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心接力】医学院:以同心济世,愿国安家圆


专业名片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学院介绍

      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德文医学堂”,是同济大学的前身,也是同济医学专业的开端。20世纪50年代,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布局调整中,医学院整体迁出至武汉,但同济人医学情结至深,历经百年沧桑后,同济大学在新世纪之初重建医学。2000年4月,同济大学与原上海铁道大学合并,在原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的基础上恢复设立了“同济大学医学院”。经过快速发展,同济大学医学学科的整体水平已跻身全国医学院校前10%。


历史沿革

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了“德文医学堂”至今已逾百年历史,曾经培养出裘法祖院士、吴孟超院士等一代著名医学家,并被誉为“医生的摇篮”。

★1908年,“德文医学堂”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

1924年5月20日北洋政府教育部下达第120号训令,批准同济医科为大学。从此以后,5月20日定为校庆日。

★1927年8月,由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接管,命名为国立同济大学。

★2000年4月,与原上海铁道大学合并,在原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同济大学医学院”,成为同济大学重点建设的学科。

★2001年,医学院设立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

★2002年,同济大学列入"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03年,投资亿元的医学大楼在校本部建成,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2005年,医学院开始在长学制学生中实施本科阶段导师制。

★2006年,医学院启动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

★2007年,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评价优秀。

★2009年,医学与生命科学实验教学楼投入使用。并相继建立医学模拟教学中心和临床技能考试中心,组建标准化病人队伍用于学生技能训练。

★2010年,获得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2011年,获得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及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

★2012年,医学院全面启动临床医学五年制、七年制专业课程改革举措。



同心济语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同心接力,勇担使命,祖国,我爱你!


同医学子参观渔阳里与中共一大会址,告白祖国,愿我们的祖国更加

繁荣昌盛,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同舟共济



《逆行的光》——致敬逆行的白衣战士

词:庄儒麟

曲:李花、庄儒麟











        致敬逆行的白衣战士

疫况,闹得满城慌张

空荡,席卷江城小巷

高墙,禁锢小城感伤

阴雨洒向,恐慌心中流淌

耳旁,救援号角吹响

逆向,不畏遍体鳞伤

你啊,披上白色衣裳

不顾万千阻挡

征战没有硝烟的战场

逆行的你是一道光

点亮黑夜的彷徨

救死扶伤,温暖心房

与死神殊死较量

阴霾过后的朝阳

寒冬过后的芬芳

在光亮照耀的不远地方


担当,随风捎来希望

支援,来自四面八方

空降,血脉越过阻挡

暖阳升上,温暖心中激荡

安康,你在心中守望

无恙,我在大声地唱

你啊,给人生的希望

燃起点点微光

点亮无声无息的远方

逆行的你是一道光

点亮黑夜的彷徨

救死扶伤,温暖心房

与死神殊死较量

阴霾过后的朝阳

寒冬过后的芬芳

在光亮照耀的不远地方


不必惧怕黑夜的漫长

不必恐慌难熬的阴雨冰凉

温热心跳真的很滚烫

放心转身张开臂膀

不离不弃,不沮不丧

沉默后终究会绽放

等待春雷的巨响

不急不忙,不慌不张

相信天使的翅膀

冲破阴霾的力量

翱翔温热的远方

哪怕逆行也时刻有光

冲破阴霾的力量

翱翔温热的远方

逆行的人有光有希望







结束语

       喜迎中秋国庆双节,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同心接力,勇担使命,同济大学医学院将继续坚持“淳德、抱朴、务实、尚学”之原则,“精诚济世,明道致远”是每个同医人坚守的信念,向建设世界一流医学院的目标迈出新步伐,为健康中国、健康上海作出新贡献是我们所有同医人的使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和中秋节来临之际,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也祝愿全国各地的人们能够阖家团圆,幸福美满!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下一个,到你了

你可能感兴趣:(点击标题可直达哟)

近期活动
勇担使命强国济梦,图说同济与祖国携手共进的七十一载
同心接力,勇担使命,告白祖国!
【讲座】上海五大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培训课程公告 | 2020年国庆升旗仪式暨国庆主题活动来袭!
铭怀英烈,最美的花献给你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