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周年校庆•同心接力】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心系祖国千山万水,志在乾坤风清月明
✴ 这里是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这里是,悠久历史、雄厚师资、一流专业、完备平台、丰硕成果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这里是,苏河复清、世博盛会、疫情防控事事参与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这里是,祝福同济大学113周年生日快乐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01
专业名片
悠久历史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最早以学院建制成立的环境教育和科研学术机构,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上下水道系及1981年成立的环境工程系。1988年成立环境工程学院,1998年正式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设有市政工程、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三个二级学科,培育了一大批环境和市政领域领军人才。2017年,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榜单,学科排名获评A+级(我校共计4个“A+学科”)。2018年,学科国际QS排名首次进入51~100位。2019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我校共计2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环境科学学科进入50~100位,是学校四个进入百强排名的学科之一。
一流专业
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专业研究方向包括最前沿的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城市水资源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运行最优化、水处理新领域技术与理论等。学科的多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并在自来水厂和污 (废)水处理厂的新建、改扩建,城市管网水力分析和调度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环境工程专业
专业研究方向涵盖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区域及流域水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危、空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环境能源与新材料等,参与了多项国家与上海市重大生态与环境工程项目,培养了一大批引领生态环境事业的杰出人才,在国内外环境工程领域享有盛誉。
环境科学专业
专业探索水/土/气/固废领域的基础科学问题,重点在环境化学与健康、生态毒理学、现代环境监测技术、污染过程与生态修复、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开展教学和科研。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奖励,多门课程获得国家双语示范课程、教育部来华留学生示范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等。
完备平台
学院拥有污染控制和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1989年)、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9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2002年)、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6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国家气象局上海城市气候变化与应对重点实验室(2015年)、上海市化学品分析、风险评估与控制重点实验室(2016年)、可持续城市水系统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018年)、长江环境样品库、国家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国内最为完善的科研平台。
丰硕成果
学院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国家及地方的重大、重点科研项目,自然基金数量在全国高校环境学科多年位居第一。2013年以来,获国家级与省部级科技奖励33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一等奖8项,位居全国高校环境学科前列。年均获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年均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在ESI数据库中本学科进入被引次数全球前1%机构行列。
02
社会担当
学院重视社会服务责任,聚焦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苏州河、太湖和巢湖等一批国家重大环境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工程,促进了重大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取得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雨水综合利用、垃圾资源化和直饮水技术等应用于上海世博会,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在抗疫期间,同济环境人以承担社会服务为己任,将论文写在“战疫”前线,在危难时刻践行“同舟共济”的初心和使命,用执着坚守诠释“济人济事”的责任与担当,为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医院建设等方面贡献同济环境的智慧与力量。
苏州河治理项目:环境学院专家团队牵头,采用“标本兼治”的治污思路,让苏州河水变“活”,使苏州河2000年基本消除黑臭,主要指标达到景观水标准,节省工程投资17亿元,获得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上海世博会建设:我院项目组建立了世博园区工程废弃物产生和再生利用技术方案,并成功应用;研发了世博园区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实现雨污水的处理和资源化回用;完成了世博园区直饮水安全保障及优化布局设计。
在世博园区道路进行HEC固结渣土再生利用
世博演艺中心的雨水收集系统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从老师到校友,“战疫”路上有着环境人不懈努力的身影。
新冠病毒环境传播特性是疫情防控中各方关心的问题,介水环境既是病毒传播的重要载体,又是疫情防控产生次生环境风险和生态损伤的主要受体。我院徐祖信院士负责了 “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潜在传播风险源控制策略”专题研究任务,针对城市排水系统的潜在风险开展评估,为协同控制疫情传播和次生环境风险协提供实证数据。
排水管道沿线检测点位
污水处理厂检测点位
上海某定点隔离酒店检测点位
雷神山医院水处理总设计师洪瑛,是我院86级市政工程专业研究生。在疫情期间, 洪总及其团队成员,为提交设计图纸连夜奋战,为出台技术方案不眠不休,坚守防控一线,恪尽职守。
03
生日献礼
同心同德同舟济,济人济事济天下,一代代同济环境人心系祖国、绿济未来,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时刻感念同济大学的培养,铭记同济人的使命与社会责任,在母校113周年校庆之际,向母校告白,祝福同济大学桃李芬芳,再谱华章!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m09593349qe
@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
下一个,到你了!
你可能感兴趣:(点击标题可直达哟)
奋斗的我,最美的国!比赛 | 同济大学“声临其济”配音大赛报名倒计时五天!
【投票】“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比风采展示和投票(二)毕业济|我在跳蚤市场&创意市集的摊位上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