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年《经济管理》第4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杂志社 2022-06-09


2021年第4期 目录

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外资

韩 剑  许亚云(5)

专利流动与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吴虹仪  殷德生(21)

金融市场化与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与证据

白俊红  刘宇英(39)

政府创业政策对城市创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基于国家创业型城市的准自然实验

曾婧婧  温永林(55)

社会责任承担能提升企业信心吗?

——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证研究

祝丽敏  赵 晶  孙泽君(71)

风险投资地域经验与企业异地并购

董 静  余 婕(88)

强制性组织公民行为与新生代员工离职意向

宋皓杰  程延园(108)

雇佣关系、工作压力对组织犬儒主义的影响

——基于企业文化视角的研究

李正东  贾利军(122)

外汇风险对冲影响企业绩效吗?

杨胜刚  李海彤  成 程(139)

审核问询、信息披露更新与IPO市场表现

——科创板企业招股说明书的文本分析

胡志强  王雅格(155)

管理层权力制衡强度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

——基于债务约束效应视角

戴雨晴  李心合(173)

共享经济组织:数字化时代的新组织性质与成长动因

孟 韬  李佳雷(191)




2021年第4期  摘 要


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外资

韩 剑  许亚云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的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商务部2002—2017年34809家外商投资企业信息,结合各省份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判决书及各省份省委机关报等文本数据,构建了多个衡量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指标,实证检验了知识产权保护执法水平对中国利用外资流量和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能有效促进外资流入,对服务业外资、技术密集型外资的正面影响更大,且金融危机后这一促进效应趋于增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将增加制造业外资企业以合资方式进入中国的倾向,但服务业外资企业的独资倾向更加明显;欧美以及母国知识产权制度更完善的外资企业,倾向于选择知识产权执法更加严格的目的地投资。本文为中国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要素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  外商直接投资  引资转型





专利流动与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吴虹仪1,2  殷德生1

1.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062

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上海200062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数据挖掘方法获取中国专利流动数据,刻画了专利流动规模和来源地数量特征事实,并基于2005—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专利流动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专利流动整体上显著提升了我国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原因在于专利流动的“补偿效应”和“溢出效应”占据主导地位。专利流动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对于与前沿存在较大技术差距的企业而言,专利流动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路径,但随着企业技术水平的上升,其正向效应逐渐减小并在超过一定阈值后转变为负向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企业地理区位、所处经济发展阶段、所有制性质都是影响专利流动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重要异质性来源。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不同技术水平企业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以及城市基于自身比较优势融入区域技术转移体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专利流动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转移  吸收能力  前沿差距





金融市场化与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与证据

白俊红1  刘宇英2

1.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2.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

内容提要:在中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功效至关重要。本文从金融市场化的视角,就金融市场化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从银行信贷资金分配市场化和金融结构两个层面构建金融市场化指数,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考察了金融市场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化进程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就传导机制而言,金融市场化有助于缓解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和增强企业内部研发支出,从而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替换不同度量指标、采用不同方法以及剔除异常样本点以后,这一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受政府干预程度的影响,并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本文结论为中国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进而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政策启示。

关键词:金融市场化  技术创新  机制





政府创业政策对城市创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基于国家创业型城市的准自然实验


曾婧婧1,2  温永林3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收入分配与现代财政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湖北武汉430073

3.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内容提要:创业是促进创新型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新时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本文以国家创业型城市试点政策为研究对象,基于2005—2017年中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政府创业政策对城市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创业型城市试点建设显著促进了城市创业,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假设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显著;异质性检验发现,城市规模大、人力资本水平高、政府财政投入多以及互联网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其试点政策效果更为明显;机制研究表明,国家创业型城市试点建设影响城市创业的主要传导机制在于放松政府管制和缓解创业活动的融资难题。研究结论对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认识政府驱动创业政策工具的效果有重要意义,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政府创业政策体系和促进创新创业型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启示。

关键词:创业政策  创业型城市  城市创业  制度环境  融资约束





社会责任承担能提升企业信心吗?

——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证研究


祝丽敏 赵 晶2  孙泽君2

1.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81

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提高市场主体信心对促进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重要市场主体,企业信心受到企业与外部环境互动的影响。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与外部环境互动的主要方式,会影响企业信心。在国家脱贫攻坚战略背景下,参与精准扶贫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参与精准扶贫对企业信心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有效提升了企业信心;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更有助于其信心提升;与有行业协会背景的企业相比,缺乏行业协会背景的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更有助于其信心提升;企业进行产业扶贫或跨地区扶贫更有助于企业信心的提升。本文揭示了:参与精准扶贫,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合法性提升和社会合作网络构建,提高企业对自身的信心;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企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信心。本研究是对精准扶贫、社会责任和企业信心研究的重要补充,为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提升市场主体信心提供了实践启示。

关键词:企业信心  精准扶贫  社会责任承担  产权性质  行业协会背景





风险投资地域经验与企业异地并购


董 静1  余 婕1,2

1.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上海200433

2.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上海200083

内容提要:风险投资作为现代金融主体和专业投资机构,在企业战略推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异地并购活动庞杂而多变,收购方往往借助专业投资机构的力量以有效应对并购中可能出现的挑战。风险投资对企业异地并购行为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以2008—2017年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480个有风险投资介入的异地并购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风险投资的地域经验是否会影响被投企业的远距离异地并购偏好。研究表明:(1)风险投资的异地投资经验和投资地理多样性均对被投企业的远距离异地并购产生了传染效应,以社会资本支持、信息获取和声誉信号为基础的模仿机制,使收购方与其风投机构在投资行为上呈现出偏好趋同性;收购方所在地制度环境越不完善,风险投资的地域经验对被投企业远距离异地并购偏好的影响越大。(2)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发现,风险投资的地域经验对企业远距离异地并购偏好的传染效应在逆流并购情境中更显著;传染效应还促使低制度环境地区的企业更倾向到制度环境劣于本地的地区去并购;当风险投资与被投企业具有地理邻近性时传染效应更显著。本研究对深化理解风险投资机构与被投企业之间的战略行为互动、拓展战略管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企业开展异地并购及跨地域资源流动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现实参考。

关键词:风险投资  地域经验  远距离  异地并购  制度环境





强制性组织公民行为与新生代员工离职意向

宋皓杰1  程延园2

1.郑州大学商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2.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本研究基于非线性门槛模型,通过对854名新生代员工的多时点调查分析,从动态视角探讨了强制性组织公民行为对新生代员工离职意向的影响。研究发现:(1)强制性组织公民行为对新生代员工的离职意向产生非线性的门槛效应,门槛值之前正向影响效应不显著,之后则正向影响效应显著且大幅提升;(2)员工易变性职业生涯倾向较弱时,上述门槛效应显著,反之则门槛效应不显著;(3)员工外部可雇佣性感知较强时,上述门槛效应显著,反之则门槛效应不显著;(4)外部可雇佣性感知较强时,易变性职业生涯倾向的调节效应显著,反之则调节效应不显著。本研究既深化拓展了强制性组织公民行为影响效应的动态研究视角以及理论阐释机制,也警示了实践中强制性组织公民行为对新生代员工离职意向的动态消极影响。

关键词:强制性组织公民行为  离职意向  易变性职业生涯倾向  外部可雇佣性感知 新生代员工 





雇佣关系、工作压力对组织犬儒主义的影响

——基于企业文化视角的研究


李正东1  贾利军2

1.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组织行为与创意管理研究中心,上海201418

2.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上海200241

内容提要: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本文以国内高新技术园区86家企业157名中层管理者以及1039名配对员工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对雇佣关系与组织犬儒主义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考察了工作压力的中介作用以及企业文化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第一,相互投资型与投资过度型雇佣模式与员工的工作压力感知和组织犬儒主义倾向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投资不足型与交易契约型雇佣关系与员工的工作压力感知和组织犬儒主义倾向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二,工作压力在相互投资型、投资过度型以及交易契约型雇佣模式与组织犬儒主义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而在投资不足型雇佣模式与组织犬儒主义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第三,内部整合和外部适应企业文化对于工作压力与组织犬儒主义的关系均起到负向调节的作用。

关键词:雇佣关系  工作压力  企业文化  组织犬儒主义





外汇风险对冲影响企业绩效吗?

杨胜刚1  李海彤2  成 程1

1.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湖南长沙410006

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外汇风险管理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受到学术界与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考察了外汇风险对冲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进行外汇风险对冲促进了企业绩效的提升,该作用对于海外业务收入占比高和具有外币债务的企业更为明显。在控制内生性并进行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外汇风险对冲有利于企业提高营运效率与商业信用融资能力,进而改善企业绩效,同时有利于降低企业绩效的波动程度,有效减轻企业承担的整体风险。本文从企业绩效的角度探究了企业外汇风险对冲的作用,为企业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并且丰富了外汇风险对冲的经济后果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文献,为理解外汇风险管理的经济意义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外汇风险对冲  企业绩效  套期保值  风险管理





审核问询、信息披露更新与IPO市场表现

——科创板企业招股说明书的文本分析


胡志强  王雅格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内容提要:本文以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更新为切入点,使用2019年7月—2020年11月在科创板发行上市的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审核问询对IPO市场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审核问询能显著提升企业的信息披露水平,而信息披露水平提升程度则会影响问询本身对企业IPO表现的作用。当提升程度较低时,审核问询与企业IPO表现负相关;但当信息披露水平提升较多以后,审核问询程度升高反而能促使新股市场表现良好。进一步研究表明,市场对股权结构、业务和财务信息三类审核问询问题较为关注,且相比预披露信息,更新信息的接受度更高。本文不仅丰富了信息披露对IPO影响的相关研究,探讨了监管者与企业上市发行互动过程中的信息产生和作用机理,还为企业应当如何看待信息披露要求,监管如何把握审核尺度提供了经验启示。

关键词:审核问询  信息披露更新  IPO市场表现  文本分析





管理层权力制衡强度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

——基于债务约束效应视角


戴雨晴  李心合

南京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内容提要:公司内部的权力制衡机制对治理水平有着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利用2010—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管理层权力制衡强度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并考察了债务约束视角下产权性质、成长机会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制衡强度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不同维度的管理层权力制衡强度和综合权力制衡强度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有着一致的治理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债务软约束弱化了管理层权力制衡强度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促进作用;高成长性公司较强的债务约束,也使得管理层权力制衡强度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积极影响被弱化。此外,区分资本结构向上、向下不同的调整方向后,研究结论依然一致。上述研究结论不仅支持了规范管理层内部权力结构的重要治理作用,而且给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管理层权力制衡强度  资本结构调整速度  债务约束  国有企业  高成长性





共享经济组织:数字化时代的新组织性质与成长动因

孟 韬1  李佳雷2

1.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2.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内容提要:共享经济近年来成为影响全球的经济现象,催生了Airbnb、Uber、滴滴出行和共享单车等商业实践,被称为“共享经济组织”的新兴组织模式随之发展起来。该类组织快速成长的同时给企业组织理论带来了挑战,成为组织研究的前沿领域。基于组织生态学“选择—适应—保留”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论证了共享经济组织的性质及其竞争优势来源,提出共享经济组织是新兴的特殊平台组织模式,区别于传统层级组织,能够同时实现交易成本与组织成本的降低;从组织内部来看,“资源编排性”“自组织性”与“多元补偿性”的融合是共享经济组织区别于其他新组织形式、实现快速成长的动因;进一步提出共享经济组织成长的整合模型及研究命题。

关键词: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组织  新组织  组织性质


点击封面,一键订阅



往期回顾

《经济管理》2021年第一期

《经济管理》2021年第二期

《经济管理》2021年第三期

扫码关注我们

《经济管理》

办公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东厂胡同1号

联系电话  010-68019057,68068985,68066211

邮政编码  100006

网址  www.jjgl.cass.cn

邮箱  jjglbjb@cass.org.cn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即可下载了解文章全部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