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先锋马原:从无到有,靠的是积累和认真
编者按
为发扬我校学生严谨求实、奋发进取的学术精神,展示我校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推进良好学风和教风建设,引导学生遵守学术规范、加强学术创新、瞄准前沿领域、服务社会发展,助力推动学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同济大学研究生“学术先锋”评选活动。
2020年度,共有十位优秀学子荣膺研究生“学术先锋”称号。
今天,倾听汽车学院马原同学的科研梦。
马原 / 汽车学院2015级直博生
师从杨志刚教授,读博期间,共发表SCI论文20余篇,18篇为第一作者,其中8篇Q1(5篇Top),8篇Q2。有两篇文章被评为“ESI高被引论文”,另有一篇文章被SCI期刊连续三年(2018 - 2020)选为“编辑推荐论文”。此外,还担任行业内Computers and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 (SCI, Q1)、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 (SCI, Q2、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 Q2)等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
在校期间,获得了国家奖学金、优秀博士奖学金、博士新生奖学金等。
一个科学家的梦
马原的科研梦始于小时候读过的一本科学家传记。
数学家华罗庚、「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都是他心目中的偶像。他说,当时的他还感受不到这些科学家对国家做出的贡献,只是觉得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很高的造诣。但这也已经足够让人敬佩,已经足够在他心里种下一个科学梦。
儿时对科学家的崇拜,自己对钻研问题的热情,让他选择了直博,开始真正踏上学术的道路,研究纳米流体对流换热这一技术难题。
现在,马原崇拜的人又多了一个,那就是自己的导师杨志刚教授,是他将马原带入了科学的殿堂。
在论文被录用或者获奖时,导师的祝贺让他感到非常暖心。但同时,在马原心中,得到导师的祝贺也是一种责任,督促自己不能骄傲,要更加努力,不能辜负「偶像」的期望。
被问及是如何想到要研究纳米流体时,马原举了生活中的一个细节。夏天开车时,车子运行一段时间后,发动机就容易特别热,乘坐汽车的人也会感到很不舒适。如何提高发动机的换热效率?马原开始在纳米流体中挖掘答案。
事实上,在能源危机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马原介绍道,纳米流体是一种新型换热工质,其对流换热的机理及其应用仍在探索阶段。而马原想做的,就是探究纳米流体的对流换热机理以及应用,重点关注算法、机理和应用三个角度。
算法是马原尤为关心的一个角度。目前的很多算法,从计算效率或者是计算精度来讲,都存在不足。为了让算法能发挥更大的价值,帮助解决更多的问题,优化算法是很有必要的,也正是他想做的工作。
从无到有,靠的是积累和认真
研究从不是一蹴而就的。
发现研究领域存在的痛点与问题,更是需要知识与经验的长期积累。马原引用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来说明日积月累的重要性。
读书不只是读文献,更要与老师、同学、同事们多沟通交流。马原很珍惜与导师交流和在例会上一起探讨学术的机会。他说,日积月累是很重要的,也要讲求一些方法。
马原在看论文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泛读,另一种是精读。泛读时,要多看,广泛地看相关领域内相关学者在做什么、用什么方法、得到什么结论;精读时,要对重要的、感兴趣的论文仔细阅读,必要的时候可以拿论文与老师、同学甚至作者本人沟通交流。
有了积累之后如何产出,这是所有科研新手都面临的一个难题,而马原找到的答案是:认真。
在论文写作方面,从无到有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马原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发表论文的经历。
「我的第一篇论文发表经历了许多次的修改。庆幸的是,我对每条审稿意见都认真思考、修改和回复。」
直到后来,审稿人回复说,「感谢作者细致和不厌其烦的回复。」
从始至终,马原没有对任何一条意见产生过偏见或者不满。终于,在最后一次修改后,他收到了论文被录用的通知。
迈出了宝贵的第一步之后,马原并不像自己设想的那样如释重负与兴奋,而是立马感受到了一种更大的责任感。
第一篇论文的发表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励,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反复修改、最终得以发表的经历,他逐渐找到了「一篇合格的学术论文应该怎么完成」这个问题的答案。
宅家科研也需要仪式感
这次新冠疫情给所有人的生活都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未知数。马原的科研生活在疫情期间也经历了很多变化。得益于互联网等科技手段,他能继续线上进行学习工作。
马原特别感谢实验室的老师们,老师会帮助他们开启自己实验室的电脑,实现远程控制、传送资料或直接在电脑上工作。
而被问及宅家期间如何克服自己的惰性时,马原给我们支了两招。
一是仪式感,要端坐在书桌旁边进行工作或学习,在沙发或床上学习会降低效率。
二是时间观念,要对一天的时间进行计划,按时完成任务。
他还分享了自己的一个习惯:如果第二天事情较多,他在睡前时会躺在床上,初步计划第二天的工作,此外还会用软件来计时。
是梦想,更是使命
小时候还不懂科学家对国家的贡献,现在的马原已经深刻体会到了科技对国家发展的助推作用。
谈到未来,马原希望推动纳米流体在工程上的应用,并对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的机理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他的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就是想和导师、同门们一起,在算法与强化换热的领域都做出领先于世界的技术,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成了马原的力量之源。
小时候一个轻飘飘的科学家梦,因为有了使命感,而变得有份量。而这份力量,也会让马原在科研的道路上每一步,都愈发坚实。
撰文|王思缘
编辑|杨余智
海报|董宇翔
都来听!同济人的实践故事!
学术先锋吴交交:忠于自己,活得漂亮
【同济头脑王】火热报名中,就等你来
择业N次方|职前助跑,奔向令人心动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