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工作室---刘玉华】分享式教学的系统建构

分享式教学的系统建构


刘玉华

分享式教学并不是要模式化,每种学科、每个老师都可以在思考单元的指导下创造出适合自已的课堂模式。

在我们学校提倡分享式教学,什么是分享式教学呢?就是在教学中,从问题出发,让学生思考,并展示、交流、分享自已想法的一种教学方法。
那为什么要采用分享式教学呢?

这就要从人的四大天性和人的思考单元来讲一讲本初的东西。人有四大天性:好奇,好探究,好讲理,好分享。因为人总是对世界想一探究竟,并且想把未知的事情变成已知,这样心理才能得到一种慰籍。而且人生来是讲理的,并且能在和同伴的分享中体会到快乐,或是在分享中让自已的思想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人的思考单元则是问题——思考——分享,那这两种本初的东西有什么联系呢?人因为好奇所以产生问题,而好探究和好讲理正是思考的过程,思考之后当然是要分享。

第一个单元——问题。问题的来源根据课堂总结有七个方面:

1、情境2、现象3、题目4、对话5、预习6、题单7、任务。

举例来说,比如现象,天上下雪,这时肯定会有问题产生:

Ø “天上为什么为下雪?

Ø 雪都是白色的吗?”

再比如完成一个任务的过程中,也会碰到很多不同的问题。这些都是来源,但不管是哪个来源的问题,一定要是孩子提出的问题,只有孩子提出的问题才是真问题。

  
提出了问题,课堂是不是就高效呢?不,因为在我最初的课堂中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问题缺少一致性,不能聚焦。比如老师提出一个任务,请喝一杯水。有的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我为什么要喝水,有的想的是我用什么工具喝水等。正因为思考的问题不一致,所以导致分享缺少实效。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老师不能把任务当成本节课学习的目标,而要把学生的问题当成学习的目标。

第二个单元——思考。思考就是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或个人,或合作,共同找到问题的真相。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指导很重要,如何探究,如何合作,如何交流都是要一步一步扎实迈进的过程。经过这一系列实效思考之后,就是分享的单元了。

第三个单元——分享。我们认为分享有四大原则:意识前移,人人参与,教师让座,参与无错。比如意识前移就是让学生提前有分享的意识,能带着任务和职责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让座就是老师封口少说。所以天问小学的每节课正是由若干个问题、思考、分享的单元组成的。那这时大家肯定会有疑问:既然课堂是由问题开始,而问题的提出又这么重要,为什么不叫问题式教学,而称为分享式教学呢?这是因为问题式教学是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但分享式教学却是以分享他人智慧为目标。分享式除了关注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外,更关注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方法的,所以分享才是学习的源动力。

基于此,我们提出分享式课堂。有人马上顿悟,原来,分享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啊!但是,我想说的是:分享式教学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一种理念、方法、思想。因为提倡分享式教学并不是要模式化,每种学科,每个老师都可以在思考单元的指导下创造出适合自已的课堂模式。比如语文课堂上的大问题教学,单元整合教学;数学课堂上的颠倒式课堂,都是老师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发展需要而创造的有个人教学风格的课堂模式。

那在课堂中如何实施分享式教学呢?

最重要的是课堂规则的建立。我校由数学组牵头,商讨出了课堂底线约定,并将初稿拿到全体老师会议上商讨,老师们提出自已的改进建议,最后达成共识,形成了我们学校的课堂约定分享歌。比如“如何发言”的约定:

前让后、男让女、发言少者率先提。

前分享、侧身立,面朝大家不心急。

音洪亮、说重点,层次分明语清晰。

你补充、我质疑,齐心协力辨真理。

分享歌商讨出来之后,全校统一使用,并形成合力,在课堂内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年段分层,有序推进。比如以倾听为例:低年级倾听——眼睛看着发言者。中年级倾听——赞同点点头,质疑摇摇头。高年级倾听——带笔批注。每种约定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当然底线规则建立之后,并不代表分享式课堂就已经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有的老师比较敏感,很快有了自已的思考,并取得初步的成效,这时就需要——

学校搭建平台。全校老师集体观摩分享式课堂的示范课。在这个过程中,针对观课感受与上课老师进行深入对话,既明晰了观课人的思路,又在交流的碰撞中让上课老师有了新的提升,形成了良好的同伴互助氛围。而且学校里也慢慢形成了浓厚的拜师学艺热潮,老师们纷纷向已经有成果的老师学习,并申请学校层面为师傅们颁发聘书。学校为给老师们更多的展示空间,推荐老师们给外校学习的老师上课,去外地给其他学校作指导,这一行为如同助推器,让老师们有更大的热情深入到课堂研究中去。分享式课堂就这样一步一步扎实前行,但推进到一定程度,老师又遇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现行规定的四十分钟课堂制约了学生的课堂精彩,课时需要根据学生发展量体裁衣,于是学校层面又在专家科学理论的指引下——

将课时进行改革

我校的分享式课堂有了改为大课时、小课时、课时连排等。每当老师们在分享式课堂推进的进程中遇到瓶颈期,学校便会提供专家引领,比如分享式课堂的领路人任景业老师会定期到我校指导,部分老师也会分派到成都、深圳等学校学习。  科学的系统框架作为理论支撑,又有了多元的具体方法作为实施路径,很多老师越做越有兴趣,越做越尝到了甜头。那么分享式课堂到底有哪些效果呢?首先它是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可行途径。然后它提高了学习效率问题,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产生成就感,能尝到学习的幸福和快乐。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班级平等、民主、自由课堂文化的形成。


您可以长按下图添加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