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士无双!默哀!

5 月 22 日 13 时 02 分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吴孟超逝世,享年 99 岁。

5 月 22 日 13 时 07 分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逝世,享年 91 岁。

国士无双,愿世间如你们所愿医食无忧,送别!



中科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吴孟超 22 日去世,享年 99 岁。

吴孟超 1922 年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治病救人 78 载,九旬高龄依然坚守在门诊、手术室和病人的病床前。吴孟超 2005 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我国肝胆外科开拓者和创始人。



吴孟超18岁就和同济大学结缘
194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

2005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他是同济大学30余万校友的杰出代表


2003年5月17日,受聘为同济大学名誉教授


他一生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

“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

始终把自己的命运

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始终怀有一颗爱党爱国爱民之心



2007年5月20日,吴孟超院士出席同济大学建校百年庆典大会


 他说:

我从上世纪50年代
在母校老师裘法祖教授的
亲切关怀和引领下
进入肝脏外科研究领域

认准了这是个充满挑战的医学前沿
孜孜以求不断地开拓
同时组织起一支志同道合的、
高水平的研究队伍
使中国的肝脏外科和肝癌治疗水平
达到了国际领先地位


2011年6月7日,吴孟超院士参观校史馆

他说:
党和国家给了我非常高的荣誉
我要说,这个荣誉属于人民
也属于我亲爱的母校
我所获得的成果
凝聚着老师们的心血
延续着同济人的传统


2011年6月7日,吴孟超院士在大礼堂作报告


同济精神
是鼓舞我努力奋斗的力量源泉
在平凡的岗位上
以报效祖国的情感踏踏实实地工作
是我们全体同济校友的本色



2012年5月22日,吴孟超院士参加校董会
多年来
吴孟超学长一直心系母校
不断以各种方式支持、
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2019年9月26日,吴孟超院士出席《山河行过——抗战中的同济大学》纪录电影首播仪式

如今

中国肝胆外科的中坚力量
百分之八十是吴孟超的学生、
学生的学生和
第三代、第四代学生



吴孟超一直都不愿意离开
这个没有硝烟的白色战场
——死神是他的老对手
他希望一直做一个局内人
步步对弈,没有退休

直至今日,直到最后

在旁人在乎“晚节”大过天的年纪

吴孟超只认“人命关天”
他果断地说:
我不过就是一个吴孟超,
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

——名誉算什么!


直到2019年1月宣布退休前
时年96岁高龄的吴孟超

一直没有放下手中的手术刀

治病救人78载

他主刀完成了1.6万多台肝胆手术

成功救治了1.6万余名患者
他说
“我活着一天
就要和肝癌战斗一天”



吴孟超院士在同济大学
建校百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
2007年5月20日
部分节选

我从母校毕业已经50多年了,但在校学习和生活的记忆仍历历在目,时时浮上我的心头。这份浓浓的情结永远也不会淡化,因为我们每个校友的身上都深深刻下了同济的印痕。1940年正是中国抗战最艰难的时候,我从马来西亚回到祖国,考上了流亡在云南昆明的同济大学附中。3年后考进同济大学医学院,学校已迁到长江边上的古镇李庄,后来又回迁到上海。我在校读书近10年,虽然环境动荡,生活艰苦,但是老师非常敬业,学生非常努力,大家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目标是明确的,母校严谨求实的传统在我们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带着老师的嘱托和满腔的爱国热情,我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成为一个军人和医生,在救死扶伤的神圣岗位上一直工作到现在。我从上世纪50年代,在母校老师裘法祖教授的亲切关怀和引领下,进入肝脏外科研究领域,认准了这是个充满挑战的医学前沿,孜孜以求不断地开拓,同时组织起一支志同道合的、高水平的研究队伍,使中国的肝脏外科和肝癌治疗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地位。党和国家给了我非常高的荣誉,我要说,这个荣誉属于人民,也属于我亲爱的母校。我所获得的成果,凝聚着老师们的心血,延续着同济人的传统,“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是鼓舞我努力奋斗的力量源泉。在平凡的岗位上,以报效祖国的情感踏踏实实地工作,是我们全体同济校友的本色。


跨进新世纪,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谐社会。要实现这些宏伟的战略目标,大学和科技人员责任重大。同济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注重实践、服务社会,在新时期的国家战略中能够大有作为。近些年来,母校在桥梁设计和建设、海洋科学、燃料电池汽车开发、高速列车、世博会规划等许多领域取得了世界水平的成果,在社会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等方面也有长足发展,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正在实现。我作为医学院的校友,一定会竭尽所能,支持母校医科的建设,重振同济医科的雄风。


百年同济写下了辉煌篇章,我们可以期待,在新的百年征途上,同济会向世界奉献更多的精彩。希望各位校友们经常回来,看看校园的新变化,关心母校的发展。我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在母校的怀抱里,我们永远是学生,在同学中间,我们永远年轻。为了国家,为了同济,让我们相约明天。


斯人虽去


但其精神品格
和一生创下的卓越功绩
将长存于天地间、
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激励一代代同济人
奋发有为、砥砺前行


再见,吴孟超学长!
我们永远怀念您!
向您致敬!


“共和国勋章” 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 2021 年 5 月 22 日 13 时 07 分在长沙逝世,享年 91 岁。


几乎每一个中国人

都在教科书里见过这样一幅图片

注释是——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经历过饥饿

立志要研究出高产水稻


考大学时

袁隆平想要学农

父母都不赞成

袁隆平说吃饭是第一件大事

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

最终说服了父母


他在西南农学院农学系

学习了四年

他说:

“很多人对学农有想法,

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学农”



毕业后

他一边教书育人

一边做农业科研

而他也度过了自己人生中

最难忘的18个年头


他见过饿殍

听过无数次“金元宝比不上两个馒头”

这段经历让他下定决心

要用自己的专业研究出高产水稻

让同胞们免受饥饿之苦



他把目光放在了杂交水稻上

他认为杂交水稻大有可为

即使当时的科学家都判定

这一领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因为有了天然雄性不育株的种子

水稻才能进行人工杂交

为了寻找它

袁隆平拿着放大镜

对着试验田里的万千株稻穗

开始了大海捞针般的探索



特殊时期

他的那些像盼孩子一样

盼出来的秧苗

经常被轻而易举地被人扒光

他怕看不住苗

干脆把种子绑在身上,用体温催芽



无数次实验

无数次失败

他依然没有放弃

1970年11月

在南红农场一个铁路涵洞附近的水塘边

大约两百平方米的野生稻中

发现了三株稻穗花药异常


袁隆平接到电报赶到三亚

确认这是一株花粉败育的野生稻

当即把它命名为“野败”



“野败”的发现为后来的研究

铺平了道路

1973年

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

他正式对外宣布

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我要从“90后”一直搞到“百零后”


袁隆平对很多人讲过他的两个梦:

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



正是为了这两个“梦”

袁隆平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历经半个世纪水稻研究

成为稻田的忠实守望者


中国青年报《世界可以没有盖茨,不可以没有袁隆平》(2008年8月29日)


30多次赴国际水稻所

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

10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

菲律宾、孟加拉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

50余期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

培训了来自40多个发展中国家

约2000名政府官员和农技专家

……



为表彰他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世界许多国家都为他颁发奖项

联合国粮农组织聘他为

国际上发展杂交水稻的首席顾问

在浩瀚无际的宇宙中

还有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尽管已经90多岁了

他依然在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

湖南省农科院

在袁隆平住宅旁
安排了一块试验田
这块田从设立起就是他的“心病”
每天起床

第一件事就是下田


获国家最高荣誉

“共和国勋章”那天

他只知道

衡阳12亩试验田正处于对花时期

他立即赶过去

在现场

袁隆平拿着水稻说

“开花开得好好。”



年轻人亲切地称他为

”90后梗王”

上班不打卡,下田最快乐

爱好——自由,特长——散漫

修改学生论文大倒苦水

不爱出名有“偶像包袱”


他曾勉励青年

“我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梦想成真”

“你们是新时代中国青年,

我相信你们必定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

躬行实践、厚积薄发

并将不会辜负时代的担当。”



一穷二白时

他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

名满天下时

他却淡泊名利只爱守望稻田


如今

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

却将粮食的种子

创新与奋斗的“种子”

留给了后来人


功在当代

惠泽千秋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物

这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致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 同济大学


你可能感兴趣:(点击标题可直达哟)

  近期活动:改革再出发丨同济大学研究生会新一届主席团候选人公开遴选通知
【2021同行计划】暑期赴重庆市实践锻炼报名开启!
【同声唱响·人物】孙媛:音乐即自由
【同心接力】土木工程学院:同心接力忆峥嵘岁月,不忘使命筑复兴梦想
【同心接力】设计创意学院:百年光阴弹指间,继往开来薪火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