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焦广夜听丨春秋


3月6日 | 周五 | 多云 | 6℃—17℃

3月7日 | 周六 | 晴 | 7℃—17℃

春  秋

文|于丹

朗读丨焦作广播电视台  刘敏

中国人爱说,“沐春风而思飞扬,凌秋云而思浩荡。”春风秋云,春来秋往,思绪翩跹,是春天和秋天,与我们的生命有着特别深刻的呼应吗?


在汉语里,和时间观念最亲密的词,大概就是春秋了。问老人家的年龄,会问“春秋几何”,一说到年华流光,也喜欢使用一个词——“春秋”,连歌里也在追问着“几度风雨,几度春秋”。甚至在中国的古代典籍里,我们常说的四书五经中也有一部《春秋》,是由孔子删订最后定稿的鲁国编年史,也是中国较早的史书之一。后来,叫“春秋”的书更多了,比如秦国吕不韦的《吕氏春秋》、齐国晏婴的《晏子春秋》。因为孔子编的史书叫《春秋》,那段历史——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也被我们叫做“春秋”。

为什么我们用“春秋”二字来概括历史?怎么从来没管它叫“冬夏”呢?也许,在中国,特别是在中原文明发轫的黄河流域,相比于酷暑严冬,温暖的春、凉爽的秋,更适于中国人的诗情吧。


中国人喜欢用春、秋之间的变化来形容时间的流转。白居易的《长恨歌》里有名句“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写的是唐玄宗离宫之前和回宫之后强烈对比的心灵之感。安史之乱之后,人在归来的时候,物是人非,今昔之感,这种沧桑心理的落差变化,为什么会用“春风桃李、秋雨梧桐”来形容呢?

实际上,春秋更多变化的特征,冬夏更多稳定的特征。小楼一夜听雨声,第二天满眼繁花,从听觉到视觉的转变,这个情景是春天能看见的;一夜听风声,第二天满地落叶,这个情形是秋天能看见的。在夏和冬,虽然也有雨有雪,有风有雷,可是雨过天晴,变化不大。春与秋,生物的苏醒和衰残,都在瞬间完成,来得那么蓦然那么剧烈,强化了人和风景相遇时猝不及防那一瞬间的感动,深深地激荡着我们的内心。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春秋之间,我们看见生命的成长和希望,也看见生命的颓败和老去的感伤……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在春秋上寄予了这么深的诗情的原因。


小贴士

《焦广夜听》的听众朋友,大家好,夜听专栏推出以来,受到了网友们的喜爱和关注。每周我们推出粉丝“夜听”专栏!欢迎大家积极投稿,让更多人听见你的才华吧!

投稿邮箱:jgyeting@163.com

内容:完整声音作品(音频请以问候广夜听的网友和自我介绍开篇,别忘记附文字稿和个人照片哦!)


大家都在听↓↓↓

焦广夜听丨我听见了你的声音!万望平安,早日凯旋!

焦广夜听丨海边的白蝴蝶

焦广夜听丨人生如粥,越熬越有味

焦广夜听丨心怀良善,福气自来

焦广夜听丨那是人类才犯的错误

焦广夜听丨逆行卫士 平凡英雄

焦广夜听丨请你,给我一个拥抱

焦广夜听丨一夜消杀,爱漫全城

焦广夜听丨记住这段经历,珍惜身边人

焦广夜听丨面对一次次警告,你还能无动于衷吗?

焦广夜听丨古语云:疫始于大雪,衰于惊蛰,愿今日起,越来越好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关注"焦作广播电视台(ID:jztv0391)”官方微信即可收听!!!







焦作广电全媒体综合报道



焦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编   辑:张秋芬    郭晓霞    王瑞珍

责   编:朱    虹   辛秋莲

监   制:李    明

总监制:王荣科

            新  闻  链  接

【快讯】焦作0新增!截至3月5日24时,河南13个省辖市新冠肺炎患者数清零!

轧路机轰鸣!运输车穿梭!西经大道(人民路—城际铁路段)项目全面复工!

房产交易?微信竞价?孟州这波操作666!

保春耕,战疫情!沁阳这家企业连续作战不停工!

疫情当前,一线防疫人员如何提高心理免疫力?来,关注焦作广电,观看心理疏导短片!

【3月5日直播焦作】(内附视频)

【3月5日联播焦作】(内附视频)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