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顺德要与广州抢人?20年后再回想“可怕的顺德人”!

2017-05-18 孙不熟 城市战争

文|孙不熟


北上广深的故事你一定听腻了,今天聊一聊一个叫做顺德的“小地方”。


今天在新浪微博上看到一段名为《顺德新黎语》的视频,视频中惊现广州人久违的老市长黎子流老先生。在这段2分56秒的视频中,黎老先生首先回顾了上世纪90年代在广州担任市长时的峥嵘岁月——“得就得,唔得就翻顺德”,然后称赞了现任顺德区委区政府重视人才,并鼓励顺德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大显身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504zb2ywx&width=500&height=375&auto=0

没错,又说到了人才!看来,一场白热化的人才争夺战并非虚言,不只大城市会参战,小城市也要参战了。


看了这段视频后,我马上决定聊一聊顺德。中国并不缺少大城市的成功故事,缺少的是中小城镇的成功故事,在今天这样一个“马太效应”的时代,顺德的故事一定不能错过。


(一)


佩服!顺德最近一年干了这样三件大事:


1、抢人才2016年10月召开的顺德区党代会,“人才”一词被提到30次,成为这次党代会报告的最核心的关键词。人才从哪里来?顺德瞄准了邻居大哥广州。


两个月后顺德正式推出“十百千万人才工程”方案,明确喊出要做广州大学城的卫星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洼地,并以地铁7号线为依托,建设一条贯通广州科学城——大学城——顺德北部片区的科技创新走廊。这个口号非常的高明,一下子把顺德与广州最核心的两大人才库(大学城、科学城)绑定到一起了。


上世纪90年代曾任广州市长的黎子流,近日在接受媒体的采访中谈顺德。


顺德的人才战略不是喊喊而已,为吸引广州人才的落户,顺德计划建设至少三万套人才公寓为满足高层次人才对教育的需求,顺德计划投资25亿元,增加3.5万个学位。为解决大学生创业的融资问题,顺德还设立了首期10亿元的顺德创新创业母基金、大学城创新创业基金、顺德天使联投基金等。


不仅如此,顺德还积极与广州的大学合作,2017年已密集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多个大学接洽,通过“政府办、大学管”的模式,提升本地的教育与医疗水平。


顺德在对接广州优质资源、吸引广州人才方面的反应速度与行动力,让人眼前一亮,也值得广州所有的外围区学习!


根据蚂蚁金服2015年发布的《大学生就业流向报告》,在前十大热门的大学生跨市就业路线中,广州到佛山排名全国第二,说明广州大学生到佛山就业原本就是一条热门路线。在这个基础上,顺德喊出做广州大学城的卫星城、吸纳广州的人才,不是妄言,而是抓住了时与势。


2、保实业没有谁比顺德更深知实业的重要性,为此顺德坚决对时下流行的房地产经济说不,在全国率先提出“产保区”的计划,划定一个18万亩的工业用地红线,严格控制经营性房地产用地开发。顺德将像国家保护耕地那样保护产业用地,足见顺德对实业经济的信念。


不仅如此,顺德还以法定程序的方式确保产业经济的地位,2017年3月29日,顺德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全票通过决议:产业是顺德发展的根基,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有评论者认为,顺德这一次又创了两个“全国第一”,一是设立了全国第一个“产业发展保护区”,二是以法定程序护航实体经济。目前,还没有哪个地方有顺德这样的决心,大部分号称发展实业的城市只是叶公好龙罢了。


上世纪90年代曾任广州市长的黎子流近,日在接受媒体的采访中谈顺德


3、走出去作为一个以实业著称的城市,顺德并没有困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大胆地走出国门,在海外市场兴风作浪。


2016年,来自顺德的家电企业美的宣布收购德国机器人巨头库卡,交易额接近300亿元,是中国民营企业最大的海外并购之一。


同样是2016年,一则“碧桂园森林城市”的广告铺天盖地地出现在中国媒体上,人们从中获悉来自顺德的地产企业碧桂园要在马来西亚投资100亿美元建设一座占地面积达20平方公里的智慧生态城市。


这两个顺德企业气吞山河的跨国投资,让人们再次领略顺德人的先锋气质。顺德企业勇敢地走出国门,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伴随着中国经济走出去的时代浪潮。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两个困境,一个是劳动力成本与土地成本的快速上升,一个是国内市场已经饱和,企业必须走出国门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顺德去德国,是为了买下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应对国内制造成本的上升,碧桂园去马来西亚,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


(二)


顺德做的这三件事,如果放在北上广深,也许不值得惊讶,但如果和中国千千万万个中小城镇相比,顺德又显现出无与伦比的先锋气质


没错,就是这种先锋气质,顺德的感觉又找回来了。在广东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多次在全省乃至全国扮演过独树一帜的“先锋”角色,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


当时的珠三角,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在万马齐喑的中国大地率先崛起,不过,在故事的开始,担任主角的并非广州这个大城市,而是其周边“镇镇点火、村村冒烟“的乡镇地区。在所有市镇中,顺德、中山、东莞、南海因经济最为活跃被媒体称为”广东四小虎”,而顺德又居“四小虎”之首。


90年代初,经济日报对顺德做了一次专题报道,标题就是日后流传甚广的那句话“可怕的顺德人”,当时的报道是这样写的:全国家电产量的1/3在广东,而顺德就占了半壁江山,它是全国最大的电冰箱、空调、热水器和消毒碗柜的生产基地,还是全球最大的电风扇、微波炉和电饭煲的制造中心,容声、美的、万和与格兰仕并称“中国家电四朵金花”。在这一年评选的全国十大乡镇企业中,顺德竟赫然占据了5席。


“可怕的顺德人”这句名言,映射了顺德在那个年代的先锋气质,其锐气丝毫不输给当年的深圳。90年代,顺德人黎子流到广州担任市长,为改革立下军令状,并说过一句名言“得唔得,唔得翻顺德“,亦足见顺德人的干劲与锐气。


顺德第二次为全省打先锋应该是中共十七大之后的大部制改革,2009年,顺德在全省率先启动大部制改革,这次改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被称为“石破天惊”之举。一年之后,广东省委省政府联合发文,要求在全省推广顺德经验,很快在广东30个县(市、区)得到了有效“复制”。


当时的人们,谈论起政府机构改革,一般会谈到两个模式,一个是顺德模式,一个是深圳模式。时任省委书记汪洋在一次会议上提出,顺德机构改革代表县级城市,深圳则代表大城市,“如果搞成功了,将推动广东省下一步的改革,对全国都有意义”。


(三)


回首顺德的这两次先锋角色,无不是顺应了当时的改革大势,拿出“可怕的顺德人”精神,一次次勇创辉煌。今天,珠三角地区又将迎来一次时与势的变局,那就是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粤港澳大湾区,在这样一个大变局下,顺德应该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再次担当全省的先锋角色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得搞清楚顺德是什么?在群雄鼎力的珠江三角洲,顺德的比较优势是什么?


顺德没有山西那样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没有宁波、青岛那样的港口条件,没有广州这样的省城地位,没有深圳、珠海这样的政策优势,没有东莞那么多的外资进驻,没有天津、重庆那样的央企垂青,没有江门、汕头、泉州那样的华侨资源。


顺德也不像昆山、固安那样享受到大都市的直接喂养,它虽然毗邻广州,但其发展起点与广州并无直接关联,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担任过广州的老师。


顺德也不像温州,经历原始的财富积累之后就热衷于资本运作与四处炒房,顺德始终坚持实业优先。即便到今天,仍然对房地产这类投机型经济严防死守,在全国率先提出“产保区”的计划。


可以说,顺德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800平方公里的没有资源、没有港口、没有行政地位、没有政策优势的县级行政区,但这个县在过去30年却展现出惊人的财富创造能力,培育出多个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大企业,以及很多个在细分行业处于世界领军地位的隐形冠军,就是高居庙堂的北京学者也频频向这里投来好奇的目光。


那么,顺德真正靠的是什么呢?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其无与伦比的内源式发展模式,这个模式让顺德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本土经济生态系统,这里的企业、人才与土地血肉相连,以及他们对实业经济的坚定信念,可以让顺德对抗各种来自外部环境的冲击——这就是顺德的比较优势。


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粤港澳大湾区如果要对标国际,就不能仅仅是金融、文创等虚拟经济的温床,还需要有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作为支撑;也不能只有大城市这些主角,还应该有中小城镇这些配角。这两个目标正好与顺德的优势十分匹配。


在外资撤离中国、央企退出实业、房地产投机盛行的今天,顺德模式显得更加弥补珍贵,广东可以好好利用,将其打造成未来大湾区内一个引领中小城镇创新升级的“先锋”这就是顺德在大湾区内的独特定位,这个定位无论是珠海东莞,还是广州深圳都替代不了的。


如果说深圳的先锋地位体现为对大城市的引领,那么顺德的先锋地位则体现为对中小城市的引领,二者分工互补,共同组成广东改革开放的两个先锋。


北上广深的故事,我们已经听腻了,我们希望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个新的故事框架里,听到一个个小而美、小而富、小而强的新故事。


20年后,重温“可怕的顺德人”这句话,让人心潮澎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