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经济管理》第2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编辑部 经济管理杂志社 2022-06-09

点击封面,订阅包邮

2022年第2期  目 录

所有者缺位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突破方向

郑志刚  刘兰欣(5)

中国减贫治理的经验与效果测度

展 望  李 钢(17)

引入国有资本能够化解民营企业僵尸化风险吗?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肖 正  翟胜宝  张 静(36)

政府补贴对光伏产业创新的影响

王宏伟  朱雪婷  李 平(57)

何种创新政策更有效?

——基于企业规模的异质性分析

孙忠娟  范合君  李纪珍(73)

创业焦虑:量表开发及其对创业努力的预测作用

张 慧  周小虎  张学艳(88

CEO绿色经历能否促进企业绿色创新?

卢建词  姜广省(106)

企业风险预期与投资策略选择

——基于年报文本挖掘的实证研究

杨 兵  杨 杨  杜 剑(122)

监管信息公开与上市公司违规

李文贵  邵毅平(141)

母子公司距离对企业税收激进的影响

——激励还是抑制?

李 彬  李海霞  梁艺蓝(159)

直播带货“翻车”的治理机制研究

王新刚  林荫(178)

互联网平台经济监管中的“威慑式治理”

——引入逻辑、实现机理与保障措施

荆文君  刘 航  鞠 岩(192)

内 容 摘 要




所有者缺位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突破方向

郑志刚1,2  刘兰欣1

1.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北京 100872

2.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北京 100872

内容提要  在以往相关文件与教科书的经典表述中,“所有者缺位”与“长的委托代理链条”被共同认为是引发国有企业作为一种企业制度出现的种种潜在公司治理问题的制度根源。通过剖析诊断,本文首先揭示所有者缺位才是国有企业种种潜在公司治理问题的根本“病灶”;针对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这一根本病灶和由此衍生出来的“中国式内部人控制问题”典型“病症”,本文进一步“开出”化解这一根本病灶和典型病症的“实化”与“制衡”两剂“处方”。而引入具有“股东精神”、能够有效解决自身代理冲突的合格战略投资者成为“实化”国有企业缺位的所有者与“制衡”内部人控制,进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寻求突破的关键。由于民资背景的战略投资者天然地具有股东精神,而经过有限合伙构架优化的基金通过后天的投资协议自动完成了激励合约设计,二者共同成为国有企业混改中潜在的合格战略投资者。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所有者缺位 中国式内部人控制 实化 均衡





中国减贫治理的经验与效果测度

展望 李钢2

1.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2206

2.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06

内容提要  本文利用2000—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系统GMM和PVAR等估计方法对中国减贫进程进行了分阶段的多因素量化分解。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是中国减贫的主要驱动因素,但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趋于消失且市场化的益贫性效应下降;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在现阶段的贫困治理中由于瞄准失误和精英俘获等问题而并未发挥其应有的兜底功能和再分配效应;减贫战略对贫困形势演变的适应性调整则是升级贫困治理体系、提升贫困治理效率的必要因素。本文结论总结了中国减贫的成功经验并指出其现存问题,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应对相对贫困、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减贫治理 效果测度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引入国有资本能够化解民营企业僵尸化风险吗?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肖正1  翟胜宝 张静2

1.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上海 200433

2.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内容提要  “处僵治困”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内容,是新旧动能转换的痛点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难点。虽然国资涉入后能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产权屏障,但是其成本加成效应也不容小视。本文以2008~2019年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结果显示国资涉入推高了民营企业的僵尸化风险,并且这一作用在劳动密集程度大、行业垄断程度高以及地区制度环境差的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提高了雇员成本、代理成本以及政府补助,同时增加了管理者惰性,进而加剧了企业僵尸化。动态回归结果证实了国资涉入在金融危机时期的积极作用,但也揭示了国资涉入的潜在危害正在不断发酵的现实问题。在区分不同参股主体后发现,通过相关直接出资的股东更加注重维护政府形象,缓解了民营企业僵尸化问题,而国有法人股是诱发民营企业僵尸化风险的主导力量。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优化混合所有制实施路径以及引领民营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国有资本   僵尸企业  成本加成效应  资源错配效应  管理者惰性





政府补贴对光伏产业创新的影响

王宏伟 朱雪婷2   李平1

1.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100732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北京 102488

内容提要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我国光伏行业研发投入水平和创新产出能力的提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领域。本文基于我国59家光伏上市企业在2009-2020年的面板数据,探讨了政府补贴对我国光伏行业研发投入水平和创新产出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可以显著促进我国光伏行业整体的研发投入水平和创新产出能力,且对于研发投入水平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问题处理后依然稳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分别从产权性质和产业链环节两个维度分析了政府补贴对光伏企业研发投入水平和创新产出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两维度的回归效应皆存在明显差异性:政府补贴对非国有光伏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和创新产出均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对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影响均不显著;政府补贴对光伏产业链不同环节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差异较大,其中对产业链中游的企业影响最大; 中、下游企业的政府补贴对上游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本文研究对于政府制定和完善有效的光伏产业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光伏产业 政府补贴 研发投入 创新能力 异质性和产业链研究





何种创新政策更有效?

——基于企业规模的异质性分析

孙忠娟1 范合君1 刘晨蕊2 李纪珍3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北京  100070

2.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  100875

3.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内容提要  政策支持的效果在不同规模企业之间表现出高度不确定性,但已有研究很少探索企业规模影响政策扶持效果的机制,更缺乏结合不同种类政策支持逻辑的研究。本研究基于中关村4421家科技型企业2008-2015年面板数据,探索并验证供给侧和需求侧政策支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差异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需求侧政策支持主要奏效在低于企业规模门槛的小型企业,供给侧政策支持则奏效在高于企业规模门槛的大型企业,且供给侧与需求侧政策支持组合以企业规模门槛为分界线,分别呈替代性和互补性。研究对创新政策制定、供给侧创新政策改革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创新政策  企业规模  创新绩效  供给侧  需求侧





创业焦虑:量表开发及其对创业努力的预测作用

张慧 周小虎2  张学艳2

1.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2.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内容提要  情绪对创业活动的影响研究已经持续了十几年,然而焦虑作为创业活动中最常见的情绪,尚未引起理论界的充分关注。基于以往的焦虑情绪文献以及创业者访谈结果,界定了创业焦虑的内涵和维度,开发验证了测量量表。结果表明,创业焦虑一个包含“情感焦虑-认知焦虑”的双维度构念,可以被本文开发的9题项量表捕获。同时,从多角度验证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发现量表在初次创业者和连续创业者样本中均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此外,实证发现创业焦虑能够积极预测创业努力,证明了量表具有良好的校标效度。研究明晰了创业焦虑的内涵和结构、开发了测量量表,为拓展创业焦虑理论、凝练创业行为规律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分析框架和测量工具。

关键词  创业焦虑  量表开发  情感焦虑  认知焦虑





CEO绿色经历能否促进企业绿色创新?

卢建词 姜广省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天津 300222

内容提要  本文以CEO绿色经历为研究视角,基于2002-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了CEO绿色经历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经历有助于CEO增强对可持续活动的关注度、获得利益相关者认同,进而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并且在非重污染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中,CEO绿色经历发挥的作用更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此外,扩展性研究发现,CEO绿色经历能够通过促进绿色创新改善企业财务绩效和环境绩效。实证结论不仅为企业高管与绿色创新研究提供重要补充,而且对推动“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政策落地提供微观经验支撑。

关键词  EO绿色经历  绿色创新  财务绩效  环境绩效





企业风险预期与投资策略选择

——基于年报文本挖掘的实证研究

杨兵1 杨杨2 杜剑3

1.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2.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3.贵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内容提要  合理的投资组合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如何将现有资产在实体投资和金融投资之间合理分配,是实现企业长久发展的关键所在。鉴于此,本文以2010-2018年沪深两市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计算机文本挖掘技术并结合情感分析,测算企业风险预期指数,实证研究了企业风险预期对投资策略选择的影响机制和内在逻辑。研究结果表明:当市场风险预期和财务风险的攀升时,企业倾向于选择增加金融投资而降低实体投资的投资策略;企业市场风险预期的攀升导致了风险资产规模扩大进而促进金融投资,而财务风险预期增加了金融投资收益进而促进金融投资,但实体投资成本和实体投资收益皆不是企业风险预期影响实体投资的中介因子;税收优惠缓解了财务风险预期对实体投资的抑制效应和减小了对金融投资的驱动效应,融资约束减小了财务风险预期对金融投资的驱动效应,公司治理机制减小了市场风险预期对金融投资的驱动效应;企业风险预期对实体投资和金融投资的影响程度与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本文研究明确了企业风险预期攀升时,企业投资策略的选择倾向,从而为政府振兴实体经济,防止企业“脱实向虚”提供了方向指引。

关键词  企业风险预期  投资策略选择  计算机文本挖掘





监管信息公开与上市公司违规

李文贵  邵毅平

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内容提要  论文通过手工收集中国证监会各派出机构2009—2019年的监管信息公开数据,检验发现,监管信息公开越多,上市公司涉及违规的可能性越小,违规次数显著更少;这种抑制效应主要存在于民营企业。区分监管信息类型后发现,前述抑制效应主要源自规范性监管信息公开,而不是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监管措施类信息公开。区分违规主体后发现,监管信息公开能显著抑制公司和大股东的违规行为,但对高管人员违规没有显著影响;同时,监管信息公开能显著减少公司经营违规,但对信息披露违规没有显著影响。大股东行为、内部控制在监管信息公开和公司违规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但监管信息公开未能通过改善信息披露质量而影响公司违规行为。相关影响后果检验还发现,监管信息公开在抑制公司违规的基础上能显著增加公司专利申请的数量。

关键词  监管信息公开  公司违规  内部控制  大股东行为  信息披露质量





母子公司距离对企业税收激进的影响

——激励还是抑制?

李彬李海霞1,2 梁艺蓝1

1.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2.西京学院会计学院,陕西 西安 710199

内容提要  基于空间地理和制度环境双重距离维度,选取中国2003-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母子公司距离如何影响企业税收激进。研究发现,母子公司距离对企业税收激进具有抑制效应,而不是激励效应。母子公司距离的增大有利于企业突破生产要素的地域限制,通过合理应对外界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降低收益的波动性,有效缓解企业的财务压力,从而抑制税收激进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当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较高、媒体关注程度较大或政府补贴程度较高时,母子公司距离对税收激进的抑制效应更为强烈。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母子公司距离能够正向影响组织冗余,进而抑制税收激进。本研究将企业税收激进细化到母子公司个体层面,提供了公司地域多元化经济后果的补充证据,拓展了战略管理理论在企业研究中的适用性,为上市公司合理税收筹划、提升治理水平、积极配合和支持国家的宏观战略提供了数据验证。

关键词  母子公司 空间地理距离 制度环境距离 税收激进





直播带货“翻车”的治理机制研究

王新刚1 林荫2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2.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

内容提要  直播电商已成为网络消费的重要支撑,但其问题和弊端却越来越突出,直播过程中的现场“翻车”事件频发,直播带货的行为规范亟待完善,相关理论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深化。鉴于此,本文采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对12起直播带货“翻车”事件的帖子评论进行分析,构建了直播带货“抑恶从善”治理机制的基本理论框架:“抑恶”包括外控制度规范和内控道德规范,前者包括法律制度、政府监管和平台治理,后者包括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和文化素质;“从善”指认知规范,包括职业能力、团队管理、品类选择、产品品质、场景设计、直播氛围和技术保障。研究结论不仅对直播带货行为的规范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治理直播带货乱象、出台相关政策规范提供参考。

关键词  直播带货  治理机制  扎根理论  制度理论  规范体系





互联网平台经济监管中的“威慑式治理”

——引入逻辑、实现机理与保障措施

荆文君1,2  刘  航2   鞠  岩1,3

1.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2.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北京 100086

3.山西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6

内容提要  互联网平台企业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主要企业形式,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不正当竞争频发、网络售假、平台接入管理不严等现象。本文通过现象归纳与理论演绎,指出平台市场参与方的负外部性行为是各类乱象的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治理方式——“威慑式治理”,有别于传统治理方式以市场效率为重点,重视事后、事中治理的思路,“威慑式治理”更重视事前约束,旨在通过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达到既可以充分发挥平台市场提高匹配效率的作用,又可以有效制约平台企业的负外部性行为的目的。进一步,本文借鉴“边缘政策”思想构建博弈模型,分析威慑式治理的可行性及其运行的内在机制,结论显示,用户规模及其变化是该治理方式可行的关键,且威慑式治理适用于平台市场集中度高的市场结构,可以在保证平台市场高市场集中度带来效率的同时,约束平台市场中的负外部性行为。最后,本文给出了威慑式治理实现的保障措施及针对平台市场的分层治理体系构想。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完善平台治理体系提供新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平台企业  负外部性  企业行为  威慑式治理  边缘政策




《经济管理》2022年度重点选题





往期回顾

2022年第1期

扫码关注我们

《经济管理》

办公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东厂胡同1号

联系电话  010-68019057,68068985,68066211

邮政编码  100006

网址  www.jjgl.cass.cn

邮箱  jjglbjb@cass.org.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