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先锋候选人】孙冬青:虽然痛苦, 却依然快乐, 并且相信未来!
同济天下 追求卓越
孙冬青
7号候选人
虽然痛苦,
却依然快乐,
并且相信未来!
个人简介
孙冬青,2018级直博生,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师从王晨飞教授,中共党员。
博士就读期间,一直专注于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整合单细胞与空间多组学数据,研究肿瘤免疫以探索潜在的耐药机制,总计发表6篇SCI一区论文,累计影响因子>80,被引用次数>260。其中,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3篇SCI一区论文,两篇发表于Nucleic Acids Research(NAR,影响因子19.16),一篇发表于Genome Biology(影响因子17.906),其中2020年发表于NAR 上的一项工作入选为ESI 1%高被引论文。凭借上述高水平创新性工作,于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荣获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海报分享,曾在全国生物信息学大会上获墙报展示一等奖。
壹
细致 专注 挑战
Q:如果选择用三个词形容自己,你会用:
A:细致 专注 挑战
细致:我是一个注重细节的人,有时候可能会在其他人注意不到的事情上花费大量精力,但仍然觉得很值得。
专注:能够心无旁骛地干一件事,不太会被外界打扰。
挑战:不安于现状,愿意跨出舒适区,勇于挑战新的领域。
贰
为什么参加学术先锋
Q:为什么参加学术先锋?
A:参加学术先锋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想将自己置于同龄科研工作者这样一个坐标体系,看看自己处于什么位置,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未来加以改进;另一方面是追寻着导师的脚步(导师王晨飞教授曾是同济大学第十届学术先锋获得者),希望能像他一样优秀!
叄
科研成果
Q:你研究的领域及最出色的科研成果是什么?
A:我的研究方向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整合单细胞多组学数据,来探索肿瘤免疫的调控机制。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开发了单细胞多组学整合分析的算法,并与课题组同学共同搭建了肿瘤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库TISCH。不管是分析工具的开发还是资源库的构建,都为领域内其他科研人员提供了帮助,这让我感受到切实存在的意义。
肆
科研细节
Q1:科研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事?
A1: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论文第一次被编辑拒稿。怀着极大的信心将自己的工作投稿,却没有受到编辑的认可,起初内心十分挫败,觉得付出的时间和努力白费了。后来在一位老师的帮助下,我们与编辑据理力争,最终编辑同意将我们的工作送审。好在评审专家们给的意见还不错,在经历了一轮修改后,文章得以发表。值得一提的是,这篇文章自2020年发表以来已经有将近200次的引用,直接反映了我们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这件事情让我意识到,在自己还不够强大到被看见的时候,需要尽可能地把每一个工作做好,用实力说话。
Q2:做科研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习惯或品质?
A2:做科研需要培养广泛阅读、定期整理、勤于思考的习惯。我们可以从大量文献的阅读中获取新的知识,但只有进行定期的整理,才能将零散的知识点构建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此外,思考对于做研究来说也十分必要,有时候专注于“做”而忘记停下来思考,可能会导致大方向的偏离。从品质角度来说,做科研需要有耐心并且善于保持好的心态,在面对大量negative results时不轻易放弃,能够积极地去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案。
伍
兴趣爱好
Q1:兴趣爱好有哪些?
A1:科研之余爱好运动,喜欢跑步和游泳,享受设定一个个小目标并完成的满足感。
Q2:如何平衡好科研与其他,保持对科研的热情?
A2:如何平衡好科研和其他,这方面我做得不太好,但听说过比较多的建议就是需要寻找人生多个支点,可以是其他兴趣爱好,可以是与家人朋友的稳定亲密关系,不能将所有心力付诸于科研这一件事,否则可能在面临挫折时难以承受。
保持对科研的热情,需要建立正向反馈机制,这种正向反馈不一定是通过外界来获得,也可以是达成了自己的阶段性目标。在没有足够多的热爱时,这种小的正向反馈或许可以帮助保持对科研的不倦怠。
陆
未来寄语
人生有各种可能,勇敢尝试,永远不给自己设限。
(编辑来自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编辑|石一茗
审核|石一茗 林清华
责编|施卫国 李钰睿
你可能感兴趣:(点击标题可直达哟)
青春与祖国同行︱2022“同行计划”成果报告会即将开讲
【课程预约】习研会理论宣讲团“青春奋发二十大”专题课程(一)
【学术先锋候选人】万雪:学术很苦,要自己加点甜
【学术先锋候选人】王鹏:学术争先 科研报国
【学术先锋候选人】邓家骏:精医重道 务实创新