活动。这样的设计让老师们有一个缓冲的适应阶段,辅之于典型班级示范,让其他班级由有样学样逐渐自我创造,这样的渐进过程缓解了老师们的压力。而当前,全新的学校全新的教师,管理者忽略了教师经验的积累,要求一步到位,难度自然成倍增加。根的原因是管理者“知道的太多”,自己“掌握了使用锤子的方法,就把所有问题当做钉子”。
由此,大家感慨做事要讲方法,不要“给的太多”,否则“欲速不达”。我们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也需要将知识恢复到它所被抽象出来的原来的经验,变成教师的直接经验。
评价是手段不是目的
开学两个月了,按惯例一年级要对行为习惯和字词掌握情况验收。以往这个时候老师们总是忙忙碌碌心怀忐忑,担心自己班级能否顺利过关。新进教师就更是忧虑了,不断向老教师咨询:究竟要验收些什么?如何验收?
问及管理团队“为什么不事先将验收范围和标准告知老师们呀?”哪知迎来一片愕然,“怎么可以这样呢?”“本来就是检查、考试,怎么能提前告知大家?”进一步追问,得到的回应是“已经告知了啊,就是学习和生活习惯验收,字词掌握情况检查。”
原来在大家眼里,检查验收的目的是为了考核,为了评出等级给予优秀者奖励。如此操作根上的原因是将检查验收作为一项孤立的活动来开展的,并没有意识到“评价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本意是为了让孩子们掌握知识养成好的习惯,最后竟然忘记初衷追求纯粹的比赛。
单纯就评价来说,评价不仅有鉴定和选拔的功能,还有导向、监督、调节、诊断和激励等功能。用好了评价手段,可以有效的促进工作;反之,则会背道而驰事与愿违。
此后,我们尝试将各项检查验收标准和范围事前告示,让所有师生明明白白,对照标准检视自己的行为和习惯。慢慢的我们发现,老师们逐渐从容起来,会根据个人和班级情况制定计划分步实施,不再像无头苍蝇忙忙碌碌。管理者还发现,各项工作的质量也逐渐提高了。这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人们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工作,能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掌控时,期效率和质量会更高,甚至能增强我们做教师的幸福感。
管理者不能时常拿着评价、检查的大棒,对被管理者一味施行“管”的行为,要多需要一些“理”的思维方式。需要我们经常回归原点来思考:这事的原本目的是什么?这样做与初衷是否相符,是否能达到目的?这样的反思更能使我们“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