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为什么学不了新加坡?
两位老大正在新加坡会晤,今天就聊一聊新加坡和它的小伙伴香港吧。
新加坡和香港不仅都是若干岛屿组成的弹丸之地、地图上的“小红点”,人口、面积都有一定可比性,二者人口分别是530万、717万,陆地面积分别是714平方公里、1108平方公里。
而且,都还是曾被英国人统治过的殖民地、自由港,甚至连种族都以华人为主,使用英文和汉字进行沟通,如此多的相同相通,为什么在城市形态、产业结构、人民幸福感方面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
尤其是,新加坡仍在快马奔腾,香港却有点摇摇欲坠的意味,原因何在?
文|君临
我们做一个假设吧。
1997年,你的祖坟忽然冒了青烟,中央老大一纸诏令,请你去当第一任的香港特区政府首长。
好了,现在摆在你面前的是这样一个摊子(记住,这可不是个烂摊子):
1,你治下的领地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是中国巨无霸国企和民营企业最大的海外融资中心,这里发展起来了世界级的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友邦保险等一系列金融巨头,小小的新加坡在金融业的成就上望尘莫及。
2,这里的法律、会计、会展、广告、咨询、航空、电信等商务服务业世界一流,短时间内亚洲都没有竞争对手。
3,由于大量的卖地收入,政府的财政实力可是很雄厚的哦,1997年金融风暴,要不是有这么多卖地收入,香港拿什么击退索罗斯的攻击?
那么,你的施政任务是什么?
香港人民交给你的艰巨差事就是——
1,房价太太太高了,屌丝买不起房子,中产阶层买不起房子,天怒人怨!
2,制造业都被内地抢走了,港口物流中转贸易的功能也要被深圳、上海抢走了,未来怎么办?请你告诉我!
ok,这两大难题丢给你,你会怎么办呢?
房价问题。香港是世界上房价最高的城市,之一都可以去掉了。房价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你一定会说,香港有世界上最多的房地产富豪,李嘉诚等四大家族什么的,房价高一定是因为他们垄断造成的。要解决房产问题,只能拿他们开刀了。
是不是这样呢?我认为不是的。
香港政府一向是奉行不干预的自由主义政策的,在一个自由市场里,房地产的利润率不可能很高。事实上,香港的房地产大亨的主要利润来源是商场物业的租金,而不是住宅的零售。真正炒高香港房价的,是香港政府过往的一套经济政策。
这套政策是这样的:我提供很低很低的税收政策,吸引外来投资,然后通过卖地来获得收入。高地价,其实是一种变相的税收来源。这种策略,跟互联网行业大行其道的提供免费产品吸引用户,再通过增值服务和卖道具来获得收益的思路是一致的。你说妙不妙呢?很妙,妙的呱呱叫,可以说,过去半个世纪的香港经济飞跃,这套政策功不可没。(当然,我们知道,这套政策后来被中国政府全盘学了去。)
但任何政策都是双刃剑,他一方面带来了经济的繁荣,让资本家大受其益,另一方面又带来了相对同等收入地区更高的房价,让底层民众深受其害。这就是香港贫富差距大,下层民众不幸福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作为香港新一任行政长官,你的对策是什么呢?
我不知道你会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但是董伯伯用的办法就是:向新加坡学习。
新加坡的房价相对比香港要低一些,那是因为这里有庞大的廉租房系统。香港也是有“公屋”的,不过比起新加坡的“组屋”,那就要逊色的多了。
资料显示,新加坡1964年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发展至今,庞大的组屋为79%的新加坡人提供了居住的空间。一套90平方的组屋,总价20万新元,使用公积金还款的话,一般月入上万新元的夫妻,只需要拿出20%的收入来还款。这样的生存成本,当然是很幸福的。
董伯伯上台第一招:八万五建屋计划。具体来说,就是以后每年推出不少于八万五千套公屋,希望在十年内让全香港七成家庭都可以获得低成本的生活空间。
大快人心吧,屌丝们赶紧鼓掌吧!
很可惜,事情的结果和预想中的完全不一样。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来了,香港楼价崩溃,由于八万五计划的推出,使得房价更加严重低迷,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持续漫长阴跌,大量原来持有物业资产的中产阶层成了负资产,金融业坏账风险持续攀高,消费低迷,资本家不敢投资,百业萧条,本来以为可以低价买房的屌丝们也失去了工作,买不起房了。可以说,八万五计划使得香港的金融危机持续时间大大的延长了。
2003年,香港的房价跌到最低点,比高峰时下跌了超过七成,愤怒的香港人涌上街头,呃,后面的事情我就不说了。
现在来看看第二个问题:产业升级。
这可是个老大难问题了。大家都说,香港不能没有制造业,一个空心化的经济体,最终服务业也将无所依靠。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大陆的劳动力价格太便宜了,十分之一都不到,这个是真的没法竞争啊。1997年的时候,香港的制造业比例就已经低于8%了。几乎可以说,香港就是一个百分之百依靠服务业的城市。
那么,在一个高成本的经济体里,制造业还有生存空间吗?
李光耀会告诉你,有的。不过我的办法,香港你学不来。
因为我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呀,我的政府权力是大大滴啊,我可以划出专门的工业园区,提供各种各样的税收减免政策,成立国营合资公司,有完善的工业投资规划。我要发展高科技,可是我的技术积累不行啊,那我就依靠土地税收发展高利润的代工制造业呗。
谁说代工没有前途:新加坡三大工业支柱,第一是石化工业,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石化炼油中心,新加坡哪有什么核心技术啊,全是壳牌、埃克森美孚、雪佛龙、杜邦、住友化学这些跨国公司的化工厂。第二是电子工业,作为全球仅次于美日韩台的半导体加工中心之一,新加坡的所有半导体产品都是外来资本的贡献。
新加坡干了什么呢?不过就是填海造地,完善基建和后勤服务,提供税收优惠等等,一句话,做好保姆的角色。这套新加坡工业园区政策,后来又被中国学去了。
新加坡唯一有自己品牌和技术的,就是海洋工程。作为全球顶尖的石油钻井平台生产中心之一,新加坡的这个行当,也是拜政府所赐。新加坡在这个领域里的两大龙头企业,一个叫吉宝海事,一个叫胜科海事,他们的控股股东都是淡马锡,众所周知,淡马锡的后台老板,就是政府。
在需要大资本投入的高风险工业中,新加坡的民营资本其实是很少涉足的。翻开新加坡的富豪榜看看就知道了,几乎所有的富豪都是从事房地产、金融、物流、零售这些行业的。和香港比,新加坡的民营资本热衷的行业并没有任何的不同。
唯一的不同,就是新加坡有淡马锡。淡马锡所控制的国联企业(就是我们所说的国企),包括星展银行、新加坡电信、新加坡航空、吉宝企业、嘉德置地、新科工程、胜科工业、新加坡石油、港口、电力、地铁、报业等等,他持有的股份几乎占了新加坡上市公司市值的一半。
可以说,新加坡的工业发展,完全是靠淡马锡这家神奇的企业。在新加坡人的生存空间中,淡马锡这只上帝之手在高效的打着算盘,精密的规划着一切。
总之一句话,有了新加坡政府这个好保姆,外来资本家很满意,新加坡人民也很幸福。
可是,问题来了,新加坡能做到这一切,香港能吗?董伯伯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轻轻的递出了一个政策:数码港计划。
传统工业是没有发展希望了,一来大陆竞争力太强,香港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没有优势,二来美国互联网大热,及时切入这个新兴产业才是正道。
新加坡有淡马锡,可以建设工业园,提供低廉税收优惠。香港可没有这样的机构啊,怎么办呢?董伯伯想到了李超人。
“超人啊,我有个数码港的计划,你能不能帮帮忙……”
“好事好事,不过,在商言商,香港没什么成本优势呢……”
“那这样吧,我免费批给你一块地,成本够低了吧,你定向出租给有意发展数码科技的企业,我们香港只有在高科技上杀出一条血路,才有未来啊……”
“好说好说,嘿嘿”
2000年,在未经过招标的情况下,香港政府将一块背山面海的优质地皮免地价批给小超人的盈科拓展,引起轩然大波。如果项目发展成功了,旁人也自然闭口,只不过,希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在一个金融中心发展科技产业,在世界上有成功的先例吗?没有,纽约做不到,伦敦做不到,上海做不到,香港自然也没有可能做到。于是几年之后,所谓的数码港,超人家族轻车熟路的搞成了一个房地产项目,说好的互联网呢?
你看,几年下来,董伯伯诚心向新加坡学习,结果却是完全变了样。
怪我咯。
正经的说,新加坡人民看起来更幸福,离不开各种大环境的因缘巧合。
1,新加坡的工业发展没有遇到大陆这个怪兽一样的竞争对手,得以顺利成长,这是机遇。
2,新加坡的廉价房政策从半个世纪以前就已经开始发展,循序渐进,中间没有遭遇过大的变故,这也是机遇。
新加坡的制度,适合新加坡,并不一定适合香港。
事实上,香港虽然失去了工业支柱,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香港的服务业竞争力,是新加坡所不能比的,尤其在金融业和旅游零售业这两个领域,香港在近十年来的地位不断强化。香港,仍然是资本家的乐园,作为屌丝阶层,吃喝玩乐也可以很爽的。
香港人看起来不幸福,房价问题是一个,更重要的,其实是在大陆崛起的大背景下,相对优越感的失落和惶恐吧,在这个层面,更民主的台湾和日本,何曾不在面对。与专制和民主,其实关系不大,只是一个发泄口罢了。(文章摘编自知乎)
编者补充:
一个段子告诉你:香港为什么学不了新加坡?
香港政府看见李显龙要大面积填海,就说:你看人家新加坡,说填海就填海,我们也要学习啊,再不抓紧我们就落后了!
环保主义者不干了,说:不行,你们会把可爱的中华白海豚吓跑的!你们政府就是不敢碰硬骨头,那么多空地,新界那么多棕土,你们不去征,你看人家新加坡征地多犀利!
于是政府跑到新界东北发展区去征地,结果当地的农民不干了,说:我们不要高楼,我们要乡村式发展,我们要农地!你们要拆我们非原居民的村落,却把大量土地预留给原居民盖丁屋,你们欺负人!
新界原居民忍不住了,说:盖丁屋是我们的传统,当年我们把永久业权的地给了政府,换来的是有使用年限的地契,亏吃大了,英国人都答应给我们土地盖丁屋,现在特区政府倒要反悔,我们坚决反对!你们政府手上那些高尔夫球场,为什么不用来盖房子啊?你看人家新加坡都把高尔夫球场改建成组屋了!
政府说:人家新加坡有十八个高尔夫球场,少一个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们香港加起来才五、六个,都盖成房子,商务活动连个球都没得打,香港的竞争力还要不要啊?要不我们考虑把一部份郊野公园改成建设用地吧!
看到环保分子又出来反对,有人出来帮政府说话:我看你们这些环保分子其实是“地产霸权”的代言人,你们就是要阻止土地供应,维持高地价,让地产商得利,你看人家新加坡的保护区占地也就不到10%,香港郊野公园占了40%,有必要那么多吗?其实只需要拿2.5%的郊野公园面积就够容纳100万人。
行山爱好者不干了,说:郊野公园改规划?想都不要想,想想都是罪过!你退一寸,他们就会进一尺,我们一定阻止立法会修例!又不是没地,那些大发展商手上大把的空置农地,你们不敢学新加坡收地!
发展商说了:香港不是野蛮社会,而是法治社会,强征我的农地是行不通的,法庭上见!补地价?补地价倒是可以,但是补得也不能太高,要不咱们就搞公私合营也行。政府说:我看行!
第二天某水果日报大标题:官商勾结,地产霸权岂能得逞!
政府:那么,我们还是说说填海吧……(重复第一段)
注:公众号如要转载请先获得原作者授权。商务合作致邮: 334646730@qq.com
|觉着不错?赞赏一个|
|“城市战争”专注于城市话题,扫码可关注|
“城市战争”旧作精选:
1、深圳比广州强在哪里?(回复1)
2、广州比深圳强在哪里?(回复2)
3、广州跌出一线城市,为什么言过其实?(3)
4、珠江口撕逼战,为什么深圳最失落?(4)
5、南沙若不强,广州将失去珠江口领导力?(5)
10、深港争雄,北京说了算?(10)
12、沪港争雄,拉出国溜溜看?(12)
14、京沪穗深港、成渝津宁汉,互相怎么看?(14)
15、34个城市的市府搬迁规律(15)
18、广州的战略性失误是什么(18)
21、深圳直辖,有必要吗?(21)
24、珠三角是怎么反超长三角的?(24)
26、这个再不改,广州的桃还要被深圳摘走(26)
27、谁是真正统治北京的人?(27)
33、大数据告诉你谁是统治上海的人?(33)
34、北上广深哪个大?晚上开灯比一比(34)
35、山东GDP那么高为什么还被说穷?(35)
36、深港如何冲击广佛的地缘优势?(36)
37、上海、合肥如何冲击南京的地缘优势?(37)
38、一个上海人眼中的深圳(38)
39、广州为什么如此倚重“航运中心”(39)
41、为什么说英国经济可以吊打德国?(41)
42、广深双子,岂曰无衣?(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