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澳洲“麻省理工”科廷大学学习吗?科廷大学学分交流项目等你来参加!
合作高校简介
科廷大学是澳大利亚科技大学联盟(ATN)五位成员之一,素有澳洲“麻省理工”之称,是世界前1%的大学之一。据最新公布的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位列第156,QS世界大学排名位列第194。科廷大学整体排名全澳排名第9。
科廷大学多个专业在学术界处于领先地位,在Q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矿产与采矿工程位列第2,建筑、土木与建筑工程专业,艺术与设计专业,护理专业,地球与海洋科学专业,教育专业,体育相关专业位列世界前100;会计、金融、电气工程专业世界排名前150;机械工程、传媒与媒体研究、艺术与设计和环境科学等世界排名前200。其商学院受AACSB认证,金融专业与会计专业分别获特许金融分析师与澳洲特许会计师协会认证。科廷大学更开创多个特色贴合现代趋势的专业,如澳洲首个国际商务与创业学专业,澳洲唯一奢侈品品牌营销硕士课程和海底工程专业。
项目目的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的不同,可选择1学期或2学期学分交流课程。项目学生将与科廷大学当地在读学生一起上课,由科廷大学进行统一的学术管理与学术考核,获得科廷大学正式的成绩单。
项目信息
派出时间:2022.07.15-2022.11.30
学期分配:春季学期
申请截止时间:2022.4.15
项目时间
开始时间:2022年7月15日
截止时间:2022年11月30日
选拔要求
1. 大一至大三全日制在校本生(非中澳班学生且医学院除外)
2. 成绩优异、道德品质好,在校期间未受过纪律处分,身心健康,能顺利完成在澳学习任务,无未通过科目
3. 申请条件:雅思总分6,各单项不低于6;或由科廷大学作具体评估
4. 通过科廷大学的学术审核
开放对象
开放学院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软件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法学院、数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物理与光电学院、艺术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体育学院、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设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力学院、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前沿软物质学院、微电子学院、旅游管理系、电子商务系、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未来技术学院
开放专业
医学院相关专业除外
开放年级
本科:2021级、2020级、2019级
申请流程
一、校内申报
1. 2022年4月15日前前往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网站海外学习栏目(http://studyabroad.gl.scut.edu.cn/),用学校统一认证账号登录并进行线上报名,
并上传以下材料:
►中英文成绩单
►中英文GPA证明
(线上申报平台操作指南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查看)
2. 填写《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生赴国(境)外高校联合培养(国际交换生)课程修读申请表》(学院签字盖章,原件交学院教务员,复印件交教务处:五山校区笃行楼北座3楼304/国际校区学生教学与全球事务办公室C2a-404)。课程修读列表详情请查阅下方二维码
二、提交申请材料
发送以下文件至邮箱:
acices@abgwa.com
并抄送至:
ketty@scut.edu.cn。
1. 在读证明彩色扫描电子文件(中、英文)
2. 本科已读课程成绩单彩色扫描电子文件(中、英文)
3. 雅思或者托福成绩单原件彩色扫描电子文件
4. 护照彩色扫描电子文件(个人信息页)(注:无护照的学生可先递交身份证正反面彩色扫描件电子文件,并尽快申请护照)
项目费用
A$澳元 20445.00
费用描述
2022年科廷大学1学期课程学费为例,10,300澳币/学期,折合人民币约47,442元。
以上学费费用参照科廷大学官网标准,具体以科廷大学录取通知书为准;学生在澳期间生活费一学期约10,145澳元(折合人民币约46,826元);以上费用按照汇率1:4.6计算
项目咨询
五山、大学城校区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李老师
E-mail: ketty@scut.edu.cn
华南理工大学教务处 蒋老师(学籍与学分管理)
电话:87110734
E-mail: fwjiang@scut.edu.cn
华南理工大学中澳学院
地址:大学城校区B1-301
电话:罗老师 18620715823
苏老师 13539830163
E-mail:acices@abgwa.com
国际校区
全球事务办公室 徐老师
电话:81181636
E-mail: glclxu@scut.edu.cn
教学事务办公室 莫老师
电话:81181634
E-mail: jwmoyy@scut.edu.cn
必要申请材料
获取相关资料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点击
阅读原文
获取更多信息
往期推荐
每日一词 | 动态清零方针 dynamic zero-COVID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