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工作论文】企业及投资机构参与上海碳市场的成功案例
图片来源:BHP
案例1:近年来,本市部分纳管企业加快了推进锅炉的清洁能源替代工作,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显著降低了碳排放。有的企业因此产生了富余配额,出售碳配额获得了资金收益;有的企业由于降低了含碳能源排放比例,获得了更高的免费配额比例,进而缓解了履约压力。
案例2:原采用历史排放法(配额分配仅与历年能源消耗总量相关)进行配额分配的企业,通过完善内部计量体系,生产线实现独立计量。经过技术评估,该企业产品类别明晰,能源统计完善,满足了采用基于效率方法进行分配的要求。改为历史强度法进行分配后,企业获得的配额会根据产量提高而有所增加,为企业未来留下发展空间。
案例3:某电力集团成立碳资产管理公司,统筹集团下属企业的碳排放核算、交易、履约等各项工作,建立了一支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业化碳资产管理团队,为全面参与全国碳市场做好了准备。同时,企业对外提供碳资产综合管理、节能减排开发与投资等服务,以市场化手段推动节能减排相关产业发展。
案例4:某化工企业委托第三方对锅炉进行性能测试,对其煤炭等燃料的氧化率进行实测。与缺省值相比,采用实测值核算的企业碳排放数值将显著降低。
案例5: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参与上海碳交易试点各项工作,尝试碳金融产品,是业内第一家开展了“碳资产卖出回购”“碳配额远期交易”“借碳”等业务的民航企业,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以“碳资产卖出回购”为例,春秋航空、兴业银行与上海置信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签署《碳配额资产卖出回购合同》,交易标的为50万吨碳配额。该单卖出回购业务由春秋航空向置信碳资产根据合同约定卖出50万吨2015年度的碳配额,在获得相应配额转让资金收入后,将资金委托兴业银行进行财富管理。约定期限结束后,春秋航空再购回同样数量的碳配额,并与置信碳资产分享兴业银行对该笔资金进行财富管理所获得的收益。该模式既保证了春秋航空可以无风险完成履约,又盘活了碳配额资产,在获得融资的同时,达到了碳配额资产的高效管理,实现了控排企业、碳资产管理公司和商业银行三方共赢。
案例6:宝钢股份、上港集团、上海电力等本市碳交易纳管企业均在其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披露了开展碳排放管理的有关措施、碳排放配额的履约清缴相关信息等内容。如,《宝钢股份2019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公司出台了《宝钢股份碳资产管理办法》,启动了碳成本核算数据系统项目,加强碳排放的数据管理;积极配合做好全国碳市场启动的各项数据准备等基础工作;通过购买不锈钢公司全部剩余碳配额、邀请比价方式足额购买CCER并在二级市场出售部分配额的方式,顺利完成上海市碳排放配额履约清缴工作。
关于作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