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胜专栏】让老师和学生成为他自己
(此文发表于《湖北教育》2017年第12期“王昌胜专栏”)
G老师的行为又让组长受不了了。因为他的粗心大意、无心之过,造成年级组一项精心策划的学生集体活动效果大打折扣。这可气坏了年级长,因为类似的事发生过不止一次。组长觉得已经没法容忍,也实在没有什么好办法了,于是向学校求助。
关于男教师G的种种行为,经常被作为典型案例在管理者之间讨论。大意是:人缘很好,热心肠,老师们有困难都会积极给予帮助;工作态度也很好,接受任务时满口答应,可总是将事情做不到位,粗枝大叶是常态,不能令人放心。谈话、批评、引导、督促、检查等方式都用了,可效果仍然不佳。组长怕批评次数多了,造成团队不团结,甚至担心G老师与其他教师关系好,而受其他教师“偏袒”,简直是黔驴技穷了。
经过讨论,我们觉得应该从两个方面介入:一是组长改进管理方式,建议采取集体反思的方式来处理该事,利用团队的力量促进G教师的进步,避免造成简单的组长直接要求G老师;二是发现和促进G老师的长处,尽量避免使用他的短处。
针对G老师多次的不靠谱掉链子,此后团队活动中的关键任务分解到其他人,发挥他的“热心肠”,为其他教师提供支持和帮助,成为团队润滑剂。根据G老师课上得好、孩子们喜欢听、学生成绩好的长处,帮助他发掘、提炼自己的独特方法,并用于影响其他教师。而且G老师的兴趣点也在课堂上,于是就多给他一个班级的教学任务,而其他的“他不擅长”的事务,就别指望他了。
一年过去,G老师越来越自信,在团队内的威信也逐步提高。目前,G老师逐步自我梳理、提炼、沉淀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且整理出来的“提分方法”,很受青年教师欢迎。虽然也还是不时出现“掉链子”的情况,但用他自己的话说:以前老挨批评,很惭愧,现在大家都不和我计较,很感谢大家对我的包容和支持,我会好好干的。
X同学是一位令各位老师都很头疼的角儿,同年级教师喜欢用“神通广大”来形容他:上课注意力分散,要么无精打采,要么兴致来了自言自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几乎天天遭到同伴的投诉,没消停过;如果某天X请假没上学,同学们会感叹“今天真好”;班主任说“我都想了N个方法了,号召全体同学一起帮他找优点、集体约定、共同制定目标、同伴互助提醒等等,效果几乎为0”……
我们经常引导教师:当你遇到特殊的孩子,祝贺你,成长的机会来了。老师们调侃:这心灵鸡汤多了点,关键是怎么成长啊,能给我哪些切实可行的帮助?是呀,理是这个理,到具体面对一个一个“难以搞定的”孩子时,确实很费神的。
师生给X找的优点有:很喜欢研究昆虫花鸟,经常入迷。老师也发扬了他这个优点,在班级内还给办了几次讲座,但只是好了几天便又回到了从前。
我们研究发现一个现象,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老师心中总有一个“学生应该要有的样子”,按照我心中的样子,每个孩子都应该要做到这些。而且这个“样子”的条款还比较多,条件也比较高。这样一来,老师们都是按照自己事先设定好的“学生本来的样子”来要求每个孩子,自然会有很多的不满意,甚至冲突发生。
这与我们当下提倡的个性化及“让每个孩子成为他自己”有些冲突。的确,个性化不是、也不能放任自流,需要一些底线的标准和约束,比如在道德和行为方式上,要以社会的行为准则为基准要求。但这些底线要求也不能太多,老师们心中的“学生样”往往都是以“好学生的样子”为标准的,无疑会让所谓的潜能生望而怯步,“本来在努力,却永远达不到你的要求”。
对于X,既然研究花鸟虫鱼对他的进步有效果,因为毕竟人家“好过几天”才“回到从前”,我们要做的是将这几天的时间拉长,心态放缓和,不要急于求成。于是大家顺着这条思路想出了很多点子:开辟文化专栏办墙报,组建兴趣小组带领同学一起研究,定期召开“成果”发布会,校报上推介,课间操全校展示等等。
实施了一段时间后,班主任感慨:有点效果,至少捣乱的频次少多了。老师又补充了一句:先成人吧。是呀,谁能保证他成不了才呢?说不定一个“达尔文“正在我们手里栽培着呢。人的成长和变化是缓慢的,特别是特殊孩子,变化中一定会出现反复。做教育要创造“可个性化”的空间和条件,促进孩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