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World Future Council
2020年,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了新动力。此前,欧盟也承诺将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在太平洋彼岸,新任美国总统乔·拜登已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他的四大优先任务之一。拜登在就任总统的第一天就签署了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方案,并呼吁所有联邦政府部门即刻着手气候变化应对工作,并启动了雄心勃勃的美国低碳转型计划,包括2035年电力部门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推动各国纷纷做出碳中和承诺。同时,技术进步也是各国勇于做出这些承诺的一个关键因素。数十年来的实验室研究、实践中的摸索、持续创新和开拓的精神以及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科技创新速度,例如清洁能源技术成本的直线下降,以及清洁能源产品性能和质量的不断提高。清洁能源技术在价格和质量上已经可以比肩或是超过化石能源,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展。但即使成本不是主要因素,围绕化石能源建立的能源系统有巨大惯性,想要改变成支持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需要合适的政策支持。报告《把握中国碳中和机遇》由中美能源政策专家共同撰写,建议中国进一步加强气候政策,特别是考虑将碳达峰目标年提前至2025年。随着能源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国际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加速低碳转型作为中国核心经济战略是可行的,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电池和电动汽车方面已经获得了优势地位。通过加快清洁能源转型的步伐,中国可以激发更多的技术创新并增强其清洁能源技术公司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促进未来这些行业的出口增长。中国加速实现碳达峰将会促进环境质量提升、建设宜居城市、改善能源安全,是造福子孙后代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中国自2015年以来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液化天然气进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任何其他国家,能源安全也是促使低碳转型的因素。中国在电力和交通脱碳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过去十年间,中国光伏发电的平均成本下降了82%,风电的平均成本下降了33%,均低于新建燃煤电厂的平均发电成本。中国在包括太阳能、风能、储能和电动汽车在内的几项新兴清洁能源技术中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中国每年新增光伏发电居世界首位,是全球最大的光伏设备制造基地。许多十年前的小型可再生能源企业已经成为国际市场领头羊。国际能源署署长认为“太阳能正成为世界电力市场的一枝独秀,按此趋势,预计2022 年之后将发挥主流作用。”中国的光伏装机容量、光伏产能及光伏技术的出口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中国一些新能源公司也成为全球风机和储能技术的领导者。
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电池成本下降了89%,这将使交通领域产生重大的变革。相比燃油车,高昂的电池成本一直是电动车成本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麻省理工学院和消费者报告研究所的研究发现,由于电动车的燃料成本和维护成本远低于燃油车,整体算下来,消费者购买电动车是省钱的。鉴于美国的油价偏低,因此电动车可以为中国的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实惠,使消费者受益,刺激经济增长。中国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在总体目标中提出,203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销量50%以上,纯电动车将占到新能源汽车的95%以上。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加快交通领域实现电气化。美国加州于2020年9月宣布将在2035年禁止销售新的燃油车。同年11月英国宣布将在2030年禁止销售汽油、柴油驱动的小汽车以及货车,为其他国家设定电动车发展目标树立了新标杆。同时,一些汽车制造商们也积极迎接电气化时代的到来。2021年1月,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宣布了到2035年仅生产电动车的计划。全球范围内,电动车市场占有率保持强劲增长,在2020 年市场表现超越了传统汽车。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到2030 年,电动汽车将占到全球上市新车的28%,到2040 年将增长58%。该预测标志着一个共识,在未来几十年中,电动车会成为许多消费者的首选。近几年,中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车市场,以国内生产制造为主。2020年欧盟的电动车销售量世界领先,约140万辆,超过中国130万辆的规模。中国在电动车领域积累的经验将为其在全球电动车市场竞争中发挥很好的作用。援引美国一家主流媒体的话,“汽车产业正处在一个关键节点,看起来中国正在把握机会、引领未来的走向。中国公司已经在电动车电池、电动机和其他关键部件的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在光伏、风力发电和电池技术等领域的领先地位,将带来不断扩大和快速增长的出口市场,成为中国经济的新支柱。然而各国对于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才刚刚开始。尽管专家对清洁能源技术的市场前景和盈利前景看好,但必须强调的是,仅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不够的,无法推动整个社会向清洁能源转型,需要依赖强有力的政策,和政策制定者不断的政策更新,才能积极推动脱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低碳转型政策,可以发挥技术进步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提高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展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努力,为世界其他国家树立榜样。
图片来源:绿色低碳中国摄影大赛获奖作品,作者周琤
清洁能源技术将带来空气质量和整体环境的改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环境质量的改善会间接影响到人们的经济生产生活,例如,减少污染暴露可以提高公众健康水平、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工人的生产率以及增强学生的教育成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2020》认为“强有力的气候政策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可以为很多国家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如对中国近期产生的效益约占中国 GDP的0.7%,到2050年将占GDP的3.5%”。尽管采取强有力的气候行动能够带来经济利益,但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首先是道义上的当务之急,是对我们子孙后代的义务。中国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如北部沙漠化,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引发的洪灾以及极端高温、严寒和降水的威胁。不受控制的全球变暖将给中国和世界带来同样的灾难。尽管人们认同,强有力的气候措施和目标(如考虑将中国碳达峰目标年提前至2025年)能够带来气候、经济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协同效应,今后的转型工作依然挑战重重。气候变化的紧迫性要求中国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同时,决策者们也面临着复杂的实际问题:如何实现公正转型,保障煤炭行业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此外,国际上比较关注,在中国仍然有新的火电厂不断建成,并且中国正在支持其他国家修建火电厂 。2020年上半年,中国境内新建火电厂的数量占全球新建火电厂总量的一半以上。目前中国已规划并待建的火电装机容量约2.5亿千瓦时,将分别超过美国(2.46亿千瓦时)和印度(2.29亿千瓦时)的现有火电装机容量。如果继续投资新建燃煤电厂,中国将不可能实现与风能、太阳能和其他清洁技术相关的经济潜力。正如能源基金会中国总裁邹骥所言:“最近,许多燃煤发电厂被批准建设以促进经济发展,这无异于饮鸩止渴。这些电厂将被时代所淘汰,并拖累中国的经济增长”。另一个挑战是人们往往对新生事物很自然地持有谨慎态度,例如对以光伏、风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为中心的电力系统可靠性的怀疑。德国的成功经验清楚地证明了清洁能源能够提供高质量、可靠的电力,没有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随着可再生能源在德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从12%增长到42%,人均平均停电时间从2006年的22分钟下降到2019年的12分钟。
来源:German Federal Grid Agency and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转型需要重新考虑电网的管理和投资,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即使包括这些额外的投资,实现清洁能源转型也将使总体电力成本降低。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一直围绕着“南北”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责任划分展开。发展中国家敦促早期工业化国家成为领导者,指出发达国家应该为在财富积累过程中大量消耗的碳额度负责。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已经改变了气候政策的经济基础。意识到发展清洁能源对本国经济的积极作用,各国开始竞相出台强有力的气候政策。中国承诺2060年实现碳中和也是基于这样的现实。中国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向其他国家传递了有关全球经济发展方向和减排任务紧迫性的有力信息,使国际气候外交重新焕发活力。各国的碳中和承诺很重要,但仅靠承诺是不够的,将气候变化控制在合理的水平有赖于未来十年全球碳排放量的快速减少。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清洁能源技术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充分利用这一点,中国应该设定到2025年温室气体总排放达峰的目标,并相应提高其政策实施的力度。这些政策将加快清洁能源技术的规模化发展,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并为人民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同时大大增加人类在全球范围内成功遏制气候变化的机率。气候稳定是人类进步的必要基础。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长远的眼光,无数的后代将称赞今天的领导人为维护气候稳定所做的一切努力。相反,如果在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中放弃自我修正的机会,我们的决定终将会为我们的后代感到遗憾和叹息。
关于作者
Chris Busch,美国能源创新政策与技术公司研究总监。
【聚焦两会】重大项目清单透露各省经济复苏的绿色化水平
【专家访谈】杨富强:应该用可再生能源来满足增长的电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