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昌胜专栏】朴实更能隽永,常态更显功力

此文发表于《湖北教育》2017年第7期“王昌胜专栏”


常态下的教育更具价值


母亲节到了,老师们想着法子引导孩子感恩母亲。揣蛋、洗脚类似的事情在我们学校教师眼里应该是没有市场的。但一二年级的故事很耐人寻味。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各班播放《妈妈再爱我一次》,结果各班小孩都哭得稀里哗啦。似乎有点“你没哭不爱妈妈”、“看谁哭的最厉害”之嫌。

问及为什么要放这片子?“组织老师们反复找片子,找不到更好的了。”又问及看片后怎么引导孩子的?答案是:回家祝妈妈母亲节快乐。

很好的故事。而且,是由英语组老师结合近期学科教学内容发散出来的“母亲节感恩教育”,有如此的动因及实践实属难得。值得大大地提倡。但听完故事,总觉得心里还有点余味不说不快。推敲一下此事:结合母亲节和学科内容策划活动,大了说有课程意识,小了说很会利用资源,值得大力倡导;英语学科组能寻求各班班主任支持,开展育人活动更是合作的表现;组织看《妈妈再爱我一次》也没错,目的在于唤醒孩子对母爱的感知;但一个个比赛哭就不对劲了,哭也属正常,但赛着哭就变味了,关键是哭过之后老师做了什么?作为老师,应该及时出手。是否可以这样引导:这是电影中的妈妈,我们生活中的妈妈是怎样的呢?请说说你自己和妈妈的故事……回家给妈妈一个拥抱,说声“妈妈我爱你,谢谢你上次(说一个具体事例)……”为何反复强调具体事例?因为细节与心灵相通。列举自己的真实事例,让孩子回忆、关注平凡的生活琐事,体会母爱的涓涓细流。

感恩母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不见得用赛着哭来体现。感恩,更应该是用别人能感受到得的行动呈现出来,而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

教育如果发生在亢奋、激动的情绪下,效果会打折。教育,不需要拿出来“秀”的。并非是对老师的行为持否定态度,而是如果我们教师在后续的跟进和引导中,更加富含教育的智慧,就更完美了。


好的行为需要不断刺激和强化


出乎意外,一专家朋友参加我们升旗仪式后大加赞赏:仪式全程由学生主持,没有一位老师上主席台,包括进场离场的整队;国旗下讲话也是孩子们自己完成,内容是与学校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宜;就连上周学校总体情况反馈,也是由学生值周干部总结,提倡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有板有眼,都是孩子们的视角。

专家赞誉:太好了,孩子们自主管理、参与意识能做到这样真的不简单,这些孩子真有福气。这么高的评价真有点出乎我们意外。因为在大家看来,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我们甚至还有干部反问专家:真有这么大的价值?

多年来,我们一直这样坚持。虽然当初我们尝试改变的时候遇到很多难题:学生组织能力不强,国旗下讲话全是“小大人”似的脱离实际的说教,对日常工作的总结停留表层面面俱到等等。经过逐步的调整、修正、完善,现在学生组织比老师组织的效果还要好。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甚至近乎“麻木”,觉得原本如此天经地义,感受不到其好处,直至需要专家再次“点拨”引起反思,才更加清晰其价值。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我们自己所做的还需要旁人来点拨其价值?做出来了,应该是知道其教育价值的。首先可能是点拨人的身份,因为是专家,所以我们格外在意。平时来自权威、专业的肯定较少,或者说来自老师们在意的人的鼓励不够多。从这个层面来说,一个上进的团队、个人,或者好的行为,是需要不断强化和刺激的。团队引领者需要格外关注,利用各方面资源来激励团队持续进步。此外还有别的原因么?还有很多:诸如教育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效果是滞后的,短时间不能立马显现努力的效果;即使再好的内容,形式上也要不断创新,才能激发师生不断的创造欲望,也才不至于“理所当然视而不见”。

常态下的教育更有力量。不是反对特殊情境下的教育,也不是说无需创设情境,而是更应倡导朴实、真实情境下的教育。因为朴实更能隽永,常态更显功力。即使创设了特殊情境,也需要在常态下进一步巩固落实。成为常态之后,也需要不断在形式和内容上创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